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12篇文章
< 1 2 10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移民搬迁对农户生计策略的影响——基于陕南安康地区的调查 被引量:114
1
作者 李聪 柳玮 +1 位作者 冯伟林 李树茁 《中国农村观察》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31-44,93,共14页
本文构建了移民搬迁背景下农户的生计策略分析框架,并利用陕南安康地区的入户调查数据分析了移民搬迁对农户生计策略的影响。结果表明:移民搬迁有利于农户优化生计结构,促进他们的生计模式向非农转型。移民搬迁显著降低了农户参与传统... 本文构建了移民搬迁背景下农户的生计策略分析框架,并利用陕南安康地区的入户调查数据分析了移民搬迁对农户生计策略的影响。结果表明:移民搬迁有利于农户优化生计结构,促进他们的生计模式向非农转型。移民搬迁显著降低了农户参与传统农林种植活动和家畜养殖活动的概率,但对提高其家畜养殖收入和外出务工收入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此外,集中安置方式显著降低了农户参与家畜养殖活动的概率和其家畜养殖收入,但对农户参与外出务工活动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民搬迁 农户 生计策略 陕南
原文传递
陕南茶园土壤有机质和pH值空间变异及其与速效养分的相关性 被引量:67
2
作者 陈婵婵 肖斌 +1 位作者 余有本 巩雪峰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82-188,共7页
【目的】研究陕南茶园土壤pH值和有机质的空间变异及其与土壤速效养分的相关性,为陕南茶园土壤精准化管理提供依据。【方法】采集陕南8个县(西乡县、南郑县、勉县、城固县、宁强县、紫阳县、平利县和商南县)99个茶园土壤样品,对其p... 【目的】研究陕南茶园土壤pH值和有机质的空间变异及其与土壤速效养分的相关性,为陕南茶园土壤精准化管理提供依据。【方法】采集陕南8个县(西乡县、南郑县、勉县、城固县、宁强县、紫阳县、平利县和商南县)99个茶园土壤样品,对其pH值、有机质和速效N、P、K含量进行测定,分析土壤pH值、有机质含量与速效养分含量的相关性。【结果】陕南茶园土壤有机质含量总体较低,为0.96~43.34g/kg,未达到优质高产茶园的要求;pH为4.08~6.93,均能满足茶叶生长的基本土壤酸碱度条件。西乡县茶园土壤pH值显著高于其他7个县(P%0.05),宁强县和勉县土壤pH值有减小的趋势。pH值与有机质含量、速效N含量、速效K含量呈显著负相关或极显著负相关,与速效P含量呈显著正相关;有机质含量与速效N和速效K含量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与速效P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结论】陕南茶园应合理施用有机肥,以增加土壤有机质和速效养分含量,改善土壤酸碱度。陕南茶园土壤有机质含量、pH值与土壤速效养分含量之间相关性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土壤有机质含量和pH值影响着土壤速效养分的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园 陕南 土壤有机质 PH值 速效养分
下载PDF
陕南乡村聚落体系的空间分析 被引量:47
3
作者 李瑛 陈宗兴 《人文地理》 CSSCI 1994年第3期13-21,共9页
本文从宏观整体、村庄个体、住户单元三个层次分析了陕南乡村聚落体系空间结构的基本特征,探讨了其各层次的演变规律.并通过对乡村聚落演变方向的预测,为陕南村镇合理建设与改造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陕南 乡村聚落 空间结构 村镇建设
下载PDF
石笋氧同位素和微量元素记录的陕南地区4200~2000a B.P.高分辨率季风降雨变化 被引量:35
4
