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34篇文章
< 1 2 5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近断层脉冲型地震动作用下隔震结构地震反应分析 被引量:87
1
作者 杨迪雄 李刚 程耿东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19-124,共6页
隔震结构在远震场地减震效果良好,但是近断层地震动的明显的长周期速度和位移脉冲运动可能对隔震建筑等长周期结构的抗震性能和设计带来不利影响,需要深入探讨。本文首先讨论近断层地震动的长周期脉冲运动特征,然后以台湾集集地震8条典... 隔震结构在远震场地减震效果良好,但是近断层地震动的明显的长周期速度和位移脉冲运动可能对隔震建筑等长周期结构的抗震性能和设计带来不利影响,需要深入探讨。本文首先讨论近断层地震动的长周期脉冲运动特征,然后以台湾集集地震8条典型近震记录和其它4条常用近震记录以及4条远震记录作为地震动输入,对两幢安装铅芯橡胶隔震支座的钢筋混凝土框架隔震结构进行非线性地震反应时程分析,通过比较探讨了算例计算结果,定量说明隔震结构的近震脉冲效应显著,是隔震设计不容忽视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抗震 近断层脉冲型地震动 远震 隔震结构 铅芯橡胶支座 地震反应
下载PDF
地震工程:从抗震、减隔震到可恢复性 被引量:91
2
作者 周颖 吴浩 顾安琪 《工程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12,共12页
近年我国地震工程研究的发展呈现从抗震、减隔震走向可恢复功能的趋势。地震可恢复功能可定义为:受到地震动输入扰动后,结构、系统、城市具有可恢复功能的能力。对于工程结构而言,地震可恢复功能结构不仅要求结构在地震作用下保护生命,... 近年我国地震工程研究的发展呈现从抗震、减隔震走向可恢复功能的趋势。地震可恢复功能可定义为:受到地震动输入扰动后,结构、系统、城市具有可恢复功能的能力。对于工程结构而言,地震可恢复功能结构不仅要求结构在地震作用下保护生命,而且要求结构在震后快速恢复,减少对正常使用的影响。该文首先介绍了地震可恢复功能的基本概念,围绕地震可恢复功能结构,从设防目标、规范标准、结构体系、设计方法、性能指标以及工程应用等方面阐述了可恢复功能结构的特点及其与传统抗震结构的区别,最后对可恢复功能结构的未来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工程 抗震结构 消能减震 隔震结构 可恢复功能结构
下载PDF
芦山县人民医院门诊综合楼隔震结构分析与设计 被引量:66
3
作者 周云 吴从晓 +1 位作者 张崇凌 杨光明 《建筑结构》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4期23-27,共5页
2013年4月20日,四川芦山县发生7级地震,采用隔震设计的芦山县人民医院门诊综合楼在地震中隔震效果显著,没有发生破坏。介绍工程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01)(2008版)进行隔震分析与设计的内容,包括隔震支座选型与布置,隔震... 2013年4月20日,四川芦山县发生7级地震,采用隔震设计的芦山县人民医院门诊综合楼在地震中隔震效果显著,没有发生破坏。介绍工程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01)(2008版)进行隔震分析与设计的内容,包括隔震支座选型与布置,隔震与非隔震结构非线性时程分析,隔震层及下部结构设计与构造;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对设计进行复核,介绍了工程在四川芦山地震中的反应和减震效果。实际地震中的减震效果表明: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01)(2008版)设计的隔震结构设计是合理的,结构在罕遇地震作用下基本为弹性,达到结构抗震设防目标的要求,且明显提高了结构的抗震性能;地震中隔震支座和支墩都没有出现破坏,隔震层构件设计是合理的;上部结构与挡土墙没有发生碰撞,隔震沟宽度设计满足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芦山地震 隔震结构 层间位移角 抗震性能
