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779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院前急救在急救医学与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中的重要作用 被引量:186
1
作者 吕传柱 周才旺 +2 位作者 张玉霞 余松 蒙碧波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370-371,共2页
关键词 院前急救 急救医学 医疗卫生服务
下载PDF
院前急救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127
2
作者 黄春华 《中华全科医学》 2015年第4期667-669,共3页
目的抢救急性心肌梗死发病患者的关键在于对患者进行科学的院前急救以及转运,为提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抢救成功率,缩短急诊抢救时间,降低住院期间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和住院时间,改善患者满意度,运用并探讨了院前急救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 目的抢救急性心肌梗死发病患者的关键在于对患者进行科学的院前急救以及转运,为提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抢救成功率,缩短急诊抢救时间,降低住院期间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和住院时间,改善患者满意度,运用并探讨了院前急救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绍兴市人民医院于2013年3月—9月接受救治的57例患者采取常规院前急救护理措施,对2013年10月—2014年3月收治的49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临床护理路径指导小组的指导下实施院前急救路径护理措施,采用t检验分别统计分析实施前后患者的急诊抢救时间、患者存活率、住院期间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住院时间和患者满意度情况,比较实施前后患者的临床效果,以P<0.05表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实施院前急救护理路径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抢救时间、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住院时间分别由实施前的(44.3±7.1)min、17.4%(8/46)、(14.5±5.3)d降低至(35.7±5.2)min、2.1%(1/47)和(11.4±3.7)d,患者存活率和患者满意度分别有由实施前的80.7%(46/57)、3.7±0.4提高至95.9%(47/49)和4.5±0.8,实施前后的各项目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院前急救护理路径的实施显著缩短了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时间和住院时间,降低了心血管时间发生率和患者病死率,提高了患者满意度,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院前急救 护理路径 急性心肌梗死
原文传递
中国院前急救的标准化问题 被引量:119
3
作者 吕传柱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8期571-572,共2页
关键词 中国 院前急救 标准化 急救中心 从业人员
原文传递
院前应用格拉斯哥昏迷分级评分评估颅脑损伤患者与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11
4
作者 王小刚 高丁 +1 位作者 李涛 张晓惠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15年第8期36-39,共4页
目的探讨院前应用格拉斯哥昏迷分级评分(GCS)评估颅脑损伤患者预后的相关性,为临床院前评估提供参考。方法回顾分析625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出院病例资料,包括院前一般资料、院前评估资料、预后指标,进行入院时GCS与ICU死亡率之间的相... 目的探讨院前应用格拉斯哥昏迷分级评分(GCS)评估颅脑损伤患者预后的相关性,为临床院前评估提供参考。方法回顾分析625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出院病例资料,包括院前一般资料、院前评估资料、预后指标,进行入院时GCS与ICU死亡率之间的相关性分析,存活者入院时GCS与住院时间、伤后第12个月的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之间的关系,以GCS评分≤8作为预计住院死亡和远期预后不良,计算GCS评分≤8在预测住院死亡和远期预后不良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结果 625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294例患者(47.04%)在ICU治疗期间死亡,331例患者(52.96%)长期生存。