作者 谭亮成 蔡演军 +3 位作者 安芷生 程海 易亮 艾思本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238-1245,共8页
基于陕南祥龙洞石笋XL2的19个^(230)Th年龄、218个氧同位素分析以及896个Sr/Ca分析数据,高分辨率重建了4200~1972a B.P.期间陕南地区季风降雨变化。重建结果显示陕南地区这一时期季风降雨有显著的127~105a和57a周期,可能分别受控于太阳... 基于陕南祥龙洞石笋XL2的19个^(230)Th年龄、218个氧同位素分析以及896个Sr/Ca分析数据,高分辨率重建了4200~1972a B.P.期间陕南地区季风降雨变化。重建结果显示陕南地区这一时期季风降雨有显著的127~105a和57a周期,可能分别受控于太阳活动、PDO和/或AMO的变化。重建时段有3次百年尺度的干旱事件,分别发生于2200~2100a B.P.,2900~2700a B.P.和3600~3400a B.P.,其中2900~2700a B.P.干旱事件对应于北大西洋地区2.8ka冷事件。对比研究显示,尽管祥龙洞石笋和董哥洞石笋δ^(18)O记录整体一致,但除了2900~2700a B.P.干旱事件之外,其他两次干旱事件在董哥洞石笋记录中并不明显。而尽管总体上祥龙洞和和尚洞石笋δ^(18)O记录的差异要大,但XL2的3次干旱事件在和尚洞记录都有明显体现。有精确年代控制的祥龙洞、董哥洞及和尚洞石笋氧同位素记录的差异,揭示晚全新世我国季风降雨在十-百年尺度存在区域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南 石笋 氧同位素 微量元素 季风降雨
原文传递
陕南石笋稳定同位素记录中的古气候和古季风信息 被引量:26
5
作者 李红春 顾德隆 +5 位作者 Dorte Paulsen 王非 陈文寄 尹功明 程海 R.L.Edwards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B12期63-78,共16页
采自陕西省柞水县的石笋给出了过去 750a来的高分辨率气候记录以及全新世和80~ 330ka之间的低分辨率的气候变化。定年方法使用了石笋生长纹层计数法、2 10 Pb法和TIMS2 30 Th法。分析了石笋中δ18O和δ13C的气候含义 ,认为当δ18O和δ... 采自陕西省柞水县的石笋给出了过去 750a来的高分辨率气候记录以及全新世和80~ 330ka之间的低分辨率的气候变化。定年方法使用了石笋生长纹层计数法、2 10 Pb法和TIMS2 30 Th法。分析了石笋中δ18O和δ13C的气候含义 ,认为当δ18O和δ13C值变重时 ,指示干热的气候组合 ,当δ18O和δ13C值同时变轻时 ,指示湿冷的气候组合。在长时间尺度δ18O值的变化以反映温度变化为主 ,δ13C值的变化反映湿度变化为主。当δ18O变轻 ,而δ13C变重时 ,指示干冷气候。这时期的夏季风很弱而冬季风很强 ,相反 ,当δ18O变重 ,而δ13C变轻时 ,指示湿热气候 ,表明夏季风很强 ,冬季风很弱。过去 750a的记录中分为 :公元 12 50~ 152 0年的温暖中世纪 (MedievalWarmPeriod) ,公元 152 0~ 182 0年的湿冷小冰期 (LittleIceAge)和公元 182 0年以来的温热期。全新世的气候在 4 0 0 0a左右有一显著的变化。在此时之前的温度低于全新世的平均气温 ,而在此之后的温度高于全新世的平均气温。全新世气候记录可细分为 18个不同的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Δ^18O 全新世 Δ^13C 石笋 冬季风 古季风 夏季风 柞水县 记录 陕南
下载PDF
陕南秦巴山区地质灾害发育及空间分布规律 被引量:33
6
作者 强菲 赵法锁 段钊 《灾害学》 CSCD 2015年第2期193-198,共6页
