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多区域投入产出模型的国际贸易隐含能源及碳排放转移研究 被引量:45
1
作者 韦韬 彭水军 《资源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94-104,共11页
随着全球生产链的形成以及生产与消费活动的跨国界分隔,国际贸易的快速发展对各国的能源消耗和碳排放会产生重要影响。本文运用MRIO模型测算了1995-2009年国际贸易中的隐含能源和碳排放。结果表明:(1)研究期间中国除燃气和新能源外均属... 随着全球生产链的形成以及生产与消费活动的跨国界分隔,国际贸易的快速发展对各国的能源消耗和碳排放会产生重要影响。本文运用MRIO模型测算了1995-2009年国际贸易中的隐含能源和碳排放。结果表明:(1)研究期间中国除燃气和新能源外均属于隐含能源净出口国,生产侧排放增加远超过消费侧排放增加,且前者增加的40%是为了满足国外需求,而消费侧排放增加仅16%来源于进口的增加;(2)研究期间主要发达经济体生产侧能耗和碳排放几乎没有变化,但消费侧能耗和碳排放却在逐渐增加,属于隐含能源和碳排放净进口国;新兴经济体的生产侧和消费侧能耗分别增加了81.7%和81.3%,且发达经济体消费引致的新兴经济体隐含能源和碳排放远大于后者消费引致的前者隐含能源和碳排放;(3)主要发达经济体的人均消费侧能耗和碳排放都远高于新兴经济体,而中国的人均消费侧能耗和碳排放水平都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含能源 碳排放转移 多区域投入产出模型 消费者责任
原文传递
中国与全球能源网络的互动逻辑与格局转变 被引量:18
2
作者 杨宇 《地理学报》 EI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95-314,共20页
当前中国正处于从油气时代向可再生能源时代转变的关键时期,中国能源需求结构和能源利用形式的变化决定了中国与全球能源的互动逻辑发生了深刻转变。为更好理解中国与全球的能源互动过程,本文探讨了全球能源互动的基本理论认知,并借助... 当前中国正处于从油气时代向可再生能源时代转变的关键时期,中国能源需求结构和能源利用形式的变化决定了中国与全球能源的互动逻辑发生了深刻转变。为更好理解中国与全球的能源互动过程,本文探讨了全球能源互动的基本理论认知,并借助复杂网络、投入产出分析等技术方法分析了中国与全球能源互动格局及其变化。研究发现中国与全球能源互动的范围不断扩大,程度不断加深,从油气贸易到可再生能源贸易,从油气为主的投资到多元化能源品种的投资,从传统能源贸易到隐含能源贸易等方面,中国逐渐塑造了多元化的全球能源格局。主要结论为:(1)"多煤少油缺气"的能源生产结构和巨大的油气需求,决定了保障海外油气供应是中国与全球能源互动最直接的逻辑,互动区域主要集中在油气富集的国家和地区。(2)随着可再生能源的发展,中国与全球能源互动逻辑从单纯的油气贸易转变为涉及可再生能源相关产品的贸易,凭借制造业优势,互动范围从油气富集的国家和地区拓展到全球拥有可再生能源发展和装机需求的国家,形成了覆盖全球主要国家和地区的可再生能源贸易新格局。(3)中国的海外能源投资目标从有限数量的东道国扩展到欧洲、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投资业务不仅局限在油气领域,也扩大到太阳能、风能和水能等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及电网等基础设施建设投资。(4)中国作为全球制造业大国和贸易大国,在全球化程度加深的背景下,部分能源隐含于全球生产网络和贸易网络中进行二次分配,中国与全球能源互动范围进一步拓展到与中国具有一般商品贸易关系的国家和地区,形成了全球"能源中枢"的功能。本文可为深刻认识中国与全球的能源互动关系,维护国家能源安全和参与全球能源经济治理提供理论视角与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全球化 能源互动 能源贸易 能源投资 隐含能源 能源转型 中国
原文传递
中国跨境能源贸易及隐含能源流动对比——以“一带一路”能源合作为例 被引量:19
3