伤后12个月GOS评分为1分13例(3.93%),2分27例(8.16%),3分36例(10.88%),4分96例(29%),5分159例(48.04%),预后不良76例(22.96%),预后良好255例(77.04%)。不同院前GCS评分、睁眼反应评分、语言反应评分、运动反应评分者的死亡率差异有显著性。不同院前GCS评分、运动反应评分者的平均住院时间差异有显著性。不同院前GCS评分、睁眼反应评分、语言反应评分、运动反应评分的伤后第12个月的GOS评分差异有显著性。GCS评分≤8的住院死亡预测敏感性48.98%、特异性90.94%、准确性71.20%,远期预后不良预测的敏感性59.21%、特异性98.04%、准确率89.12%。结论 GCS评分与住院死亡和远期预后不良呈负相关,GCS可作为住院死亡和远期预后的预测指标,具有较高特异性及远期预后评估准确性,适用于颅脑损伤患者院前快速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损伤 格拉斯哥昏迷分级评分 院前急救 预后
下载PDF
我国八个大中城市院前急救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被引量:94
5
作者 张在其 骆福添 +23 位作者 陈兵 陈锋 公保才旦 黄力 柯俊 赖欣 李继良 李金年 林才经 刘向 陆家韬 孟庆华 宁哗 裴雅春 孙文会 熊悦安 张斌 赵兴吉 欧阳文伟 陈文标 陈玮莹 郭彦池 杨正飞 黄子通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130-1136,共7页
目的 调查我国大中城市院前急救患者流行病学情况,探讨院前急救病例特点.方法 从我国8个大中城市急救中心系统数据库中导出2008年度全部数据,就其有完整记录的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院前急救组调度时间、到达时间、现场时间、返... 目的 调查我国大中城市院前急救患者流行病学情况,探讨院前急救病例特点.方法 从我国8个大中城市急救中心系统数据库中导出2008年度全部数据,就其有完整记录的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院前急救组调度时间、到达时间、现场时间、返回时间、出车总时间、急救半径分别为(2.16±1.10)min,(14.01±6.82)min,(12.12±5.96)min,(14.08±6.85)min,(42.34±20.21)min和(8.50±4.18)km,院前非死亡组分别为(2.19±1.13)min,(14.15±7.14)min,(11.60±6.72)min,(14.92±6.89)min,(41.86±19.53)min和(8.63±4.31)km,院前死亡组分别为(2.10±1.08)min,(13.68±7.14)min,(25.25±12.34)min,(13.75±6.48)min,(54.74±25.47)min和(7.86±3.91)km,院前非心脏性猝死组分别为(2.09±1.03)min,(13.58±6.78)min,(25.53±12.34)min,(13.60±6.54)min,(53.79±23.77)min和(7.67±3.86)km,院前心脏性猝死组分别为(2.12±1.02)min,(14.10±7.05)min,(24.79±12.08)min,(13.79±6.61)min,(54.80±25.36)min和(7.90±3.92)km.院前死亡组的调度时间、到达时间、返回时间、急救半径均明显小于院前非死亡组,前组的现场时间、出车总时间均明显大于后者(P<0.05或P<0.01).院前心脏性猝死组的调度时间、返回时间与院前非心脏性猝死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前组的到达时间、出车总时间、急救半径均明显大于后组,而现场时间明显小于后组(P<0.05或P<0.01).(2)院前急救组、院前非死亡组、院前死亡组、院前非心脏性猝死组、院前心脏性猝死组的病例数均以第一季度为最多,其最少时间段分别是4:00-6:00、4:00-6:00、4:00-6:00、22:00-24:00、2:00-4:00,其最多时间段分别是20:00-22:00、20:00-22:00、8:00-10:00、2:00-4:00、8:00-10:00.(3)在241 876例院前急救病例中,创伤类患者是院前急救中最多的,年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院前急救 院前死亡 心脏性猝死 流行病学分析 大中城市 创伤 神经系统 循环系统 消化系统 呼吸系统 中毒
原文传递
6646例院前急救与转运患者的疾病谱研究 被引量:80
6
作者 阮海林 杨春旭 +1 位作者 丁爱国 黄福文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5年第20期1689-1691,共3页