为进一步研究陕南秦巴山区地质灾害发育及空间分布规律,对区内地质灾害的数量、规模、物质组成等进行概率统计分析,结果显示:该区地质灾害以堆积层滑坡为主,岩质崩塌次之;滑坡规模以小型、浅层和等长式为主,崩塌以小型、等长式为主。地... 为进一步研究陕南秦巴山区地质灾害发育及空间分布规律,对区内地质灾害的数量、规模、物质组成等进行概率统计分析,结果显示:该区地质灾害以堆积层滑坡为主,岩质崩塌次之;滑坡规模以小型、浅层和等长式为主,崩塌以小型、等长式为主。地质灾害空间点密度呈"四高两低"分布,崩塌呈"三高四低"分布,泥石流呈"三高两低"分布。地质灾害、断裂、河流及道路的空间分布具有分形特征。滑坡(崩塌)面积与体积(长、宽)之间具有幂律相依性,面积与体积符合对数正态分布。结论为陕南秦巴山区移民搬迁安置选址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南 秦巴山区 地质灾害 发育 空间分布
下载PDF
陕南晚震旦世后生动物管状化石Cloudina和SinotubuliteS 被引量:23
7
作者 陈哲 孙卫国 《微体古生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80-202,199-202,共23页
陕南宁强地区灯影组高家山段产出十分丰富的后生动物管状化石 Cloudina和 Sinotubulites,管体为磷酸钙质 ,通过冰醋酸浸泡处理获得了大量精美的 Cloudina和 Sinotubulites孤立化石标本。Cloudina管体微弯至扭曲 ,以叠锥套合构造为特征 ... 陕南宁强地区灯影组高家山段产出十分丰富的后生动物管状化石 Cloudina和 Sinotubulites,管体为磷酸钙质 ,通过冰醋酸浸泡处理获得了大量精美的 Cloudina和 Sinotubulites孤立化石标本。Cloudina管体微弯至扭曲 ,以叠锥套合构造为特征 ,管壁由多层锥管壁组成 ,一端开口 ,一端封闭 ,在横切面上 ,相邻两层不同心。依据大量较为完整的孤立标本 ,本文建立了新的管体构造复原模式。确认了 Cloudina管状化石具有 A、B两种结构类型 ,A型管体具有共同的外壁 ;B型管体不具外壁 ,锥管裸露。推测 Cloudina为底栖生活的动物。A型管体表面较光滑并在外壁与中央管之间形成一系列较大的空腔 ,因而可能具有一定的浮力 ,可通过水流主动调整身体在沉积物表面的方向。而 B型化石表面则具有明显的环檐 ,可能营固着底栖生活。通常 Cloudina为单体 ,少数为两个个体生长于同一较大的管中 ,这种共管特征反映了生物以出芽方式繁殖。化石壁的结构表明 ,在管壁形成的过程中生物体分泌可能以有机质为主的中央层 ,随后在中央层的两侧加积无机矿物。Sinotubulites管体近圆筒状 ,中空 ,一般较直 ,两端开口 ,以多层管套合为特征。管体表面粗糙 ,具有因管壁褶皱而形成的不规则的横向或纵向纹饰。依据管体大小和表面纹饰特征可分 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loudina Sinotubulites 骨骼化特征 晚震旦世 陕南 后生动物 管状化石
下载PDF
易地移民搬迁对农户生态系统服务依赖度的影响——来自陕南的证据 被引量:24
8
作者 李聪 康博纬 +1 位作者 李萍 高梦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15-123,共9页
为从微观农户视角分析易地移民搬迁对生态系统服务依赖度的影响,本文构建了农户生态系统服务依赖度指数,将农户从生态系统服务中获取的各种收益进行整合和量化,利用在陕南安康地区的入户调研数据,对比分析不同搬迁类型和特征家庭的生态... 为从微观农户视角分析易地移民搬迁对生态系统服务依赖度的影响,本文构建了农户生态系统服务依赖度指数,将农户从生态系统服务中获取的各种收益进行整合和量化,利用在陕南安康地区的入户调研数据,对比分析不同搬迁类型和特征家庭的生态系统服务收益和依赖度差异,并进一步检验易地移民搬迁对农户生态系统服务依赖度的影响。结果发现:搬迁户获得的生态系统总净收益、供给、调节、文化等服务净收益以及社会经济净收益均高于非搬迁户;不同搬迁特征的农户之间的生态系统服务依赖度差异显著;易地移民搬迁工程的实施能有效的降低农户对生态系统服务的依赖程度,参与易地移民搬迁有利于农户收入结构的优化,在降低从生态系统获取供给服务的同时,也提高了社会经济收入所占比重;自愿搬迁、集中安置和新阶段的移民等特征也在降低农户对生态系统服务的依赖上起到了积极作用,自愿搬迁的农户比非自愿搬迁农户能更好的应对和适应向非资源依赖型生计模式的转变。集中安置的方式能够产生一定的规模效应和政策溢出,使农户有机会获得更多配套和后续支持,从而提高对外部机会和资源的占有能力,拓宽非资源型收入的途径,此外,新阶段易地移民搬迁工程所提供的惠民措施和补贴力度都较以往零星的自主搬迁有较大提高,同时也强调搬迁农户在非农转变过程中的自我发展能力的建设和引导。本研究为实现生态系统服务与家庭福祉在微观尺度的结合提供路径支持和方法借鉴,也为新时期易地扶贫搬迁政策的持续推进提供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易地移民搬迁 生态系统服务 生态系统服务依赖度指数 农户 陕南
