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疆天山山区近51年来降水变化特征 被引量:39
1
作者 韩雪云 杨青 姚俊强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39-144,共6页
利用1959—2009年天山山区11个站点的降水量数据,通过累积距平、回归分析、EOF、Mann—Kendall(M—K)检验、最大熵谱分析等,分析了近51a来天山山区降水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山区降水量呈增加趋势(降水气候倾向率为1.134mm/a),且以2... 利用1959—2009年天山山区11个站点的降水量数据,通过累积距平、回归分析、EOF、Mann—Kendall(M—K)检验、最大熵谱分析等,分析了近51a来天山山区降水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山区降水量呈增加趋势(降水气候倾向率为1.134mm/a),且以20世纪90年代和21世纪初前10a尤为明显,增湿趋势在逐渐增大;山区年降水量的变化表现出一致性增加的趋势,降水气候倾向率具有很强的区域特点,其中天山中部和南部的变化趋势均大于西部;降水空间分布主要以山区一致型和东西反相位变化为主;在95%的置信概率下,山区降水分别在1992年、1978年和2006年发生突变,3个主分量场分别表现出2.1,2.8,2.6,5.6a的周期;山区年降水和冬季降水在不同海拔高度上没有明显的一致变化,夏季降水幅度随海拔高度的增加而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山山区 气候倾向率 水突 水周期
下载PDF
近55年中国大陆地区降水突变的区域特征 被引量:35
2
作者 向辽元 陈星 +1 位作者 黎翠红 郑京华 《暴雨灾害》 2007年第2期149-153,共5页
利用中国大陆1951~2003年160站较为完整的降水观测资料,采用Mann-Kendall检验法和小波分析方法,确定了中国大陆不同区域降水突变事件的大致时间,研究揭示了近55年中国大陆降水突变事件变化的区域特征。得出如下结论:(1)近55年来,中国... 利用中国大陆1951~2003年160站较为完整的降水观测资料,采用Mann-Kendall检验法和小波分析方法,确定了中国大陆不同区域降水突变事件的大致时间,研究揭示了近55年中国大陆降水突变事件变化的区域特征。得出如下结论:(1)近55年来,中国大陆年平均降水量正在逐步减少。华北地区、四川盆地和东北地区年降水量减少明显。年降水量增加的区域位于长江中下游及其以南地区,另外,西北部分地区和青藏高原南部略有增加。(2)中南地区和青藏云地区年降水在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出现突变,华北地区降水突变出现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东北地区突变出现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华南地区降水在20世纪70年代初期出现突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突 区域特征 Mann—Kendall检验法 小波分析
下载PDF
基于Mann-Kendall方法的大凌河中上游1956—2016年降水变化特性分析 被引量:26
3
作者 蔡涛 《人民珠江》 2018年第11期83-88,共6页
采用Mann-Kendall方法对大凌河中上游近61年降水变化及突变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大凌河中上游年降水总体呈现弱递减变化,递减变化均未通过90%的显著性检验,中游朝阳站以上非汛期降水递减明显,通过90%的显著性检验;(2)大凌河上游... 采用Mann-Kendall方法对大凌河中上游近61年降水变化及突变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大凌河中上游年降水总体呈现弱递减变化,递减变化均未通过90%的显著性检验,中游朝阳站以上非汛期降水递减明显,通过90%的显著性检验;(2)大凌河上游夏季降水呈现下降变化,但春、秋季降水递增趋势明显,均通过90%的显著性检验,递增率分别为14. 6 mm/10a及41. 7 mm/10a,中游在春季递增明显,递增率为14. 5 mm/10a,其他季节变化趋势均较弱;(3)中上游年降水突变特征较为一致,1960、1980、1990、2000年为其降水的4个主要突变点,2000年以后降水突变特征点明显增多,汛期降水突变和年降水突变较为一致,但中游在非汛期突变特征点较少,仅在1960年出现突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nn-Kendall方法 水演 水突 大凌河中上游
