期刊文献+
共找到95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声景在中国古典园林中的运用 被引量:14
1
作者 程秀萍 裘鸿菲 周雯文 《华中建筑》 2007年第12期118-120,共3页
中国古典园林中对声景的运用十分广泛,现通过古诗词、园林实例与中国园林美学理论,分别对声景概念、审美特征、分类和运用进行研讨,试图以小见大,触类旁通,揭示声景在我国古典园林运用中的奥秘,扩展人们对中国古典园林的欣赏视野。
关键词 声景 中国古典园林 雨声 意境
下载PDF
声景在中国古典园林中的运用 被引量:6
2
作者 程秀萍 裘鸿菲 周雯文 《山西建筑》 2007年第29期347-348,共2页
通过古诗词、园林实例与中国园林美学理论,分别对声景概念、审美特征、分类和运用进行了分析,试图以小见大,触类旁通,揭示声景在我国古典园林运用中的奥秘,扩展人们对中国古典园林的欣赏视野。
关键词 声景 中国古典园林 雨声 意境
下载PDF
摩登都市中的诗意探求——施蛰存的《梅雨之夕》的文本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桂春雷 《新文学评论》 2014年第2期76-79,33,共5页
一、认知结构的倒置'梅雨又淙淙地降下了。'作为小说《梅雨之夕》主人公的'我',是'常常在办公室里'的一个都市白领。而在这梅雨之夕,我们看出了他的与众不同。'我喜欢在滴沥的雨声中撑着伞回去。'与同... 一、认知结构的倒置'梅雨又淙淙地降下了。'作为小说《梅雨之夕》主人公的'我',是'常常在办公室里'的一个都市白领。而在这梅雨之夕,我们看出了他的与众不同。'我喜欢在滴沥的雨声中撑着伞回去。'与同事不同,'我'不愿意坐车,也不肯买雨衣,执着于在雨中打伞步行,宁肯'满身淋漓地回到家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析 诗意 雨衣 认知结构 都市 文本 雨声
原文传递
先秦至晚唐听雨诗的历史衍展述略 被引量:1
4
作者 汪钰 《保定学院学报》 2018年第6期68-74,共7页
听雨诗作为诗歌史上的一种重要题材,虽自中晚唐始大量出现并臻于成熟,但溯其源流,在先秦时代已肇其基。《诗经》《楚辞》中,"雨"已作为本体和喻体大量出现。汉魏至盛唐,雨意象在初建之后,其内涵随各代诗歌主流的更易嬗变而发... 听雨诗作为诗歌史上的一种重要题材,虽自中晚唐始大量出现并臻于成熟,但溯其源流,在先秦时代已肇其基。《诗经》《楚辞》中,"雨"已作为本体和喻体大量出现。汉魏至盛唐,雨意象在初建之后,其内涵随各代诗歌主流的更易嬗变而发展、成熟。中晚唐时,"雨声"作为一种听觉意象已独立存在并被广泛使用,与之相伴的是听雨诗数量的骤增。至此,听雨诗歌始趋于成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听雨诗 意象 雨声 诗歌发展
下载PDF
浪漫的布鲁斯(外二篇)
5
作者 赤桦 《天涯》 1998年第1期108-111,共4页
布鲁斯的灵魂很浪漫,它穿着红舞鞋在跳舞。 都市的生活空间充满了繁杂吵闹,很难听到自然之声了。于是,布鲁斯尽一切可能去贴近自然。他时常开着他的德国“大众”牌面包车去沙漠。他在沙漠中央孤伶伶地撑起一个帐篷,聆听自然的箫声。当... 布鲁斯的灵魂很浪漫,它穿着红舞鞋在跳舞。 都市的生活空间充满了繁杂吵闹,很难听到自然之声了。于是,布鲁斯尽一切可能去贴近自然。他时常开着他的德国“大众”牌面包车去沙漠。他在沙漠中央孤伶伶地撑起一个帐篷,聆听自然的箫声。当沙漠荡起风声或传来雨声的时候,他的心便随之响起了回声,于是,他就吹起了他的日本八尺箫。 春天的一个夜晚,奇异的事发生了。布鲁斯搭好帐篷,点燃了煤油灯。风乍起,掀着沙粒“噼叭噼叭”地敲击在帐篷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鲁斯 狐狸 保罗 帐篷 苹果树 沙漠 天井 大宅 雨声 母亲
原文传递
安宁的世界(2)
6
作者 黄文军 仁类(图) 《读友》 2019年第5期94-110,共17页
大雨还在滂沱而下,一点儿都没有要变小的意思。隆隆的雨声从四面八方传来,犹如一队驰骋而过的战马带来的马蹄声,小小的书报亭似乎也在狂乱的雨幕中轻轻战栗着。
关键词 战栗 书报亭 安宁 雨声 意思 马蹄声 雨幕
原文传递
台港当代诗人评介(续)
7