原文传递
隔震结构的研究概况和主要问题 被引量:26
4
作者 杨迪雄 李刚 程耿东 《力学进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302-312,共11页
简要概括了国内外隔震技术的应用发展状况。系统总结、评述了隔震结构若干方向的研究进展,包括隔震结构的非线性地震反应分析和非线性动力学性态分析、可靠度分析、优化设计、系统识别、试验研究等内容。指出了隔震技术发展中需要解决... 简要概括了国内外隔震技术的应用发展状况。系统总结、评述了隔震结构若干方向的研究进展,包括隔震结构的非线性地震反应分析和非线性动力学性态分析、可靠度分析、优化设计、系统识别、试验研究等内容。指出了隔震技术发展中需要解决的几个主要问题,例如新型隔震元件、隔震体系的开发,隔震结构的经济可行性分析,与隔震技术发展相适应的设计、施工规范等。最后在结束语中探讨了隔震设计与基于功能的设计、分灾设计等结构抗震设计思想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隔震结构 隔震技术 非线性地震反应分析 非线性动力学 抗震设计 优化设计 可靠度分析 结构设计
下载PDF
基础隔震结构的能量设计方法 被引量:24
5
作者 周云 徐彤 贺明玄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116-122,共7页
本文以能量分析方法为基础,解释了基础隔震结构体系的能量设计原理和设计准则.根据作者建立的标准能量设计反应谱曲线,结合我国现行的抗震设计规范,建立了基础隔震结构体系的能量设计方法,通过能量平衡关系对隔震层的变形反应进行... 本文以能量分析方法为基础,解释了基础隔震结构体系的能量设计原理和设计准则.根据作者建立的标准能量设计反应谱曲线,结合我国现行的抗震设计规范,建立了基础隔震结构体系的能量设计方法,通过能量平衡关系对隔震层的变形反应进行预测.最后通过算例说明能量设计方法具有一定的可靠性,为该类体系的进一步推广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隔震结构 能量反应谱 能量设计法 基础隔震
下载PDF
结构偏心对基础隔震结构地震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33
6
作者 吴香香 李宏男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45-151,共7页
本文对基础隔震偏心结构在不同场地上的地震动作用下的反应进行了深入研究,探讨了上部结构偏心、隔震层偏心、场地条件等因素对于基础隔震结构地震反应的影响。选取了能反映结构偏心特性的参数,以便将分析各因素对隔震结构地震反应的影... 本文对基础隔震偏心结构在不同场地上的地震动作用下的反应进行了深入研究,探讨了上部结构偏心、隔震层偏心、场地条件等因素对于基础隔震结构地震反应的影响。选取了能反映结构偏心特性的参数,以便将分析各因素对隔震结构地震反应的影响转化为分析参数的影响。选取了能反映结构偏心特性的参数,以便将分析各因素对隔震结构地震反应的影响转化为分析参数的影响。通过大量的数值计算与分析,得到了一些对实际工程有意义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隔震结构 偏心结构 地震反应 地震动作用 场地 隔震
下载PDF
FPS隔震结构的性态和地震反应分析 被引量:28
7
作者 李大望 周锡元 +2 位作者 霍达 李桂青 王东炜 《工程抗震》 1996年第1期6-9,共4页
本文推导和建立了单面FPS隔震系统的多层剪切型结构在水平地震作用下的状态方程及状态转换条件,在其基础上,计算分析了该结构的性态和地震响应规律。结果表明,FPS具有良好的稳定性、限位复位功能和显著的隔震效果。
关键词 隔震结构 地震反应 结构计算 FPS系统
下载PDF
带限位装置的摩擦隔震结构动力特性及地震反应分析 被引量:28
8
作者 樊剑 唐家祥 WANG Yayong 《建筑结构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20-25,共6页