下载PDF
近60 a来内蒙古极端降水时空变化及其影响 被引量:20
4
作者 马爱华 岳大鹏 +1 位作者 赵景波 胡倩 《干旱区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74-85,共12页
基于内蒙古地区41个气象站点1958-2017年的逐日降水数据,采用世界气象组织等推荐的9个极端降水指数,运用线性趋势分析、克里金插值法、Mann-Kendall检验、Morlet小波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等方法研究了内蒙古地区近60a来极端降水时空变化、... 基于内蒙古地区41个气象站点1958-2017年的逐日降水数据,采用世界气象组织等推荐的9个极端降水指数,运用线性趋势分析、克里金插值法、Mann-Kendall检验、Morlet小波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等方法研究了内蒙古地区近60a来极端降水时空变化、周期规律和气象灾害效应。结果表明:内蒙古地区近60a来出现了干燥化趋势,即伴随着降水量的减少,各极端降水指数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趋势,以20世纪60年代和21世纪初下降最为明显。各极端降水指数倾向率在空间上大体呈现出从东西部向中部递减的规律,大都以集宁、呼和浩特、通辽和新巴尔虎右旗为低值中心。各极端降水指数的最大概率突变年为1995年,此后出现了不显著下降的趋势。各极端降水指数均存在3~5 a、14~17 a、20 a左右的周期变化。除连续无雨日数外,各极端降水指数与年降水量之间均存在较好的相关性。内蒙古极端降水变化导致该区旱灾与风灾增多加重,草原沙漠化加强,洪灾与低温冻害减少减轻,应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加强旱灾与风灾预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端 时空 水突 周期规律 内蒙古
原文传递
中亚干旱区降水准两年周期振荡及突变特征 被引量:14
5
作者 黄伟 吴娴 +1 位作者 陈建徽 陈发虎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448-455,共8页
依据东英吉利大学气候研究中心(CRU)1930—2009年0.5°×0.5°分辨率的月降水量及NCEP/NCAR 1948—2009年2.5°×2.5°分辨率再分析逐月位势高度资料,分析了中亚干旱区年降水和季节降水的准两年周期振荡(TBO)... 依据东英吉利大学气候研究中心(CRU)1930—2009年0.5°×0.5°分辨率的月降水量及NCEP/NCAR 1948—2009年2.5°×2.5°分辨率再分析逐月位势高度资料,分析了中亚干旱区年降水和季节降水的准两年周期振荡(TBO)特征和突变的时空变化及其可能影响机制。结果发现,中亚干旱区降水具有显著的TBO特征,其I区(哈萨克斯坦西区)、II区(哈萨克斯坦东区)、IV区(吉尔吉斯斯坦区)的年降水TBO相对具有连续性,而III区(中亚平原区)和V区(伊朗高原区)大致以20世纪60—70年代为分界点,存在相反变化。对季节降水而言,除II区年降水的TBO信号主要由夏季的变化决定,其他分区年降水TBO主要由冬季决定。降水突变分析发现,中亚干旱区降水的突变与TBO信号变化有很好的一致性,突变点上降水周期都有向TBO的跃变。另外,对整个亚洲中部干旱区而言,中亚干旱区西部降水突变发生在20世纪50年代初,东部于60年代末发生突变,新疆自80年代末出现气候转型,时间间隔为20年左右。季风区和受西风环流控制的亚洲内陆干旱区降水尽管都表现出TBO基本特征,但其控制因子可能有很大差异,对流层中上层的西风强度TBO可能是导致亚洲中部干旱区降水TBO的重要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亚干旱区 水突 西风环流 TBO
下载PDF
基于SPI的京津冀地区旱涝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被引量:13
6
作者 方宏阳 杨志勇 +3 位作者 栾清华 武金坤 袁喆 韩冬梅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3-16,共4页
