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3篇文章
< 1 2 2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膨润土的改性及其应用 被引量:43
1
作者 刘阳 汪永清 +1 位作者 陈虎 郑乃章 《中国陶瓷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39-42,共4页
本文综述了膨润土的改性方法 ,探讨了膨润土的结构与改性的机理 ,指出了改性膨润土在许多行业中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陶瓷原料 改性 膨润土 应用 结构 高温焙烧 酸溶液
下载PDF
高温发泡陶瓷及其应用 被引量:30
2
作者 张留生 邱永斌 《新型建筑材料》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8-59,共2页
介绍制作高温发泡陶瓷的基本原理、工艺技术特点及其应用,研制的发泡陶瓷制品具有多种优异性能,并组织了批量化生产。高温发泡陶瓷的工艺技术原理虽较复杂,但生产工艺流程易于控制,使用的原材料均是低廉的陶瓷原料或工业废弃物。
关键词 高温发泡陶瓷 应用 工艺技术特点 生产工艺流程 工业废弃物 基本原理 陶瓷制品 技术原理 陶瓷原料 原材料
下载PDF
非晶态和晶态纳米氧化铝粉的相变与红外光谱 被引量:18
3
作者 古堂生 林光明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840-844,共5页
以铝汞齐为前驱物,采用直接氧化法与室温水解法分别制备了非晶态与晶态纳米Al_2O_3粉.由XRD及DTA测试结果可知,经1470K煅烧后非晶态纳米Al_2O_3仅发生γ→α的单一相变,无中间过渡相:而晶态纳米Al_2O_3的相变过程为γ→θ→α,且... 以铝汞齐为前驱物,采用直接氧化法与室温水解法分别制备了非晶态与晶态纳米Al_2O_3粉.由XRD及DTA测试结果可知,经1470K煅烧后非晶态纳米Al_2O_3仅发生γ→α的单一相变,无中间过渡相:而晶态纳米Al_2O_3的相变过程为γ→θ→α,且相变过程不完全,测定不同温度煅烧的试样的红外吸收光谱(IR),给出非晶态纳米Al_2O_3A、纳米γAl_2O_3和纳米θ-Al_2O_30的特征IR谱.从非晶态纳米Al_2O_3粉低温弛豫与α-Al_2O_3晶格畸变观点讨论分析上述实验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晶态 相变 氧化铝 纳米级 红外光谱 陶瓷原料
下载PDF
多孔陶瓷的制备和性能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陈艳林 严海标 冯晋阳 《陶瓷》 CAS 2005年第3期13-15,共3页
选用普通陶瓷原料粉为主要原料,适当添加造孔剂(有机细粉碳黑)和高温活性剂,制备出一种性能优良的多孔陶瓷。通过扫描电镜及性能测试分析,探讨了多孔陶瓷的微观结构及性能的影响因数。
关键词 多孔陶瓷 制备 性能研究 造孔剂 细粉 高温活性 陶瓷原料 影响因数 微观结构 选用
下载PDF
邢窑隋代透影白瓷 被引量:13
5
作者 张志中 王会民 《文物春秋》 1997年第S1期26-30,共5页
关键词 邢窑 白瓷 烧成温度 我国北方地区 瘠性原料 景德镇 科学技术 陶瓷 陶瓷原料 化学组成
下载PDF
苏州光福瓷石中绢云母的X射线衍射及红外吸收光谱研究 被引量:11
6
作者 汪灵 李朝毅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1991年第3期270-278,共9页
