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种捕食性瓢虫成虫对卵的种内自残及其集团内捕食作用 被引量:11
1
作者 赵静 肖达 +1 位作者 张帆 王甦 《环境昆虫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99-304,共6页
捕食性瓢虫是农田生态系中一类重要的天敌昆虫,种内自残和集团内捕食现象在捕食性瓢虫中普遍存在。本研究在室内通过选择性和非选择性试验比较分析了异色瓢虫、七星瓢虫及龟纹瓢虫成虫对卵的种内自残和集团内捕食作用以及卵表面的化学... 捕食性瓢虫是农田生态系中一类重要的天敌昆虫,种内自残和集团内捕食现象在捕食性瓢虫中普遍存在。本研究在室内通过选择性和非选择性试验比较分析了异色瓢虫、七星瓢虫及龟纹瓢虫成虫对卵的种内自残和集团内捕食作用以及卵表面的化学物质对集团内捕食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非选择性试验中,3种捕食性瓢虫成虫对卵表现出相似的取食现象,即对龟纹瓢虫卵取食最多,其次为七星瓢虫卵,对异色瓢虫卵取食相对较少;在选择性试验中,七星瓢虫和龟纹瓢虫较偏好取食同种卵,对异色瓢虫卵取食均较少;而异色瓢虫喜欢取食异种卵,对同种卵取食相对较少。3种瓢虫卵经正己烷漂洗后,异色瓢虫、七星瓢虫和龟纹瓢虫成虫却未对卵表现出取食偏好性。本研究可为捕食性瓢虫组合释放与协调利用、田间集团内捕食作用评定及其在生物防治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色瓢虫 七星瓢虫 龟纹瓢虫 自残 集团捕食
下载PDF
两种植绥螨的同类相残和集团内捕食作用 被引量:8
2
作者 彭勇强 孟瑞霞 +2 位作者 张东旭 张鹏飞 韩玉花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825-1831,共7页
巴氏新小绥螨(Neoseiulus barkeri)和黄瓜新小绥螨(N.cucumeris)是两种多食性植绥螨,主要捕食叶螨和蓟马等,目前在我国广泛应用于农业生物防治中。本文研究了这两种植绥螨种内的同类相残(cannibalism)和种间的集团内捕食作用(intraguild... 巴氏新小绥螨(Neoseiulus barkeri)和黄瓜新小绥螨(N.cucumeris)是两种多食性植绥螨,主要捕食叶螨和蓟马等,目前在我国广泛应用于农业生物防治中。本文研究了这两种植绥螨种内的同类相残(cannibalism)和种间的集团内捕食作用(intraguild predation)以及相互之间的攻击强度,以明确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为合理构建天敌组合及评估生物防治的作用提供依据。结果显示:两种植绥螨对同种或异种幼螨的捕食量最大,其次是若螨,而对卵的捕食量极低。两种植绥螨对异种幼螨或若螨的捕食量均极显著高于对同种幼螨或若螨的捕食量。可见,无其他猎物存在情况下,两种植绥螨同时发生时更倾向于发生种间的集团内捕食。而巴氏新小绥螨对异种幼螨或若螨的捕食量均高于黄瓜新小绥螨对异种幼螨或若螨的捕食量,并且巴氏新小绥螨和黄瓜新小绥螨相比,巴氏新小绥螨对异种幼螨的攻击性更强,因此当这两种植绥螨发生集团内捕食时,巴氏新小绥螨是潜在的集团内捕食者,而黄瓜新小绥螨是潜在的集团内猎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类相残 集团捕食 攻击性 植绥螨 巴氏新小绥螨 黄瓜新小绥螨
原文传递
多异瓢虫与七星瓢虫、大草蛉不同虫态间的集团内捕食 被引量:7
3
作者 阿力甫·那思尔 祖母拉提·阿布都热依木 +2 位作者 热依曼·阿迪 孟玲 李保平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2期6560-6567,共8页
