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9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东太平洋地区DSDP573孔始新世末期的微玻璃陨石
被引量:
5
1
作者
尹延鸿
万天丰
孙嘉诗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7-42,共6页
通过研究 DSDP5 73孔的岩心样品 ,首次在该孔始新世与渐新世的界线地层含金属粘土层中发现了微玻璃陨石 ,且主要富集在其底部。一个样品 (5 g)中最多可达 12粒。这些微玻璃陨石主要呈球形、椭球形。用电子探针测试了其化学成分 ,Si O2 ...
通过研究 DSDP5 73孔的岩心样品 ,首次在该孔始新世与渐新世的界线地层含金属粘土层中发现了微玻璃陨石 ,且主要富集在其底部。一个样品 (5 g)中最多可达 12粒。这些微玻璃陨石主要呈球形、椭球形。用电子探针测试了其化学成分 ,Si O2 含量为 2 9.6 4%~ 5 8.93%,Al2 O3 为 3.42 %~ 2 0 .96 %,Fe O为 9.98%~ 2 9.5 5 %,Mg O为 4.32 %~ 16 .0 5 %,Ir为 0 .0 6 %~ 0 .81%。总体来说 ,微玻璃陨石的化学成分变化较大 ,可能与靶岩的成分变化较大有关。始新世末期北美微玻璃陨石场的展布方向约为 2 5 0°,这与太平洋板块运动方向改变所需要的矢量变化(2 45°)仅相差 5°,推测很可能是始新世末期陨星的撞击引起了太平洋板块在该时期的运动方向由 NNW突然变为NWW。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玻璃
陨
石
含金属粘土层
始新世末期
太平洋板块
海洋沉积物
陨
击
事件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沽源超级环形构造与中生代成矿大爆发
被引量:
2
2
作者
宫进忠
施兴
+1 位作者
张亚东
楚福录
《矿产与地质》
2009年第5期399-405,共7页
由火山喷发、岩浆侵入或陨石撞击作用所形成的环形构造,是地球物质活化迁移的重要场所,对区域成矿过程具有极大的制约意义。在河北省西北部坝上地区,围绕沽源县城一带,早白垩世岩浆岩、布格重力异常及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异常均呈现...
由火山喷发、岩浆侵入或陨石撞击作用所形成的环形构造,是地球物质活化迁移的重要场所,对区域成矿过程具有极大的制约意义。在河北省西北部坝上地区,围绕沽源县城一带,早白垩世岩浆岩、布格重力异常及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异常均呈现明显的多级环带分布。这种现象并非尚义-崇礼-赤城深大断裂与乌龙沟-上黄旗岩浆岩带的简单复合叠置,而是以沽源为中心的火山机构的具体表现。该环形构造至少可划分为三个岩浆岩环带,分布着早白垩世(K—Ar100~123Ma)安山质火山-沉积岩和燕山旋回第四期(K—Ar100~138Ma)次粗面岩、次安山岩、二长斑岩、石英正长斑岩等浅成超浅成侵入岩体或岩株,它们的银、铅、锌、镉、铀、钍、钼、砷、锑等元素显著活化和富集。该环形构造控制着蔡家营铅锌矿、张麻井铀钼矿、彭家沟银矿、青羊沟铅锌矿、牛圈银金矿及北岔沟门铅锌银矿的时空定位。若干迹象表明,沽源环形构造可能是白垩纪时期一次陨击事件(因火星和木星之间两颗小行星的碰撞)的结果,这也许是中生代成矿大爆炸的根本诱发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形构造
地球物理地球化学
成矿大爆发
陨
击
事件
河北沽源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新生代6次陨击事件研究及存在问题
被引量:
2
3
作者
尹延鸿
陈正新
《海洋地质动态》
2006年第2期15-19,共5页
陨击事件对古生物灭绝、古气候、古地质环境演化有重要影响。结合我们在陨击事件方面的新研究成果,探讨了新生代6次主要陨击事件的研究动态及存在问题。近几年来,一些新的陨击证据被进一步发现,有的微玻璃陨石场的分布范围进一步扩大,...
