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中国大学生英语书面语中的态度立场表达
被引量:35
- 1
-
-
作者
赵晓临
卫乃兴
-
机构
上海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
东华大学外语学院
-
出处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59-63,共5页
-
基金
国家社科项目"基于平行语料库的英汉对应意义研究"(07BYY004)的研究成果之一
-
文摘
本文基于中国学习者英语书面语语料库,对比英国学生书面语语料库数据,探讨议论文语类下中、英学生态度立场表达的差异。研究发现,中国学生高频使用显性立场表达手段表达作者态度,而较少使用隐性立场表达手段,这构成了中国学习者英语中介语中态度立场表达的重要特征。
-
关键词
态度立场
中介语
语类
隐性手段
显性手段
-
分类号
H319
[语言文字—英语]
-
-
题名中国大学生英语书面语中认识立场表达特征
- 2
-
-
作者
申风华
-
机构
河南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
-
出处
《科教文汇》
2014年第26期102-103,共2页
-
文摘
认识立场表达受认知、文化等因素的影响。由于认知、文化的差异以及英语知识的不足,中国学生在议论文写作中高频使用直接、显性的立场表达手段表达作者的认识与看法,而较少使用间接、隐性的表达手段,这构成了中国学习者英语书面语中认识立场表达的重要特征。
-
关键词
认识立场
隐性手段
显性手段
-
Keywords
epistemic stance
implicit devices
explicit devices
-
分类号
H319
[语言文字—英语]
-
-
题名当代俄罗斯大众媒体中的权力形象构建
- 3
-
-
作者
张立岩
张海鹰
-
机构
吉林大学公共外语教育学院
-
出处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11期132-136,共5页
-
基金
吉林省教育厅十三五社会科学项目:俄罗斯媒体语言的多维度研究(JJKH20180285SK)。
-
文摘
权力形象是对权力的认知,在当代俄罗斯形成这种认知的主要途径是大众媒体。权力呈现出完全相反的两种形象:正面形象和负面形象,二者长久以来共存于俄罗斯民族意识当中。大众媒体构建权力形象首先考虑的是语言要素,其次是受众要素,在此基础上采用一系列手段,其中既有显性手段,也有隐性手段。显性手段与隐性手段彼此交织,互为补充,共同构建出立体多面的权力形象。
-
关键词
权力形象
俄罗斯媒体
正面和负面形象
显性和隐性手段
-
Keywords
power image
Russian media
positive and negative image
explicit and implicitmeans
-
分类号
G206
[文化科学—传播学]
-
-
题名基于英汉学术期刊论文语料库的转折关系对比研究
被引量:5
- 4
-
-
作者
郑丹
-
机构
大连民族大学
-
出处
《外语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55-60,共6页
-
基金
2014年度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基于语料库的英语语法教学研究"(L14CYY025)
2015年度辽宁省社科联与高校社科联合作项目"小句关系与篇章模式建构--基于学术期刊论文中转折关系的实证研究"(lslgslhl-044)
大连民族大学自主基金项目"小句关系与篇章模式建构--基于学术期刊论文中转折关系的实证研究"(20150310)的阶段性成果
-
文摘
本文以自建的英汉学术期刊论文语料库为依托,对比分析学术语篇中的转折关系并探究其应用规律。研究发现,英汉转折关系既有共同点也有不同点,但其相似性明显大于差异性。换句话说,英汉语言使用者对转折关系的认识和理解具有普遍性,这也是不同语言交际的基础。
-
关键词
英汉学术期刊论文语料库
转折关系类型
语义关系
显性与隐性表现手段
-
Keywords
the corpus of Chinese and English academic journal papers
types of adversative relations
semantic relation
explicit and implicit representation
-
分类号
H314
[语言文字—英语]
-
-
题名试论如何运用隐性教学手段提高大学生英语学习兴趣
被引量:1
- 5
-
-
作者
于松
-
机构
哈尔滨远东理工学院
-
出处
《海外英语》
2018年第10期97-98,共2页
-
文摘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高校公共英语教学中普遍存在着学生学习兴趣不高、英语成绩差、英语应用能力低等现象。该文试图从隐性教学手段入手浅谈如何提高大学生英语学习兴趣,提高其英语成绩及英语运用能力使其能够更好地满足社会需要。
-
关键词
大学公共英语教学
隐性教学手段
学习兴趣
-
分类号
G633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从衔接看格律诗的不可译性
- 6
-
-
作者
陈艳红
黄媛媛
冯佳
-
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外国语学院
-
出处
《湖南城市学院学报》
2006年第3期83-85,共3页
-
文摘
格律诗作为古代文学中的典型文体,集中体现了汉语言文化的审美特点。如大量地使用了音系和视觉等层面的形式衔接手段,在内容方面则广泛运用隐性衔接手段等。受英语本身特点的限制,格律诗英译后原有的形式衔接手段很难保留,而在内容方面,英语中普遍采用的显性衔接手段将大大降低原诗的包容性,从而导致格律诗在英译过程中具有较高的不可译性。
-
关键词
不可译性
衔接
隐性衔接手段
显性衔接手段
-
Keywords
untranslability
cohesion
implicit cohesive device
explicit cohesive device
-
分类号
H059
[语言文字—语言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