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花譜·地圖·版圖:陸游牡丹譜録、詩歌的“謫遷與世變”論述及其與《洛陽牡丹記》之對讀
1
作者 許東海 《新宋学》 2018年第1期67-77,共11页
一、緒論巴蜀放逐與牡丹追逐:陸游的牡丹書寫及其'謫遷與世變'論述陸游爲南宋中興四大家之一,在詩歌史上更以近萬首的詩歌創作,及其愛國詩人形象著稱,其中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的豐富學殖與仕宦閲歷,尤爲令人印象深刻。過往有關陸... 一、緒論巴蜀放逐與牡丹追逐:陸游的牡丹書寫及其'謫遷與世變'論述陸游爲南宋中興四大家之一,在詩歌史上更以近萬首的詩歌創作,及其愛國詩人形象著稱,其中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的豐富學殖與仕宦閲歷,尤爲令人印象深刻。過往有關陸游及其文學之學界研究,大多仍以其巨帙如海的詩歌作品爲重心,其後間又旁涉他近百篇的短句詞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論述 牡丹 詩歌 短句 世變 愛國
原文传递
典範重塑:明治漢學家近藤元粹《陸放翁詩集》析論 被引量:1
2
作者 李玉會 《域外汉籍研究集刊》 2021年第1期77-89,共13页
一引言陸游作爲南宋著名詩人,宋孝宗甚愛其詩才。淳熙十三年(1186),陸游除朝請大夫,知嚴州,赴行在陛辭時,宋孝宗諭以職事之暇,且多賦詩。如《宋史·陸游傳》記載:"起知嚴州,過闕,陛辭,上諭曰:‘嚴陵山水勝處,職事之暇,可以賦... 一引言陸游作爲南宋著名詩人,宋孝宗甚愛其詩才。淳熙十三年(1186),陸游除朝請大夫,知嚴州,赴行在陛辭時,宋孝宗諭以職事之暇,且多賦詩。如《宋史·陸游傳》記載:"起知嚴州,過闕,陛辭,上諭曰:‘嚴陵山水勝處,職事之暇,可以賦詠自適。’"孝宗曾稱讚陸游曰:"卿筆力回斡甚善,非他人可及。"^(①)朱熹也認爲近代唯有陸游有詩人風致^(②)。其他同時代著名詩人如周必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孝宗 周必大 詩人 十三年 宋史 漢學
下载PDF
陸游晚年復出修史評議
3
作者 朱迎平 《新宋学》 2023年第1期353-364,共12页
南宋寧宗嘉泰二年(1202)六月,七十八歲高齡的陸游應召復出,赴京修史。此時,他返鄉退居已十二年,正式致仕也已三年。這在陸游平靜的晚年生活中掀起了一陣波瀾,也成爲影響他終身命運的一件大事。本文擬梳理陸游復出修史始末,探析其中緣由... 南宋寧宗嘉泰二年(1202)六月,七十八歲高齡的陸游應召復出,赴京修史。此時,他返鄉退居已十二年,正式致仕也已三年。這在陸游平靜的晚年生活中掀起了一陣波瀾,也成爲影響他終身命運的一件大事。本文擬梳理陸游復出修史始末,探析其中緣由,並評議其對陸游人生的影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仕 晚年生活 修史 影響
原文传递
“何論”考 被引量:1
4
作者 李成晴 《人文中国学报》 2015年第1期517-529,共13页