多异瓢虫、七星瓢虫和大草蛉是控制蚜虫重要的广谱捕食性天敌昆虫,为明确这些昆虫间的集团内捕食效应与个体发育阶段的关系,观察了多异瓢虫与七星瓢虫、大草蛉各虫态(蛹除外)之间的集团内捕食效应。设置30个虫态(虫龄)组合处理,于温室... 多异瓢虫、七星瓢虫和大草蛉是控制蚜虫重要的广谱捕食性天敌昆虫,为明确这些昆虫间的集团内捕食效应与个体发育阶段的关系,观察了多异瓢虫与七星瓢虫、大草蛉各虫态(蛹除外)之间的集团内捕食效应。设置30个虫态(虫龄)组合处理,于温室盆栽棉花(无蚜虫)上接种等量的试虫,观察24 h后的存活数量。结果表明,当参与双方的虫态不同时,晚期虫态的存活数量显著大于早期虫态;当参与双方的幼虫龄期不同时,高龄幼虫的存活数量显著大于低龄幼虫;成虫对卵、1龄和4龄幼虫的捕食程度随虫龄增大而呈抛物线增大,存在显著的二次函数关系。当参与双方的虫态(龄)相同时,多异瓢虫成虫的存活数量显著小于七星瓢虫,但大于大草蛉成虫;多异瓢虫幼虫(1龄和4龄)的存活数量显著小于大草蛉,而与七星瓢虫没有显著差异。研究结果说明,在没有集团外猎物(蚜虫)存在的情况下,多异瓢虫与七星瓢虫、大草蛉之间的集团内捕食效应只在参与者的虫态或虫龄不同时取决于发育阶段,而当参与者虫态或虫龄相同时,还取决于其他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团捕食 食蚜天敌 生活期 种间互作 生物防治
下载PDF
红彩瑞猎蝽与蠋蝽同类相残和集团内捕食作用分析
4
作者 曾涛 杨海林 +3 位作者 游梓翊 夏长剑 邓海滨 陈德鑫 《烟草科技》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8-67,共10页
红彩瑞猎蝽和蠋蝽均为防治斜纹夜蛾的重要捕食性天敌,为明确两种捕食蝽不同虫态间的相互竞争关系,在室内条件下测定了红彩瑞猎蝽和蠋蝽种内同类相残和种间集团内捕食作用。结果显示,两种捕食蝽同类相残效应随着虫龄的增加而增加,红彩瑞... 红彩瑞猎蝽和蠋蝽均为防治斜纹夜蛾的重要捕食性天敌,为明确两种捕食蝽不同虫态间的相互竞争关系,在室内条件下测定了红彩瑞猎蝽和蠋蝽种内同类相残和种间集团内捕食作用。结果显示,两种捕食蝽同类相残效应随着虫龄的增加而增加,红彩瑞猎蝽同类相残效应比蠋蝽更明显。两种捕食蝽在各个若虫和成虫时期均有集团内捕食现象,但卵极少被捕食。红彩瑞猎蝽各发育阶段的存活率均高于同样发育阶段的蠋蝽,尤其红彩瑞猎蝽1龄若虫存活率显著高于蠋蝽1龄若虫。提供猎物斜纹夜蛾时,红彩瑞猎蝽和蠋蝽各虫态的集团内捕食效应均明显降低。表明红彩瑞猎蝽为集团内捕食者,而蠋蝽为集团内猎物;两种捕食蝽组合应用于斜纹夜蛾的防治,捕食效果显著高于单一捕食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彩瑞猎蝽 蠋蝽 同类相残 集团捕食 斜纹夜蛾
下载PDF
三种瓢虫集团内捕食卵对初龄幼虫生长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5
5
作者 郭佳妮 李保平 孟玲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826-1831,共6页
种内和种间捕食卵现象常见于对食蚜瓢虫的研究报道中。源自亚洲、入侵北美和欧洲的异色瓢虫(Harmonia axyridis)由于卵含有生物碱而被认为可能是威胁本土瓢虫生存的原因,但该推测只有在明确异色瓢虫在原产地是否对本土瓢虫具有类似负面... 种内和种间捕食卵现象常见于对食蚜瓢虫的研究报道中。源自亚洲、入侵北美和欧洲的异色瓢虫(Harmonia axyridis)由于卵含有生物碱而被认为可能是威胁本土瓢虫生存的原因,但该推测只有在明确异色瓢虫在原产地是否对本土瓢虫具有类似负面影响后,才能确证。通过饲喂实验,旨在明确异色瓢虫在原产地是否对本土七星瓢虫(Coccinella septempunctata)和龟纹瓢虫(Propylea japonica)具有食卵负面作用,为揭示异色瓢虫入侵机理提供依据。实验中用蚜虫(对照)和3种瓢虫卵对瓢虫初孵1龄幼虫进行饲喂处理,观察幼虫生长发育指标。对瓢虫初龄幼虫存活表现的分析结果表明:(1)龟纹瓢虫初孵幼虫取食同种卵和七星瓢虫卵后存活至2龄的比率均高于取食异色瓢虫卵的近7倍;(2)七星瓢虫幼虫取食异色瓢虫卵未存活到2龄,但取食其他瓢虫卵和蚜虫后85%以上个体存活至2龄;(3)异色瓢虫初孵幼虫取食同种和其他2种瓢虫卵后有90%以上存活至2龄。龟纹瓢虫和七星瓢虫1龄幼虫取食异种卵比同种卵后的发育历期显著延长,但异色瓢虫并未表现出差异。龟纹瓢虫和异色瓢虫1龄幼虫取食同种和异种卵后的体增重相同,但七星瓢虫取食龟纹瓢虫卵后体增重比取食同种卵减小。研究结果说明,异色瓢虫卵对七星瓢虫和龟纹瓢虫初孵幼虫的生存具有负面影响,反之不然。所以,取食异色瓢虫卵本身并非是导致北美和欧洲本土瓢虫数量减少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养生态学 捕食性瓢虫 种间互作 集团捕食 自残