提出了一种新型基础隔震模型,即带限位装置的摩擦隔震体系 (S- LF);基于此隔震模型,利用 Poincare映射法研究地面谐运动下 S- LF结构的运动特征;并利用高精度的精细时程积分法,通过对地震作用下 S- LF动力响应的计算,绘制了上部... 提出了一种新型基础隔震模型,即带限位装置的摩擦隔震体系 (S- LF);基于此隔震模型,利用 Poincare映射法研究地面谐运动下 S- LF结构的运动特征;并利用高精度的精细时程积分法,通过对地震作用下 S- LF动力响应的计算,绘制了上部结构最大加速度反应谱和基底最大滑移量反应谱,并研究了各种结构参数对隔震的影响;通过与恢复力摩擦隔震系统 (R- FBI)和纯摩擦力滑移隔震系统 (P- F)的比较表明, S- LF的隔震性能优于 P- F和 R- FBI;最后通过对计算实例的分析发现,地震作用下 S- LF结构的层间最大剪力和最大绝对加速度反应分布较一般传统结构有很大区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础隔震 摩擦力 限位装置 地震响应 隔震结构
原文传递
隔震结构中非经典阻尼影响及最佳阻尼比分析 被引量:19
9
作者 杜永峰 赵国藩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100-107,共8页
本文采用双自由度非比例阻尼振动模型描述基础隔震体系,用拉普拉斯变换方法获得其地震 时域响应的近似解析解,借助于反应港理论分析了非比例阻尼对隔震体系中的上部结构层间最大剪 力及隔震层最大位移等响应值的影响,探寻了隔震系统... 本文采用双自由度非比例阻尼振动模型描述基础隔震体系,用拉普拉斯变换方法获得其地震 时域响应的近似解析解,借助于反应港理论分析了非比例阻尼对隔震体系中的上部结构层间最大剪 力及隔震层最大位移等响应值的影响,探寻了隔震系统最佳阻尼比的取值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础隔震 非比例阻尼 地震工程 隔震结构
下载PDF
基于结构设计的基础隔震结构高宽比限值的研究 被引量:29
10
作者 祁皑 范宏伟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3-20,共8页
本文研究了橡胶支座基础隔震结构的高宽比限值。研究基于保证隔震结构在强震中不倾覆的两个充分条件,一个是橡胶隔震支座不能产生拉应力,另一个是隔震支座压应力不超过容许值。本文推导了隔震结构高宽比限值的显式并给出了针对不同建筑... 本文研究了橡胶支座基础隔震结构的高宽比限值。研究基于保证隔震结构在强震中不倾覆的两个充分条件,一个是橡胶隔震支座不能产生拉应力,另一个是隔震支座压应力不超过容许值。本文推导了隔震结构高宽比限值的显式并给出了针对不同建筑类别、不同设防烈度、不同场地条件和不同隔震层阻尼比的高宽比限值。在支座的轴力计算中,还考虑了竖向地震作用和荷载的最不利组合。研究发现,当控制条件为支座不产生拉应力时,高宽比限值随隔震结构周期的增加而增加;当控制条件为支座压应力不超过容许值时,高宽比限值随隔震结构周期的增加而减小。因此,存在一个临界周期使高宽比限值取得极大值。研究还发现,存在一个最大的隔震结构周期使高宽比限值等于零或隔震层位移超过容许值。将隔震结构的周期与临界周期和最大隔震周期比较,就可以得到相应高宽比限值的表达式。最后,按照简单、安全的原则,将各种工况下的高宽比限值进行了归并,给出了高宽比限值的设计建议值。同时,还按设计规范提供的结构周期计算公式计算了隔震结构的高度限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隔震结构 高宽比 竖向地震作用 最不利组合 周期
下载PDF
远场长周期地震动下桩-土-层间隔震结构振动台试验研究 被引量:30
11
作者 吴应雄 郑泽炜 +3 位作者 颜桂云 吴振祥 陈宝春 刘宁 《建筑结构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1-22,共12页