陸游《老學庵筆記》對唐人科考'何論'的記載屬於误解,'何論'是唐人對何晏《論語集解》的省稱,或徑指《論語》,而非陸游所推測的比較型論説文。兩宋科考中的確有比較型論説文一類文題,但在北宋以前無專名,在南宋則常以&#... 陸游《老學庵筆記》對唐人科考'何論'的記載屬於误解,'何論'是唐人對何晏《論語集解》的省稱,或徑指《論語》,而非陸游所推測的比較型論説文。兩宋科考中的確有比較型論説文一類文題,但在北宋以前無專名,在南宋則常以'如何論'爲題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何論 如何論 《老學庵筆記》
下载PDF
集句陸游詩與陸游詩歌經典化
5
作者 巢彦婷 《新国学》 2023年第2期69-90,共22页
集句是一種經典文本的衍生與再生産,其對象選擇在總體上呈現出比純粹閲讀等讀者單向接受方式更强的“馬太效應”。陸游詩歌篇幅巨大,其傳播、閲讀長期受到文獻載體制約,作爲集句對象而言公共性不足,因而集陸詩創作隊伍中知名文人不多,... 集句是一種經典文本的衍生與再生産,其對象選擇在總體上呈現出比純粹閲讀等讀者單向接受方式更强的“馬太效應”。陸游詩歌篇幅巨大,其傳播、閲讀長期受到文獻載體制約,作爲集句對象而言公共性不足,因而集陸詩創作隊伍中知名文人不多,創作規模與影響亦較爲有限。但陸游詩歌在書寫日常經驗方面極爲突出,清代專集陸游詩的王材任、王霖、譚國恩等人的生命體驗多與陸游深度共鳴,並不特意追求集陸詩較之陸游詩的陌生化審美,反而將集句陸游詩當作擺脱日常經驗的手段,在集句詩發展史中具有特殊意義。集陸詩由古至今延續到當代,且産生了海外影響。集陸詩的産生發展既是陸游詩歌不同階段經典化、公共化的體現,一定程度上也參與了陸游詩歌經典化的歷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句詩 經典化 日常經驗
原文传递
學書當學顔:南宋士夫陸游與朱熹的書法觀——兼談論題思考的書法史基點 被引量:1
6
作者 方愛龍 《书法研究》 2019年第2期112-132,共21页
陸游與朱熹是南宋時期的士夫代表,陸游通過詩句提出了'學書當學顔'的書法觀,'學顔'在朱熹的書法觀或者説在他的書法歷程中是一個重要的因素。該論題的提出有幾個書法史的基點,首先是基于文獻梳理的兩宋時期的顔真卿書... 陸游與朱熹是南宋時期的士夫代表,陸游通過詩句提出了'學書當學顔'的書法觀,'學顔'在朱熹的書法觀或者説在他的書法歷程中是一個重要的因素。該論題的提出有幾個書法史的基點,首先是基于文獻梳理的兩宋時期的顔真卿書法影響,其次是基于書迹考察的兩宋文人書法中的'學顔'風氣,再次是從相反方面的兩宋時期'帝王所尚'書法風旨大時勢下加以審視,進而闡述顔真卿書法'體系化'的後世確立。論題研究的核心是以陸游、朱熹爲中心的南宋人的顔書情結,陸游雖然提出了'學書當學顔'的觀點,但并非他'唯一'的書法觀念;朱熹學書早期的'忠''賊'之辯對他喜愛顔書的書内心選擇産生了重要影響,朱熹的書法觀念表現爲前期顓意于'心正則筆正'、中期提倡'書字時甚敬'、晚期主張'皆由自家使得方好',而這一切都與朱熹作爲理學家的一生重要書法活動以及家學啓蒙、游宦生涯有關。顔真卿書法在宋代受到廣大士夫代表人物的推崇,大致反映出宋人對顔書的興趣和關注。顔書在宋代翻刻的大部分時間是在歐陽修、韓琦'好顔書'形成風氣以後才開始的。顔真卿到了皇祐、嘉祐以後開始進入叢帖之刻,存在一種風尚;顔書在進入叢帖傳播之前,主要是通過碑版流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學書當學顔” 朱熹 南宋士夫 書法觀 書法史