下载PDF
有益真绥螨与巴氏新小绥螨的集团内捕食和同类相残作用 被引量:5
6
作者 郭建晗 孟瑞霞 +3 位作者 张东旭 尹云飞 贾永红 刘文明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560-567,共8页
【目的】有益真绥螨Euseius utilis是北方地区广泛分布的一种多食性植绥螨,而巴氏新小绥螨Neoseiulus barkeri目前在我国广泛应用于农业害虫的生物防治中。本研究旨在对巴氏新小绥螨在本地的应用进行风险评估及为与有益真绥螨的联合释... 【目的】有益真绥螨Euseius utilis是北方地区广泛分布的一种多食性植绥螨,而巴氏新小绥螨Neoseiulus barkeri目前在我国广泛应用于农业害虫的生物防治中。本研究旨在对巴氏新小绥螨在本地的应用进行风险评估及为与有益真绥螨的联合释放提供依据。【方法】本研究在室内通过一系列实验,比较了实验室饲养的巴氏新小绥螨和采自内蒙古农业大学校园的有益真绥螨的雌成螨对同种或异种未成熟螨的捕食量、存活时间及产卵量的差异,检测了有益真绥螨与巴氏新小绥螨两种植绥螨相互之间的攻击强度以及种内和种间的相互作用。【结果】两种植绥螨都难以刺吸同种或异种植绥螨的卵,而对同种或异种植绥螨幼螨的捕食量最大,其次是对若螨。在无共同食物的情况下,有益真绥螨雌成螨对同种植绥螨幼螨的攻击性比对异种植绥螨幼螨的攻击性强(BreslowDay检验:χ^2=13.84,df=1,P〈0.001),且有益真绥螨对同种植绥螨幼螨的捕食量(9.10±1.65头)高于对异种植绥螨幼螨的捕食量(5.31±1.43头)(T检验:t=5.487,P〈0.001),巴氏新小绥螨对异种植绥螨幼螨的捕食量(7.48±0.75头)高于对同种植绥螨幼螨的捕食量(4.75±0.58头)(T检验:t=9.110,P〈0.05)。【结论】有益真绥螨更倾向于捕食同种幼螨而发生同类相残;巴氏新小绥螨更倾向于捕食异种幼螨而发生集团内捕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益真绥螨 巴氏新小绥螨 集团捕食 同类相残 攻击性
下载PDF
捕食异色瓢虫蛹对蠋蝽生长发育和生殖表现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王琳 孟玲 李保平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645-649,共5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明确不同程度取食异色瓢虫蛹对广谱捕食性蠋蝽的生长发育和生殖表现的影响。[方法]食谱因素设置11个处理,分为2个大组:第1组为单一食谱2个处理,分别为全历期饲喂异色瓢虫蛹和黏虫幼虫(对照);第2组为异色瓢虫蛹与黏虫幼... [目的]本研究旨在明确不同程度取食异色瓢虫蛹对广谱捕食性蠋蝽的生长发育和生殖表现的影响。[方法]食谱因素设置11个处理,分为2个大组:第1组为单一食谱2个处理,分别为全历期饲喂异色瓢虫蛹和黏虫幼虫(对照);第2组为异色瓢虫蛹与黏虫幼虫混合食谱,设3个虫龄(态)(3、5龄若虫和1日龄成虫)与3个饲喂期(按每天1头的量分别饲喂1、2、3 d)组合共9个处理。观测蠋蝽的存活、产卵量和成虫寿命等重要生活史特征。采用预设比对方法分析相关食谱处理之间的差异。[结果]食谱处理影响蠋蝽从初龄若虫发育至成虫的存活率;5龄若虫期取食2和3 d混合食谱处理下的蠋蝽存活率分别比全历期仅取食瓢虫蛹的蠋蝽分别提高25%和46%,其余食谱处理间的存活率没有差异。全历期仅取食瓢虫蛹的蠋蝽成虫不产卵;取食混合食谱的蠋蝽产卵量大于仅取食黏虫幼虫的蠋蝽;在取食混合食谱的情况下,3龄期取食处理下的产卵量分别比5龄期和成虫期取食处理下的多,后2个虫龄(态)处理间没有差异;同一虫龄(态)处理下的蠋蝽在不同饲喂期处理间的产卵量没有差异。全历期仅取食瓢虫蛹的蠋蝽成虫寿命(14.17 d)显著短于其他食谱处理的成虫;取食混合食谱的不同虫龄(态)处理间、同一虫龄(态)的不同饲喂期处理间均无显著差异。[结论]虽然只取食异色瓢虫蛹不利于蠋蝽发育和生殖,但以黏虫幼虫为主添加少量瓢虫蛹的混合食谱可促进蠋蝽发育和生殖,而且发育早期取食该食谱的促进作用大于晚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团捕食 捕食性蝽 生活史特征 食物营养 捕食者互作