下载PDF
陕南西南官话的内部差异与归属 被引量:23
9
作者 郭沈青 《方言》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68-176,共9页
《中国语言地图集》把陕南的西南官话全部归入西南官话成渝片。但陕南东、西两片西南官话存在明显的差异。东部安康地区的西南官话与西南官话鄂北片相似且有共同的历史来源,西部汉中地区的西南官话与西南官话成渝片相似且有共同的历史... 《中国语言地图集》把陕南的西南官话全部归入西南官话成渝片。但陕南东、西两片西南官话存在明显的差异。东部安康地区的西南官话与西南官话鄂北片相似且有共同的历史来源,西部汉中地区的西南官话与西南官话成渝片相似且有共同的历史来源。依照方言特点和历史来源,陕南东、西两片西南官话宜分别归属西南官话鄂北片和成渝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南 西南官话 内部差异 归属
原文传递
陕南茶文化与绿茶产业开发研究 被引量:22
10
作者 梁中效 《陕西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3期1-9,共9页
陕南是中国茶文化的发源地之一,已有三千多年的种茶历史。陕南茶始于战国,兴于汉唐,盛于宋明,衰于清朝;改革开放后,陕南茶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兴旺发达景象。陕南也是中国茶马贸易的发祥地之一,长达千余年的茶马贸易,促使陕南茶文化率先在... 陕南是中国茶文化的发源地之一,已有三千多年的种茶历史。陕南茶始于战国,兴于汉唐,盛于宋明,衰于清朝;改革开放后,陕南茶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兴旺发达景象。陕南也是中国茶马贸易的发祥地之一,长达千余年的茶马贸易,促使陕南茶文化率先在北宋中期走向世界。陕南还是中国茶文化的博物馆,陕南人的"罐罐茶"是中国茶文化的活化石。陕南绿茶"香高、味浓、无污染、耐冲泡、且富含锌硒",品质优良,发展潜力巨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南 绿茶 茶文化 开发研究
下载PDF
基于景观基因视角的陕南传统民居对自然地理环境的适应性 被引量:22
11
作者 祁剑青 刘沛林 +1 位作者 邓运员 郑文武 《经济地理》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01-209,共9页
选取陕南传统民居为研究对象,借鉴景观基因理论,探讨传统民居对自然地理环境的适应。在结合相关地方史志文献与实地调查资料的基础上,采取结构提取法,从屋顶造型、山墙造型、屋脸形式、平面结构、局部装饰、建筑用材等六方面提取了陕南... 选取陕南传统民居为研究对象,借鉴景观基因理论,探讨传统民居对自然地理环境的适应。在结合相关地方史志文献与实地调查资料的基础上,采取结构提取法,从屋顶造型、山墙造型、屋脸形式、平面结构、局部装饰、建筑用材等六方面提取了陕南传统民居的景观基因。对自然地理环境的适应主要体现在地形地貌、气候环境以及植被状况等方面。民居的分布与地形条件关系密切,平地区多呈团块状分布,山地、丘陵地带多呈散点式分布;其平面布局亦与地形有很大关系,平地区多合院,山地、丘陵地带多"一"字形、"L"形以及"U"形,庭院开敞;屋顶、院落形态皆对气候环境有一定的反映,陕南为湿润、半湿润气候区,屋顶以悬山顶为主,且出檐深远;开敞式庭院有利于通风,天井可形成烟囱效应,将院内的湿热气迅速排出;土木瓦房、石板房、竹木房等很好地体现了就地取材这一基本通则。陕南传统民居的屋顶、山墙、平面形态、立面形态在传承中原民居的景观基因的基础上,为适应自然环境产生了景观变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观基因 传统民居 建筑形式 自然环境 适应性 陕南
