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深度卷积神经网络的蚕蛹雌雄自动识别 被引量:9
1
作者 于业达 高鹏飞 +2 位作者 赵一舟 潘国庆 陈通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97-203,共7页
蚕蛹雌雄识别的准确率直接影响到蚕种杂交率。现有的蚕蛹识别算法多数是以高光谱或近红外相机拍摄的图片作为输入,所需成像设备价格相对昂贵,且高光谱算法的高数据量与高计算量进一步导致其具有较高的应用成本。以普通数码相机拍摄的蚕... 蚕蛹雌雄识别的准确率直接影响到蚕种杂交率。现有的蚕蛹识别算法多数是以高光谱或近红外相机拍摄的图片作为输入,所需成像设备价格相对昂贵,且高光谱算法的高数据量与高计算量进一步导致其具有较高的应用成本。以普通数码相机拍摄的蚕蛹图片作为识别输入,提出了基于梯度特征的深度卷积神经网络(CNN)的蚕蛹雌雄自动识别算法。设计了包含4层卷积层的CNN,首先提取蚕蛹灰度图像的高级抽象特征,同时提取蚕蛹梯度图像的梯度直方图(HOG)特征,接着将高级抽象特征和HOG特征通过级联的方式进行融合,最后在现有数据训练集上最高达到100%的识别率,测试集的识别率平均可达95%左右,最高达到97.21%。试验数据表明蚕蛹图像的梯度特征也是蚕蛹雌雄识别的重要特征。提出的算法不需要红外或高光谱图片作为输入,降低了数据采集的设备成本和识别计算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蚕蛹 雌雄识别 图像识别 深度学习 深度卷积神经网络
下载PDF
计算机视觉技术在蚕业生产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1
2
作者 杨益辉 邹湘月 +2 位作者 徐清波 米雅兰 王明 《四川蚕业》 2022年第1期16-18,共3页
简要概述了计算机视觉技术在传统蚕业生产中开展系列研究取得的一些成果和应用情况,分析了计算机视觉技术在蚕茧无损检测、蚕蛹雌雄自动识别与蚕病的自动诊断方面的应用现状及技术普及率不高的限制原因,并针对问题提出了应用思路,以期... 简要概述了计算机视觉技术在传统蚕业生产中开展系列研究取得的一些成果和应用情况,分析了计算机视觉技术在蚕茧无损检测、蚕蛹雌雄自动识别与蚕病的自动诊断方面的应用现状及技术普及率不高的限制原因,并针对问题提出了应用思路,以期为提高计算机视觉技术在蚕业生产中的自动化快速检测水平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视觉技术 蚕茧质量 雌雄识别 蚕病害
下载PDF
微红梢斑螟雌雄形态识别 被引量:2
3
作者 王丽平 嵇保中 +3 位作者 刘曙雯 赵正萍 许忠祥 曹丹丹 《中国森林病虫》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3-16,29,共5页
描述了微红梢斑螟Dioryctria rubella幼虫、蛹和成虫雌雄形态识别方法。3~5龄雄性幼虫第5腹节背面紫褐色,与相邻体节形成明显区别。雌蛹腹部第8~10腹节节间缝不明显,第8,9腹节的生殖孔连接成长条裂缝状,裂缝两侧微凹或平坦。雄蛹腹部第8... 描述了微红梢斑螟Dioryctria rubella幼虫、蛹和成虫雌雄形态识别方法。3~5龄雄性幼虫第5腹节背面紫褐色,与相邻体节形成明显区别。雌蛹腹部第8~10腹节节间缝不明显,第8,9腹节的生殖孔连接成长条裂缝状,裂缝两侧微凹或平坦。雄蛹腹部第8~10腹节节间缝较明显,生殖孔位于第9腹节近后缘,纵裂状。生殖孔两侧各有一半球形瘤状。雌成虫触角丝状,密被短绒毛,腹部末端粗壮,圆筒形。雄成虫触角锯齿状,锯齿上密被长毛,腹部末端尖削,呈长钳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红梢斑螟 幼虫 成虫 雌雄识别
下载PDF
稻叶毛眼水绳Hydrellia sinica Fan et Xia及其识别雌雄的新方法 被引量:1
4
作者 许周源 许道源 +3 位作者 金昌烈 李莲子 李东石 金在浩 《吉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40-42,共3页