目的了解综合性医院院前急救与转运患者的疾病谱.方法对2003年用救护车送至我院的院前急救与转运患者的性别、年龄、就诊时间、急诊诊断或主诉、去向等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1年内院前急救与转运患者6 646例,男女比为1.65∶1;年龄(40.18... 目的了解综合性医院院前急救与转运患者的疾病谱.方法对2003年用救护车送至我院的院前急救与转运患者的性别、年龄、就诊时间、急诊诊断或主诉、去向等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1年内院前急救与转运患者6 646例,男女比为1.65∶1;年龄(40.18±21.05)岁;每天12∶00~15∶00和21∶00~24∶00为到院高峰时间;创伤、神经系统疾病、急性中毒、心血管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居前5位.前6位疾病为颅脑损伤、四肢或身体未特指部位损伤、脑出血、脑梗死、冠心病心绞痛或心梗、胸部心血管创伤;入院率为59.75%.结论 (1)新形势下急诊医学专业,特别是从事院前急救工作的医务人员的培训要以院前急救与转运患者的疾病分类和疾病谱为依据,根据疾病谱确立急诊学科的技术建设重点和人才培养方向;(2)提高院前急救水平对人类健康和急诊学科建设有重大意义,要重视男性的安全防范教育;(3)要根据患者的就诊高峰时间,科学合理地安排院前与院内急救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院前急救 转运 疾病谱
下载PDF
国内外院前急救的现状 被引量:73
7
作者 何美娟 许玲玲 +2 位作者 马明丹 帅先洁 刘勇 《护理管理杂志》 2016年第1期24-26,共3页
文章综述了国内外院前急救的模式、人员、物品管理、公众急救知识等方面的现状,分析了国外院前急救优势,为发展我国院前急救事业提供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 院前急救 公众 急救知识 现状
下载PDF
不同院前急救方式对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急性左心衰竭救治效果及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72
8
作者 王峰 张敏 《医学综述》 2016年第4期827-830,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院前急救方式对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急性左心衰竭救治效果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禹城市中医院急诊救治的200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急性左心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 目的探讨不同院前急救方式对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急性左心衰竭救治效果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禹城市中医院急诊救治的200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急性左心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先治疗后转运的院前急救方式,对照组患者采用边转运边治疗的院前急救方式。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预后情况。结果观察组急救治疗总有效率及生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80.0%(80/100)比50.0%(50/100),80.0%(80/100)比65.0%(65/1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上车急救时、到医院时的呼吸频率和心率均呈下降趋势,血氧饱和度呈上升趋势,组间、不同时点间、组间·不同时点间交互作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急性左心衰竭患者采用先治疗后转运的院前急救方式,有助于控制病情进展,减少转运风险,改善预后,降低事件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左心衰竭 院前急救 预后
下载PDF
医联体模式下院前急救联合绿色通道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救治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68
9
作者 陈奕菲 张春鹏 +2 位作者 王慎安 王立民 王立强 《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 CAS 2019年第6期180-181,共2页
目的探讨依托医联体模式下院前急救联合急诊绿色通道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临床救治应用的效果。方法对我院2015年1月-2018年12月因AIS入院的5个社区病人来源的数据,共363例进行回顾性研究,分为规范制度实施前为对照组167例,制度... 目的探讨依托医联体模式下院前急救联合急诊绿色通道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临床救治应用的效果。方法对我院2015年1月-2018年12月因AIS入院的5个社区病人来源的数据,共363例进行回顾性研究,分为规范制度实施前为对照组167例,制度实施(院前急救联合绿色通道改进)联合治疗组196例,对比制度实施改进前后,缺血性卒中溶栓率、发病到来院时间、3个月神经功能改善mRS等的变化。结果联合治疗组的溶栓例数,DNT达标率增加(P<0.05),且发病到来院时间、DNT各主要环节时间点、3个月的mRS评分在无明显功能障碍比率上均有改善(P<0.05),转上级医院急性血管介入或桥接治疗例数增加结局良好。结论持续改进院前急救及绿色通道,有助于早期缺血性卒中的救治,缩短DNT时间,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院前急救 绿色通道