光福瓷石矿床规模巨大,矿石主要由颗粒细小的石英(62%±)和绢云母(36%±)组成,具有中国瓷石富钾、贫铝、高硅、低铁的化学成分特征和典型的梅花状结构。光福瓷石中绢云母为二八面体型,多型为2M1,其晶胞参数a=5.15,b=8.97,c=20.... 光福瓷石矿床规模巨大,矿石主要由颗粒细小的石英(62%±)和绢云母(36%±)组成,具有中国瓷石富钾、贫铝、高硅、低铁的化学成分特征和典型的梅花状结构。光福瓷石中绢云母为二八面体型,多型为2M1,其晶胞参数a=5.15,b=8.97,c=20.10,β=96.18°。 具有结晶度较高、水化程度较低的特征。光福瓷石中绢云母的10和5衍射峰的半高宽值W1和人W2,基本相等,表明它是一种不含蒙脱石(间层)的绢云母。根据绢云母的d(060)衍射峰和红外吸收光谱530cm-1等波数研究,其八面体晶格中几乎不含Fe、Mg等有害杂质。它的晶体化学式为:(K0.809Na.c37Ca0.003)0.849(Al2.08sFe0.003Mg0.075)2.164[(Si3.272Al0.728)4O10](OH)2。总之,光福瓷石矿质量优良,是陶瓷生产的良好原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瓷石 绢云母 X射线 衍射 陶瓷原料
下载PDF
陶瓷原料标准化和坯釉料商品化及其在我国的进展 被引量:10
7
作者 高力明 《陶瓷学报》 CAS 2006年第1期103-108,共6页
本文在分析国外陶瓷原料标准化、系列化,坯釉料商品化、系列化发展历程的基础上,对国内开展这方面的工作提出了一些看法和建议,并对国内近年来的进展作了简要的介绍和评述,以期促进我国陶瓷原料加工工业的建立和完善。
关键词 陶瓷原料 标准化 坯釉料 商品化
下载PDF
陶瓷级碳化硅微粉提纯试验研究 被引量:11
8
作者 赵平 张艳娇 +2 位作者 刘广学 邵伟华 常学勇 《非金属矿》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8-50,共3页
某常压烧结陶瓷级碳化硅微粉要求原料平均粒度D50<0.8μm,对原料中杂质铁、碳、硅的含量要求较严格,通过选矿和化学处理方法可使其杂质含量达到标准需求,超细磨前利用浮选分离游离碳,采用脉动高梯度强磁选机可除去70%以上铁矿物,加... 某常压烧结陶瓷级碳化硅微粉要求原料平均粒度D50<0.8μm,对原料中杂质铁、碳、硅的含量要求较严格,通过选矿和化学处理方法可使其杂质含量达到标准需求,超细磨前利用浮选分离游离碳,采用脉动高梯度强磁选机可除去70%以上铁矿物,加烧碱化学处理除去单质硅和游离硅,细磨后用混合酸进一步降低铁含量,得到杂质含量合格的产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化硅 选矿 提纯 陶瓷原料
下载PDF
聚羧酸减水剂的结构与陶瓷原料的适应性研究 被引量:10
9
作者 张艳丽 杨凤祥 单铁军 《中国陶瓷工业》 CAS 2010年第5期39-42,共4页
通过对聚羧酸减水剂与粘土颗粒作用机理的分析以及对现有减水剂在水泥和陶瓷当中适应性的研究,提出:梳型减水剂分子不能在层状结构的粘土颗粒表面形成有效吸附,从而不显示减水效果。线型聚羧酸减水剂分子可以和层状结构的粘土颗粒形成线... 通过对聚羧酸减水剂与粘土颗粒作用机理的分析以及对现有减水剂在水泥和陶瓷当中适应性的研究,提出:梳型减水剂分子不能在层状结构的粘土颗粒表面形成有效吸附,从而不显示减水效果。线型聚羧酸减水剂分子可以和层状结构的粘土颗粒形成线-面有效结合,从而以静电斥力和空间位阻两种作用发挥减水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羧酸减水剂 陶瓷原料 适应性研究
下载PDF
几种典型粘土矿物的X射线定性分析 被引量:7
10
作者 范学运 《中国陶瓷工业》 CAS 2000年第4期37-41,共5页
针对在X射线的衍射测试中 ,有时会出现不同粘土矿物的重迭峰现象 ,不易正确定性判断矿物类型的问题 ,本文采用不同的样品处理方法 ,使高岭石、蒙脱石、绿泥石显示出各自特有的衍射特征 ,并以此将它们正确区分开。
关键词 粘土矿物 样品处理 X射线衍射 陶瓷原料
下载PDF
珍珠岩的特性与应用 被引量:6
11
作者 余祖球 梁爱莲 《陶瓷科学与艺术》 CAS 2002年第4期28-32,36,共6页
