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金代王若虚的议论之学 被引量:1
1
作者 王永 《文史知识》 2022年第1期16-21,共6页
代表经学著述形式新变的"议论之学"起于唐而盛于宋,在金代为专门之学。金代学者王若虚为章宗承安二年(1197)经义甲科进士,长于经史之学,以"议论"之才著称于世,其《滹南遗老集》(又名《滹南辨惑》)的诸多"辨惑&... 代表经学著述形式新变的"议论之学"起于唐而盛于宋,在金代为专门之学。金代学者王若虚为章宗承安二年(1197)经义甲科进士,长于经史之学,以"议论"之才著称于世,其《滹南遗老集》(又名《滹南辨惑》)的诸多"辨惑"式著述中,包含着对议论之学在观念、范畴、命题和批评方法上丰富的实践成果。元好问的学生郝经说:"故学经者不溺于训诂,不流于穿凿,不惑于议论,不泥于高远,而知圣人之常道,则善学者也。训诂之学,始于汉而备于唐。议论之学,始于唐而备于宋。然亦不能无少过焉。而训诂者或至于穿凿,议论者或至于高远,学者不可不辨也。"(郝经《陵川集》卷一九)他把议论看作与训诂并列之经学表述方式,乃是宋儒义理之学的述学载体。元人刘因说:"六经自火于秦,传注于汉,疏释于唐,议论于宋,日起而日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因 王若虚 陵川 金代 善学者 郝经 批评方法
原文传递
田同旭《校勘郝经集笺注》序
2
《晋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年第4期51-52,共2页
《校勘郝经集笺注》为2004年全国高校古籍整理重点科研项目,被收入山西省政府组织编纂的《山西文华》大型历史文献丛书,将由三晋出版社于2016年内正式出版。中国社会科学院资深研究员杨镰先生和首都师范大学教授、国家重点科研项目《李... 《校勘郝经集笺注》为2004年全国高校古籍整理重点科研项目,被收入山西省政府组织编纂的《山西文华》大型历史文献丛书,将由三晋出版社于2016年内正式出版。中国社会科学院资深研究员杨镰先生和首都师范大学教授、国家重点科研项目《李贽全集注》主编张建业先生曾赐写序言。杨镰为著名的西域学专家,中国社会科学院重大课题《全元诗》主编,是学术界德高望重而享誉海内外的一流专家学者。令人沉痛是,不久前的3月31日,杨镰先生在赴新疆考察期间,因车祸而遭不幸。田同旭教授特奉此序言,以向杨镰先生表示不尽的哀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点科研项目 元诗 师范大学教授 一流专家 陵川 古籍整理 资深研究员 国家新闻出版署 参伍 中国社会科学院
下载PDF
《诗经》与史部目录
3
作者 刘启先 黎永珍 《晋图学刊》 1989年第4期58-60,共2页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这部总集在它成为儒家的经典以前统称为《诗》或《诗三百》。《诗经》的创作,距今二千五百多年,大抵是西周初至春秋中期的作品,它产生于今陕西、山西、河北、河南、山东及湖北等地。《诗经》是一部优秀的...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这部总集在它成为儒家的经典以前统称为《诗》或《诗三百》。《诗经》的创作,距今二千五百多年,大抵是西周初至春秋中期的作品,它产生于今陕西、山西、河北、河南、山东及湖北等地。《诗经》是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可是它的内容包含着丰富的社会历史资料,很多为其它记录所没有,因此完全有理由把它称为一部古代优秀的历史著作,而且,还具有史部目录的成分。一、《诗经》的史料价值。《诗经》记载了我国从西周初到春秋中期约五百年间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涉及各阶级、各种人物的生活和思想感情,象一面镜子显现了这一时期的社会本质,深刻地反映了奴隶制向封建制变革的社会现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歌总 《诗三百》 春秋中期 文学作品 《诗序》 五百 历史资料 历史著作 陵川 《毛诗序》
下载PDF
棣棠花
4
作者 秦宏平 《黄河》 2012年第6期165-170,共6页
1棣华堂的棣棠花开了。我站在太行山南麓连绵起伏的高坡上,分明看到花开得很艳,满树黄黄的,像翩翩起舞的蝴蝶。在不同的时间,踏着同一块土地,喝着同一块土地上流出来的山泉,注定了我要与棣华堂的老人们来一次约会。
关键词 棣棠花 连绵起伏 陵川 续后汉书 郝天挺 答友人论文法书 大树下 立政 感慨万分 郭绍虞先生
原文传递
内游
5
作者 程大利 《中国书画》 2023年第1期34-34,共1页
元郝经著有《内游》,提出“持心御气,明正精一。游于内而不滞于内,应于外而不逐于外”(见郝经《陵川集》)。内和外是古典哲学概念。《黄帝内经》把人看成一个小的宇宙。这个“内”要与宇宙的“外”协调一致。主张“恬淡虚无,真气从之;... 元郝经著有《内游》,提出“持心御气,明正精一。游于内而不滞于内,应于外而不逐于外”(见郝经《陵川集》)。内和外是古典哲学概念。《黄帝内经》把人看成一个小的宇宙。这个“内”要与宇宙的“外”协调一致。主张“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唐人张璨有论画名言“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这个内中的心源是消化外部世界的感知而有所得。后来,王士祯也论及“得之于内”(见王士祯《渔洋诗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士祯 恬淡虚无 陵川 《黄帝内经》 外部世界 郝经 古典哲学 精神内守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