下载PDF
不同虫态及虫龄大草蛉与七星瓢虫之间的集团内互作 被引量:2
8
作者 阿力甫·那思尔 艾山·阿布都热依木 +1 位作者 孟玲 李保平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997-1004,共8页
【目的】为明确新疆棉田棉蚜Aphis gossypii捕食性天敌之间的集团内捕食效应及其对蚜虫数量的控制作用。【方法】本研究以优势天敌昆虫大草蛉Chrysopa pallens和七星瓢虫Coccinella septempunctata为对象,以棉蚜为猎物,在温室中利用盆... 【目的】为明确新疆棉田棉蚜Aphis gossypii捕食性天敌之间的集团内捕食效应及其对蚜虫数量的控制作用。【方法】本研究以优势天敌昆虫大草蛉Chrysopa pallens和七星瓢虫Coccinella septempunctata为对象,以棉蚜为猎物,在温室中利用盆栽棉花,首先观察了2种天敌昆虫之间各虫态及虫龄配对的19个处理在无蚜植株上共存24 h后的存活数,然后观察了2种天敌昆虫配对处理下棉苗上棉蚜数量随时间的变化趋势。【结果】在无蚜棉株上2种捕食性天敌昆虫共存24 h后的存活结果表明:(1)在发育阶段相同的配对组合中,若是成虫则均存活,若是1龄幼虫则大草蛉存活较多,若是末龄幼虫则七星瓢虫存活较多;(2)在有卵的组配中,除七星瓢虫卵不被大草蛉成虫所捕食外,其他5个组配处理中卵均被捕食;(3)在有蛹的配对组合中,除七星瓢虫蛹被大草蛉末龄幼虫捕食外,其他处理下蛹均不被捕食;(4)在成虫与幼虫的配对组合中,七星瓢虫成虫捕食较多的大草蛉1龄幼虫,但不捕食大草蛉末龄幼虫,而大草蛉成虫与七星瓢虫1龄或末龄幼虫之间不发生捕食;(5)在不同龄期幼虫的配对组合中,大草蛉末龄幼虫捕食七星瓢虫1龄幼虫,而七星瓢虫末龄幼虫捕食大草蛉1龄幼虫。在有蚜植株上2种捕食性天敌共存对棉蚜数量具有不同的控制作用:(1)2种捕食昆虫的幼虫各自单独存在(对照)下,蚜虫密度随时间而降低;(2)大草蛉幼虫与七星瓢虫幼虫或成虫配对处理下,棉蚜密度随时间而增大;(3)大草蛉成虫与七星瓢虫幼虫或成虫配对处理下,棉蚜密度随时间而减小。【结论】研究结果说明,大草蛉与七星瓢虫之间存在集团内捕食,但2种天敌共存对棉蚜的控制作用取决于大草蛉虫态,若大草蛉为幼虫,可使蚜虫密度增大,若为成虫,则使蚜虫密度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草蛉 七星瓢虫 棉蚜 捕食者-猎物互作 集团捕食 食蚜天敌
下载PDF
一个考虑Beddington-DeAngelis型功能反应的集团内捕食系统的灭绝与持久性 被引量:1
9
作者 赖菊 张国洪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95-101,共7页
研究了一个考虑Beddington-DeAngelis型功能反应的集团内捕食系统模型,分别得到了集团内猎物与集团内捕食者灭绝的条件,分析了系统一致持久的充分条件,并进一步研究了系统的全局吸引子.
关键词 集团捕食 Beddington-DeAngelis型功能反应 持久性 灭绝性
下载PDF
带脉冲和强Allee效应的集团内捕食系统的周期解
10
作者 艾姣 王凯华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815-823,共9页