作者 韩梦瑶 熊焦 刘卫东 《自然资源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2674-2686,共13页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能源互联互通成为中国对外合作的重要组成。以"一带一路"能源合作为切入点,从直接能源贸易和隐含能源流动的双重角度刻画中国跨境能源关联并开展对比研究,主要结论包括:(1)从直接能源角度...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能源互联互通成为中国对外合作的重要组成。以"一带一路"能源合作为切入点,从直接能源贸易和隐含能源流动的双重角度刻画中国跨境能源关联并开展对比研究,主要结论包括:(1)从直接能源角度,"一带一路"沿线沙特阿拉伯、俄罗斯等国家均为中国重要的直接能源进口国;(2)从隐含能源角度,中国为印度、新加坡、泰国等国家提供了大量的能源相关的商品服务;(3)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直接能源贸易逆差明显,但隐含能源流动处于顺差地位;(4)综合考虑直接能源贸易及隐含能源流动,中国可以发挥不同类型能源关联的辐射带动作用,为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能源互联互通与共建合作伙伴关系提供坚实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 能源贸易 隐含能源 跨境合作 供需均衡
原文传递
全球生产分工体系下隐含能源跨境转移研究 被引量:15
4
作者 郭朝先 胡雨朦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26-35,共10页
本文通过构建能源多区域投入产出模型,利用WIOD世界投入产出表数据,讨论了全球及主要经济体的隐含能源消耗情况,重点根据三大类国际贸易模式的不同引致作用对隐含能源消耗进行分解,分析了中国对外贸易中涉及的隐含能源跨境转移情况。文... 本文通过构建能源多区域投入产出模型,利用WIOD世界投入产出表数据,讨论了全球及主要经济体的隐含能源消耗情况,重点根据三大类国际贸易模式的不同引致作用对隐含能源消耗进行分解,分析了中国对外贸易中涉及的隐含能源跨境转移情况。文章将一国隐含能源消耗总量分解为两大部分:一是通过国内经济活动引致的隐含能源消耗量;二是通过国际贸易活动引致的隐含能源消耗量,后者又分为最终产品贸易、中间品贸易、全球价值链贸易等三种不同贸易模式相关的隐含能源消耗量,而全球价值链贸易相关项进一步按照最终是否转移到本国而被分解为两小类。研究发现:①全球国际贸易相关的隐含能源消耗量占消耗总量的比率约23%,中间品贸易模式相关份额占其中的近一半,约11%,GVC贸易模式相关的份额具有“基数小、增长快”的特点。②各国隐含能源消耗按照不同贸易模式分解后的结构呈多元化,不同贸易模式相关的隐含能源转移份额差异很大,根本原因是各国在全球生产分工体系中的位置不同。从出口端来看,中、法、德三国主要通过最终品贸易模式,其余七国主要通过中间品贸易模式;从进口端来看,俄罗斯主要通过最终品贸易模式,其余九国主要通过中间品贸易模式。③中国是隐含能源净出口国,尤其是向发达国家出口了较多的隐含能源,实则扮演着“资源中枢”的角色。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程度日益深化的今天,指责中国“资源环境威胁论”完全站不住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含能源 国际贸易 多区域投入产出模型 全球价值链
下载PDF
基于多区域投入产出模型中美贸易隐含能源、碳排放的测算 被引量:14
5
作者 韩中 王刚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16-426,共11页