以京津唐地区及周边地区37个气象站点1961-2010年逐月降水为基础资料,以地理信息系统技术为处理平台,结合滑动t检验、SPI指数(SPI,standard precipitation index)方法和空间插值伪形(inverse distance weighting)等,分析京津冀... 以京津唐地区及周边地区37个气象站点1961-2010年逐月降水为基础资料,以地理信息系统技术为处理平台,结合滑动t检验、SPI指数(SPI,standard precipitation index)方法和空间插值伪形(inverse distance weighting)等,分析京津冀地区年降水量趋势性、突变性、以及各地区旱涝发生等级、发生频率、旱涝发生频率的空间分布特征、降水突变点前后时段各地区旱涝特性的转变。结果表明:(1)近五十年,京津冀地区北部降水减少,南部降水增加,整体呈减少趋势,降水在1996年前后两时段变化剧烈;(2)北京、承德、唐山为旱涝交替高发区,秦皇岛、石家庄为洪涝高发区,张家口为干旱易发区;(3)变化期和基准期前后比较,各地区旱涝特征变化显著,整体的趋势是干旱形势加重,洪涝趋势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涝分区 水突 标准化水指数(S尸 ) 京津冀地区
下载PDF
黑龙江省1958-2017年极端降水时空变化与灾害效应 被引量:10
7
作者 王晓宁 岳大鹏 +2 位作者 赵景波 苏敏 王大菊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38-146,共9页
根据黑龙江省1958—2017年30个气象站逐日降水数据,通过线性趋势分析、Man-kendall突变检验、小波分析、克里金插值法等方法,对选取的9个黑龙江省极端降水指数的年际变化、突变及周期规律等时间序列上的变化以及空间分布特点进行了分析... 根据黑龙江省1958—2017年30个气象站逐日降水数据,通过线性趋势分析、Man-kendall突变检验、小波分析、克里金插值法等方法,对选取的9个黑龙江省极端降水指数的年际变化、突变及周期规律等时间序列上的变化以及空间分布特点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从时间序列上来看,持续干期以2.52 d/10 a的速率显著下降,降水强度呈现微弱下降趋势,其余指数呈现上升趋势且年降水量以1.81 d/10 a的速率显著上升;多数指数的主要突变发生于20世纪70年代末且变化具有周期性,各指数的主周期为20 a前后,与阶段性变化相对应。(2)从空间上来看,各指数多年平均值的空间差异较显著,研究区中部及南部地区较西北部地区降水多但西部降水强度大。(3)中部伊春、铁力以及南部尚志等地区较其他地区发生暴雨、洪涝灾害的可能性大。黑龙江省西部变干趋势明显,易发生旱灾、大风灾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端 时空 水突 周期规律 黑龙江省
下载PDF
3500aBP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降水突变的幅度与速率 被引量:5
8
作者 方修琦 江海洲 连鹏灵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2002年第1期163-167,共5页
考古信息与历史文献记载一样是环境演变研究中独具特色的信息源。文章以考古信息为依据对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地区 35 0 0aBP前后降水突变的幅度与速率进行了推断。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分布在年降水量 2 5 0~ 40 0mm的地区 ,降水变化对... 考古信息与历史文献记载一样是环境演变研究中独具特色的信息源。文章以考古信息为依据对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地区 35 0 0aBP前后降水突变的幅度与速率进行了推断。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分布在年降水量 2 5 0~ 40 0mm的地区 ,降水变化对该地带的影响十分显著。在位于北方农牧交错带内的内蒙古中南部及陕北、晋西北地区 ,大量的考古遗存详细记录了 35 0 0aBP前后该地区内土地利用性质的时空变化过程 ,可以用来定量地估算 35 0 0aBP降水突变的幅度和速率。 42 0 0~34 0 0aBP期间 ,在内蒙古中南部及陕北、晋西北地区先后发育了朱开沟文化和李家崖文化。文化的演变过程可分为两个阶段 :从朱开沟一期到朱开沟二期为第一阶段 (cal.40 0 0~ 380 0aBP) ,在朱开沟文化区发生了从农业文化转变为农牧交错文化、进而变为畜牧业文化的过程 ,相当于从农业区的北界变为农牧交错区的北界 ;从朱开沟文化二期结束到李家崖文化为第二阶段 (cal.380 0~ 34 0 0aBP) ,期间农牧交错带的北界显著地向东南退缩。上述考古学文化的变化可以看作是人类对 35 0 0aBP前后降水突变的响应。 40 0 0aBP前后是从农业文化向半农半牧文化转变的临界点 ,其降水量大致与现代农牧交错带南界的降水量相当 ,为 35 0~ 40 0mm ;38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 考古学文化 土地利用 中国 农牧交错带 水突 幅度 速率