建立了具有周期系数的带脉冲和强Allee效应的集团内捕食模型;证明了模型的持久性;利用Mawhin重合度理论与分析工具,研究了该模型周期解的存在性;讨论了周期解的稳定性;得到了正周期解存在、全局稳定的充分条件,并通过数值模拟对结果的... 建立了具有周期系数的带脉冲和强Allee效应的集团内捕食模型;证明了模型的持久性;利用Mawhin重合度理论与分析工具,研究了该模型周期解的存在性;讨论了周期解的稳定性;得到了正周期解存在、全局稳定的充分条件,并通过数值模拟对结果的有效性进行了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团捕食 脉冲 ALLEE效应 周期解
下载PDF
陆生食肉动物竞争与共存研究概述 被引量:17
11
作者 李治霖 多立安 +1 位作者 李晟 王天明 《生物多样性》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81-97,共17页
陆生食肉动物(食肉目哺乳动物,以下简称食肉动物)作为食物链与营养级的高位物种对维持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稳定性起到重要作用。过度人类干扰已在全球范围内造成食肉动物种群数量剧烈下降和栖息地质量显著退化,探究食肉动物的区域共存机... 陆生食肉动物(食肉目哺乳动物,以下简称食肉动物)作为食物链与营养级的高位物种对维持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稳定性起到重要作用。过度人类干扰已在全球范围内造成食肉动物种群数量剧烈下降和栖息地质量显著退化,探究食肉动物的区域共存机制对理解生物群落构建、濒危物种保护与管理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梳理100余篇有关食肉动物在空间、时间和营养3个生态位维度上相互作用的研究,分析了体型大小、猎物组成、种群结构、环境差异、人类干扰和气候变化等因素对食肉动物种间关系和区域共存的影响,并对今后食肉动物区域共存研究中亟需解决的问题进行了展望。食肉动物通过生态位分离达到共存并没有单一的理论解释,猎物、栖息地和人类干扰等因素可以调节食肉动物相互作用关系并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共存,共同适应在食肉动物区域共存中具重要作用。食肉动物区域共存是经过长期演化形成的相对稳定状态,需要以动态的眼光去审视。要明晰生态位重叠与区域共存机制的区别与联系,在理解生态位分离的基础上,结合生活史、家域和行为等对食肉动物共存进行综合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肉动物 生态位分离 物种共存 集团捕食理论 种间关系
原文传递
棉蚜密度对瓢虫集团内捕食作用的影响 被引量:12
12
作者 杨帆 陆宴辉 徐建祥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99-304,共6页
以华北棉田3种常见瓢虫——异色瓢虫、龟纹瓢虫和七星瓢虫为对象,依次在室内和田间条件下研究了不同棉蚜密度对瓢虫种间集团内捕食作用的影响。结果显示,室内条件下,随着棉蚜密度的上升,一种瓢虫幼虫对另一种瓢虫卵的捕食量呈下降趋势... 以华北棉田3种常见瓢虫——异色瓢虫、龟纹瓢虫和七星瓢虫为对象,依次在室内和田间条件下研究了不同棉蚜密度对瓢虫种间集团内捕食作用的影响。结果显示,室内条件下,随着棉蚜密度的上升,一种瓢虫幼虫对另一种瓢虫卵的捕食量呈下降趋势。与不提供棉蚜的对照相比,提供20、200头棉蚜的处理的捕食量分别平均降低56.5%、92.6%。田间罩笼试验显示出了相似规律,每株蚜量为50、200头时,捕食量较对照(没有棉蚜)平均降低42.0%、56.9%。结果表明,猎物棉蚜的存在能有效降低3种瓢虫之间的集团内捕食作用;棉蚜密度越高,这种趋势越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色瓢虫 龟纹瓢虫 七星瓢虫 棉蚜 猎物 集团捕食作用
下载PDF
瓢虫的集团内捕食作用 被引量:11
13