采用多区域投入产出模型(MRIO),利用欧盟资助开发的世界投入产出表和环境账户数据,测算了1995-2009年中国与美国的增加值贸易规模及净值,在此基础上利用环境账户中的能源消耗和碳排放数据测算出中美外贸隐含能源和隐含碳排放总体水平及... 采用多区域投入产出模型(MRIO),利用欧盟资助开发的世界投入产出表和环境账户数据,测算了1995-2009年中国与美国的增加值贸易规模及净值,在此基础上利用环境账户中的能源消耗和碳排放数据测算出中美外贸隐含能源和隐含碳排放总体水平及其行业结构。研究表明:1995-2009 年,中国对美国的增加值出口保持持续增长的态势,尤其是在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后,但随后受2008 年全球经济危机的影响,中国增加值出口规模有所减小;相比于美国,中国单位增加值能耗和碳排放水平较高,从而导致较大规模的隐含能源和隐含碳出口,长期处于隐含能源和隐含碳净输出国地位,且净输出规模呈现出上升的趋势;从行业结构来看,电力、燃气及水的供应业等能源行业是中国出口隐含能源和隐含碳排放的主要行业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加值贸易 隐含能源 隐含 多区域投入产出模型(MRIO)
下载PDF
中国产业间隐含能源流动网络分析 被引量:13
6
作者 安琪儿 安海忠 王朗 《系统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754-762,共9页
能源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经济系统中的各个产业是能源消耗和使用的载体.为刻画产业之间的能源依存关系,基于2007年135部门的投入产出表,以产业为节点,产业间的隐含能源流动为边构建了隐含能源流动网络,并分析了该网络的特征.结果显示... 能源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经济系统中的各个产业是能源消耗和使用的载体.为刻画产业之间的能源依存关系,基于2007年135部门的投入产出表,以产业为节点,产业间的隐含能源流动为边构建了隐含能源流动网络,并分析了该网络的特征.结果显示,产业之间的隐含能源流动关系并不密切,隐含能源流动网络整体对单个产业的影响不大.网络中存在极少数产业占主导作用,他们的隐含能源流入流出量远大于其它产业.网络中不存关键产业倾向于与关键产业相连的情况.任意两个产业之间的隐含能源流动有较为明显的方向,总是一个产业的流出量远大于流入量,另外一个则相反.餐饮业、农业和电子计算机制造业是网络中的桥梁,连接着不同类型的产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含能源 投入产出表 复杂网络 产业
下载PDF
全球化背景下的国际贸易隐含能源研究 被引量:13
7
作者 崔连标 韩建宇 孙加森 《国际贸易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13-123,共11页
为了考察贸易隐含能源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情况,本文运用投入产出分析方法,采用GTAP 8.0数据库,从隐含能源的视角对全球能源消费结构重新进行了解剖。结果显示,2007年国际贸易隐含能源约3983Mtoe,占当年世界能源总消耗的34%;基于贸易隐... 为了考察贸易隐含能源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情况,本文运用投入产出分析方法,采用GTAP 8.0数据库,从隐含能源的视角对全球能源消费结构重新进行了解剖。结果显示,2007年国际贸易隐含能源约3983Mtoe,占当年世界能源总消耗的34%;基于贸易隐含能源的视角,中国不再是能源净进口国,2007年中国隐含能源净出口量约为514Mtoe,在所有国家中最高;相比生产端核算原则,基于消费者统计口径,中国和印度能源消费分别下降25%和11%,美国和日本能源消费分别增长9%和17%。本文的结果显示,在世界能源消费重心东移的背景下,亚太地区直接能源净进口量中的53%会以贸易隐含能源的形式再次净出口至欧洲和北美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贸易 隐含能源 投入产出分析 全球贸易分析模型
原文传递
中国产业部门隐含能源的测度、分解与跨境转移——基于CRIO模型的研究 被引量:11
8
作者 王锋 高长海 《经济问题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11,共11页
