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从孟津渡到羊肠坂
被引量:1
- 1
-
-
作者
许晖
-
机构
特约撰稿
-
出处
《中州今古》
2004年第3期58-59,共2页
-
文摘
中州是一片广袤而神奇的大地,行走在这方厚重的土地上,往事越千年,沧桑叹巨变。这里小辑一组本刊记者和特约作者的行走文章,想通过他们的文化之旅,让读者在他们的字里行间,发现沉寂久远的物事传说,铭记原生态的文明痕迹,体味他们亲历的文明撞击和独立的驻步沉思。行走刚开始,我们在路上。
-
关键词
羊肠坂
文化之旅
在路上
雍南
河阳
冰持
呼啸而过
聂政
渡口村
河右
-
分类号
K928.9
[历史地理—人文地理学]
-
-
题名谈语文写作活动创新训练
- 2
-
-
作者
陈刚
-
机构
四川省泸县石桥镇石桥初级中学
-
出处
《语文天地(初中版)》
2017年第3期63-64,共2页
-
文摘
在新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写作”部分,贯穿了这样的思想:只有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写作空间,减少对写作的束缚,才能实现写作的个性化,使学生表达出自己的主观感受。课程目标中又明确提出:“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地表达”。以下举例谈谈我在贯彻《语文课程标准》精神,对学生进行写作活动创新训练中的一点体会,与同仁共谋。
-
关键词
语文写作
创新训练
观察生活
周围事物
写作空间
课程标准
作文训练
创造性思维
对比联想
雍南
-
分类号
G623.2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中学文言文中的异体字、古今字和假借字字表
- 3
-
-
作者
雒江生
-
出处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
1983年第2期43-52,共10页
-
-
关键词
假借字
古今字
火伴
字原
李恕
雍南
安陵君
河伯妇
陈涉
石钟山记
-
分类号
G6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愚公移山
- 4
-
-
作者
任其斌
-
机构
上海市第十中学
-
出处
《当代学生(探秘)》
2008年第22期26-28,共3页
-
文摘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
-
关键词
二山
王屋
河阳
残年余力
神话色彩
智叟
雍南
学生呢
寓言故事
《愚公移山》
-
分类号
G634.3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让优秀成为共同愿景——“宜人教育”根的追求
被引量:1
- 5
-
-
作者
蔡玉军
-
机构
江苏省镇江市宜城中学
-
出处
《华人时刊·校长版》
2015年第4期55-55,共1页
-
文摘
镇江丹徒位处吴文化的发祥地。据《镇江市志》记载:西周初年,太伯仲雍南奔,首先到达的是今丹徒县境内。1954年在丹徒大港出土宜侯夨簋,郭沫若、唐兰考证的结论是:仲雍曾孙周章被封为宜侯;“宜”即丹徒一带,乃西周早期吴国都邑。显然,丹徒文化即先吴文化,先吴文化得其“宜”,将丹徒地域文化命名为“宜文化”,正是缘由于此。
-
关键词
吴文化
丹徒
宜侯夨簋
西周早期
仲雍
地域文化
雍南
市志
西周初年
吴国
-
分类号
G127
[文化科学]
-
-
题名文明的代价
- 6
-
-
作者
冀永义
-
出处
《前线》
2014年第9期117-117,共1页
-
文摘
理论家认为,制造工具是人类区别于其他物种的一大标志;我这里斗胆添一句,制造垃圾,似乎也是人类文明化的一大表现。当然,你可以和我辩论,说自然万物都要吐故纳新,不独人类制造秽物;但是,记着,其他物种的排泄物,都可以自行消解;甚至因为它的消解,又产生诸多益处。比如说粪便,不但为乔木灌木花花草草这些植物提供了丰富的养料,还给一些动物如蜣螂虫提供了大餐。从这个意义上说,人类之外的生物制造的排泄物,算不上垃圾,因此它们算不上文明物种。就人类自身历史来讲,随着文明的进步发展,垃圾也越来越先进、越来越不好为自然界消解了。
-
关键词
花花草草
生物制造
自然万物
废电池
村前
塑料制品
忽如一夜春风来
立水桥
回收箱
雍南
-
分类号
I267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简讯
- 7
-
-
-
出处
《中学数学教学》
1993年第4期39-39,共1页
-
文摘
今年安徽省共有5814名学生参加了′93全国初中数学联赛,有242人分获一、二、三等奖,其中一等奖的前十名依次为: 吕锡亮(六安市轻工中学),凌震华(合肥市四十二中),高雨鹍(马鞍山市二中)。
-
关键词
震华
临泉
安市
郎溪县
汪平
雍南
旋华
陈骏
-
分类号
G633.6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愚公移山《列子》
- 8
-
-
作者
林涛
-
出处
《语文建设》
1962年第8期15-,共1页
-
文摘
太形、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遇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从前在冀州的南边,河阳的北边,本来有两座山,一座叫太形,一座叫王屋,周围七百里,高一万丈。北山有个傻大爷,人们都管他叫愚公,快九十岁了,住在山的正对面。山北当住去路,进进出出得绕道儿,够麻烦了。他召集了家里的人,商议着说:“我想跟你们用全力去把山平了,通过豫南,一直到汉阳,你们看行不行?”大伙儿纷纷表示赞成。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
-
关键词
九十岁
《列子》
豫南
二山
河阳
在山
王屋
雍南
行不行
聚宝
-
分类号
G6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浅谈中学文言文教学中的串讲
- 9
-
-
作者
金荷华
-
出处
《淮阴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3年第2期75-,共1页
-
文摘
中文科八○级学生于去年十一月进行了为期四周的教育实习,实习结束时,每个实习生写作了一篇心得体会文章,这里发表的是一部分实习生的习作。欢迎今后各届实习生也能就自己实习过程中的体会,发表一得之见。
-
关键词
文言文教学
教育实习
顺串
《愚公移山》
雍南
子中
前部分
神话色彩
二山
神话故事
-
分类号
G6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诚
- 10
-
-
作者
张世程
-
出处
《中学生百科(大语文)》
2016年第3期4-4,共1页
-
文摘
诚,篆书作"誠",形声字,《说文解字》就说"从言,成声"。其实,不妨看作同时也是会意字,"成"是声旁也兼表意,表示完成,即实现;"诚"就是言之成,就是所思成于言,就是言己所思,用大白话说就是说实话;《说文解字》解释为"信也",也就是把"诚"与"信"看作一样。
-
关键词
人之道
天之道
江苏卫视
导演冯小刚
衔哀致诚
字组
音形
祭十二郎文
思诚
雍南
-
分类号
H161
[语言文字—汉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