原文传递
市河寛齋《陸詩意注》考論 被引量:1
7
作者 李曉田 《新宋学》 2017年第1期188-216,共29页
南宋詩人陸游晚歲在《放翁自贊》中言:“身老空山,文傳海外。”1而陸游詩文集確也曾東傳日本、朝鮮等東亞漢文化圈諸國2,並一度爲日本漢詩人所推崇。五山時期,日本詩壇尊崇杜甫和蘇軾、黄庭堅,而進入江户時期,詩風發生了轉變。先是石川... 南宋詩人陸游晚歲在《放翁自贊》中言:“身老空山,文傳海外。”1而陸游詩文集確也曾東傳日本、朝鮮等東亞漢文化圈諸國2,並一度爲日本漢詩人所推崇。五山時期,日本詩壇尊崇杜甫和蘇軾、黄庭堅,而進入江户時期,詩風發生了轉變。先是石川丈山(1583—1672)及木下順庵(1621—1698)、室鳩巢(1658—1734)、祇園南海(1676—1751)等積極提倡唐詩,後來以荻生徂徠(1666—1728)爲代表的“古文辭學派”(或稱“蘐園學派”)登上詩壇,推崇明詩的主張也漸漸嶄露頭角。大約從元禄(1688—1703)至天明(1781—178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 東亞 時期 石川 詩壇
原文传递
兩宋時期對《三國志》的考據 被引量:1
8
作者 楊小平 《宋代文化研究》 2015年第1期262-276,共15页
考據是《三國志》研究中最容易被人關注的,涉及《三國志》考據研究的論著,宋代有晁公武《郡齋讀書志》、高承《事物紀原》、陸游《老學庵筆記》、周密《齊東野語》、宋祁《宋景文公筆記》、沈括《夢溪筆談》、程大昌《演繁露》、朱翌《... 考據是《三國志》研究中最容易被人關注的,涉及《三國志》考據研究的論著,宋代有晁公武《郡齋讀書志》、高承《事物紀原》、陸游《老學庵筆記》、周密《齊東野語》、宋祁《宋景文公筆記》、沈括《夢溪筆談》、程大昌《演繁露》、朱翌《猗覺察雜記》、孫奕《履齋示兒編》、張涣《雲谷雜記》、沈作喆《寓簡》、袁文《甕牖閑評》、戴埴《鼠璞》、王觀國《學林》、黄朝英《靖康緗素雜記》、陳善《捫虱新話》、吳曾《能改齋漫錄》、王楙《野客叢書》、高似孫《史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紀原 公筆 國志 考據 野客 雜記 雲谷
原文传递
化身千億:陸游咏梅詩在日本五山文學中的經典化 被引量:1
9
作者 李曉田 《古籍研究》 2022年第1期67-78,共12页
至遲十五世紀初,陸游《劍南詩稿》已東傳日本,五山禪僧開始廣泛閲讀和學習陸詩。五山禪林格外鐘愛放翁“何方可化身千億,一樹梅花一放翁”一詩,這是日本漢詩選集中入選次數最多的陸詩,且五山漢詩創作中也頻繁對其進行翻案和化用。“化... 至遲十五世紀初,陸游《劍南詩稿》已東傳日本,五山禪僧開始廣泛閲讀和學習陸詩。五山禪林格外鐘愛放翁“何方可化身千億,一樹梅花一放翁”一詩,這是日本漢詩選集中入選次數最多的陸詩,且五山漢詩創作中也頻繁對其進行翻案和化用。“化身千億”句在五山禪林咏梅文學中被奉爲新的範式和經典,其經典化的完成不但構建了放翁愛梅的風流名士形象,且給日本五山咏梅文學帶來了“知識性寫作”的創作新模式。這一文學現象的興起是佛教“化身”思想、五山禪林的師承關係、日本天神的梅花傳説等文化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體現了東亞漢文化圈中不同區域在接受放翁詩學影響時的文化選擇差異,而不同接受面向背後的審美心理與文化淵源值得留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山文學 咏梅詩 傳播 經典化
