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5G技术院前-院内急诊医疗服务平台建设的研究 被引量:57
1
作者 葛芳民 李强 +7 位作者 林高兴 倪亦琪 张旻海 王理 王旭 吴春双 李倩 张茂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223-1227,共5页
目的探索基于新一代的5G通讯技术,构建院前-院内急诊医疗服务的新平台,为进一步提高急诊医疗服务水平提供基础。方法研究于2017年10月至2019年4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进行,基于国内外急诊医疗服务的最新要求,组织跨行业、多学... 目的探索基于新一代的5G通讯技术,构建院前-院内急诊医疗服务的新平台,为进一步提高急诊医疗服务水平提供基础。方法研究于2017年10月至2019年4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进行,基于国内外急诊医疗服务的最新要求,组织跨行业、多学科的技术力量研究开发。先确定院前-院内急诊医疗服务的流程,构建5G条件下平台建设的模块和技术路线,逐项测试单项技术,再逐步整合在救护车和医院急诊两个平台上,最后在全程5G网络支持下进行模拟实战综合测试。结果基于5G技术建设的院前-院内急诊医疗服务平台,由5G救护车、5G全景VR实时显示系统、5G远程超声检查系统、医用无人机系统、5G急救指挥平台五个部分组成。(1)5G救护车内含有多功能监护仪、呼吸机、除颤监护仪、便携式B超机等医疗设备,以及基于5G网络的高清远程视频互动系统、VR浸入式实时全景体验系统、GPS定位系统等。(2)5G全景VR实时显示系统包括VR全景摄像头和VR眼镜,VR眼镜的佩戴者能实时查看救护车上情况。(3)5G远程超声检查系统集成了机器人技术、实时远程控制技术及超声影像技术,医生通过操纵机械臂同步控制设置在异地的超声探头的移动,患者的图像、彩超画面也能够实时回传。(4)医用无人机系统通过5G网联无人机让医疗资源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实现快速调拨。(5)急救指挥平台借助于5G通讯、人工智能和物联网,能够整合、传递、展示多种来源、多种形式的急救数据。结论基于5G技术构建的院前-院内急诊医疗服务新平台,可以获得院前-院内更丰富、更流畅的信息交流,实现在以往网络条件下难以达到的功能,值得进一步的探索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G技术 急诊医疗服务体系 院前-院内联系
原文传递
互联网+智慧急救在重型颅脑创伤患者开颅术前应用效果的研究 被引量:11
2
作者 王宁 万烨东 +6 位作者 杜国森 潘柏林 吴天涯 韦超 方乃成 赵明 徐龙彪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554-1558,共5页
目的探讨“互联网+智慧急救”模式在重型颅脑创伤患者开颅术前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在本院行开颅手术的重型颅脑创伤患者100例,依据就诊时间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50例:2019年1月至6月对照组实施常规急救模式,在患者入院后启动救治;2... 目的探讨“互联网+智慧急救”模式在重型颅脑创伤患者开颅术前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在本院行开颅手术的重型颅脑创伤患者100例,依据就诊时间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50例:2019年1月至6月对照组实施常规急救模式,在患者入院后启动救治;2019年7月至12月的患者为研究组,实施“互联网+智慧急救”模式,在患者入院前进行院内协同救治并做好急救准备。比较两组患者开颅术前救治时间差异,并随访1年,对患者住院天数、急诊室到手术室开始时间、住院总体费用、预后评分(GOS评分)、满意度、病死率进行评价。结果研究组的平均住院天数、急诊室到手术室开始时间、住院总体费用、病死率相比对照组均有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同时,研究组预后评分(GOS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互联网+智慧急救延伸至重型颅脑创伤患者开颅术前的应用,加强急救信息交流,缩短患者各环节救治时间,减少开颅术前时延。从而建立一套系统、规范、合理、高效的运转模式,为后续治疗创造有利条件,提高重型颅脑创伤患者的救治成功率,改善患者预后,提高患方的急诊服务满意度,具有临床应用可行性和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颅脑创伤 急救模式 院前-院内联系 信息系统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