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从风、雅、颂及其流变看诗乐关系的三个层面
被引量:
2
1
作者
陈文新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131-135,共5页
中国古代的诗乐关系主要建立在三个层面上。国风及其流变属于第一个层面 ,其特征是 :以丰厚的民俗资源为依托 ,以乐府民歌、宋词、元曲、明清传奇等“可歌”之作为主要载体 ,内容偏于缘情 ;变雅及其流变属于第二个层面 ,其特征是 :以“...
中国古代的诗乐关系主要建立在三个层面上。国风及其流变属于第一个层面 ,其特征是 :以丰厚的民俗资源为依托 ,以乐府民歌、宋词、元曲、明清传奇等“可歌”之作为主要载体 ,内容偏于缘情 ;变雅及其流变属于第二个层面 ,其特征是 :以“贤人君子”的人文关怀为依托 ,以言志诗和旨在“达其情志”的古文为主体 ,不一定“可歌” ,但都注重“从声音证入” ;雅颂及其流变属于第三个层面 ,其特征是 :以国家的重大典礼为依托 ,以用于朝廷郊庙的乐章为主体 ,虽然“可歌” ,却旨在建立政教的威严 ,而与缘情无关。就狭义的中国古典诗而言 ,言志诗是正宗并且在数量上可能居于优势 ;就广义的中国古典诗而言 ,缘情诗是正宗并且在数量上明显居于优势。原因在于变雅和雅颂与政教对应 ,国风与民俗对应 ,而民俗总是比政教更具潜移默化的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
雅
颂
国风
传统
变
雅
传统
雅
颂
传统
诗乐关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熔铸唐宋:姚鼐诗学理论及其实践
被引量:
4
2
作者
柳春蕊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31-138,共8页
熔铸唐宋是姚鼐诗学理论的宗旨。这一宗旨的实践由两方面展开,一是推崇诗学中的"雅颂"传统,推举儒者之诗,突出创作主体的道德修养;二是在具体诗法上,学习杜甫和黄庭坚,以文法为诗法,偏重诗歌结构和内在气韵的流转。姚氏诗学...
熔铸唐宋是姚鼐诗学理论的宗旨。这一宗旨的实践由两方面展开,一是推崇诗学中的"雅颂"传统,推举儒者之诗,突出创作主体的道德修养;二是在具体诗法上,学习杜甫和黄庭坚,以文法为诗法,偏重诗歌结构和内在气韵的流转。姚氏诗学理论具有纠偏的时代意义,在创作实践中得到有效贯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者之诗
雅
颂
传统
文法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清代“学人之诗”的多重内涵与诗学意义
被引量:
4
3
作者
王宏林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32-138,共7页
“学人之诗”是清代诗学批评话语的常用概念,其内涵是研究者近年来关注较多的问题。清代诗论家普遍推重“学人之诗”,但各家对其内涵的理解并不一致:杭世骏、陈文述等人认为这类诗歌的特点是关注时事、有益政教;孙原湘、朱一新等人认为...
“学人之诗”是清代诗学批评话语的常用概念,其内涵是研究者近年来关注较多的问题。清代诗论家普遍推重“学人之诗”,但各家对其内涵的理解并不一致:杭世骏、陈文述等人认为这类诗歌的特点是关注时事、有益政教;孙原湘、朱一新等人认为是采用赋的写作手法;全祖望、翁方纲等人则认为是以学问知识为素材。尽管袁枚等人反对以考据入诗,但也认同丰厚的知识学问是优秀诗人的基础。清人对“学人之诗”的推重反映出在重学的背景下,《雅》《颂》诗学传统逐渐取得了与《国风》传统相同的正宗地位,也反映出清代诗坛对诗人学养的重视和宋代诗歌的接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人之诗
诗人之诗
《
雅
》《
颂
》
传统
以学入诗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从风、雅、颂及其流变看诗乐关系的三个层面
被引量:
2
1
作者
陈文新
机构
海南师范学院中文系
出处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131-135,共5页
文摘
中国古代的诗乐关系主要建立在三个层面上。国风及其流变属于第一个层面 ,其特征是 :以丰厚的民俗资源为依托 ,以乐府民歌、宋词、元曲、明清传奇等“可歌”之作为主要载体 ,内容偏于缘情 ;变雅及其流变属于第二个层面 ,其特征是 :以“贤人君子”的人文关怀为依托 ,以言志诗和旨在“达其情志”的古文为主体 ,不一定“可歌” ,但都注重“从声音证入” ;雅颂及其流变属于第三个层面 ,其特征是 :以国家的重大典礼为依托 ,以用于朝廷郊庙的乐章为主体 ,虽然“可歌” ,却旨在建立政教的威严 ,而与缘情无关。就狭义的中国古典诗而言 ,言志诗是正宗并且在数量上可能居于优势 ;就广义的中国古典诗而言 ,缘情诗是正宗并且在数量上明显居于优势。原因在于变雅和雅颂与政教对应 ,国风与民俗对应 ,而民俗总是比政教更具潜移默化的力量。
关键词
风
雅
颂
国风
传统
变
雅
传统
雅
颂
传统
诗乐关系
分类号
I206.2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熔铸唐宋:姚鼐诗学理论及其实践
被引量:
4
2
作者
柳春蕊
机构
北京大学中文系
出处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31-138,共8页
基金
北京大学青年教师科研启动基金资助项目阶段性成果
文摘
熔铸唐宋是姚鼐诗学理论的宗旨。这一宗旨的实践由两方面展开,一是推崇诗学中的"雅颂"传统,推举儒者之诗,突出创作主体的道德修养;二是在具体诗法上,学习杜甫和黄庭坚,以文法为诗法,偏重诗歌结构和内在气韵的流转。姚氏诗学理论具有纠偏的时代意义,在创作实践中得到有效贯彻。
关键词
儒者之诗
雅
颂
传统
文法
分类号
I207.22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清代“学人之诗”的多重内涵与诗学意义
被引量:
4
3
作者
王宏林
机构
河南大学文学院国学研究所
出处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32-138,共7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清代诗学关键词的衍变与价值研究”(项目编号:19BZW003)的阶段性成果。
文摘
“学人之诗”是清代诗学批评话语的常用概念,其内涵是研究者近年来关注较多的问题。清代诗论家普遍推重“学人之诗”,但各家对其内涵的理解并不一致:杭世骏、陈文述等人认为这类诗歌的特点是关注时事、有益政教;孙原湘、朱一新等人认为是采用赋的写作手法;全祖望、翁方纲等人则认为是以学问知识为素材。尽管袁枚等人反对以考据入诗,但也认同丰厚的知识学问是优秀诗人的基础。清人对“学人之诗”的推重反映出在重学的背景下,《雅》《颂》诗学传统逐渐取得了与《国风》传统相同的正宗地位,也反映出清代诗坛对诗人学养的重视和宋代诗歌的接纳。
关键词
学人之诗
诗人之诗
《
雅
》《
颂
》
传统
以学入诗
分类号
I207.22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从风、雅、颂及其流变看诗乐关系的三个层面
陈文新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熔铸唐宋:姚鼐诗学理论及其实践
柳春蕊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论清代“学人之诗”的多重内涵与诗学意义
王宏林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