原文传递
崇州的血脈——從陸游與崇州説起
10
作者 向以鮮 《宋代文化研究》 2020年第1期153-164,共12页
本文以"亙古男兒"陸游及其子孫在成都崇州的宦游與生活經歷爲出發點,考察了"壯縣"崇州源遠流長,灌注著骨氣與血性的歷史脉絡,張揚充滿地域色彩的俠骨與風骨。
关键词 崇州 血脈
原文传递
中國詩歌中的兒童與童年——從陶淵明到陸游、楊萬里
11
作者 淺見洋二 《人文中国学报》 2016年第1期23-48,共26页
在中國古代,兒童這一形象是怎樣被捕捉的呢?兒童在儒家倫理規範下,可謂是'縮小版的大人'。因此,'老成的兒童'形象一直被稱讚,而'純真的兒童'形象則有被否定或排除的傾向。其中值得注意的是陶淵明的詩。陶淵明... 在中國古代,兒童這一形象是怎樣被捕捉的呢?兒童在儒家倫理規範下,可謂是'縮小版的大人'。因此,'老成的兒童'形象一直被稱讚,而'純真的兒童'形象則有被否定或排除的傾向。其中值得注意的是陶淵明的詩。陶淵明在詩歌中傾心表現'純真的兒童'的形象。從他敢於描寫儒家言説所否定的兒童形象這一點説,他的詩可謂具有劃時代的意義。這樣的作品在陶淵明之後的六朝詩人中並没有出現,而到唐代杜甫那裏卻出現了。和陶淵明描寫的一樣,純真的兒童形象在諸多杜詩中被栩栩如生地表現出來。更值得注意的是,杜甫首次在詩歌中追憶他自己的童年,而且總是帶著鄉愁。這種情況包括陶淵明在内也是没有的,到杜甫纔初次開闢了這一新主題。至宋代,陶淵明、杜甫所開拓的兒童的主題被廣泛繼承。北宋的蘇軾和黄庭堅詩中都可看出此主題的呈現,與之相較更值得注意的是南宋陸游和楊萬里的詩歌。在中國古代,描寫兒童作品最多的詩人恐怕就是陸游和楊萬里。他們的詩明顯深化了兒童與童年這一主題。陶淵明與陸游、楊萬里,他們一生都與故鄉緊密聯繫,創作了許多歌詠農村田園生活的詩歌。就杜甫來説,他所描寫的雖然不是故鄉而是異鄉的農村,但是歌頌田園生活的詩歌依然占多數。他們所描寫的兒童形象,基本活躍於農村田園詩中。中國詩歌中關於兒童的主題,是與鄉村社會及其田園空間的主題相關連的。本文就上述的觀點加以論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兒童 童年 陶淵明 楊萬里
下载PDF
宋調中的唐音:陸游記序文體初探--兼論陸游“文不甚著”之原因
12
作者 錢蕾 《国学研究》 2021年第1期307-323,共17页
陸游詩名頗盛,而文名不彰。就記序文體而言,陸文之豐富,不遜於唐宋八大家,然並不入選南宋以降重要的古文選本。記序文由唐至宋,經歷了由敘事馬主到議論居多的轉變。陸游的記體文大多恪守唐人之“正體”,尤其善於寫景;序體散文以書序居多... 陸游詩名頗盛,而文名不彰。就記序文體而言,陸文之豐富,不遜於唐宋八大家,然並不入選南宋以降重要的古文選本。記序文由唐至宋,經歷了由敘事馬主到議論居多的轉變。陸游的記體文大多恪守唐人之“正體”,尤其善於寫景;序體散文以書序居多,擅長敘事、寫人,而較少理論思辨。他的文章創作亦受史學的影響,散文敘事多采用史傳筆法。陸游的記序文以敘事見長,而短於議論,不符合宋人好議論的審美趣味,堪稱宋調中的唐音。其“文不甚著”的原因主要在於創作個性的不同及對文體規範的恪守,與宋代文體發展演變的趨勢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宋八大家 唐音 序文 敘事 宋代文 由唐至宋
