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心律失常的发生原理
1
作者 黄元勋 《白求恩医科大学学报》 1978年第1期110-117,共8页
一切活的生物组织,无论是在休止状态,还是在进行功能活动时,都显示有电的现象。应用微电极研究心室肌纤维的电活动,如图1示。将两个引导电极置于静止状态的心肌纤维表面,由于其细胞膜呈极化状态,即膜外为正,膜内为负,电极间无电位差产生... 一切活的生物组织,无论是在休止状态,还是在进行功能活动时,都显示有电的现象。应用微电极研究心室肌纤维的电活动,如图1示。将两个引导电极置于静止状态的心肌纤维表面,由于其细胞膜呈极化状态,即膜外为正,膜内为负,电极间无电位差产生(图1A~B)。若将其中的一个微电极,刺入心肌纤维内,则立即描记出跨膜电位,如图1B~C,表明细胞内的电位比细胞外大约低90m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律失常 心房肌 传导时间 传导阻滞 动作电位 单向阻滞 纤维网 不应期 反拗期 隐性传导 希氏束 房室传导 复极化 折返途径 折返激动 自律细胞 自动除极速度 过早搏动 传导障碍 异位搏动 跨膜电位 除极化
下载PDF
房室交界区内的隐匿性传导
2
作者 汪源经 《皖南医学院学报》 CAS 1989年第1期34-35,共2页
隐匿性传导(Concealed concluction)是指激动在传导途经中,已经传导了一段距离但又尚未“走毕全程”的一种传导受阻现象。从电生理的角度看,隐匿性传导实际上就是递减型传导。由于激动在临界相到达,此时心肌刚脱离绝对不应期,应激性较弱... 隐匿性传导(Concealed concluction)是指激动在传导途经中,已经传导了一段距离但又尚未“走毕全程”的一种传导受阻现象。从电生理的角度看,隐匿性传导实际上就是递减型传导。由于激动在临界相到达,此时心肌刚脱离绝对不应期,应激性较弱,由其引发的动作电位也较弱。这一较弱的激动在传导过程中连续发生进行性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病 隐性传导 房室交界区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