陨击事件对古生物灭绝、古气候、古地质环境演化有重要影响。结合我们在陨击事件方面的新研究成果,探讨了新生代6次主要陨击事件的研究动态及存在问题。近几年来,一些新的陨击证据被进一步发现,有的微玻璃陨石场的分布范围进一步扩大,有的相关源陨击坑的研究取得了新的进展,当然,还有一些难解之谜需要进一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陨
击
事件
微玻璃
陨
石
陨
击
坑
新生代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微玻璃陨石及陨击事件研究进展
4
作者
尹延鸿
《海洋地质动态》
2000年第10期1-3,共3页
近几年来 ,陨击对地学的影响逐渐受到科学家的重视。始新世以来 ,微玻璃陨石事件至少有5期 ,分别发生在距今0.7~0.83Ma、1.04Ma、2.14~2.30Ma、14.7Ma和35Ma。微玻璃陨石事件及陨击事件对地质历史的气候、环境、生物甚至地质构造有重...
近几年来 ,陨击对地学的影响逐渐受到科学家的重视。始新世以来 ,微玻璃陨石事件至少有5期 ,分别发生在距今0.7~0.83Ma、1.04Ma、2.14~2.30Ma、14.7Ma和35Ma。微玻璃陨石事件及陨击事件对地质历史的气候、环境、生物甚至地质构造有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玻璃
陨
石
陨
击
事件
陨
击
坑
地学
分布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青藏高原隆升动力学与阿尔金断裂
被引量:
70
5
作者
葛肖虹
刘永江
任收麦
《中国地质》
CAS
CSCD
2002年第4期346-350,共5页
青藏高原最晚一期也是最强烈的一期隆升发生在1~0.8Ma,与印度洋中脊三联点附近的“亚澳”陨击事件有关。陨击事件引起印度洋的快速扩张并导致印度板块在锡瓦利克带的强烈(A型)俯冲,正是这次俯冲引起了青藏高原及其外围山脉的快速隆升,...
青藏高原最晚一期也是最强烈的一期隆升发生在1~0.8Ma,与印度洋中脊三联点附近的“亚澳”陨击事件有关。陨击事件引起印度洋的快速扩张并导致印度板块在锡瓦利克带的强烈(A型)俯冲,正是这次俯冲引起了青藏高原及其外围山脉的快速隆升,中国西北的盆-山地貌因此而形成,其中东昆仑山推覆隆升近3000m,向北推挤近400km,是柴达木盆地、河西走廊新生界构造变形的主因。因此,“亚澳”陨击事件的影响,提供了青藏高原最晚一期隆升和中亚与中国西部大陆构造形成的大陆动力学背景;根据近年对阿尔金断裂带内同变形期新生矿物的激光微区40Ar/39Ar测年结果,阿尔金断裂走滑变形有可能起始于97~89Ma,它与喜马拉雅“西构造结”的形成(102~85Ma)近于同步,其累积错距达350~400km,晚白垩世—新生代同步错移了两侧原有的构造带和原型盆地,这为中国西部找矿、找油气的的战略评估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隆升
隆升动力学
“亚澳”
陨
击
事件
阿尔金断裂
同步错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青藏高原末次快速隆升与“亚澳”陨击事件
被引量:
24
6
作者
葛肖虹
任收麦
+2 位作者
刘永江
吴光大
袁四化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67-73,共7页
黄土、山前磨拉石年代学最新研究成果表明青藏高原及其相邻山脉最晚一期 ,也是最强烈的隆升事件发生在早更新世晚期 (0 .9~ 0 .8MaB .P .)。这是一次由于印度板块脉冲式陆内俯冲 (A型 )引起的“挤压隆升” ,而不是重力均衡引起的“伸...