下载PDF
去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创伤的临床应用进展 被引量:67
10
作者 梁玉敏 高国一 江基尧 《中华创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83-86,共4页
虽然院前急救、重症监护的发展及颅脑创伤救治指南的推广使颅脑创伤救治水平得到明显提高,但重型颅脑创伤的致死率和致残率仍很高。其中伤后脑水肿等因素引起的恶性颅内压增高,是致死、致残的关键因素。
关键词 重型颅脑创伤 去骨瓣减压术 临床应用 恶性颅内压增高 治疗 院前急救 救治水平 创伤救治
原文传递
急诊医学的理论与实践 被引量:66
11
作者 江观玉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1期5-6,共2页
关键词 急诊医学 院前急救 医院 危重病医学
原文传递
上海市院前急救心肺复苏现状和展望 被引量:59
12
作者 郭荣峰 郭永钦 +2 位作者 徐绍春 蔡晓峰 李警雷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8期518-520,共3页
目的 探讨在我国实际情况下提高院前复苏成功的途径。方法 回顾性地对上海市中心城区2 0 0 3年院前心搏骤停复苏成功的 1 4 3病例及失败的病例为对照 ,用Utstein模式进行资料对比分析。结果 院前复苏成功与未成功各 1 4 3例 ,心电图... 目的 探讨在我国实际情况下提高院前复苏成功的途径。方法 回顾性地对上海市中心城区2 0 0 3年院前心搏骤停复苏成功的 1 4 3病例及失败的病例为对照 ,用Utstein模式进行资料对比分析。结果 院前复苏成功与未成功各 1 4 3例 ,心电图表现室颤 (VF)、无脉搏心电活动 (PEA)、直线分别为 9 1 %、32 7%、 5 8 2 % ,对照组为 7 7%、 2 3 1 %、 6 9 2 % ;平均呼救—到达现场间期分别为 9 4 6min和 9 4 2min ,由目击者进行心肺复苏的成功率分别为 4 2 %和 0 7%。结论 ①上海院前急救的心搏骤停者中 ,VF只占少数。②在公民中普及CPR对提高复苏成功率有重要意义。③院前熟练掌握规范的BLSD -ACLS复苏技术 ,尽力缩短呼救—到达现场间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 院前急救 心肺复苏 心博骤停
原文传递
脑卒中院前急救专家共识 被引量:61
13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107-1114,共8页
我国脑卒中疾病负担重,防控形势严峻;院前急救是卒中急救生命链启动的关键环节之一,在最佳卒中医疗救治中具有决定性的作用。我国的卒中防治水平近年得到长足的进步,但与国外同行相比仍然存在院前延误时间相对较长、溶栓救治率较低... 我国脑卒中疾病负担重,防控形势严峻;院前急救是卒中急救生命链启动的关键环节之一,在最佳卒中医疗救治中具有决定性的作用。我国的卒中防治水平近年得到长足的进步,但与国外同行相比仍然存在院前延误时间相对较长、溶栓救治率较低等不足,因此,有必要结合我国国情和卒中防治特点制定适合中国的卒中院前急救专家共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院前急救 脑卒中 专家 疾病负担 形势严峻 医疗救治 延误时间 生命链
原文传递
胸痛中心认证对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院前救治效率的影响 被引量:60
14
作者 易绍东 霍勇 +1 位作者 向定成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7年第1期11-15,共5页
目的探讨中国胸痛中心认证对行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rimary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PCI)的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患者院前救治效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国胸... 目的探讨中国胸痛中心认证对行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rimary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PCI)的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患者院前救治效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国胸痛中心认证云平台数据库,以全国已通过认证的前8批医院为研究对象,对平均每月PPCI例数、平均入门至球囊扩张(door-to-ballon,D2B)时间等数据进行分析,分别比较通过认证前的6个月以及认证后的12个月的变化趋势。