软土地基条件下土-结构相互作用(SSI)效应会对隔震结构的减震效果及动力特性产生影响。远场长周期地震动使隔震建筑这类长周期结构地震响应强烈,考虑SSI效应后地震响应可能更大。开展软土地基上层间隔震结构模型振动台试验研究,对比分... 软土地基条件下土-结构相互作用(SSI)效应会对隔震结构的减震效果及动力特性产生影响。远场长周期地震动使隔震建筑这类长周期结构地震响应强烈,考虑SSI效应后地震响应可能更大。开展软土地基上层间隔震结构模型振动台试验研究,对比分析远场长周期和普通地震动下隔震层和隔震结构的楼层加速度和位移响应,研究远场长周期地震动下桩-土-层间隔震结构动力响应规律及减震效果。结果表明:软土地基具有明显的滤波效应,抑制高频分量,放大中低频分量;普通地震动下层间隔震结构的减震效果较显著,随着输入加速度峰值增大,减震效果降低,而远场长周期地震动下的层间隔震结构的减震效果比普通地震动下的差;基础及隔震层的转动效应明显,隔震层对基础转动有一定放大效应,远场长周期地震动下的隔震结构的放大效应较普通地震动下的明显,并对隔震层位移反应的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隔震结构 远场长周期地震动 层间隔震 软土地基 振动台试验 地震响应 SSI效应
原文传递
村镇建筑抗震节能结构体系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25
12
作者 曹万林 张勇波 +2 位作者 董宏英 周中一 张建伟 《工程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12,共12页
我国村镇建筑多数为农民自建,抗震能力较差,节能技术落后,历次地震村镇建筑破坏严重,亟待研发低成本村镇建筑抗震节能结构体系。分析了传统村镇建筑生土墙体承重结构、土木混合承重结构、木结构、石结构、砖砌体结构特点,以及抗震建筑... 我国村镇建筑多数为农民自建,抗震能力较差,节能技术落后,历次地震村镇建筑破坏严重,亟待研发低成本村镇建筑抗震节能结构体系。分析了传统村镇建筑生土墙体承重结构、土木混合承重结构、木结构、石结构、砖砌体结构特点,以及抗震建筑节能技术现状。介绍了课题组近年研发的多种低成本村镇建筑抗震与隔震结构,包括带竖向构造钢筋再生混凝土砖结构、带构造柱保温承重混凝土砌块结构、玻璃丝布-石墨隔震砌体结构、玻璃珠砂浆隔震砌体结构和异形柱边框保温模块单排配筋剪力墙结构及其工程应用情况。研究表明:该文提出并研发的村镇建筑低成本抗震与隔震结构,施工简便,经济适用,抗震节能效果好。结合村镇建筑产业化技术研发、生态环保建材应用和绿色施工需求,指出了村镇建筑抗震节能结构体系发展的关键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村镇建筑 结构体系 抗震结构 隔震结构 建筑节能
原文传递
隔震、消能减震和结构控制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下) 被引量:13
13
作者 周福霖 《世界地震工程》 CSCD 1990年第1期7-17,共11页
③橡胶垫加摩擦滑板:由橡胶垫与摩擦滑板组成。风载或轻微地震时,滑板的震静摩擦力及橡胶垫提供初始刚度。一般地震时,橡胶垫作弹性位移,起隔震作用,滑板仍未滑动,强地震时,滑板发生滑动,起隔震及消能作用。④粉粒垫层:用精选的圆形砂... ③橡胶垫加摩擦滑板:由橡胶垫与摩擦滑板组成。风载或轻微地震时,滑板的震静摩擦力及橡胶垫提供初始刚度。一般地震时,橡胶垫作弹性位移,起隔震作用,滑板仍未滑动,强地震时,滑板发生滑动,起隔震及消能作用。④粉粒垫层:用精选的圆形砂粒或滑石,石墨等,作为滑动层,起隔震消能作用。⑤涂层垫层(聚氟乙烯等)、气垫层、液垫层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隔震结构 消能作用 消能器 隔震装置 橡胶垫
下载PDF
隔震结构振型分解反应谱计算方法研究 被引量:24
14
作者 薛彦涛 巫振弘 《建筑结构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19-125,共7页
隔震结构采用分离式计算方法进行结构设计,由于使用统一的减震系数,部分楼层剪力调整偏大。采用振型分解反应谱法,将隔震层和上部结构作为整体结构进行分析可有效解决这一问题。然而隔震层的阻尼与上部结构显著不同,隔震结构是一个不同... 隔震结构采用分离式计算方法进行结构设计,由于使用统一的减震系数,部分楼层剪力调整偏大。采用振型分解反应谱法,将隔震层和上部结构作为整体结构进行分析可有效解决这一问题。然而隔震层的阻尼与上部结构显著不同,隔震结构是一个不同阻尼的组合体。采用振型分解反应谱法进行结构整体分析时,计算隔震结构的振型阻尼比,是计算地震作用的关键。采用能量法,推导出隔震结构振型阻尼比的计算公式,并对其进行简化。结合GB 50011—2010《建筑结构抗震规范》反应谱,给出了适用于隔震结构整体模型的振型分解反应谱地震作用计算方法。对一栋16层隔震框架结构地震作用分析表明,按振型分解反应谱法计算得到的结构基底剪力与时程分析的结果基本相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隔震结构 阻尼比 振型分解反应谱法 能量法