黄土、山前磨拉石年代学最新研究成果表明青藏高原及其相邻山脉最晚一期 ,也是最强烈的隆升事件发生在早更新世晚期 (0 .9~ 0 .8MaB .P .)。这是一次由于印度板块脉冲式陆内俯冲 (A型 )引起的“挤压隆升” ,而不是重力均衡引起的“伸展隆升”。它对中亚及我国西部广袤区域盆 -岭地貌的形成、盆地中 -新生界构造变形和大范围的干旱与沙漠化起了决定性的影响。 0 .9~ 0 .8MaB .P .期间发生在印度洋洋中脊三联点附近 (6 7°E ,2 0°S)的“亚澳”陨击事件 ,很可能是引起印度洋快速扩张、导致印度板块在锡瓦利克带强烈俯冲 (A型 ) ,并引起了青藏高原0 .9~ 0 .8MaB .P .快速隆升的大陆动力学背景。其影响不止于印度洋周边 ,而且还涉及西南太平洋。 0 .9MaB .P .前后引起全球气候变化的“中更新世革命”(MPR)、“西太平洋暖池”的形成以及 0 .78MaB .P .布容期与松山期地磁极性倒转 (B M界限 )的发生都可能与此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快速隆升
“亚澳”
陨
击
事件
大陆动力学背景
磁极反转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巨型陨击事件与古生物的大灭绝、大爆发
7
作者
任振球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4期2-3,共2页
在认识世界的道路上 ,人类面临着三大也许是永恒的谜团 ,一是宇宙之谜 ,二是生命之谜 ,三是认识之谜。对这三大之谜的不同回答 ,成为人类有史以来科学的主题和基础、哲学的主题和基础、宗教的主题和基础 ,并因此而演绎出不同时代的科学...
在认识世界的道路上 ,人类面临着三大也许是永恒的谜团 ,一是宇宙之谜 ,二是生命之谜 ,三是认识之谜。对这三大之谜的不同回答 ,成为人类有史以来科学的主题和基础、哲学的主题和基础、宗教的主题和基础 ,并因此而演绎出不同时代的科学体系、哲学体系、宗教体系 ,当然不同时代、不同社会的人类的政治生活、经济生活和文化生活也打上了对这三大之谜回答的深深的烙印。产生于 19世纪的达尔文的“进化论” ,是人类思想史上对生命之谜进行探索和回答的一次划时代的事件。今天看来 ,说达尔文“进化论”的提出 ,对全人类的科学、哲学、宗教、政治、文化以及方方面面产生了极为重大的影响 ,一点也不为过 ,因此 ,达尔文是值得我们怀念和敬仰的伟大的科学家和思想家。但是 ,从“进化论”提出至今已经过去了一百多年了 ,这期间人类的科学思想和哲学思想都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达尔文的“进化论”在人类思想的历史长河中仍然闪现出思想的光辉的同时 ,也暴露出狭隘、粗糙、简单等缺陷 ,因此 ,在人类探索生命之谜的道路上 ,超越达尔文的“进化论”是势在必然的。正因为如此 ,2 0 0 3年 4月6日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编辑部与北京天地生人学术讲座在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会议室 ,举办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型
陨
击
事件
古生物
温室效应
阳伞效应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南塔斯曼海微玻陨石颗粒:深海记录中撞击事件的环境效应
8
作者
李文宝
王汝建
丁晓辉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849-855,共7页
基于常规环境演变指标的研究结果显示,大规模陨击事件的确可以造成地球环境的突变,但是对陨击事件期间水生或陆地植被类型变化的研究却并不多见。因此,通过统计南塔斯曼海大洋钻探计划(ODP)1170站位(47°9.0344′S,146°2.9846...