结果共68家通过认证的医院纳入本研究。在通过认证后,平均每月D2B时间为(79.9±23.9)分钟,明显短于认证前[(95.1±33.2)分钟](P<0.05);平均每月院前心电图远程传输比率为47.4%,平均每月经120接诊及网络医院转入的患者绕行急诊和冠心病监护病房(cardiac care unit,CCU)直达导管室的比率为34.6%,均显著高于认证前(38.4%,25.6%)(P<0.05);首次医疗接触至完成首份心电图的时间认证前后比较无显著差异,但均达到了认证标准;通过认证后平均每月收治的PPCI患者例数与认证前比较无显著差异,但有增加的趋势。结论胸痛中心认证所推动的胸痛中心规范化建设显著提高了院前急救和院内救治的效率,缩短了救治时间,使更多的STEMI患者能够在指南推荐的时间内完成医疗接触后的早期诊疗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痛中心 认证 心肌梗死 院前急救 血管成形术
下载PDF
广州市97 823例院前急救患者流行病学分析 被引量:57
15
作者 张在其 陈文标 +8 位作者 陈玮莹 郭彦池 符岳 杨正飞 方向韶 蒋龙元 黄子通 赖欣 黄力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99-103,共5页
目的 调查广州市院前急救患者流行病学情况,探讨院前急救病例特点.方法 从广州市急救医疗指挥中心系统数据库中导出2008年度全部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①在969 410次呼叫量中,日时间分布以16:00-18:00为最高(114 224次、占11.78%),... 目的 调查广州市院前急救患者流行病学情况,探讨院前急救病例特点.方法 从广州市急救医疗指挥中心系统数据库中导出2008年度全部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①在969 410次呼叫量中,日时间分布以16:00-18:00为最高(114 224次、占11.78%),以04:00-06:00为最低(23 237次、占2.40%).②在109 682次出车中,白云区出车量最多(29 364次、占26.77%),其次是海珠区(20 069次、占18.30%)、天河区(19 962次、占18.20%).③在97 823例院前急救患者中,男性的比例与死亡率均明显高于女性[比例:57.65%(56 394)比38.48%(37 641),死亡率:59.17%(3 269)比33.95%(1 876)].④在97 823例院前急救患者中,创伤类是院前急救中最多的,占34.57%(33 820),尤其是交通意外,占11.56%(11 307);且以21~50岁青壮年者最多;其次分别是神经系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急症,且均以51岁(尤其是70岁)以上的中老年者最多.⑤在97 823例院前急救患者中,共死亡5 525例,占5.65%.循环系统急症死亡(尤其是猝死)居首位(1 827例、占33.07%),其次分别为其他系统急症死亡(1 646例、占29.79%)、创伤类死亡(866例、占15.67%)、呼吸系统急症死亡(413例、占7.48%)、神经系统急症死亡(329例、占5.95%);其中循环系统、呼吸系统、神经系统急症死亡均以51岁(尤其是70岁)以上的中老年者最多,其他系统急症死亡以61岁以上的老年者最多,创伤类死亡以21~40岁中青年者最多.结论 ①加强心脑血管疾病和呼吸系统疾病防治,提高中老年患者的常见急危重症早期识别与院前急救水平对降低死亡有重要意义.②加强安全生产、遵守交通法规、强化法制意识是降低创伤,尤其是交通意外发生及其死亡的有力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行病学 院前急救 调查
原文传递
北京市院前急救患者流行病学分析 被引量:58
16
作者 万立东 李贝 刘小龙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5期551-553,共3页
目的了解北京市院前急救患者流行病学特点。方法采用前瞻性资料收集的方法,对2005年度北京"120"受理出诊患者的性别、年龄、出诊目的主诉等进行调查,并统计分析。结果本组资料是全年"120"受理后出诊患者。男女比例1... 目的了解北京市院前急救患者流行病学特点。方法采用前瞻性资料收集的方法,对2005年度北京"120"受理出诊患者的性别、年龄、出诊目的主诉等进行调查,并统计分析。结果本组资料是全年"120"受理后出诊患者。男女比例1.93:1。高发年龄为70岁以上。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占第一位(28.23%)。7、8、11、12、1月份出诊患者最多。8:00~24:00为出诊高峰时间。结论(1)要重视民众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保健教育。(2)提高院前救治技术和仪器装备水平。(3)建立心脑血管疾病院前急救与院内急诊抢救绿色通道势在必行。(4)根据呼叫出诊密度,科学合理安排工作。(5)完善救援应急预案,装备应对不同类灾种的救援器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患者 院前急救 流行病学
原文传递
呼和浩特市2016年院前急救患者疾病谱分布及流行病学特点:附28325例病例报告 被引量:57
