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晚清“花间传统”的重建与令词的隐喻书写 |
郭文仪
|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3
|
|
2
|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存在主题的隐喻书写探析 |
张淑芳
|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1 |
1
|
|
3
|
“妖艳繁华”后的和平呼声:沦陷时期中国歌舞片的现实隐喻书写--重读《凌波仙子》《万紫千红》 |
康文钟
|
《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8 |
1
|
|
4
|
论毕飞宇小说的“水”意象书写 |
朱佳
|
《扬州教育学院学报》
|
2023 |
0 |
|
5
|
身份认同的隐喻书写:1950-1960年代台湾女性小说创作 |
刘伟
|
《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
2022 |
0 |
|
6
|
最富于孕育性的顷刻——吕赫若以隐喻重构现实的反殖民策略 |
常彬
黄桂波
|
《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0 |
|
7
|
现代性下社会理性化悖论的隐喻书写与破解方案 |
兰佳豪
|
《理论界》
|
2021 |
0 |
|
8
|
中国现代艺术歌曲中母亲意象的原型研究 |
张璐
程金城
|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2
|
|
9
|
东北沦陷区话剧的“双重性”写作——解读李乔话剧 |
李艳葳
|
《作家》
北大核心
|
2011 |
2
|
|
10
|
智利电影中伤痛记忆的隐喻性书写--以帕布罗·拉雷因“皮诺切特三部曲”为例 |
杨宾
|
《当代电影》
CSSCI
北大核心
|
2023 |
2
|
|
11
|
“黄泥地”归去来——论刘庆邦的长篇小说《黄泥地》 |
吕东亮
|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6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