原文传递
陕南气温变化的时空分布 被引量:21
12
作者 李小燕 任志远 张翀 《资源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927-932,共6页
利用陕南及周边28个气象站点1981年-2010年的气温数据,运用Mann-Kendall检验方法和经验正交函数法(Empirical Orthogonal Function,EOF)对数据进行计算和分析,获得陕南气温变化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和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①研究时段内... 利用陕南及周边28个气象站点1981年-2010年的气温数据,运用Mann-Kendall检验方法和经验正交函数法(Empirical Orthogonal Function,EOF)对数据进行计算和分析,获得陕南气温变化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和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①研究时段内陕南气温总体呈波动上升趋势,1994年为突变点,之后,陕南增温尤为明显;②陕南气温变化分布场具有明显的特征,主要表现为:受纬度影响温度变化呈现出南高北低;受地形地貌影响呈现出山区和盆地气温变化具有相反趋势;受季风气候影响表现出东西部气温变化具有相反趋势;受大范围大气状况影响气温变化具有普遍高温或普遍低温趋势;③陕南气温空间场对应的时间系数具有明显的年际变化和年内变化,且年内波动性越来越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OF 陕南 气温 时空分布
原文传递
陕南传统民居绿色建筑设计与节能改造实例分析 被引量:21
13
作者 张宁 刘学锋 《建筑技术》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58-160,共3页
以陕南商洛市商州区中乡村为例,分析当地传统民居的现状,汇总传统民居存在的问题及不足。在此基础上,结合陕南气候条件,从绿色与节能的理念出发,进行传统民居的技术改造,并利用Revit-Architecture软件进行三维建模和分析,结果显示采用... 以陕南商洛市商州区中乡村为例,分析当地传统民居的现状,汇总传统民居存在的问题及不足。在此基础上,结合陕南气候条件,从绿色与节能的理念出发,进行传统民居的技术改造,并利用Revit-Architecture软件进行三维建模和分析,结果显示采用适宜性设计技术可有效提高传统民居室内热环境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南 传统民居 绿色建筑 节能改造
下载PDF
陕南早寒武世磷酸盐化囊胚期及原肠胚期动物化石 被引量:17
14
作者 华洪 陈哲 张录易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77-180,共4页
海洋无脊椎动物的卵及其早期发育阶段的产物在探讨生物分类和系统发育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却常常难以保存为化石或难以辨认,因而未能得到充分的重视.陕南早寒武世宽川铺段(灯影组顶部)发现大量磷酸盐化的球状化石标本,其中的一些... 海洋无脊椎动物的卵及其早期发育阶段的产物在探讨生物分类和系统发育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却常常难以保存为化石或难以辨认,因而未能得到充分的重视.陕南早寒武世宽川铺段(灯影组顶部)发现大量磷酸盐化的球状化石标本,其中的一些保存有十分精细的超微结构,可以辨认出一个卵膜内的受精卵经可能的胚盘形成、囊胚发育、胚盘扩展形成原肠胚直至胚胎的组织分化和幼体孵化的较为完整的演化序列.这一发现及进一步研究将为早寒武世早期后生动物起源、分类、辐射演化及个体发育提供不可多得的实证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胚胎发育 不完全卵裂 囊胚 原肠胚 早寒武世 磷酸盐化球状化石 陕南 无脊椎动物
