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革新MUCT工艺处理含盐污水 被引量:3
1
作者 叶柳 彭永臻 +1 位作者 崔有为 王晓伟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1087-1092,共6页
为了考察高盐污水生物处理过程中营养污染物的去除效果及盐度对去除率的影响,试验选用革新MUCT工艺在稳定盐度下对淡水污泥进行驯化后,对盐度约为10 g/L的实际含盐污水进行处理.结果表明,系统对总无机氮和P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87%和72%;... 为了考察高盐污水生物处理过程中营养污染物的去除效果及盐度对去除率的影响,试验选用革新MUCT工艺在稳定盐度下对淡水污泥进行驯化后,对盐度约为10 g/L的实际含盐污水进行处理.结果表明,系统对总无机氮和P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87%和72%;在不同盐度冲击下,系统对有机物和N、P的去除特性也不同,盐度冲击对有机物和N的去除影响较小而对P的去除影响较大,高盐度的冲击影响远大于低盐度的冲击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盐 脱N p 革新MUCT
下载PDF
钨酸铵溶液中硝酸铬除磷工艺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胡小洣 万林生 +3 位作者 邱亚明 刘鹏 潘明然 杨亮 《稀有金属与硬质合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4,共4页
在(NH_4)_2WO_4溶液中采用Cr(NO3)3沉淀法深度除P,系统考察了Cr(NO3)3添加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NH_4)_2WO_4溶液pH值和初始P浓度对除P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Cr添加量为理论量3倍、温度55℃、时间120min、(NH_4)_2WO_4溶液pH值9.8... 在(NH_4)_2WO_4溶液中采用Cr(NO3)3沉淀法深度除P,系统考察了Cr(NO3)3添加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NH_4)_2WO_4溶液pH值和初始P浓度对除P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Cr添加量为理论量3倍、温度55℃、时间120min、(NH_4)_2WO_4溶液pH值9.81、初始P浓度37.4mg/L的优化条件下,除P后(NH_4)_2WO_4溶液中的残留P浓度为14.95mg/L,满足制备APT-0级产品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H4)2WO4溶液 Cr(NO3)3 沉淀法 p
下载PDF
适宜新农村发展的污水处理工艺脱氮除磷效果的探讨
3
作者 成春芳 杨飞 王霞 《科园月刊》 2010年第11期50-51,共2页
阐述三沟氧化沟工艺特点和机理,结合某县城污水厂的运行实例,探讨其脱氮除磷效果,从其运行结果看处理后的出水能达到达标排放要求且出水效果比较稳定。其操作简单,能耗低,运行管理方便,占地面积少的优势适宜新农村发展。
关键词 三沟氧化沟 脱N p 转刷 DO
下载PDF
污泥回流和前置区T_(HR)对氧化沟N、P去除的影响 被引量:4
4
作者 乔海兵 王淑莹 +2 位作者 姚学同 高春娣 侯红勋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08-412,共5页
为了进一步优化设选择池和厌氧池(前置区)的微孔曝气氧化沟系统的运行效果,运用3水平、3因素正交试验研究了污泥回流比及其分配比例、前置区水力停留时间对系统N、P去除的影响,通过对TN和TP去除率的极差和方差分析得到:污泥回流比对脱N... 为了进一步优化设选择池和厌氧池(前置区)的微孔曝气氧化沟系统的运行效果,运用3水平、3因素正交试验研究了污泥回流比及其分配比例、前置区水力停留时间对系统N、P去除的影响,通过对TN和TP去除率的极差和方差分析得到:污泥回流比对脱N、除P都具有重要的影响;前置区停留时间和污泥质量分配比对脱N影响不大,而对除P有一定影响.选取系统的最佳运行工况为:回流比为100%~125%;污泥质量分配比为3:7;前置区停留时间为1.9 h.此时出水中,ρTN<15 mg/L,ρTP<2.5 mg/L,TN可以稳定达标排放,但除P效果不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沟 正交试验 脱Np
下载PDF
城镇污水处理厂工艺升级改造分析探讨 被引量:3
5
作者 牛莉萍 《能源与节能》 2015年第1期118-120,共3页
根据国家"十二五"期间新增N、P污染物减排的任务要求,对目前应用的传统活性污泥法A2/O生活污水脱N除P处理工艺机理及其特点进行分析,探讨对生活污水处理工艺升级改造,以提高N、P去除率。采用A2/O-MBR(Membrane Bio-Reactor,... 根据国家"十二五"期间新增N、P污染物减排的任务要求,对目前应用的传统活性污泥法A2/O生活污水脱N除P处理工艺机理及其特点进行分析,探讨对生活污水处理工艺升级改造,以提高N、P去除率。采用A2/O-MBR(Membrane Bio-Reactor,膜生物反应器)组合工艺处理生活污水,这是通过膜分离技术与生物处理技术有机结合的新型态生活污水处理,使得处理后的水质更优良,出水水质达到更高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活污水 A^2/O工艺 脱Np A^2/O-MBR组合工艺