下载PDF
三峡水库蓄水前后库区及周边区域降水变化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2
9
作者 胡艳茹 梁丽娇 +3 位作者 何立平 许文锋 刘正学 兰波 《地理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921-1940,共20页
本文利用三峡库区及周边地区共21个气象站点1955—2019年的器测气候资料,结合西南地区气候驱动因子(北极涛动指数AO、北大西洋涛动指数NAO、西南季风指数SWM、东南季风指数SEM、暖季均温WST)系统分析研究区65a来的降水特征及影响因素,... 本文利用三峡库区及周边地区共21个气象站点1955—2019年的器测气候资料,结合西南地区气候驱动因子(北极涛动指数AO、北大西洋涛动指数NAO、西南季风指数SWM、东南季风指数SEM、暖季均温WST)系统分析研究区65a来的降水特征及影响因素,对比了三峡水库2003年蓄水前后局地降水的变化并评估三峡水库修建对降水的影响。结果表明:SWM主要影响研究区夏秋季降水;SEM和WST主要影响研究区夏季降水;AO对研究区降水的影响集中在冷季;NAO对研究区降水的影响不显著。SWM、SEM、WST与降水存在较显著的1~4a短共振周期,而NAO与AO以7~11a的共振周期为主。库区西北部的年降水量在2003年存在突变现象,腹地和南部地区的年降水量无此突变,而前述气候驱动因子在蓄水当年均无突变,表明气候驱动因子不是导致近库区降水突变的原因。三峡库区蓄水可能直接或间接导致近库区西北部的年降水量明显增加,主要是2月、5—7月降水显著增加(P<0.05),3月、8—10月不显著增加(P>0.05),其原因可能是升温引起的更多的局地蒸发水汽被季风转移至西北部,导致西北部的降水量增加。水库蓄水后,腹地在8月、10月、12月降水量显著减少(P<0.05),南部在8月降水量显著减少(P<0.05),其可能的原因是水库蓄水后缓冲昼夜温差,增加水面大气下沉,抑制水面对流活动,从而抑制研究区腹地和南部形成降水。基于气候驱动因子和月降水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表明:三峡水库蓄水后,西北部的年降水比无水库的情形显著增加13.2%(P<0.05);腹地、南部的年降水比无水库的情形分别增加0.1%和减少1.5%,但均不显著(P>0.05)。总的来说,三峡水库蓄水对降水存在局地效应,其长期影响还需要进一步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库区 水量 气候驱动因子 MANN-KENDALL检验 水突
原文传递
近55年以来漳卫河流域干旱演变特征 被引量:6
10
作者 王刚 严登华 +3 位作者 申丽霞 翁白莎 汤欣钢 万金红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5,29,共6页
以漳卫河流域11个气象基准站1957年-2011年降水日值资料为基础,基于标准化降水指数选取干旱发生频次、干旱影响范围、干旱强度与历时、干旱重心等指标,分析了流域降水突变前后气象干旱演变特征。结果表明:流域降水在1976年发生突变,降... 以漳卫河流域11个气象基准站1957年-2011年降水日值资料为基础,基于标准化降水指数选取干旱发生频次、干旱影响范围、干旱强度与历时、干旱重心等指标,分析了流域降水突变前后气象干旱演变特征。结果表明:流域降水在1976年发生突变,降水突变前后,年尺度干旱发生频次和影响范围显著增加,分别由20%、23.2%增加到40%、34.1%;在季尺度上,春旱发生频次和影响范围均有较大程度减少,夏旱和秋旱的发生频次和影响范围有所增大,冬旱的发生频次和影响范围分别有小幅度的增大和减少;年尺度和季尺度干旱的平均干旱历时和强度增加显著,而月尺度干旱的干旱历时和强度略有下降;流域干旱重心在降水突变前后未发生明显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准化水指数 水突 干旱演 漳卫河流域
下载PDF
近似熵和小波变换在降水突变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1
作者 孙东永 张洪波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5-18,共4页