作者 周良沛 《文艺理论与批评》 1986年第2期79-86,共8页
施着继(1945—)台湾省鹿港人.入学时,随家迁居台北.少年时,便广泛阅读多种翻译诗.1964年,他进了台北中国文艺协会主办的一个规模颇大,为期长达半年的“文艺研究班”.国诗组的主任纪弦(路易士),指导老师郑愁予都是当时台湾现代诗的大家.... 施着继(1945—)台湾省鹿港人.入学时,随家迁居台北.少年时,便广泛阅读多种翻译诗.1964年,他进了台北中国文艺协会主办的一个规模颇大,为期长达半年的“文艺研究班”.国诗组的主任纪弦(路易士),指导老师郑愁予都是当时台湾现代诗的大家.在他们的直接影响下,他奉诗为“一种绝对和单一的信仰”.将自己作为对诗“是一种纯粹的奉献”,为此,才“炽烈的爱,狠狠的哭”.以致于他在马祖服役,也在碉堡中一首又一首地不断的写.由施善继及辛牧,萧萧发起组成的“龙族”诗社,于1971年元旦成立.后来又有林焕彰、陈芳明、苏绍连、林佛儿、景翔、乔林陆续加入.社名取“龙族”,因为“龙,意味着一个深远的传说,一个永恒的生命,一个崇敬的形象.想起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港 作品 新诗 雨声 作家 意境 诗风 台北 片云 爱荷
原文传递
张玮作品
8
作者 张玮 《卓越理财》 2018年第12期60-64,66,共6页
听雨我独自地在书房的一角落座,淡淡的灯光让周边的环境有了一丝柔和而缠绵的韵味儿,一杯泡好的绿茶,怡人的香味儿,在空气中弥漫开来。思绪一点一点地被融化,有了遥远的,空寂的怀想。今夜,淅沥的雨声在玻璃窗舞动着,将一种要洗去世间烦... 听雨我独自地在书房的一角落座,淡淡的灯光让周边的环境有了一丝柔和而缠绵的韵味儿,一杯泡好的绿茶,怡人的香味儿,在空气中弥漫开来。思绪一点一点地被融化,有了遥远的,空寂的怀想。今夜,淅沥的雨声在玻璃窗舞动着,将一种要洗去世间烦忧的温柔洒下,叩击厚积的历史和时空的尘埃。不知是雨声惊扰了我的思绪,还是我破坏了雨水自由无束的节奏?一地花痕,孤影婆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影 地花 雨声 节奏 时空 尘埃 韵味儿 思绪 厚积
原文传递
好雨知时节——评萧雨的《雨声》
9
作者 陈松叶 《写作》 2002年第8期46-47,共2页
如果苛求的话,诗的第一段第一句便很一般,如果没有后面“一棵树。一缕风。一声轻轻的叹息/一阵潇潇暮雨”的排列句,此诗便没有看头。诗第一句很重要,她是全诗的门户或解谜的第一把门锁的钥匙,有时候也是诗眼所在。
关键词 萧雨 雨声 文学评论 文学语言 表达方法
下载PDF
钱歌川散文创作论
10
作者 杜学忠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203-213,共11页
钱歌川是在三十年代“形形色色,新的旧的,右的左的,中的西的,都在各显神通”文化气氛中步入文坛的。他既不属左翼,也不属右翼;既与林语堂保持友谊,认为林语堂给小品文注入了“一种新的生命”,“助长了小品文的成就”;又与穆木天、冯乃... 钱歌川是在三十年代“形形色色,新的旧的,右的左的,中的西的,都在各显神通”文化气氛中步入文坛的。他既不属左翼,也不属右翼;既与林语堂保持友谊,认为林语堂给小品文注入了“一种新的生命”,“助长了小品文的成就”;又与穆木天、冯乃超等左翼作家过从甚密,赞赏他们的普罗文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钱歌川 散文创作 小品文 散文艺术 北平 武英殿 想象力 雨声 王礼锡 文字
下载PDF
忠贞:爱的基石——解读利金的短篇小说《雨声》
11
作者 谢红芳 《俄语学习》 2012年第2期36-39,共4页
利金的短篇小说《雨声》奏响了一曲爱的赞歌:忠贞——爱的基石。利金用抒情的笔调,使整个作品在现实主义的基础上充满了浪漫主义的情调;他巧妙地运用了象征主义首创的将色彩、气味、声音综合的手法以及多种道具的巧妙使用,实现审美认识... 利金的短篇小说《雨声》奏响了一曲爱的赞歌:忠贞——爱的基石。利金用抒情的笔调,使整个作品在现实主义的基础上充满了浪漫主义的情调;他巧妙地运用了象征主义首创的将色彩、气味、声音综合的手法以及多种道具的巧妙使用,实现审美认识的多元"视角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金 雨声 隐喻
下载PDF