下载PDF
改性粉煤灰对滇池大观楼水体中氮、磷吸附效果的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郑艳梅 陈喜 《环境科学导刊》 2015年第4期65-71,共7页
采用不同改性后的粉煤灰,对滇池大观楼水体中总氮、总磷进行吸附试验。结果表明:灰水比为1∶25时,经氢氧化钠改性、加热(300℃、500℃、700℃)改性的粉煤灰脱氮效果较好;微波改性(200W、400W、800W)、加热(300℃、500℃、700℃)改性的... 采用不同改性后的粉煤灰,对滇池大观楼水体中总氮、总磷进行吸附试验。结果表明:灰水比为1∶25时,经氢氧化钠改性、加热(300℃、500℃、700℃)改性的粉煤灰脱氮效果较好;微波改性(200W、400W、800W)、加热(300℃、500℃、700℃)改性的粉煤灰、未改性粉煤灰脱磷效果较好;微波改性>未改性>加热改性。震荡20min,粉煤灰对水体中的总磷、总氮的吸附基本达到饱和。总体来说加热500℃改性后的粉煤灰脱氮除磷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性粉煤灰 吸附处理 脱Np 水处理试验
下载PDF
丝状藻生物膜强化表面流湿地系统水质净化试验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吉佳馨 夏霆 +1 位作者 狄文亮 刘珍妮 《人民珠江》 2017年第10期81-86,共6页
针对表面流湿地水质净化效果不足的缺陷,考虑采用丝状藻生物膜附着于表面流湿地基质中构建丝状藻生物膜强化表流湿地。对比试验标明:丝状藻生物膜强化后的表面流湿地可以显著提高污染物去除效率,控制同样的进水浓度和水力负荷,在试验期... 针对表面流湿地水质净化效果不足的缺陷,考虑采用丝状藻生物膜附着于表面流湿地基质中构建丝状藻生物膜强化表流湿地。对比试验标明:丝状藻生物膜强化后的表面流湿地可以显著提高污染物去除效率,控制同样的进水浓度和水力负荷,在试验期前7~8 d,强化藻生物膜强化基质的人工湿地系统对COD_(Mn)、TN、NH3-N和TP的去除率较普通基质的污染物去除率提高了24.73%,20.84%,21.23%和11.3%;相比于丝状藻静水状态下的水质净化效果,连续运行的强化藻生物膜湿地系统中,对水体TN,NH3-N及CODMn去除率更为稳定,对TP去除效果接近,也一定程度上抑制了TN和NH3-N反向释放及CODMn浓度回升现象。为保证藻生物膜强化表面流湿地的连续运行,在藻类衰亡阶段应改变水力条件以及时清理衰亡的丝状藻,控制藻生物膜的厚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状藻生物膜 表面流湿地 脱Np
下载PDF
OCO污水处理工艺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1
8
作者 殷旭东 李德豪 高桂枝 《茂名学院学报》 2008年第4期22-25,共4页
介绍与评价了OCO工艺装置及池形结构、脱氮除磷的原理及研究现状。OCO工艺具有除氮除磷功能强、自动化程度高、运转方式灵活、占地少、出水水质稳定等特点,适合高浓度工矿企业废水和城市生活污水的处理。
关键词 污水处理 OCO工艺 脱Np
下载PDF
可除P-半单BCI-代数的若干性质
9
作者 刘军 姚春临 贺志明 《江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年第4期311-314,共4页
在P-半单BCI-代数的基础上定义了可除性,并给出了可除P-半单BCI-代数的直积还是可除P-半单BCI-代数,以及可除P-半单BCI-代数是它的扩代数的直积项等若干性质。
关键词 p-半单BCI-代数 直积 正合序列
下载PDF
一类特殊的无限非正则p-群 被引量:1
10
作者 吕恒 薛海波 陈贵云 《武汉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25-27,共3页
利用有限正则p-群和局部幂零群的理论,得到:如果G是可解的非正则p-群,且G的每一个无限真子群是正则的,那么群G是秩为p-1的可除阿贝尔群被循环群的扩张.
关键词 正则p-群 局部幂零群 拟循环p-群 阿贝尔p-群
下载PDF
一类特殊的无限非正则p-群Ⅱ
11
作者 薛海波 吕恒 《武汉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40-242,共3页
对于群本身是非正则的但其每一个无限子群均为正则的一类局部幂零p-群给出了结构的刻画,证明了:若局部幂零p群是正则的且其每一个子群是次正规的,则该群是幂零的.
关键词 正则p-群 局部幂零群 拟循环p-群 阿贝尔p-群
原文传递
四沟氧化沟在实际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
12
作者 张小刚 《城市建筑》 2014年第11期384-384,共1页
本文针对泰宁县城区污水处理厂四沟氧化沟除 P效果不佳、污泥浓度分布等存在的问题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了适当的改进措施。
关键词 污泥浓度分布 改进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