本文根据吉林省延边、吉林、浑江等地1989~1991年三年的调查鉴定,首次明确这些地区危害水稻的潜叶蝇为稻叶毛眼水蝇Hydrellia sinica Fan et Xia。根据成蝇腹部腹面末节是否具有肛尾叶和白色针状物等外部构造来判断性别是简便易行、准... 本文根据吉林省延边、吉林、浑江等地1989~1991年三年的调查鉴定,首次明确这些地区危害水稻的潜叶蝇为稻叶毛眼水蝇Hydrellia sinica Fan et Xia。根据成蝇腹部腹面末节是否具有肛尾叶和白色针状物等外部构造来判断性别是简便易行、准确可靠的新方法。此特征在20倍放大镜下均清晰可见。三年来各地用此法识别雌雄3868头,其准确度均达98%以上,对进一步提高预测预报准确性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叶毛眼水蝇 雌雄识别 水稻
全文增补中
沙棘杂交F_1代表型研究
5
作者 邢菊香 蓝登明 +2 位作者 石建荣 李燕南 高原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68-172,共5页
为了探讨沙棘杂交F1代表型特征及遗传变异规律,此文以内蒙古水科院坝口子水保站的杂交F1代为主要研究对象,并与其亲本俄罗斯沙棘和中国沙棘进行对照。对F1代叶片形状、叶长、叶宽、叶长/叶宽、叶柄长、叶序及花序轴长、花序轴直径,棘刺... 为了探讨沙棘杂交F1代表型特征及遗传变异规律,此文以内蒙古水科院坝口子水保站的杂交F1代为主要研究对象,并与其亲本俄罗斯沙棘和中国沙棘进行对照。对F1代叶片形状、叶长、叶宽、叶长/叶宽、叶柄长、叶序及花序轴长、花序轴直径,棘刺数,生长情况与其亲本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沙棘杂交F1代与其亲本在叶片形状、叶长、叶宽、叶柄长、花序轴长、花序轴直径方面差异极显著,并且这些性状可以作为雌雄植株的识别标志;子代的棘刺数与亲本相比有了明显减少,而且差异极显著;同时子代与其亲本在生长情况方面也有了明显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棘 杂交 雌雄识别 表型研究
原文传递
高等植物有性生殖中的雌雄细胞识别机制研究进展
6
作者 张赛行 魏湛林 马玲 《园艺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813-1829,共17页
雌雄识别因子间的相互作用通过影响花粉的亲和性,最终决定植物的繁殖方式,是物种间生殖隔离的分子基础,对物种进化过程有重要影响。克隆并解析雌雄识别因子,一方面是深入理解植物繁殖方式的基础,对于解析物种进化机制具有重要意义;另一... 雌雄识别因子间的相互作用通过影响花粉的亲和性,最终决定植物的繁殖方式,是物种间生殖隔离的分子基础,对物种进化过程有重要影响。克隆并解析雌雄识别因子,一方面是深入理解植物繁殖方式的基础,对于解析物种进化机制具有重要意义;另一方面,对于广泛依赖自交或杂交的作物育种实践而言,深入解析雌雄识别因子的功能及作用机制也具有重要价值。系统总结了当前雌雄识别因子的研究进展,尤其是在拟南芥、番茄、蓝猪耳等研究雌雄识别的模式植物中所取得的进展。首先介绍了花粉、花粉管的结构以及决定自交不亲和的S基因座的功能及分类;然后按照花粉管在雌性器官上的延伸顺序,分别介绍了柱头、花柱和胚珠的结构及其对花粉管的选择机制,并详细介绍了自交不亲和与杂交不亲和调控机制间的相关性与相对独立性;最后对相关领域的研究重点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性生殖 自交不亲和 单向种间杂交不亲和 种间杂交不亲和 种间杂交不相容 雌雄识别因子
原文传递
怎样识别鱼的雌雄
7
《渔业致富指南》 2000年第12期51-51,共1页
鲐鱼.鲅鱼雌性个体大腰部粗圆饱满,肚皮发亮。
关键词 雌雄识别 体形 生殖孔
下载PDF
肉鸽的雌雄识别技巧
8
作者 成训妍 《农村养殖技术》 2004年第13期22-22,共1页
关键词 肉鸽 雌雄识别 形态特征 生长发育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