树不言
12
作者 范迎倩 郑耀兴 《读写月报(高中版)》 2019年第6期38-39,共2页
窗外,有棵沉默的大树。我坐在教室里,远远地、静静地看着它。它高大,挺拔,葱郁。雨下起来了。我闭上眼睛,谛听雨声。渐渐的,脑海中残存的画面模糊了,我仿佛穿越到遥远的时光,成为千万颗沉入泥土的种子之一。萌芽这是哪里?怎么这么黑,这... 窗外,有棵沉默的大树。我坐在教室里,远远地、静静地看着它。它高大,挺拔,葱郁。雨下起来了。我闭上眼睛,谛听雨声。渐渐的,脑海中残存的画面模糊了,我仿佛穿越到遥远的时光,成为千万颗沉入泥土的种子之一。萌芽这是哪里?怎么这么黑,这么冷,这么拥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室 种子 时光 大树 泥土 雨声
原文传递
路灯下
13
作者 廉海平 《剧本》 北大核心 1999年第8期70-71,76,共3页
时间:盛夏的一个雨夜。地点:某城市街道旁的路灯下。人物:老大爷、小伙子、丈夫、妻子。〔雷声,雨声,车声,人声。雨打在塑料棚上的声音,以及老大爷修自行车的声音融会在一起。〔小伙子扛着自行车哼着“涛声依旧”从远处走来,放... 时间:盛夏的一个雨夜。地点:某城市街道旁的路灯下。人物:老大爷、小伙子、丈夫、妻子。〔雷声,雨声,车声,人声。雨打在塑料棚上的声音,以及老大爷修自行车的声音融会在一起。〔小伙子扛着自行车哼着“涛声依旧”从远处走来,放下自行车。小伙子(向老大爷)老爷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伙子 丈夫 妻子 正当防卫 天到晚 打饱嗝 容易感冒 城市街道 雨衣 雨声
原文传递
杏花消息雨声中
14
作者 高天伟 《山东教育》 1997年第22期9-10,共2页
关键词 作文评语 语言表达形式 教师评语 学生习作 杏花 期待效应 雨声 写作指导 知识短文 本身存在的问题
下载PDF
我们的72小时——“72小时网络生存测试”采访札记
15
作者 翁昌寿 姜齐放 《中国记者》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0期66-67,共2页
沸沸扬扬的“72小时网络生存测试”活动为众多的新闻媒体提供了又一次竞争的机会。除了主办此项活动的十大媒体外,北京、上海和广州共有300多家媒体拼抢新闻。 9月2日,四位分别化名为“雨声”、“狂人”(女)、“风”和“鞋子”的选手,... 沸沸扬扬的“72小时网络生存测试”活动为众多的新闻媒体提供了又一次竞争的机会。除了主办此项活动的十大媒体外,北京、上海和广州共有300多家媒体拼抢新闻。 9月2日,四位分别化名为“雨声”、“狂人”(女)、“风”和“鞋子”的选手,于下午2时进入测试房间。为了写出读者满意的报道,我们《羊城晚报》的记者也与参加测试的选手一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生存 电子邮件 《羊城晚报》 雨声 测试者 主办者 测试房间 读者满意 独家新闻 测试活动
原文传递
《伊豆的舞女》:小说、电影比较论
16
作者 宋延平 《东疆学刊》 1992年第2期6-9,共4页
读过小说再看电影,总觉得后者虽产生于前者,但品味已迥然,意蕴亦各异.其中,有“二度创造”的得失,也有艺术手段的局限,细细咀嚼,味浓意远……一、雨声、鼓声与心声——小说意蕴品味说小说主要“通过一个大学生偷偷爱上一个十四岁的游走... 读过小说再看电影,总觉得后者虽产生于前者,但品味已迥然,意蕴亦各异.其中,有“二度创造”的得失,也有艺术手段的局限,细细咀嚼,味浓意远……一、雨声、鼓声与心声——小说意蕴品味说小说主要“通过一个大学生偷偷爱上一个十四岁的游走四方的歌女的故事,描写了日本民间艺人们困苦悲戚的生活和他们忧伤抑郁的情怀”,从而表现了作者“在创作初期对日本下层人民的同情”,显然有失全面,充其量讲,其所言中的也仅是一半.作品内涵的另一半也是关键的一半在于:通过“我”——大学生的心灵展示及其历程,深切地表现了作者的人生理想及这一理想在现实中的毁灭.作品主题的基调是深沉而又哀婉的,宛如那挣扎于“猛烈雨声中的微微鼓声”,给人以希望,更令人为之哀伤、痛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歌女 《伊豆的舞女》 小说意蕴 比较论 电影编导 大学生 作品主题 护身符 雨声 影片
下载PDF
高地
17