作者 杨帆 王倩 +1 位作者 陆宴辉 徐建祥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53-259,共7页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对不同种类瓢虫之间、瓢虫与其他天敌之间集团内捕食作用的研究进展,阐述了影响瓢虫集团内捕食作用的关键因素,探讨了集团内捕食对害虫生物防治的影响。综述为我国进行瓢虫集团内捕食作用评估、农田景观多样性对集团内...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对不同种类瓢虫之间、瓢虫与其他天敌之间集团内捕食作用的研究进展,阐述了影响瓢虫集团内捕食作用的关键因素,探讨了集团内捕食对害虫生物防治的影响。综述为我国进行瓢虫集团内捕食作用评估、农田景观多样性对集团内捕食作用的影响机制研究以及田间瓢虫与其他天敌协同利用措施的研发提供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瓢虫 集团捕食作用 生物防治
下载PDF
寄生对集团内捕食系统中物种入侵的影响 被引量:8
14
作者 王红 苏敏 潘峰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5期4809-4815,共7页
寄生已被证明是影响生物入侵动态的关键因素,可通过直接或间接作用影响物种间相互作用。基于元胞自动机模型,探讨了寄生感染对宿主种群的间接作用(寄生对宿主的密度调节和特征调节效应)在外来种入侵动态中的作用。结果显示,寄生对宿主的... 寄生已被证明是影响生物入侵动态的关键因素,可通过直接或间接作用影响物种间相互作用。基于元胞自动机模型,探讨了寄生感染对宿主种群的间接作用(寄生对宿主的密度调节和特征调节效应)在外来种入侵动态中的作用。结果显示,寄生对宿主的3种调节效应均对外来种的入侵起到了抑制作用;同时,相对于密度调节效应,寄生的特征调节对捕食者种群入侵的抑制作用更明显,而两者的耦合调节效应对入侵的抑制能力明显高于单种效应的作用。综上,该研究在一定意义上丰富和发展了生物入侵的理论,为生物入侵的有效控制提供了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入侵 寄生 密度调节 特征调节 间接效应 集团捕食系统 元胞自动机模型
下载PDF
集团外猎物种类及猎物密度对七星瓢虫集团内捕食作用的影响
15
作者 文霞 郭发城 高桂珍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41-447,共7页
【目的】以核桃黑斑蚜和核桃全斑蚜为集团外猎物,研究七星瓢虫在不同集团外猎物种类及密度下对异色瓢虫卵的集团内捕食的作用,为综合应用两种捕食性瓢虫控制核桃黑斑蚜与核桃全斑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室内温度(25±1)℃、相... 【目的】以核桃黑斑蚜和核桃全斑蚜为集团外猎物,研究七星瓢虫在不同集团外猎物种类及密度下对异色瓢虫卵的集团内捕食的作用,为综合应用两种捕食性瓢虫控制核桃黑斑蚜与核桃全斑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室内温度(25±1)℃、相对湿度(60±10)%、光周期L∶D=14∶10的人工气候箱中,观察记录在不同密度的核桃黑斑蚜和核桃全斑蚜条件下,七星瓢虫1龄幼虫对异色瓢虫卵和不同核桃蚜虫的日平均捕食量。【结果】随着核桃黑斑蚜和核桃全斑蚜密度的增加,七星瓢虫对异色瓢虫卵的日平均捕食量显著下降,而对核桃黑斑蚜与核桃全斑蚜的日平均捕食量极显著上升。当集团外猎物为核桃全斑蚜时,与集团外猎物为核桃黑斑蚜相比较,七星瓢虫1龄幼虫对异色瓢虫卵的集团内捕食作用随着核桃全斑蚜密度增加下降更快。【结论】随着集团外猎物密度的增加,能有效降低七星瓢虫对异色瓢虫卵的集团内捕食,且不同猎物种类影响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星瓢虫 异色瓢虫 核桃黑斑蚜 核桃全斑蚜 集团捕食作用
下载PDF
寄生对集团内捕食系统中物种共存的影响 被引量:5
16
作者 周帅 苏敏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564-569,共6页