珍珠岩是一种具有珍珠结构的酸性玻璃质火山熔岩。碱金属含量高,可达8%-9%,是一种新型的陶瓷熔剂原料,可 替代长石,应用于陶瓷坯釉料中。
关键词 珍珠岩 特性 应用 陶瓷原料 性质
下载PDF
一种基于粗糙集神经网络的陶瓷原料分类方法 被引量:8
12
作者 秦祎晗 柳炳祥 彭文 《陶瓷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36-139,共4页
文章在分析粗糙集和神经网络各自优势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将两者综合集成的新方法。该方法利用粗糙集对神经网络待处理的数据进行属性约简,借此来简化神经网络结构,然后利用三层BP神经网络建立陶瓷原料分类模型。实验结果表明... 文章在分析粗糙集和神经网络各自优势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将两者综合集成的新方法。该方法利用粗糙集对神经网络待处理的数据进行属性约简,借此来简化神经网络结构,然后利用三层BP神经网络建立陶瓷原料分类模型。实验结果表明,粗糙集神经网络方法用于陶瓷原料分类是可行的和有效的,有助于对陶瓷原料的选取,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粗糙集 属性约简 BP神经网络 陶瓷原料
下载PDF
利用人工神经网络判别陶瓷原料种类 被引量:7
13
作者 刘付胜聪 李玉平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40-44,共5页
利用三层 BP人工神经网络 ,对陶瓷原料进行模式识别 .以原料特征参数作为判别指标 ,由训练样本集得到最佳网络参数 ,然后对待测样本的种类进行预测 .研究结果表明 ,人工神经网络用于陶瓷原料的模式识别 ,其结果和实际一致 .该方法有助... 利用三层 BP人工神经网络 ,对陶瓷原料进行模式识别 .以原料特征参数作为判别指标 ,由训练样本集得到最佳网络参数 ,然后对待测样本的种类进行预测 .研究结果表明 ,人工神经网络用于陶瓷原料的模式识别 ,其结果和实际一致 .该方法有助于配方中陶瓷原料的选择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神经网络 模式识别 陶瓷原料
下载PDF
高铁低品位钾长石选矿试验研究 被引量:8
14
作者 李冬明 张文军 宋萌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269-1273,共5页
以辽宁某地钾长石为原料,根据有用矿物和杂质的不同性质,采用浮-磁联合的选矿工艺,通过单因素实验法,从磨矿细度、药剂制度和磁场强度等方面进行了除铁降硅选矿试验研究,获取了最优的选矿条件。试验结果表明,该工艺能有效地降低原矿中... 以辽宁某地钾长石为原料,根据有用矿物和杂质的不同性质,采用浮-磁联合的选矿工艺,通过单因素实验法,从磨矿细度、药剂制度和磁场强度等方面进行了除铁降硅选矿试验研究,获取了最优的选矿条件。试验结果表明,该工艺能有效地降低原矿中铁的含量、提高钾的品位,生产出符合工业要求的高档陶瓷原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钾长石 浮选 磁选 陶瓷原料
下载PDF
利用工业废料研制再生陶瓷初探(英文) 被引量:8
15
作者 Nagae Hajime Suzuki Kazuo Sugiyama Toyohiko 《陶瓷学报》 CAS 2005年第1期35-38,共4页
