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风、雅、颂及其流变看诗乐关系的三个层面 被引量:2
1
作者 陈文新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131-135,共5页
中国古代的诗乐关系主要建立在三个层面上。国风及其流变属于第一个层面 ,其特征是 :以丰厚的民俗资源为依托 ,以乐府民歌、宋词、元曲、明清传奇等“可歌”之作为主要载体 ,内容偏于缘情 ;变雅及其流变属于第二个层面 ,其特征是 :以“... 中国古代的诗乐关系主要建立在三个层面上。国风及其流变属于第一个层面 ,其特征是 :以丰厚的民俗资源为依托 ,以乐府民歌、宋词、元曲、明清传奇等“可歌”之作为主要载体 ,内容偏于缘情 ;变雅及其流变属于第二个层面 ,其特征是 :以“贤人君子”的人文关怀为依托 ,以言志诗和旨在“达其情志”的古文为主体 ,不一定“可歌” ,但都注重“从声音证入” ;雅颂及其流变属于第三个层面 ,其特征是 :以国家的重大典礼为依托 ,以用于朝廷郊庙的乐章为主体 ,虽然“可歌” ,却旨在建立政教的威严 ,而与缘情无关。就狭义的中国古典诗而言 ,言志诗是正宗并且在数量上可能居于优势 ;就广义的中国古典诗而言 ,缘情诗是正宗并且在数量上明显居于优势。原因在于变雅和雅颂与政教对应 ,国风与民俗对应 ,而民俗总是比政教更具潜移默化的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风传统 传统 传统 诗乐关系
下载PDF
熔铸唐宋:姚鼐诗学理论及其实践 被引量:4
2
作者 柳春蕊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31-138,共8页
熔铸唐宋是姚鼐诗学理论的宗旨。这一宗旨的实践由两方面展开,一是推崇诗学中的"雅颂"传统,推举儒者之诗,突出创作主体的道德修养;二是在具体诗法上,学习杜甫和黄庭坚,以文法为诗法,偏重诗歌结构和内在气韵的流转。姚氏诗学... 熔铸唐宋是姚鼐诗学理论的宗旨。这一宗旨的实践由两方面展开,一是推崇诗学中的"雅颂"传统,推举儒者之诗,突出创作主体的道德修养;二是在具体诗法上,学习杜甫和黄庭坚,以文法为诗法,偏重诗歌结构和内在气韵的流转。姚氏诗学理论具有纠偏的时代意义,在创作实践中得到有效贯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者之诗 传统 文法
下载PDF
论清代“学人之诗”的多重内涵与诗学意义 被引量:4
3
作者 王宏林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32-138,共7页
“学人之诗”是清代诗学批评话语的常用概念,其内涵是研究者近年来关注较多的问题。清代诗论家普遍推重“学人之诗”,但各家对其内涵的理解并不一致:杭世骏、陈文述等人认为这类诗歌的特点是关注时事、有益政教;孙原湘、朱一新等人认为... “学人之诗”是清代诗学批评话语的常用概念,其内涵是研究者近年来关注较多的问题。清代诗论家普遍推重“学人之诗”,但各家对其内涵的理解并不一致:杭世骏、陈文述等人认为这类诗歌的特点是关注时事、有益政教;孙原湘、朱一新等人认为是采用赋的写作手法;全祖望、翁方纲等人则认为是以学问知识为素材。尽管袁枚等人反对以考据入诗,但也认同丰厚的知识学问是优秀诗人的基础。清人对“学人之诗”的推重反映出在重学的背景下,《雅》《颂》诗学传统逐渐取得了与《国风》传统相同的正宗地位,也反映出清代诗坛对诗人学养的重视和宋代诗歌的接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人之诗 诗人之诗 》《传统 以学入诗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