基于常规环境演变指标的研究结果显示,大规模陨击事件的确可以造成地球环境的突变,但是对陨击事件期间水生或陆地植被类型变化的研究却并不多见。因此,通过统计南塔斯曼海大洋钻探计划(ODP)1170站位(47°9.0344′S,146°2.9846′W;水深2705m)B孔16~15m(mbsf)沉积物中微玻陨石颗粒丰度,结合有孔虫壳体氧、碳同位素(δ^(18)O和δ^(3)C)、表层海水温度(Sea Surface Ternperture,简称SST)等常规参数指标,分析了不同生物标志物含量变化,重建了陨击事件过程中海洋与陆地植被结构的演变历史。结果发现:1)南塔斯曼海ODP 1170站位沉积物中微玻陨石颗粒丰度峰值出现在15.55~15.45m,且.根据生物地层确定来源于0.8Ma前后的澳大利亚陨击事件(Australian Meteorite lnpact Event,简称AMIE),其中微玻陨石颗粒最多出现在15.50m,颗粒丰度达9.4枚/g;2)AMIE导致SST下降约1.7℃,颗石藻与硅藻的含量比值由15.58m的约6突然下降到15.50m的约2.6,显示表层海水环境向有利于硅藻等生存的方向发展,同时烷烃C_(15~19)与C_(21~25)的含量突然下降约50%,显示表层海水环境向不利于菌(藻)类或其他浮游植物等生存的方向演化;3)AMIE对陆地植被种类的演化及陆源有机质输入的影响有限,并且.在微玻陨石丰度下降的15.45~15.30m深度;ACL,C_(31)/C_(29)和∑Odd(C_(25~33))却突然增加,显示陆源植被种类变化对AMIE的响应可能存在一定程度的滞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玻
陨
石
澳大利亚
陨
击
事件
生物标志物
环境效应
南塔斯曼海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陨击天文事件与新生代全球气候变化
被引量:
1
9
作者
傅恒
高雁飞
肖重阳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CAS
CSCD
2013年第4期106-110,共5页
全球范围内已确认的新生代陨击天文事件有8次,根据陨击直接证据或板块构造演化等推测的陨击事件至少还有3次,这些陨击天文事件都对应了新生代不同程度的气候变化。新生代全球气候变化的触发因素主要包括陨击天文事件、地球轨道参数变化...
全球范围内已确认的新生代陨击天文事件有8次,根据陨击直接证据或板块构造演化等推测的陨击事件至少还有3次,这些陨击天文事件都对应了新生代不同程度的气候变化。新生代全球气候变化的触发因素主要包括陨击天文事件、地球轨道参数变化、CO2浓度降低和全球碳循环变化、海洋及大气系统大量甲烷水合物释放、洋流变化及全球规模的构造运动(如构造隆升、超地幔柱、大规模火山活动)等,陨击天文事件是全球气候变化最主要的触发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陨
击
天文
事件
全球气候变化
新生代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东太平洋地区DSDP573孔始新世末期的微玻璃陨石
被引量:
5
1
作者
尹延鸿
万天丰
孙嘉诗
机构
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
中国地质大学
出处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7-42,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 4 9776 2 94)
文摘
通过研究 DSDP5 73孔的岩心样品 ,首次在该孔始新世与渐新世的界线地层含金属粘土层中发现了微玻璃陨石 ,且主要富集在其底部。一个样品 (5 g)中最多可达 12粒。这些微玻璃陨石主要呈球形、椭球形。用电子探针测试了其化学成分 ,Si O2 含量为 2 9.6 4%~ 5 8.93%,Al2 O3 为 3.42 %~ 2 0 .96 %,Fe O为 9.98%~ 2 9.5 5 %,Mg O为 4.32 %~ 16 .0 5 %,Ir为 0 .0 6 %~ 0 .81%。总体来说 ,微玻璃陨石的化学成分变化较大 ,可能与靶岩的成分变化较大有关。始新世末期北美微玻璃陨石场的展布方向约为 2 5 0°,这与太平洋板块运动方向改变所需要的矢量变化(2 45°)仅相差 5°,推测很可能是始新世末期陨星的撞击引起了太平洋板块在该时期的运动方向由 NNW突然变为NWW。
关键词
微玻璃
陨
石
含金属粘土层
始新世末期
太平洋板块
海洋沉积物
陨
击
事件
Keywords
microtektite
metalliferous claystone
the end of Eocene
Pacific plate
分类号
P736 [天文地球—海洋地质]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沽源超级环形构造与中生代成矿大爆发
被引量:
2
2
作者
宫进忠
施兴
张亚东
楚福录
机构
河北省地球物理勘查院
出处
《矿产与地质》
2009年第5期399-405,共7页
文摘