原文传递
Shaanxilithes在贵州的发现及其意义 被引量:18
15
作者 华洪 陈哲 张录易 《地层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65-269,i003,共6页
贵州清镇桃子冲组发现了保存精美的 Shaanxilithes,其特征与陕南高家山生物群中的相同分子基本一致 ,结合瓶状化石资料 ,初步推断桃子冲组下段的下部可与高家山段对比 ,与南澳的“可疑构造”在形态上的相似性进一步证实 Shaanxilithes... 贵州清镇桃子冲组发现了保存精美的 Shaanxilithes,其特征与陕南高家山生物群中的相同分子基本一致 ,结合瓶状化石资料 ,初步推断桃子冲组下段的下部可与高家山段对比 ,与南澳的“可疑构造”在形态上的相似性进一步证实 Shaanxilithes具有较为稳定的地史分布 ,可以作为新元古代末期地层对比的一个潜在的重要标志。对Shaanxilithes的深入研究排除了其为遗迹化石或蠕形动物的可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haanxilithes 矿化藻类 高家山生物群 新元古代 贵州 陕南
原文传递
易地扶贫搬迁对农户收入的影响机理及效应——基于陕南3市8县1712个农户数据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18
16
作者 时鹏 王倩 余劲 《经济地理》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90-202,共13页
持续、稳定地提高农户收入是"后搬迁"时期巩固易地搬迁脱贫成果,防止搬迁农户返贫、返迁的关键。利用陕南三市1 712个农户实地调查数据,基于收入结构的视角,构建易地搬迁影响农户收入的直接和间接作用机制,并使用PSM方法和中... 持续、稳定地提高农户收入是"后搬迁"时期巩固易地搬迁脱贫成果,防止搬迁农户返贫、返迁的关键。利用陕南三市1 712个农户实地调查数据,基于收入结构的视角,构建易地搬迁影响农户收入的直接和间接作用机制,并使用PSM方法和中介效应分析方法进行实证检验。结果发现:(1)搬迁具有明显的农户"自选择"特征,在消除选择性偏差之后,搬迁显著提高了农户的总收入,从分项收入来看,搬迁显著降低了农户种植业收入、林业收入和养殖业收入,显著提高了务工收入,但搬迁对资产性收入和非农自营收入的影响并不明显。(2)在搬迁对非农收入影响中,非农劳动供给的中介效应显著,占比43.43%,农户对补贴的"福利依赖"阻碍了其非农收入的提高,遮掩效应占比11.00%,搬迁显著提高了农户家庭的市场可及性、非农发展环境和非农发展内生动力,但尚未转化为非农收入的提高,由于技能培训存在时滞,家庭特殊技能人口占比的中介效应亦不显著。(3)集中安置农户对补贴的福利依赖更强,其"遮掩效应"更加明显,而对于分散安置农户,市场可及性的中介效应变得显著。结果意味着,搬迁后要促进农户持续稳定增收,一是应通过机制保障和政策激励,实现农户增收渠道多样化,避免过度依赖务工收入的增加;二是要充分发掘和利用迁入地的人文和生态特色,发展休闲观光、健康养生产业等新业态等,扩大搬迁农户就近、就地就业的机会,另外,应通过精准培训、加强农户参与等措施切实提高接续扶持政策促进农户增收的实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易地扶贫搬迁 农户收入 陕南 倾向得分匹配 多重中介分析
原文传递
陕南燃煤污染区环境砷与地方性砷中毒发病关系的调查 被引量:18
17
作者 李跃 白广禄 +1 位作者 郑来义 白爱梅 《中国地方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562-565,共4页
