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集体行动的制度替代:我国集体利益争议处理机制的困境与出路 被引量:5
1
作者 陈靖远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18-126,共9页
集体利益争议处理机制以第三方介入争议解决替代劳资双方的自力解决,制度目的在于尽可能地避免或减少罢工带来的高昂成本。集体利益争议处理机制中最常见的是调解和仲裁制度,二者在制度功能与角色上存在着差异。调解的制度功能在于协助... 集体利益争议处理机制以第三方介入争议解决替代劳资双方的自力解决,制度目的在于尽可能地避免或减少罢工带来的高昂成本。集体利益争议处理机制中最常见的是调解和仲裁制度,二者在制度功能与角色上存在着差异。调解的制度功能在于协助协商,更注重对协商过程的把握;仲裁的制度功能在于终结争议,所做出的裁决能够代替协商结果。我国集体协商争议处理机制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制度层面集体协商争议终结机制的缺失与实践层面集体协商争议解决模式的运行之间形成了一种规范与现实的落差。美国、加拿大等国家的强制利益仲裁机制通过制度设置来替代集体行动成为促进集体协商的有效压力手段,对解决我国目前的困境具有启发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体利益争议 集体协商争议 集体协商争议协调机制 强制利益仲裁
原文传递
非公有制企业集体利益争议的法律治理
2
作者 毛景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3期10-14,共5页
我国目前治理非公有制企业中引发的集体利益争议问题,采取的是"协商——行政调解——仲裁——诉讼"的模式,而并非调处或者调处与劳动斗争相结合的方式。集体利益争议具有"缔约"性质,不宜适用强制调解和实质司法审查... 我国目前治理非公有制企业中引发的集体利益争议问题,采取的是"协商——行政调解——仲裁——诉讼"的模式,而并非调处或者调处与劳动斗争相结合的方式。集体利益争议具有"缔约"性质,不宜适用强制调解和实质司法审查,且协商方式的作用在现阶段极为有限,故应在倡导劳资合作的原则下将自愿调解与仲裁作为化解非公有制企业集体利益争议的法律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公有制企业 集体利益争议 法律治理 调解 仲裁 劳资合作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