作者 郑贵修 《大舞台》 1998年第2期90-92,共3页
时间 山洪爆发之际。 地点 一块被洪水围困的高地上。 人物 男孩儿,十四五岁。 女人,三十七八岁。 [幕启。暴雨如注,电闪雷鸣,山洪咆哮。 [男孩儿在方圆不足30平方米的高地上来回奔跑着、喊叫着。 男 好,太好啦!老天爷你可真够哥们儿意... 时间 山洪爆发之际。 地点 一块被洪水围困的高地上。 人物 男孩儿,十四五岁。 女人,三十七八岁。 [幕启。暴雨如注,电闪雷鸣,山洪咆哮。 [男孩儿在方圆不足30平方米的高地上来回奔跑着、喊叫着。 男 好,太好啦!老天爷你可真够哥们儿意思!下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救生圈 洪水 男孩 游泳 雨声 好啦 天爷 山洪爆发 上火车 电闪雷鸣
全文增补中
夏韵如歌
18
作者 荆墨 《小猕猴(学习画刊)》 2019年第10期4-5,共2页
夏天是声音的季节,有雨声,有蛙声,有蝉唱,还有鸟鸣。所有的声响,共同演绎着一首'夏之歌'。这首歌,音调曲折,旋律变化,高低起伏,错落有致,把夏的韵味展现得淋漓尽致。雨声是夏天的常客,像个顽皮的孩子,想什么时候来就什么时候来... 夏天是声音的季节,有雨声,有蛙声,有蝉唱,还有鸟鸣。所有的声响,共同演绎着一首'夏之歌'。这首歌,音调曲折,旋律变化,高低起伏,错落有致,把夏的韵味展现得淋漓尽致。雨声是夏天的常客,像个顽皮的孩子,想什么时候来就什么时候来。雨从层层的云端,轻轻地飘落,带着几分柔情,滋润了大地的怀抱;从远远的天际,悄悄地洒下,怀着几分缠绵,打湿了季节的情笺,为热情的天地,带来一丝丝清新的味道。潇洒的夏雨,伴着天边的雷声,踏着季节的歌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笺 季节 时候 雨声 首歌 热情 音调 蛙声
原文传递
释璽
19
作者 王人聪 《故宫博物院院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S1期187-188,共2页
印章,秦以前称为(?),《左传·襄公二十九年》:“季武子取卞,使公冶问,(?)书追而与之”。孔疏:“按,《周礼·掌节》:‘货贿用(?)节’,郑玄云‘今之印章也’。则周时印已名(?)”。印为什么名(?)?其得名之由,《释名·释书契》... 印章,秦以前称为(?),《左传·襄公二十九年》:“季武子取卞,使公冶问,(?)书追而与之”。孔疏:“按,《周礼·掌节》:‘货贿用(?)节’,郑玄云‘今之印章也’。则周时印已名(?)”。印为什么名(?)?其得名之由,《释名·释书契》解释说;“(?),徙也,封物使可转徙而不可发也”。《释名》这个解释,沈兼士曾指出不足为据,他说:“以徙释(?),只取谐音(汉代音),别无证验,未足以为确诂也”①。沈氏的批评是很正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沈兼士 雨声 印章 得声 《释名》 封缄 《周礼 开拆 秦以前 文书
原文传递
诗在无止境的追求中
20
作者 木斧 《当代文坛》 1987年第4期50-52,共3页
一个诗人有一个诗人的道路,一千个诗人有一千个诗人的道路。众多的诗人没有一个模式是相同的。因此应当允许你说你的,我说我的,在不同中找相同的地方,在相同之中找不同的地方。 我的诗歌的道路,按照胡征兄的说法,即是我的诗歌发展的轨迹... 一个诗人有一个诗人的道路,一千个诗人有一千个诗人的道路。众多的诗人没有一个模式是相同的。因此应当允许你说你的,我说我的,在不同中找相同的地方,在相同之中找不同的地方。 我的诗歌的道路,按照胡征兄的说法,即是我的诗歌发展的轨迹,是经过了“革命诗”到“诗革命”的历程。一位年青的诗友何小竹最近写信告诉我说,他推测,我是凭着革命的激情走向诗歌的。他们都说对了,但是他们所概括的仍然是四十年代提笔写诗的人相同的道路。我一生默默地写诗,并没有取得多大的成就,写诗对我来说,不过是“误入歧途”而不能自拔了。1949年建国后不久,我19岁,已经是一个县的团县委书记了,我全心全意投入了农村基层领导工作,业余仍然坚持写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止境 桃子 四十年代 入歧途 诗歌发展 赤子之心 雨声 农村基层 杂记 县委书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