原文传递
“放翁詩無長篇說”發微——兼論陸游古體詩的文體特徵
13
作者 巢彦婷 《新宋学》 2021年第1期129-141,共13页
陸游詩中少有長篇,更少有超級長篇。翁方綱《臨放翁手牘贈青儕》:“先生自言去騷遠,放筆奇氣逾淋漓。然猶短歌未發泄(翁注:放翁萬首詩中無一長篇七言古詩①),蘇黄而後當俟誰。”②即已提出陸游詩普遍篇幅不長的問題。此後,翁氏又多次談... 陸游詩中少有長篇,更少有超級長篇。翁方綱《臨放翁手牘贈青儕》:“先生自言去騷遠,放筆奇氣逾淋漓。然猶短歌未發泄(翁注:放翁萬首詩中無一長篇七言古詩①),蘇黄而後當俟誰。”②即已提出陸游詩普遍篇幅不長的問題。此後,翁氏又多次談及這一觀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言 放翁 翁方綱
原文传递
市河寬齋撰著《陸放翁年譜》考
14
作者 金明蘭 《域外汉籍研究集刊》 CSSCI 2013年第1期221-229,共9页
日本接受宋代詩人陸游(1125-1209)的詩始於室町時代的五山僧侣,到江户時代的文化、文政時期,由於宋代詩風的廣泛流行,對陸游田園詩的共鳴則達到了最高峰。其中最重要的先驅者就是市河寬齋(名世寧,字子静,寬延二年—文政三年,1749-1820)。
关键词 五山僧侣 文政 放翁
下载PDF
陸佃年譜
15
作者 朱剛 張弛 《新宋学》 2020年第1期405-461,共57页
陸佃,字農師,陸游之祖,王安石弟子,《宋史》卷三四三有傳。所著《陶山集》,有四庫館臣輯《永樂大典》本。今人研究述及其生平者有孔凡禮《陸游家世叙録》(《文史》總第31輯,中華書局,1989年)及傅璇琮主編《宋才子傳箋證·北宋後期卷... 陸佃,字農師,陸游之祖,王安石弟子,《宋史》卷三四三有傳。所著《陶山集》,有四庫館臣輯《永樂大典》本。今人研究述及其生平者有孔凡禮《陸游家世叙録》(《文史》總第31輯,中華書局,1989年)及傅璇琮主編《宋才子傳箋證·北宋後期卷·陸佃傳》(遼海出版社,2011年)。現在二者基礎之上,考諸史籍、詩文等相關材料,進一步梳述其生平出處始末,力求詳盡,以供參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史》 四庫館 傅璇琮 年譜 《永樂大典》 王安石 今人研究
原文传递
陸游或爲庶出的推想——從《祭魯國太夫人文》談起
16
作者 朱迎平 《新宋学》 2021年第1期109-113,共5页
陸游,字務觀,自號放翁,越州山陰人。父陸宰,母唐氏……陸游身世的這些基本信息,已成爲文學史上的常識。然而,陸游晚年親自編定的《渭南文集》中一篇歷來不爲人關注的文章,或許將改變人們對這位文學大家某些個人身世的既定認識,進而推動... 陸游,字務觀,自號放翁,越州山陰人。父陸宰,母唐氏……陸游身世的這些基本信息,已成爲文學史上的常識。然而,陸游晚年親自編定的《渭南文集》中一篇歷來不爲人關注的文章,或許將改變人們對這位文學大家某些個人身世的既定認識,進而推動對陸游人生經歷、思想演變乃至作品解讀等領域研究的深入。這篇文章就是載于《渭南文集》卷四一的《祭魯國太夫人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渭南文集》 太夫人 庶出 放翁 身世
原文传递
陸游劍南尋杜行跡考論
17
作者 張弛 《新国学》 2018年第1期137-153,共17页