寄生可通过间接效应调节物种间相互作用强度,从而对生态系统中种群动态及物种共存产生重要影响。文章基于生态-传染病模型,考虑寄生对种内竞争的特征调节作用,探讨了物种共存对寄生调节的易感染者和已感染者种内竞争的响应。研究结果表... 寄生可通过间接效应调节物种间相互作用强度,从而对生态系统中种群动态及物种共存产生重要影响。文章基于生态-传染病模型,考虑寄生对种内竞争的特征调节作用,探讨了物种共存对寄生调节的易感染者和已感染者种内竞争的响应。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特征调节下的竞争力对物种共存产生不同影响,其中寄生调节导致易感染者相对较强的种内竞争对物种共存起促进作用,而寄生调节引起的已感染种群相对弱的种内竞争则不利于物种共存。同时,不同特征调节下的共存区域差别明显,强类间竞争时,共存区域最大;弱类间竞争时,共存区域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宿主-寄生 种群动态 物种共存 竞争 特征调节 集团捕食(IGP)系统
下载PDF
再生稻田拟环纹豹蛛与青翅蚁形隐翅甲间的集团内捕食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1
17
作者 孙佳琦 王晨 +3 位作者 王光华 任应党 祝增荣 白耀宇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807-822,共16页
重要广食性天敌间的集团内捕食(intraguild predation, IGP)水平关乎着农田系统其种群的发生和“绿色防控”策略的成效。本研究以再生稻田主要捕食者拟环纹豹蛛(Pardosa pseudoannulata)和青翅蚁形隐翅甲(Paederus fuscipes)为试验对象... 重要广食性天敌间的集团内捕食(intraguild predation, IGP)水平关乎着农田系统其种群的发生和“绿色防控”策略的成效。本研究以再生稻田主要捕食者拟环纹豹蛛(Pardosa pseudoannulata)和青翅蚁形隐翅甲(Paederus fuscipes)为试验对象,首次建立和优化了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uantitative 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qPCR)探针法检测系统,利用该系统分析了再生稻田中这2种天敌间的IGP水平,并在室内条件下剖析了该IGP及其生物和非生物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针对这2种天敌靶基因设计的引物和探针特异性强,建立和优化的qPCR探针法系统对靶基因的扩增重复性好且灵敏度高。通过该系统对再生稻田2种天敌1 527头个体的检测及室内IGP试验发现,这2种天敌间存在着普遍且较强的双向IGP作用,其中,捕食者和猎物角色的转化以及环境温度对该IGP水平的影响均与它们之间相对体型大小(发育阶段)密切相关;集团外猎物和非生物因素及其结合能不同程度地影响IGP水平。这些研究结果丰富了稻田系统捕食者间的IGP理论体系,为深入研究稻田捕食性天敌间IGP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捕食性天敌 集团猎物DNA检出率 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 天台刺齿跳虫 环境温度 集团捕食水平
下载PDF
高阶作用对集团内捕食系统物种共存的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荣 周帅 汪琼枝 《吉首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2年第4期15-19,共5页
建立了常微分方程组模型,在集团内捕食系统中,分别考察种内高阶相互作用、种间高阶相互作用、密度调节及三者融合作用对种群密度产生的影响.MATLAB数值模拟结果表明,种内高阶相互作用、种间高阶相互作用均能够促进食饵和捕食者之间的共... 建立了常微分方程组模型,在集团内捕食系统中,分别考察种内高阶相互作用、种间高阶相互作用、密度调节及三者融合作用对种群密度产生的影响.MATLAB数值模拟结果表明,种内高阶相互作用、种间高阶相互作用均能够促进食饵和捕食者之间的共存,影响强度与密度调节相似,但是作用机制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团捕食系统 高阶相互作用 密度调节 种群密度 共存