传统基于直接能源消耗量的测度方法容易造成产业部门能源消耗量的高估或低估,据此制订的节能减排政策容易导致政策的反弹效应。为克服这一问题,本文通过构建跨区域投入产出(CRIO)模型,从隐含能源的视角对产业部门的能源消耗量进行测度,... 传统基于直接能源消耗量的测度方法容易造成产业部门能源消耗量的高估或低估,据此制订的节能减排政策容易导致政策的反弹效应。为克服这一问题,本文通过构建跨区域投入产出(CRIO)模型,从隐含能源的视角对产业部门的能源消耗量进行测度,从总产出使用去向的角度对能源消耗量的使用去向进行分解,辨识能源消耗的关键环节,随后对隐含能源的跨境转移情况进行了讨论。研究发现:(1)中国产业部门的隐含能源强度普遍高于世界平均水平,部门之间的隐含能源强度存在较大的差异性。(2)能源消耗的关键环节是中间使用,其占总产出隐含能源的75.87%,是最终使用环节能源消耗量的3.14倍;但中间使用隐含能源的73.85%被产业链下游其他部门的生产所消耗。(3)进口的隐含能源主要用于了生产而不是消费,进口的隐含能源中转出口的量超过了国内最终消费的量,忽视进口转出口的隐含能源将高估中国实际的能源消耗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部门 隐含能源 跨区域的投入产出模型 隐含能源强度
原文传递
煤炭产品从矿井到用户的能源含量分析 被引量:11
9
作者 庄幸 姜克隽 《中国能源》 2009年第9期30-35,24,共7页
煤炭是我国重要的能源,不仅其生产量和消费量长期以来一直占一次能源总量的70%左右,而且在我国出口贸易产品中也占有一定份额。但是,我国煤炭行业在资源开采中的浪费现象严重,引起煤炭行业对节能降耗的广泛重视。本研究利用生命周期评... 煤炭是我国重要的能源,不仅其生产量和消费量长期以来一直占一次能源总量的70%左右,而且在我国出口贸易产品中也占有一定份额。但是,我国煤炭行业在资源开采中的浪费现象严重,引起煤炭行业对节能降耗的广泛重视。本研究利用生命周期评价思想,对煤炭产品的隐含能源进行分析,目的在于全面认识煤炭产品的能耗,揭示煤炭生产和运输过程中实际存在但却很少被关注和重视的隐含能耗。研究结论显示,煤炭产品从矿井开采端起到用户端止(也是出口端)的整个过程中,吨煤产品需要消耗24.58kgce能源。也就是说,从生命周期评价角度看,在用户端消耗1t煤炭或出口1t煤炭,实际上相当于消耗了1.0246t煤炭,这一结论预示了节煤所产生的更大节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炭 隐含能源 生命周期评价
下载PDF
从经济、资源、环境角度评估对外贸易的拉动作用 被引量:10
10
作者 李善同 何建武 《发展研究》 2009年第4期12-14,共3页
改革开放以来,对外贸易拉动了国内经济的发展。但是在看到目前对外贸易对经济的促进作用的同时,还需要了解其对于能源消费和环境状况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相对于消费和投资,出口对于能源消费和污染排放的贡献程度要大于其对GDP拉动作用... 改革开放以来,对外贸易拉动了国内经济的发展。但是在看到目前对外贸易对经济的促进作用的同时,还需要了解其对于能源消费和环境状况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相对于消费和投资,出口对于能源消费和污染排放的贡献程度要大于其对GDP拉动作用的贡献程度;对外贸易在创造大额的贸易顺差的同时也带来了大量隐含能源和污染排放物的顺差,意味中国不仅出口了大量的商品,同时也出口了大量的能源和进口了大量的污染排放,加大了国内的节能和环境压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外贸易 隐含能源 隐含 环境顺差
下载PDF
中国省际隐含能源流动及能效冗余解析 被引量:9
11
作者 郭珊 韩梦瑶 杨玉浦 《资源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733-744,共12页