自乾道六年(1170)至淳熙五年(1179),陸游於劍南的羈旅生涯長達九年。'劍南'對陸游有著極為特別的意義,而'尋杜'又是陸游劍南之旅的重要內容。陸游重臨多處老杜舊地,每到一處,或以詩歌抒發同情、感慨,或進行史地考證。... 自乾道六年(1170)至淳熙五年(1179),陸游於劍南的羈旅生涯長達九年。'劍南'對陸游有著極為特別的意義,而'尋杜'又是陸游劍南之旅的重要內容。陸游重臨多處老杜舊地,每到一處,或以詩歌抒發同情、感慨,或進行史地考證。陸游此番'尋杜'建立在南宋的杜詩學成果基礎之上,他對杜甫其人、杜詩中'忠義'特質的特別關注,又受到特定時代背景的影響。同時,對'詩人'身份的認同也成為使他頗受困擾的問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甫 劍南 尋杜
原文传递
陸游诗歌中的镜湖流域乡村经济
18
作者 吴清秀 《宋代文化研究》 2010年第1期303-312,共10页
镜湖(又称鉴湖)流域位于绍兴府境内,是南宋著名诗人陆游的家乡。该湖横跨山阴、会稽两县,'周三百余里,东至曹娥,西至西小江,南至山,北至郡城,向为潮汐往来之區。
关键词 经济 西至 鉴湖 镜湖 流域 著名诗人
原文传递
涪陵譙定研究二題
19
作者 廖名春 楊可 《宋代文化研究》 2016年第1期34-42,共9页
譙定是宋代蜀學涪陵學派的創始人,為宋代蜀學一大家,並有'程門一大宗'之稱。然而由於史料的缺乏,對於譙定的研究尚有一些需要探討的問題,今擇其兩處略陳管見,以求教於方家。一、關於譙定的生年譙定在宋代蜀學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譙定是宋代蜀學涪陵學派的創始人,為宋代蜀學一大家,並有'程門一大宗'之稱。然而由於史料的缺乏,對於譙定的研究尚有一些需要探討的問題,今擇其兩處略陳管見,以求教於方家。一、關於譙定的生年譙定在宋代蜀學史上具有重要地位,而生卒年月卻不詳,《宋史》亦不載。幸有陸游詩文提供线索,可略探一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涪陵 學史 問題 學派 地位 生年 譙定
原文传递
“定韻組詩”考論
20
作者 黄啟方 《新宋学》 2015年第1期28-45,共18页
一、定韻組詩釋名南宋滕岑(一一三七——一二二四)傳世僅存的四十五題約百首的詩作(見《全宋詩》卷二五五三)中,有兩組詩特别引人注意,其詩題分别是《鼓腹無所思朝起暮歸眠淵明詩也以詩定韻爲十》、《三月十二日晚雨因取淵明微雨洗高林... 一、定韻組詩釋名南宋滕岑(一一三七——一二二四)傳世僅存的四十五題約百首的詩作(見《全宋詩》卷二五五三)中,有兩組詩特别引人注意,其詩題分别是《鼓腹無所思朝起暮歸眠淵明詩也以詩定韻爲十》、《三月十二日晚雨因取淵明微雨洗高林清飈矯雲翮之句定韻賦十詩翌日雨未已侄坦師來相招時方賦六首暮雨暗還舍遂足十韻》,兩組詩皆用陶淵明詩句爲題,前一題用《戊申歲六月中遇火》詩,該詩二十四句,滕岑取其二十一、二十二兩句爲題。後一題用《乙巳歲三月爲建威參軍使都經錢溪》詩,該詩十六句,滕岑取其五、六句爲題。滕岑字元秀,嚴州建德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韻 傳世 建威 中遇 組詩 時方 嚴州 題約 鼓腹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