17
作者 黄树青 满达 +1 位作者 巴特金 木其尔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78-82,共5页
目的分析呼和浩特市院前急救患者疾病谱分布及流行病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呼和浩特市7家急救站28325例院前急救患者的病例资料。以患者的性别、年龄、呼救时间、疾病谱等作为调查要素,将收集的数据录入Excel 2... 目的分析呼和浩特市院前急救患者疾病谱分布及流行病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呼和浩特市7家急救站28325例院前急救患者的病例资料。以患者的性别、年龄、呼救时间、疾病谱等作为调查要素,将收集的数据录入Excel 2010表格,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8325例院前急救患者中,男性15973例(占56.39%),女性12352例(占43.61%),男女比为1.29:1;年龄1d~108岁,以51—60岁患者居多,占16.08%(4554/28325)。院前急救患者疾病谱前6位依次为创伤[33.10%(9376/28325)]、神经系统疾病[16.81%(4762/28325)]、循环系统疾病[12.31%(3486/28325)]、呼吸系统疾病[7.62%(2159/28325)]、消化系统疾病(5.68%(1609/28325)]、中毒[5.02%(1422/28325)]。患者的呼救高峰时间段为09:00~11:00(占12.55%,3554/28325),15:00~17:00再次出现1个小高峰(占11.22%,3179/28325)。院前急救患者以夏季最多(占26.22%,7428/28325),其次为秋季(占24.94%,7065/28325)和冬季(占24.83%,7032/28325),春季最少(占24.01%,6800/28325);其中创伤患者的发病高峰为11月(占11.13%,1044/9376),神经系统疾病患者以10月居多(占9.97%,475/4762),而循环系统疾病患者主要集中在7月(占11.16%,389/3486)。结论呼和浩特市院前急救患者以创伤、神经系统疾病和循环系统疾病为主,男性多于女性,以51—60岁患者居多,夏季为出诊高峰季节。由此建立创伤急诊中心,加强高危人群健康教育及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一级预防,科学有效地利用医疗资源,可以提高院前急救患者的抢救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院前急救 疾病谱 流行病学
原文传递
我国大中城市院前心脏性猝死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被引量:55
18
作者 张在其 骆福添 +24 位作者 陈兵 陈锋 公保才旦 黄力 柯俊 赖欣 李继良 李金年 林才经 刘向 陆家韬 孟庆华 宁哗 裴雅春 孙文会 熊悦安 张斌 赵兴吉 欧阳文伟 张在其1 陈文标 陈玮莹 郭彦池 杨正飞 黄子通 《中国临床实用医学》 2010年第9期5-7,共3页
目的调查我国大中城市院前心脏性猝死患者流行病学情况,探讨院前心脏性猝死病例特点。方法从我国8个大中城市急救中心系统数据库中导出2008年度全部死亡数据,就其有完整记录的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①院前心脏性猝死的调度时间、到... 目的调查我国大中城市院前心脏性猝死患者流行病学情况,探讨院前心脏性猝死病例特点。方法从我国8个大中城市急救中心系统数据库中导出2008年度全部死亡数据,就其有完整记录的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①院前心脏性猝死的调度时间、到达时间、现场时间、返回时间、总时间、急救半径分别为(2.12±1.02)min、(14.10±7.05)min、(24.79±12.08)min、(13.79±6.61)min、(54.80±25.36)min、7.90±3.92(km);②院前心脏性猝死的病例数以第一季度为最多,且最多时间段是8:00~10:00,最少时间段是2:00~4:00;③男性院前心脏性猝死明显多于女性,但年龄明显小于女性;④院前心脏性猝死目击者CPR为4.48%,医护人员现场CPR成功率2.26%。结论①心脏性猝死已成为我国大中城市最常见的院前死亡原因;②加强心血管病防治,提高中老年患者的常见急危重症早期识别与院前急救水平以及普及公众CPR对降低死亡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院前急救 心脏性猝死 流行病学分析
原文传递
西安市院前急救疾病谱分析 被引量:54
19
作者 邹向阳 张晓明 +4 位作者 张桂玲 王孝刚 王阿罗 崔华荣 高路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11期963-964,共2页
关键词 院前急救 西安市 疾病谱分析 流行病学 病种构成 总结分析 急救中心 回顾性
原文传递
512例猝死院前急救及效果分析 被引量:53
20
作者 张军根 宋因力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11期785-786,共2页
关键词 猝死 院前急救 效果分析 复苏成功率 回顾性 院外 间接 发生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