随着中国各省份间能源生产、消费的关联日益紧密,隐含在商品贸易中的能源流动有助于平衡中国总体能源供需,但跨省能源流动伴随的能效冗余问题也逐渐凸显。本文通过刻画中国2007年和2015年省际隐含能源流动,测度中国隐含能源流动的能效冗... 随着中国各省份间能源生产、消费的关联日益紧密,隐含在商品贸易中的能源流动有助于平衡中国总体能源供需,但跨省能源流动伴随的能效冗余问题也逐渐凸显。本文通过刻画中国2007年和2015年省际隐含能源流动,测度中国隐含能源流动的能效冗余,主要结论如下:①中国区域间隐含能源流动主要从华北、华东、华中、东北地区流向华南、西北、西南地区;②中国大部分省市的隐含能源流动逐渐由消费驱动转向投资驱动,北京、上海、广东等经济发达地区的隐含能源流动仍以消费驱动为主;③中国整体直接能源利用大于完全能源需求,但是近年来部分省份直接能源利用与完全能源需求之间的缺口有所缓解;④中国整体隐含能源冗余情况有所改善,但河北、辽宁、山西等隐含能源供给省份的能源利用效率仍有待提升。本文结果有助于针对性地辨识低能效省份的能源效率、降低全供应链的能效冗余,对中国各省份间的高效能源配置利用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含能源 投入产出 供需均衡 流动模式 能效冗余 中国
原文传递
中国中间品和最终品贸易中的隐含能源 被引量:7
12
作者 夏权智 吴小芳 罗京 《环境经济研究》 2020年第3期133-151,共19页
中国是世界上第一大能源消费国,面对不断增长的节能减排压力,如何从能源使用角度调整和优化我国的进出口贸易结构,对国家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投入产出方法,从直接和间接消费视角出发,全面分析中国2015年中间品和最终品贸... 中国是世界上第一大能源消费国,面对不断增长的节能减排压力,如何从能源使用角度调整和优化我国的进出口贸易结构,对国家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投入产出方法,从直接和间接消费视角出发,全面分析中国2015年中间品和最终品贸易相关的能源使用,综合衡量中国对外贸易中的能源需求。研究结果指出,超过1/3的能源使用隐含在中国的出口贸易中,其中2/3与中间品贸易有关,这些中间品主要出口到亚太地区,用于当地工业生产。在中国的进口贸易中,超过90%的能源使用隐含在中间品进口中,尤其是制造业产品和矿业产品进口。在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中,中国扮演了能源使用净进口角色,主要的净进口来源为国外矿业产品部门。本研究结果可为国家贸易和能源的平衡发展提供参考依据,以期加快实现绿色贸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外贸易 投入产出法 隐含能源 进出口结构 能源贸易
下载PDF
中国国际贸易的隐含能源流动及隐含碳排放——以RCEP为例 被引量:6
13
作者 马远 骆佩 《价格月刊》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69-78,共10页
利用2015年EORA世界投入产出表的数据,基于多区域投入产出模型从生产者视角和消费者视角测算RCEP成员国的隐含能源流动及隐含碳排放,并以中国作为子系统,测算中国与RCEP成员国进出口贸易间的隐含能耗及隐含碳排放,中国26个产业部门进出... 利用2015年EORA世界投入产出表的数据,基于多区域投入产出模型从生产者视角和消费者视角测算RCEP成员国的隐含能源流动及隐含碳排放,并以中国作为子系统,测算中国与RCEP成员国进出口贸易间的隐含能耗及隐含碳排放,中国26个产业部门进出口贸易的隐含能源流动及隐含碳排放和自身各产业部门的隐含能耗及隐含碳排放,最后对2015年隐含能耗及隐含碳排放的影响因素进行分解。结果表明:第一,RCEP成员国隐含能耗及隐含碳排放均大于直接能耗及直接碳排放,其中生产侧的隐含能耗及隐含碳排放均大于消费侧隐含能耗及隐含碳排放。第二,中国中间品贸易隐含能耗及隐含碳排放大于最终消费的隐含能耗及隐含碳排放,制造业等大部分高耗能产业部门的隐含能耗及隐含碳排放都是出口大于进口流量,采掘业等产业部门的隐含能耗及隐含碳排放是进口大于出口。第三,中国隐含能耗及隐含碳排放大都集中在制造业、水、气、电、运输业、服务业等高耗能部门,各产业部门的隐含能耗及隐含碳排放会影响其他产业部门的隐含能耗及隐含碳排放。第四,强度效应对中国隐含能耗及隐含碳排放的贡献率最大,其次是结构效应和规模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含能源 隐含碳排放 RCEP 投入产出
下载PDF