由火山喷发、岩浆侵入或陨石撞击作用所形成的环形构造,是地球物质活化迁移的重要场所,对区域成矿过程具有极大的制约意义。在河北省西北部坝上地区,围绕沽源县城一带,早白垩世岩浆岩、布格重力异常及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异常均呈现明显的多级环带分布。这种现象并非尚义-崇礼-赤城深大断裂与乌龙沟-上黄旗岩浆岩带的简单复合叠置,而是以沽源为中心的火山机构的具体表现。该环形构造至少可划分为三个岩浆岩环带,分布着早白垩世(K—Ar100~123Ma)安山质火山-沉积岩和燕山旋回第四期(K—Ar100~138Ma)次粗面岩、次安山岩、二长斑岩、石英正长斑岩等浅成超浅成侵入岩体或岩株,它们的银、铅、锌、镉、铀、钍、钼、砷、锑等元素显著活化和富集。该环形构造控制着蔡家营铅锌矿、张麻井铀钼矿、彭家沟银矿、青羊沟铅锌矿、牛圈银金矿及北岔沟门铅锌银矿的时空定位。若干迹象表明,沽源环形构造可能是白垩纪时期一次陨击事件(因火星和木星之间两颗小行星的碰撞)的结果,这也许是中生代成矿大爆炸的根本诱发机制。
关键词
环形构造
地球物理地球化学
成矿大爆发
陨
击
事件
河北沽源
Keywords
Circular structure
Geophysics and geochemistry
Mineralization big explosion
Meteorite impact event
Guyuan Hebei Province
分类号
P588 [天文地球—岩石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新生代6次陨击事件研究及存在问题
被引量:
2
3
作者
尹延鸿
陈正新
机构
国土资源部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
出处
《海洋地质动态》
2006年第2期15-19,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0272078)
文摘
陨击事件对古生物灭绝、古气候、古地质环境演化有重要影响。结合我们在陨击事件方面的新研究成果,探讨了新生代6次主要陨击事件的研究动态及存在问题。近几年来,一些新的陨击证据被进一步发现,有的微玻璃陨石场的分布范围进一步扩大,有的相关源陨击坑的研究取得了新的进展,当然,还有一些难解之谜需要进一步探讨。
关键词
陨
击
事件
微玻璃
陨
石
陨
击
坑
新生代
Keywords
meteorite events
microtektites
crater
Cenozoic Era
分类号
P736.22 [天文地球—海洋地质]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微玻璃陨石及陨击事件研究进展
4
作者
尹延鸿
机构
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
出处
《海洋地质动态》
2000年第10期1-3,共3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批准号 :49776294)
文摘
近几年来 ,陨击对地学的影响逐渐受到科学家的重视。始新世以来 ,微玻璃陨石事件至少有5期 ,分别发生在距今0.7~0.83Ma、1.04Ma、2.14~2.30Ma、14.7Ma和35Ma。微玻璃陨石事件及陨击事件对地质历史的气候、环境、生物甚至地质构造有重要影响。
关键词
微玻璃
陨
石
陨
击
事件
陨
击
坑
地学
分布
分类号
P185.83 [天文地球—天文学]
P539.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青藏高原隆升动力学与阿尔金断裂
被引量:
70
5
作者
葛肖虹
刘永江
任收麦
机构
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出处
《中国地质》
CAS
CSCD
2002年第4期346-350,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9772157)
文摘
青藏高原最晚一期也是最强烈的一期隆升发生在1~0.8Ma,与印度洋中脊三联点附近的“亚澳”陨击事件有关。陨击事件引起印度洋的快速扩张并导致印度板块在锡瓦利克带的强烈(A型)俯冲,正是这次俯冲引起了青藏高原及其外围山脉的快速隆升,中国西北的盆-山地貌因此而形成,其中东昆仑山推覆隆升近3000m,向北推挤近400km,是柴达木盆地、河西走廊新生界构造变形的主因。因此,“亚澳”陨击事件的影响,提供了青藏高原最晚一期隆升和中亚与中国西部大陆构造形成的大陆动力学背景;根据近年对阿尔金断裂带内同变形期新生矿物的激光微区40Ar/39Ar测年结果,阿尔金断裂走滑变形有可能起始于97~89Ma,它与喜马拉雅“西构造结”的形成(102~85Ma)近于同步,其累积错距达350~400km,晚白垩世—新生代同步错移了两侧原有的构造带和原型盆地,这为中国西部找矿、找油气的的战略评估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
关键词
青藏高原隆升
隆升动力学
“亚澳”
陨
击
事件
阿尔金断裂
同步错移
Keywords
Tibet-Qinghai Plateau
uplift dynamics
Australasian meteorite impact event
Altun fault
synchronous displacement
分类号