原文传递
桩–土–隔震结构相互作用地震响应分析 被引量:17
15
作者 邹立华 赵人达 赵建昌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782-786,共5页
本文在Penzien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隔震结构考虑桩土相互作用(SSI)的计算模型,推导了其运动方程,分析了桩土相互作用对隔震结构的影响,同时,对地震动自由场输入和桩端输入对隔震结构的影响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桩土相互作用对隔震... 本文在Penzien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隔震结构考虑桩土相互作用(SSI)的计算模型,推导了其运动方程,分析了桩土相互作用对隔震结构的影响,同时,对地震动自由场输入和桩端输入对隔震结构的影响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桩土相互作用对隔震结构地震响应有一定影响,但其影响比非隔震结构小得多,因而,在一般的隔震结构设计中,可以不考虑SSI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隔震结构 桩土相互作用 桩端 地震响应分析 SSI 基础 地震动 运动方程 自由场 推导
下载PDF
Push-over方法在隔震结构中的应用 被引量:8
16
作者 冷谦 于建华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2002年第3期34-37,共4页
由于计算繁琐 ,目前非线性时程分析方法还不能直接应用于评估隔震结构性能。简要介绍了Push over方法 ,在此基础上 ,通过对隔震结构的分析 ,先应用Push over方法求出其上部结构的能力谱 ,再用标准反应谱曲线找出隔震器对地震加速度的衰... 由于计算繁琐 ,目前非线性时程分析方法还不能直接应用于评估隔震结构性能。简要介绍了Push over方法 ,在此基础上 ,通过对隔震结构的分析 ,先应用Push over方法求出其上部结构的能力谱 ,再用标准反应谱曲线找出隔震器对地震加速度的衰减率 ,并用它将上部结构的能力谱放大 ,进行结构性能评估。给出了该方法的简要步骤 ,并结合一个工程实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隔震结构 PUSH-OVER方法 地震加速度 建筑工程 抗震性能
下载PDF
高层框架-剪力墙隔震结构地震响应研究 被引量:23
17
作者 刘彦辉 谭平 +2 位作者 周福霖 杜永峰 闫维明 《工程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34-139,224,共7页
针对高层框架-剪力墙基础隔震结构,考虑框架与剪力墙之间的相互作用,建立了高层框架-剪力墙基础隔震结构的动力分析模型,剪力墙为分布参数体系,框架结构为集中参数体系,通过边界条件把隔震支座及框架-剪力墙结构中框架部分对剪力墙的影... 针对高层框架-剪力墙基础隔震结构,考虑框架与剪力墙之间的相互作用,建立了高层框架-剪力墙基础隔震结构的动力分析模型,剪力墙为分布参数体系,框架结构为集中参数体系,通过边界条件把隔震支座及框架-剪力墙结构中框架部分对剪力墙的影响引入到分布参数体系,推导出高层框架-剪力基础隔震结构的频率方程及振型正交条件,进一步应用Hamilton原理,推导出隔震层隔震装置作用在各振型上的等效阻尼比,从而实现该体系运动方程的解耦,然后通过振型叠加法求解结构的地震响应。通过对一栋10层框架-剪力墙基础隔震结构进行动力特性及地震响应仿真分析,结果显示,建立的动力分析模型能较好的反映结构的动力特性,提出的高层框架-剪力墙隔震结构动力求解新方法能方便的求解结构的动力响应,与有限元数值积分法基本一致,可以反映地震作用下框架与剪力墙相互作用的经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层框架-剪力墙结构 隔震结构 动力模型 地震响应 相互作用
原文传递
不同层隔震结构在近断层地震作用下动力响应分析 被引量:23
18