为了材料的充分循环,实现可持续发展,研究人员对回收工业废料用做陶瓷原料的技术进行了探索。本文阐述了再生陶瓷的研发状况,介绍了其粉体制备、坯料、配方、成型和烧成工艺,同时还针对节能环保的要求,研究了降低烧成温度和缩短烧成周... 为了材料的充分循环,实现可持续发展,研究人员对回收工业废料用做陶瓷原料的技术进行了探索。本文阐述了再生陶瓷的研发状况,介绍了其粉体制备、坯料、配方、成型和烧成工艺,同时还针对节能环保的要求,研究了降低烧成温度和缩短烧成周期的策略。回收废瓷粉、废玻璃粉、燃烧灰烬、废粘土、废赤泥(氧化铝工业废料)和粉煤灰等工业废渣,配成多种陶瓷坯料,并测试了各种坯料配方的物理特性,确定了每种配方的烧成温度。配方中添加废玻璃可以有效地降低烧成温度。研制出的一种再生陶瓷的可行性坯料配方是:80-20%废瓷粉,20-80%燃烧灰烬,30%废玻璃粉。坯料干压成型,经1100℃烧成后,吸水率为9.9%,体积密度为2.52g/cm3。该坯料配方可采用速烧工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废料 再生 研制 烧成温度 坯料配方 废玻璃粉 可持续发展 陶瓷原料 研究人员 研发状况 粉体制备 烧成工艺 节能环保 烧成周期 工业废渣 陶瓷坯料 物理特性 干压成型 体积密度 废瓷粉 粉煤灰 氧化铝 吸水率 回收 灰烬
下载PDF
陶瓷原料分析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6
作者 冯柳 陈志伟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4-16,31,共4页
陶瓷原料决定着陶瓷成品的质量,所以对陶瓷原料的分析显得尤为重要。综述了陶瓷原料分析方法包括常规化学分析方法和仪器分析方法的研究进展情况,并对不同分析方法进行了总结。
关键词 陶瓷原料 化学分析方法 仪器分析方法
下载PDF
陶瓷工业原料瓷石的划分、性能要求及其发展趋势 被引量:8
17
作者 褚强 王彬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86-89,共4页
我国是世界最大陶瓷生产国,也是瓷石最大消耗国。本文涉及瓷石的性质、类型划分、瓷石资源、陶瓷工业对瓷石原料的要求以及瓷石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陶瓷原料 瓷石 工艺性能 技术要求 发展趋势
下载PDF
水热法合成Al2O3粉体的制备工艺 被引量:7
18
作者 部凡 蒋蒙宁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Z10期25-26,共2页
以一水软胶体为前驱物,加入添加剂和晶种,在水热条件下,保温3~7h,可以制出纳米级的氧化铝微粉。粉体的主要成分是一水软晶体和刚玉晶体。反应条件(保温温度,釜内压力和保温时间)可以影响一水软和刚玉的相对含量及其粒度。
关键词 氧化铝 纳米粉 水热法 制备工艺 陶瓷原料
下载PDF
基于支持向量机的陶瓷原料成分识别 被引量:1
19
作者 郭若楠 《科学技术创新》 2024年第2期32-35,共4页
针对科学合理的分类陶瓷原料问题,提出了基于支持向量机的陶瓷原料成分识别。首先对SVM理论进行了详细介绍,并构建SVM线性核分类器和SVM高斯核分类器;然后在此基础上开展陶瓷原料分类实验,对陶瓷原料分类实验结果进行对比总结。实验表明... 针对科学合理的分类陶瓷原料问题,提出了基于支持向量机的陶瓷原料成分识别。首先对SVM理论进行了详细介绍,并构建SVM线性核分类器和SVM高斯核分类器;然后在此基础上开展陶瓷原料分类实验,对陶瓷原料分类实验结果进行对比总结。实验表明,线性核支持向量机预测准确率为96.7%,有更强的可行性和很好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VM 陶瓷原料 成分识别
下载PDF
关于我国瓷器起源的看法 被引量:7
20
作者 叶宏明 曹鹤鸣 《文物》 1978年第10期84-87,共4页
我国陶瓷工艺有着悠久的历史,经过历代劳动人民的创造和改进,达到了高度的成就。但是陶和瓷有什么区别?瓷器起源于何时?长期来,在陶瓷研究工作者之间,尚未有统一的认识。本文拟对这两个问題谈谈我们的看法。
关键词 高岭土 烧成温度 瓷器 吸水率 陶瓷原料 粘土 釉陶 起源 釉层厚度 陶器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2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