P542.3 [天文地球—构造地质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青藏高原末次快速隆升与“亚澳”陨击事件
被引量:
24
6
作者
葛肖虹
任收麦
刘永江
吴光大
袁四化
机构
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青海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出处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67-73,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 :40 2 72 0 99)资助
文摘
黄土、山前磨拉石年代学最新研究成果表明青藏高原及其相邻山脉最晚一期 ,也是最强烈的隆升事件发生在早更新世晚期 (0 .9~ 0 .8MaB .P .)。这是一次由于印度板块脉冲式陆内俯冲 (A型 )引起的“挤压隆升” ,而不是重力均衡引起的“伸展隆升”。它对中亚及我国西部广袤区域盆 -岭地貌的形成、盆地中 -新生界构造变形和大范围的干旱与沙漠化起了决定性的影响。 0 .9~ 0 .8MaB .P .期间发生在印度洋洋中脊三联点附近 (6 7°E ,2 0°S)的“亚澳”陨击事件 ,很可能是引起印度洋快速扩张、导致印度板块在锡瓦利克带强烈俯冲 (A型 ) ,并引起了青藏高原0 .9~ 0 .8MaB .P .快速隆升的大陆动力学背景。其影响不止于印度洋周边 ,而且还涉及西南太平洋。 0 .9MaB .P .前后引起全球气候变化的“中更新世革命”(MPR)、“西太平洋暖池”的形成以及 0 .78MaB .P .布容期与松山期地磁极性倒转 (B M界限 )的发生都可能与此有关。
关键词
青藏高原
快速隆升
“亚澳”
陨
击
事件
大陆动力学背景
磁极反转
Keywords
Qinghai Xizang Plateau, rapid uplift, Australasian event of meteorites, continental dynamics, geomagnetic reversal
分类号
P542 [天文地球—构造地质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巨型陨击事件与古生物的大灭绝、大爆发
7
作者
任振球
机构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出处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4期2-3,共2页
文摘
在认识世界的道路上 ,人类面临着三大也许是永恒的谜团 ,一是宇宙之谜 ,二是生命之谜 ,三是认识之谜。对这三大之谜的不同回答 ,成为人类有史以来科学的主题和基础、哲学的主题和基础、宗教的主题和基础 ,并因此而演绎出不同时代的科学体系、哲学体系、宗教体系 ,当然不同时代、不同社会的人类的政治生活、经济生活和文化生活也打上了对这三大之谜回答的深深的烙印。产生于 19世纪的达尔文的“进化论” ,是人类思想史上对生命之谜进行探索和回答的一次划时代的事件。今天看来 ,说达尔文“进化论”的提出 ,对全人类的科学、哲学、宗教、政治、文化以及方方面面产生了极为重大的影响 ,一点也不为过 ,因此 ,达尔文是值得我们怀念和敬仰的伟大的科学家和思想家。但是 ,从“进化论”提出至今已经过去了一百多年了 ,这期间人类的科学思想和哲学思想都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达尔文的“进化论”在人类思想的历史长河中仍然闪现出思想的光辉的同时 ,也暴露出狭隘、粗糙、简单等缺陷 ,因此 ,在人类探索生命之谜的道路上 ,超越达尔文的“进化论”是势在必然的。正因为如此 ,2 0 0 3年 4月6日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编辑部与北京天地生人学术讲座在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会议室 ,举办了“
关键词
巨型
陨
击
事件
古生物
温室效应
阳伞效应
分类号
Q111 [生物学—普通生物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南塔斯曼海微玻陨石颗粒:深海记录中撞击事件的环境效应
8
作者
李文宝
王汝建
丁晓辉
机构
内蒙古农业大学水利与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同济大学海洋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
出处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849-855,共7页
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973项目)(批准号:G2007CB81590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41030859)
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任务书编号:水[2011]01-14-04)联合资助