下载PDF
种内捕食对杂食食物链中群落动态的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荣 周帅 +2 位作者 朱文君 周晓梅 李小珍 《六盘水师范学院学报》 2021年第6期114-120,共7页
为了研究在不同营养级中,成体对成体以及成体对幼体种内捕食的影响,分别建立两个微分方程模型,并通过MATLAB数值模拟分析了种内捕食对IGP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捕食者中发生种内捕食作用时,成体对成体种内捕食作用以及成体对幼体种内... 为了研究在不同营养级中,成体对成体以及成体对幼体种内捕食的影响,分别建立两个微分方程模型,并通过MATLAB数值模拟分析了种内捕食对IGP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捕食者中发生种内捕食作用时,成体对成体种内捕食作用以及成体对幼体种内捕食作用均有利于食饵的续存,且前者的作用要远强于后者;而在食饵中发生的种内捕食,成体对成体的捕食以及成体对幼体的捕食也有益于食饵,但前者的影响仅仅略强于后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捕食 成体 幼体 集团捕食系统
下载PDF
两种植绥螨种内和种间捕食及适合度
20
作者 李玉晶 田宇 +4 位作者 尹云飞 迟元铭 曾科科 齐慧 孟瑞霞 《应用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56-164,共9页
【目的】通过研究斯氏钝绥螨Amblyseius(Typhlodromips)swirskii和胡瓜新小绥螨Neoseiulus cucumeris这两种外来植绥螨种内和种间的捕食关系及适合度,为斯氏钝绥螨的释放应用前的风险评估及与胡瓜新小绥螨的联合释放技术提供理论依据。... 【目的】通过研究斯氏钝绥螨Amblyseius(Typhlodromips)swirskii和胡瓜新小绥螨Neoseiulus cucumeris这两种外来植绥螨种内和种间的捕食关系及适合度,为斯氏钝绥螨的释放应用前的风险评估及与胡瓜新小绥螨的联合释放技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无共享猎物的条件下,分别为两种雌成螨提供同种和异种的卵、同种和异种的幼螨、同种和异种的若螨,测定其对同种和异种不同个体的捕食选择性及捕食量,并比较两种植绥螨捕食后的适合度(产卵率和存活率)的差异。【结果】两种植绥螨互为捕食者,斯氏钝绥螨为集团内捕食者的几率高于胡瓜新小绥螨;两种植绥螨发生同类相残的几率无显著差异(χ^(2)=0.118,df=1,P=0.732)。两种植绥螨对幼螨的捕食量显著高于对若螨、卵的捕食量(斯氏钝绥螨:F2,114=66.27,P<0.0001;胡瓜新小绥螨:F2,114=50.39,P<0.0001),而且两种植绥螨对异种幼螨和若螨的捕食量均显著高于对同种个体的捕食量。两种植绥螨捕食幼螨后的产卵率均显著高于捕食若螨后的产卵率(斯氏钝绥螨:t=5.774,df=26,P<0.0001;胡瓜新小绥螨:t=3.334,df=26,P=0.0026),斯氏钝绥螨捕食异种个体后的产卵率显著高于捕食同种个体后的产卵率(t=2.854,df=26,P=0.0084)。两种植绥螨捕食不同发育阶段(幼螨和若螨)的存活率无显著差异;但斯氏钝绥螨捕食异种个体后的存活率显著高于捕食同种个体后的存活率(t=2.196,df=26,P=0.0372)。【结论】两种植绥螨更倾向于发生交互集团内捕食作用而非同类相残;两种植绥螨捕食幼螨比捕食若螨更利于产卵;对于斯氏钝绥螨,异种个体是比同种个体更适合的食物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捕食 交互集团捕食 同类相残 适合度 风险评估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