货物进口贸易对中国的资源环境效应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蒋雅真 毛显强 +1 位作者 宋鹏 刘峥延 《生态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45-49,58,共6页
为了考察中国货物进口贸易带来的资源环境效应,研究选取了2002年、2005年、2007年以及2010年四个时间断面数据,运用投入产出(I-O)分析方法,从规避污染、节省能源资源的角度,对货物进口隐含污染物、隐含能源、隐含二氧化碳以及虚拟水进... 为了考察中国货物进口贸易带来的资源环境效应,研究选取了2002年、2005年、2007年以及2010年四个时间断面数据,运用投入产出(I-O)分析方法,从规避污染、节省能源资源的角度,对货物进口隐含污染物、隐含能源、隐含二氧化碳以及虚拟水进行核算,进而对具有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潜力的进口贸易部门进行辨析。结果表明:货物进口贸易对缓解中国资源环境压力起到了积极作用,一些排污系数、资源消耗系数较高的部门,其进口的资源环境潜力有待进一步挖掘,通过合理地扩大进口,优化进口贸易结构,能进一步发挥进口贸易规避国内资源能源消耗和污染排放的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货物进口贸易 隐含污染物 隐含能源 隐含二氧化碳 虚拟水
下载PDF
中国产业能耗的区域差异与区域联系 被引量:5
15
作者 李方一 刘卫东 公丕萍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38-46,共9页
选取能源指标刻画中国区域能耗特征,揭示产业能耗的区域差异,并将30个省市、自治区划分为都市消费型、重型出口型、轻型出口型、能源基地型、中等能耗型和低能耗型6种能源利用类型。通过评估2007年各类型区域之间的隐含能源转移量,明确... 选取能源指标刻画中国区域能耗特征,揭示产业能耗的区域差异,并将30个省市、自治区划分为都市消费型、重型出口型、轻型出口型、能源基地型、中等能耗型和低能耗型6种能源利用类型。通过评估2007年各类型区域之间的隐含能源转移量,明确区域在隐含能源流中的位置,揭示产业能耗的区域联系。基于区域间投入产出分析与地域分工理论,分析中国产业能耗区域差异和区域联系现象的形成机制,可归因于区域产业分工与产业链分工,以及由此产生的最终产品与中间产品贸易,其中,区域参与产业链分工格局与区域间隐含能源流动格局基本匹配。最后为不同类型区域提出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类型划分 能源强度 隐含能源 产业链分工
下载PDF
外贸出口增长与隐含能源出口总量下降的脱钩 被引量:4
16
作者 王谋 康文梅 陈迎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1-27,共7页
转变增长方式,实现绿色低碳发展已经成为全球共识,也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治国理念。能否实现经济增长与碳排放、能源消费的脱钩,是衡量绿色低碳发展的关键指标,也是实现2060年前碳中和目标的必然要求。文章基于2002、2007、2... 转变增长方式,实现绿色低碳发展已经成为全球共识,也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治国理念。能否实现经济增长与碳排放、能源消费的脱钩,是衡量绿色低碳发展的关键指标,也是实现2060年前碳中和目标的必然要求。文章基于2002、2007、2012、2018年投入产出表测算了中国对外贸易所载出口隐含能源,对中国入世以来外贸出口增长与隐含能源出口总量的弹性关系及趋势进行了研究,主要结果表明:①中国出口隐含能源与出口总额在2012年到2018年第一次出现绝对脱钩。这表明中国的经济结构、产业结构、能源结构调整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也是中国实现低碳发展路径下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脱钩进程中实现的第一个绝对脱钩。