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直升机超临界尾传动轴限幅减振器非线性动力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
4
1
作者
王旦
宋立瑶
+3 位作者
陈柏
李波
朱如鹏
吴洪涛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593-605,共13页
直升机超临界尾传动轴在跨临界转速时会产生剧烈的振动。限幅减振器是专门针对尾传动轴跨临界减振问题设计的一种复合式减振器。限幅减振器与尾传动轴组成的系统具有摩擦、碰撞等强非线性特征,动力学特性异常复杂。为揭示限幅减振器工...
直升机超临界尾传动轴在跨临界转速时会产生剧烈的振动。限幅减振器是专门针对尾传动轴跨临界减振问题设计的一种复合式减振器。限幅减振器与尾传动轴组成的系统具有摩擦、碰撞等强非线性特征,动力学特性异常复杂。为揭示限幅减振器工作机理并指导减振器设计,建立了具有双间隙结构的限幅减振器与尾传动轴系统的弹簧‑质量‑阻尼等效模型。分别基于直接时间域积分和时频变换谐波平衡(Harmonic Balance Method with Alternating Frequency‑Time Domain Technique)+数值延拓(Numerical Continuation)两种方法对控制方程进行了求解。计算结果表明,限幅减振器存在无作用、正常减振、异常减振、限位四种工作状态。其中,限位状态是针对故障工况下尾传动轴进行的临时限位保护。此外,进一步研究了减振器参数对减振和限位效果的影响,得到了传动轴与碰摩环之间间隙、碰撞刚度以及临界摩擦力对限幅减振器减振效果的影响规律。发现存在最优临界摩擦力,且最优临界摩擦力与传动轴不平衡量等有关。同时限位状态下,通过增加碰摩环与底座之间的碰撞刚度可以减小限位幅值,但也会产生更大的冲击力。最后,开展了正常减振工况下碰摩间隙和临界摩擦力两个关键参数对限幅环减振效果影响的试验研究,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尾传动轴
限幅
减振器
双间隙
干摩擦
限位保护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直升机超临界尾轴限幅减振器安装位置研究
被引量:
1
2
作者
宋立瑶
王旦
+2 位作者
曹鹏
陈柏
朱如鹏
《航空动力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6-96,共11页
为了使限幅减振器对传动轴跨1阶及2阶临界转速均起到较好的减振作用,研究了限幅减振器安装位置对传动轴与限幅减振器系统非线性动力学的影响。首先基于Timoshenko梁和非线性碰摩理论建立了传动轴与限幅减振器系统的非线性有限元动力学模...
为了使限幅减振器对传动轴跨1阶及2阶临界转速均起到较好的减振作用,研究了限幅减振器安装位置对传动轴与限幅减振器系统非线性动力学的影响。首先基于Timoshenko梁和非线性碰摩理论建立了传动轴与限幅减振器系统的非线性有限元动力学模型,通过数值计算得到了系统响应。对传动轴典型跨临界过程及安装位置对减振效果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一个典型的传动轴跨临界过程可以分为4个阶段,分别为无碰摩、拟周期碰摩、同频全周碰摩,最后回到无碰摩阶段。将减振器安装在中间节点只能有效抑制传动轴跨1阶临界转速的振动,而安装在1/4节点及3/8节点处能同时减弱跨1阶及2阶临界转速的振动,但安装在3/8节点处有可能使传动轴无法正常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限幅
减振器
超临界尾轴
位置优化
碰摩
干摩擦
原文传递
题名
直升机超临界尾传动轴限幅减振器非线性动力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
4
1
作者
王旦
宋立瑶
陈柏
李波
朱如鹏
吴洪涛
机构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直升机传动技术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
出处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593-605,共13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2005253)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20M681579)
+1 种基金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资助项目(NT2020010)
直升机传动技术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资助项目(HTL-A-20G04)。
文摘
直升机超临界尾传动轴在跨临界转速时会产生剧烈的振动。限幅减振器是专门针对尾传动轴跨临界减振问题设计的一种复合式减振器。限幅减振器与尾传动轴组成的系统具有摩擦、碰撞等强非线性特征,动力学特性异常复杂。为揭示限幅减振器工作机理并指导减振器设计,建立了具有双间隙结构的限幅减振器与尾传动轴系统的弹簧‑质量‑阻尼等效模型。分别基于直接时间域积分和时频变换谐波平衡(Harmonic Balance Method with Alternating Frequency‑Time Domain Technique)+数值延拓(Numerical Continuation)两种方法对控制方程进行了求解。计算结果表明,限幅减振器存在无作用、正常减振、异常减振、限位四种工作状态。其中,限位状态是针对故障工况下尾传动轴进行的临时限位保护。此外,进一步研究了减振器参数对减振和限位效果的影响,得到了传动轴与碰摩环之间间隙、碰撞刚度以及临界摩擦力对限幅减振器减振效果的影响规律。发现存在最优临界摩擦力,且最优临界摩擦力与传动轴不平衡量等有关。同时限位状态下,通过增加碰摩环与底座之间的碰撞刚度可以减小限位幅值,但也会产生更大的冲击力。最后,开展了正常减振工况下碰摩间隙和临界摩擦力两个关键参数对限幅环减振效果影响的试验研究,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
关键词
超临界尾传动轴
限幅
减振器
双间隙
干摩擦
限位保护
Keywords
supercritical tail rotor drive shafts
hybrid damper
double clearance
dry friction
hard-stopping protection
分类号
V214.19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航空宇航推进理论与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直升机超临界尾轴限幅减振器安装位置研究
被引量:
1
2
作者
宋立瑶
王旦
曹鹏
陈柏
朱如鹏
机构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直升机传动技术国家级重点实验室
中国航发湖南动力机械研究所直升机传动技术国家级重点实验室
出处
《航空动力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6-96,共11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2005253)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BK20200426)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直升机传动技术重点实验室”自主课题(HTL-A-22K01&HTL-A-21G07)。
文摘
为了使限幅减振器对传动轴跨1阶及2阶临界转速均起到较好的减振作用,研究了限幅减振器安装位置对传动轴与限幅减振器系统非线性动力学的影响。首先基于Timoshenko梁和非线性碰摩理论建立了传动轴与限幅减振器系统的非线性有限元动力学模型,通过数值计算得到了系统响应。对传动轴典型跨临界过程及安装位置对减振效果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一个典型的传动轴跨临界过程可以分为4个阶段,分别为无碰摩、拟周期碰摩、同频全周碰摩,最后回到无碰摩阶段。将减振器安装在中间节点只能有效抑制传动轴跨1阶临界转速的振动,而安装在1/4节点及3/8节点处能同时减弱跨1阶及2阶临界转速的振动,但安装在3/8节点处有可能使传动轴无法正常工作。
关键词
限幅
减振器
超临界尾轴
位置优化
碰摩
干摩擦
Keywords
dry friction damper
supercritical tail drive shaft
location optimization
rub-impact
dry friction
分类号
V214.19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航空宇航推进理论与工程]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直升机超临界尾传动轴限幅减振器非线性动力学特性研究
王旦
宋立瑶
陈柏
李波
朱如鹏
吴洪涛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直升机超临界尾轴限幅减振器安装位置研究
宋立瑶
王旦
曹鹏
陈柏
朱如鹏
《航空动力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1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