作者 韩淼 张文会 +2 位作者 朱爱东 孙一林 李进波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20-124,共5页
选用天然橡胶支座(LNR)与铅芯橡胶支座(LRB)作为两栋8层钢筋混凝土结构的隔震装置,对其分别输入172条近断层地震波,计算隔震层设置在基础或以上每一层时隔震结构的动力响应,分析近断层地震动对不同层隔震结构动力响应的影响。分析结果表... 选用天然橡胶支座(LNR)与铅芯橡胶支座(LRB)作为两栋8层钢筋混凝土结构的隔震装置,对其分别输入172条近断层地震波,计算隔震层设置在基础或以上每一层时隔震结构的动力响应,分析近断层地震动对不同层隔震结构动力响应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隔震结构输入能量小于非隔震结构输入能量,LRB隔震结构的输入能量小于LNR隔震结构的输入能量;随着隔震层的上移,隔震支座位移减小,顶层最大加速度增大。近断层地震动特征参数与不同层隔震结构动力响应参数均存在相关性,但相关程度不同。隔震结构设计要根据建筑结构动力响应的需求,同时考虑隔震层位置与地震动特征参数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断层地震动 隔震结构 橡胶支座 动力响应
下载PDF
超长复杂隔震结构施工力学及全过程监测研究 被引量:22
19
作者 杜永峰 赵丽洁 +2 位作者 张韬 郑文智 李万润 《工程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10,25,共11页
隔震结构的基础对上部结构的水平位移和抗转动约束力较弱,施工建造阶段的受力性能具有特殊性。对超长复杂隔震钢筋混凝土结构体系而言,叠层橡胶隔震支座在施工阶段出现了较大侧向位移的现象。施工方案考虑不周全时,隔震层大梁在施工阶... 隔震结构的基础对上部结构的水平位移和抗转动约束力较弱,施工建造阶段的受力性能具有特殊性。对超长复杂隔震钢筋混凝土结构体系而言,叠层橡胶隔震支座在施工阶段出现了较大侧向位移的现象。施工方案考虑不周全时,隔震层大梁在施工阶段混凝土甚至会出现裂缝。该文介绍了课题组针对平面不规则超长复杂隔震结构建造过程施工力学分析。将施工过程中的时变结构体系分析问题采用离散性的时间冻结来近似处理,将它当作一序列物性时不变、拓扑关系在各个预定的时间点上变化的结构体系分析。数值分析表明,SCS方式是一种宜用于隔震结构的安全经济的施工方式;隔震层大梁出现裂缝主要是由施工荷载、温度剧烈变化、混凝土收缩及过早拆模等综合因素引起的;分析了由施工建造引起的非载荷变形对隔震支座变形位移、底板的变形和内力的影响;分析了最不利温差作用下的隔震支座位移及施工阶段梁挠度的变化规律,初步给出了后浇带的合理布置方案。通过对实际隔震工程的施工期及服役期的现场监测,验证了超长隔震结构的非载荷变形特征与环境荷载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隔震结构 时变结构力学 施工力学 非载荷变形 结构健康监测
原文传递
隔震结构“小震不坏”的动力可靠度分析 被引量:16
20
作者 杜永峰 张恩海 +2 位作者 李慧 吴永诚 赵国藩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84-91,共8页
本文探讨叠层橡胶隔震体系在"小震不坏"条件下的动力可靠度分析。基于等效线性化的隔震工程设计参数,建立非比例阻尼隔震结构模型。采用双过滤白噪声功率谱模型描述地震动,并用林家浩虚拟激励法进行随机响应分析。以各层的最... 本文探讨叠层橡胶隔震体系在"小震不坏"条件下的动力可靠度分析。基于等效线性化的隔震工程设计参数,建立非比例阻尼隔震结构模型。采用双过滤白噪声功率谱模型描述地震动,并用林家浩虚拟激励法进行随机响应分析。以各层的最大层间位移响应作为控制指标,取结构的弹性位移限值作为位移极限值,建立功能状态方程。根据一次二阶矩方法,用串联模式计算体系的总体可靠度。文末选用了一个7层隔震框架作为数值算例,探讨了隔震阻尼、寒冷环境、节点构造误差所引起的隔震层刚度上升,以及场地土类别等对体系动力可靠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隔震结构 动力可靠度 等效线性化 随机振动 虚拟激励法 结构振动控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