出口部门由于国际竞争的压力,效率水平相对领先,因此早于制造业整体和消费领域实现脱钩,符合经济规律和中国的发展阶段特征。②2007—2018年出口隐含能源占中国总能源消费的比例出现大幅下降。从最高时期2007年的31.48%下降到26.57%,下降了4.91个百分点,说明更大比例的能源消费主要在国内实现,主要依靠出口扩张拉动经济增长的模式开始出现调整;这个研究结论也可以从对外出口与能源消费的角度,支持“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论断。③对出口隐含能源与出口规模脱钩发展的原因分析表明:2002—2007年与2007—2012年出口隐含能源与出口总额保持同向不同增长速率趋势,出口规模增长是影响隐含能源出口量的主要原因,此间随着出口规模的快速增长,出口隐含能源也呈快速增长态势;2012—2018年出口隐含能源总量出现了下降,分析结果表明“完全能耗系数”即技术效应是出口隐含能源下降并实现绝对脱钩的主要原因。随着中国高质量发展、绿色转型发展等战略推进,脱钩趋势有望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钩 经济增长 对外贸易 隐含能源 国际气候治理
下载PDF
中国隐含能源和虚拟水贸易核算及联系强度研究
17
作者 邓光耀 秦小钰 《河北地质大学学报》 2023年第2期87-97,共11页
根据2012年和2017年区域间投入产出表测算出中国各省各部门隐含能源和虚拟水消耗量、进出口量及能源—水资源联系强度。研究结果表明:1)2012年及2017年隐含能源调出量较多的是山东、辽宁等省级行政区,2012年及2017年隐含能源调入量较多... 根据2012年和2017年区域间投入产出表测算出中国各省各部门隐含能源和虚拟水消耗量、进出口量及能源—水资源联系强度。研究结果表明:1)2012年及2017年隐含能源调出量较多的是山东、辽宁等省级行政区,2012年及2017年隐含能源调入量较多的是广东、江苏等省级行政区;2012年及2017年虚拟水调出量较多的是江苏、安徽等省级行政区,2012年及2017年虚拟水调入量较多的是广东、江苏等省级行政区;2)2012年及2017年隐含能源净进口量较多是辽宁、广西等省级行政区,2012年及2017年虚拟水净进口量较多的是上海、吉林等省级行政区;3)从调出量的角度来看,2012年和2017年均有83.33%的省级行政区联系强度最大的部门为工业部门,但是2012年仅有13.33%的省级行政区联系强度最大的部门为服务业部门;4)从调入量的角度来看,2012年各省级行政区联系强度最大的部门均为“S25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2017年93.33%的省级行政区联系强度最大的部门为“S25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投入产出模型 隐含能源 虚拟水 能源—水资源联系强度
下载PDF
我国出口隐含能源国际流动规模测算与流向分析
18
作者 康文梅 王谋 《经济体制改革》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75-183,共9页
分析我国隐含能源国际流动规模与流向对于理解贸易与环境平衡、能源消费趋势和能源发展政策等都具有意义。基于投入产出模型,测算我国入世以来出口隐含能源及其部门结构与国家流向,研究发现:我国出口总额与出口隐含能源在2002~2012年呈... 分析我国隐含能源国际流动规模与流向对于理解贸易与环境平衡、能源消费趋势和能源发展政策等都具有意义。基于投入产出模型,测算我国入世以来出口隐含能源及其部门结构与国家流向,研究发现:我国出口总额与出口隐含能源在2002~2012年呈现同向快速增长的发展趋势,自2012年以来呈现相反变化趋势,即随着出口总额增长,出口隐含能源在减少;从出口结构来看,我国机械设备制造业的出口隐含能源最高,约占出口隐含能源的一半;从出口流向来看,我国出口隐含能源流向发展中国家的总量不断增加,并已超过发达国家;从最大出口国来看,我国出口隐含能源的前十大国家中发展中国家的绝对量大于发达国家,且不断增加,其中前三大贸易国一直是美国、日本和韩国,但这三个国家在我国出口隐含能源的占比不断下降。鉴于此,应继续积极开展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低碳发展,提升我国出口贸易结构以及降低隐含能源出口,增强国际竞争力;拓展发展中国家市场,培育更具韧性的出口贸易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含能源 投入产出模型 部门结构 投入产出表 国家流向