文摘
基于常规环境演变指标的研究结果显示,大规模陨击事件的确可以造成地球环境的突变,但是对陨击事件期间水生或陆地植被类型变化的研究却并不多见。因此,通过统计南塔斯曼海大洋钻探计划(ODP)1170站位(47°9.0344′S,146°2.9846′W;水深2705m)B孔16~15m(mbsf)沉积物中微玻陨石颗粒丰度,结合有孔虫壳体氧、碳同位素(δ^(18)O和δ^(3)C)、表层海水温度(Sea Surface Ternperture,简称SST)等常规参数指标,分析了不同生物标志物含量变化,重建了陨击事件过程中海洋与陆地植被结构的演变历史。结果发现:1)南塔斯曼海ODP 1170站位沉积物中微玻陨石颗粒丰度峰值出现在15.55~15.45m,且.根据生物地层确定来源于0.8Ma前后的澳大利亚陨击事件(Australian Meteorite lnpact Event,简称AMIE),其中微玻陨石颗粒最多出现在15.50m,颗粒丰度达9.4枚/g;2)AMIE导致SST下降约1.7℃,颗石藻与硅藻的含量比值由15.58m的约6突然下降到15.50m的约2.6,显示表层海水环境向有利于硅藻等生存的方向发展,同时烷烃C_(15~19)与C_(21~25)的含量突然下降约50%,显示表层海水环境向不利于菌(藻)类或其他浮游植物等生存的方向演化;3)AMIE对陆地植被种类的演化及陆源有机质输入的影响有限,并且.在微玻陨石丰度下降的15.45~15.30m深度;ACL,C_(31)/C_(29)和∑Odd(C_(25~33))却突然增加,显示陆源植被种类变化对AMIE的响应可能存在一定程度的滞后。
关键词
微玻
陨
石
澳大利亚
陨
击
事件
生物标志物
环境效应
南塔斯曼海
Keywords
Tasman Seamicrotektite, Australian Meteorite Impact Event, environmental effect, biomarker, Southern
分类号
P736.12 [天文地球—海洋地质]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陨击天文事件与新生代全球气候变化
被引量:
1
9
作者
傅恒
高雁飞
肖重阳
机构
成都理工大学能源学院
出处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CAS
CSCD
2013年第4期106-110,共5页
文摘
全球范围内已确认的新生代陨击天文事件有8次,根据陨击直接证据或板块构造演化等推测的陨击事件至少还有3次,这些陨击天文事件都对应了新生代不同程度的气候变化。新生代全球气候变化的触发因素主要包括陨击天文事件、地球轨道参数变化、CO2浓度降低和全球碳循环变化、海洋及大气系统大量甲烷水合物释放、洋流变化及全球规模的构造运动(如构造隆升、超地幔柱、大规模火山活动)等,陨击天文事件是全球气候变化最主要的触发因素。
关键词
陨
击
天文
事件
全球气候变化
新生代
Keywords
meteorite-impact astronomical event
global climatic change
Cenezoic
分类号
P542 [天文地球—构造地质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东太平洋地区DSDP573孔始新世末期的微玻璃陨石
尹延鸿
万天丰
孙嘉诗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沽源超级环形构造与中生代成矿大爆发
宫进忠
施兴
张亚东
楚福录
《矿产与地质》
2009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新生代6次陨击事件研究及存在问题
尹延鸿
陈正新
《海洋地质动态》
2006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微玻璃陨石及陨击事件研究进展
尹延鸿
《海洋地质动态》
2000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青藏高原隆升动力学与阿尔金断裂
葛肖虹
刘永江
任收麦
《中国地质》
CAS
CSCD
2002
7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青藏高原末次快速隆升与“亚澳”陨击事件
葛肖虹
任收麦
刘永江
吴光大
袁四化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
2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巨型陨击事件与古生物的大灭绝、大爆发
任振球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南塔斯曼海微玻陨石颗粒:深海记录中撞击事件的环境效应
李文宝
王汝建
丁晓辉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陨击天文事件与新生代全球气候变化
傅恒
高雁飞
肖重阳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CAS
CSCD
2013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