目的 查清陕南燃煤污染区的环境砷污染及地方性砷中毒的发病情况和危害程度,确认该区域是否为燃煤型地方性砷中毒病区。方法 对陕南5县18乡(镇)20个调查点的燃煤、室内空气、玉米、辣椒、干菜、饮水、土壤砷进行调查,同时对该区域进行... 目的 查清陕南燃煤污染区的环境砷污染及地方性砷中毒的发病情况和危害程度,确认该区域是否为燃煤型地方性砷中毒病区。方法 对陕南5县18乡(镇)20个调查点的燃煤、室内空气、玉米、辣椒、干菜、饮水、土壤砷进行调查,同时对该区域进行流行病学对比分析,对煤砷与室内空气砷水平及其与患者检出率之间作相关分析。结果 煤砷与室内空气砷呈正相关(r=0.6607,P<0.001);煤砷与患者检出率之间呈正相关(r=0.500 2,P<0.025);煤砷与煤质关系密切,煤质愈好,含砷愈低;调查发现轻、中、重度患者(不含对照点)193人,疑似患者34人,病情以轻、中度患者为主,占检出患者总数的86.01%,并且男性多于女性,中老年人多于和重于年轻人。结论 该调查区域是燃煤型砷污染区,是继贵州省之后新发现的又一个燃煤污染型砷中毒病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南 燃煤污染 地方性砷中毒 室内空气
下载PDF
地表热通量对陕南强降水的影响 被引量:18
18
作者 毕宝贵 刘月巍 李泽椿 《地理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681-691,共11页
通过对2002年6月8~9日陕南大暴雨天气过程中地表感热和潜热通量的数值模拟表明:地表感热、潜热通量和温度的区域性分布与高原东部特殊的地形分布有关,地表热通量和温度的等值线与地形等高线大致平行,平原低洼地区和山脉所在地特征明显... 通过对2002年6月8~9日陕南大暴雨天气过程中地表感热和潜热通量的数值模拟表明:地表感热、潜热通量和温度的区域性分布与高原东部特殊的地形分布有关,地表热通量和温度的等值线与地形等高线大致平行,平原低洼地区和山脉所在地特征明显,从而可以说明地形热力状况在陕西强降水中发挥重要作用;地表潜热作用大于地表感热,去掉地表潜热的作用后,模式对降水的模拟结果与实况偏差较大;地表感热使山脊降水减少,使平原、山谷降水增加,这与夜间的山谷风环流密不可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雨 地形 地表感热 地表潜热 地表热通量 强降水 陕南 地形等高线 山谷风环流 潜热通量
下载PDF
建国初期山区土改中的群众动员——以陕南土改为例 被引量:17
19
作者 李巧宁 《当代中国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61-66,共6页
建国初期山区土改的顺利进行,离不开成功的群众动员。为了在旧势力强大、信息闭塞的山区把广大群众普遍地动员起来,土改工作组广泛开展了阶级教育、"谁养活谁"的教育和翻身教育。群众一经动员起来形成轰轰烈烈的群众运动,难... 建国初期山区土改的顺利进行,离不开成功的群众动员。为了在旧势力强大、信息闭塞的山区把广大群众普遍地动员起来,土改工作组广泛开展了阶级教育、"谁养活谁"的教育和翻身教育。群众一经动员起来形成轰轰烈烈的群众运动,难免出现混乱现象,针对这种情况,中共中央、国务院、各省或下发文件予以指导纠正,或派人赴山区检查制止,使不正确的做法得到及时纠正,保证了土改工作在广泛发动群众的基础上没有发生太大的偏差,得以比较顺利地完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改 群众动员 陕南
原文传递
秦国人——记张艺谋 被引量:15
20
作者 陈凯歌 《当代电影》 1985年第4期103-109,共7页
今年二月的一天,我和张艺谋、何群正在北京参加“青年导演摄影影片研讨会”。下午的时候,我们得到了艺谋因《黄土地》一片而获得“金鸡奖”最佳摄影奖的消息。一时间,走来祝贺的人很多,其中不少是我们在学院时的师长和同学。大家自然都... 今年二月的一天,我和张艺谋、何群正在北京参加“青年导演摄影影片研讨会”。下午的时候,我们得到了艺谋因《黄土地》一片而获得“金鸡奖”最佳摄影奖的消息。一时间,走来祝贺的人很多,其中不少是我们在学院时的师长和同学。大家自然都为他高兴,不在话下。我走过去,伸出手;他也伸出手,我们握了一握,大家并不说什么。因为开会,我和他住在一间屋子里。入夜以后,大家都走去睡了。我也躺下,随手关了灯。浴室门缝中泄了一点光出来,哗哗的有水声。未久,艺谋走了出来,上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艺谋 军人 家庭 母亲 文革 面条 陕北高原 名字 衣服 陕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