原文传递
中国隐含能源国际流动规模测算与流向分析 被引量:4
19
作者 刘芳 郭朝先 《经济研究参考》 2018年第25期14-24,共11页
本文基于世界投入产出表测算分析了中国隐含能源国际流动规模和流向。结果发现,中国一直是隐含能源净出口国,且是总的能源(直接能源+隐含能源)净出口国;中国隐含能源进出口呈现"双大于"特征;可喜的是,中国隐含能源出口高速增... 本文基于世界投入产出表测算分析了中国隐含能源国际流动规模和流向。结果发现,中国一直是隐含能源净出口国,且是总的能源(直接能源+隐含能源)净出口国;中国隐含能源进出口呈现"双大于"特征;可喜的是,中国隐含能源出口高速增长阶段已经过去,2013年和2014年增速已降低到2%以下。与此同时,中国隐含能源流向发生了重大变化,流向传统重点贸易地区的隐含能源呈现增长停滞和下降的趋势,而流向世界其他地区的隐含能源呈现较快增长态势;中国进口来自主要发达经济体隐含能源所占比重下降,而来自世界其他地区隐含能源所占比重上升。为适应我国经济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我国应采取措施进一步降低隐含能源出口规模,从而为降低中国能源直接进口规模创造条件;同时,应更加关注我国"一带一路"建设中的隐含能源流动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含能源 投入产出分析 国际流向
下载PDF
双循环视角下中国省区隐含能贸易及其对能耗双控的影响研究
20
作者 罗鹏飞 姜钰卿 +2 位作者 兰志轩 窦旭明 唐旭 《石油科学通报》 CAS 2023年第2期234-246,共13页
在“双碳”战略目标下,控制能源消费总量和强度至关重要,摸清隐含能源流动有助于实现区域能耗双控差别化管理,促进省区高质量协调发展。当前,我国提出要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本研究通过将... 在“双碳”战略目标下,控制能源消费总量和强度至关重要,摸清隐含能源流动有助于实现区域能耗双控差别化管理,促进省区高质量协调发展。当前,我国提出要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本研究通过将中国省际多区域投入产出模型与全球多区域投入产出模型相嵌套,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核算中国省际能源足迹(石油、天然气和煤炭),分析隐含能在地区间和国家-地区间的流向、分布和结构特征,进而研究隐含能贸易对能源消费总量和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①中国隐含能消费以煤炭为主,各省区化石能源消费存在显著差异,山东、广东、河南、江苏、浙江隐含能消费排全国前五,西北地区隐含能消费量仅占全国总消费的5.12%。全国人均隐含能消费量高于世界平均水平,省区人均隐含能消费量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显著相关。②在国际贸易隐含能流动中,内陆省区隐含能流动以煤炭为主,广东、上海和浙江等沿海地区以油气为主。美国、欧盟、日本、韩国以及俄罗斯是主要的隐含能贸易关系国。③在省区间隐含能流动中,能源供需存在空间错位问题,区域间隐含能流动主要从黄河中游地区、北方沿海地区流向东部和南部沿海地区。河北、山西、内蒙古和江苏是省际间主要的隐含能出口来源地,浙江、广东、河南和重庆是主要的隐含能进口目的地。④与国际贸易相比,省际贸易对省区能耗双控的影响较大且省区间存在异质性。隐含能贸易导致山西、宁夏和内蒙古等省区能源消费总量和强度显著提升,北京、重庆和吉林等省区则显著降低,甘肃、贵州、青海、河南和陕西等地区的能耗双控受国内国际贸易影响程度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含能源 嵌套型投入产出模型 能耗双控 双循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