鉴于流域降水量的演变受不同时间尺度的气候变率的影响,采用近似熵计算分析了渭河流域21个站点1960~2012年逐月平均降水量的复杂性演变特性,发现渭河流域逐月平均降水量复杂性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逐步增加,并在20世纪90年代末期发生... 鉴于流域降水量的演变受不同时间尺度的气候变率的影响,采用近似熵计算分析了渭河流域21个站点1960~2012年逐月平均降水量的复杂性演变特性,发现渭河流域逐月平均降水量复杂性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逐步增加,并在20世纪90年代末期发生了突变;对近似熵序列进行小波变换分解重构处理发现,渭河流域逐月平均降水量的演变与准10年气候变率周期密切相关,太阳黑子活动在其中起主导作用。可见近似熵与小波分析相结合可有效分析不同时间尺度上降水演变的气候归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突 近似熵 小波分析 渭河流域
下载PDF
豫北地区长短历时极端降水重心迁移与变化趋势
12
作者 高芸 王婉婉 景晶 《环境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2期898-901,共4页
极端降水是突发性和危害性水灾害事件的诱因,不同历时的极端降水所引发的水灾害类型不尽相同。基于豫北地区1991—2020年实测日降水数据,采用极端降水重心模型、标准差椭圆以及Mann-Kendall突变检验的方法,对豫北地区1,3,7,15,30 d极端... 极端降水是突发性和危害性水灾害事件的诱因,不同历时的极端降水所引发的水灾害类型不尽相同。基于豫北地区1991—2020年实测日降水数据,采用极端降水重心模型、标准差椭圆以及Mann-Kendall突变检验的方法,对豫北地区1,3,7,15,30 d极端降水重心迁移与变化趋势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991—2020年豫北地区极端降水重心分布在新乡市东南部和开封市北部边界一带,降水重心空间分布格局位于西北-东南方向,具有一定的离散程度。7 d极端降水近30年呈上升趋势,其余历时降水呈下降趋势。长历时极端降水呈下降趋势的突变时刻晚于短历时,并且随着极端降水历时的延长,降水突变的时刻增多。研究可为区域极端降水和山地灾害的预测预报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端 不同历时 豫北地区 重心迁移 水突
原文传递
基于排列熵和小波分析的渭河降水突变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孙东永 黄强 张莉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229-234,共6页
【目的】将排列熵和小波分析相结合,研究近60年来渭河干流降水序列的突变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为渭河流域水资源的利用提供参考。【方法】利用1960-2003年渭河流域干流天水、宝鸡、武功和西安4个站点日降水观测资料,按照不同窗口滑动取样... 【目的】将排列熵和小波分析相结合,研究近60年来渭河干流降水序列的突变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为渭河流域水资源的利用提供参考。【方法】利用1960-2003年渭河流域干流天水、宝鸡、武功和西安4个站点日降水观测资料,按照不同窗口滑动取样得到不同时间段的降雨数据,利用排列熵算法分别计算其复杂度,分析复杂度序列随时间的演变规律来检测序列的突变点,之后通过小波分析对复杂度序列进行逐级分解,分析不同时间尺度的周期波动在降水突变中的贡献。【结果】渭河流域天水、宝鸡、武功和西安4站降水量在20世纪均发生了2次突变,其中位于上游的天水站突变发生于1971和1994年,位于中下游的宝鸡、武功和西安站突变发生于1980和1994年,呈现出一致性的特征。【结论】准10年时间尺度的周期气候波动是渭河干流降水突变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突 排列熵 小波分析 渭河
下载PDF
江西省汛期降水的变化特征 被引量:4
14
作者 张传江 郑宏翔 +1 位作者 马锋敏 何拥凤 《科技广场》 2008年第12期171-173,共3页
为全面分析江西的汛期降水量的变化趋势,本文利用小波分析方法研究了赣北、赣中、赣南降水分布的特征和年代际变化,结果显示,赣北、赣中、赣南汛期降水线性趋势呈下降趋势。江西省汛期降水变化包含了多个不同时间尺度的周期变化和演变特... 为全面分析江西的汛期降水量的变化趋势,本文利用小波分析方法研究了赣北、赣中、赣南降水分布的特征和年代际变化,结果显示,赣北、赣中、赣南汛期降水线性趋势呈下降趋势。江西省汛期降水变化包含了多个不同时间尺度的周期变化和演变特征,目前及今后2~3年内赣北、赣中汛期降水呈偏少的趋势,赣南降水有偏少的趋势。利用mann-kendell方法检验了江西汛期降水的突变,赣南汛期降水的突变点发生在1978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突 小波分析 Mann-Kendall检验法
下载PDF
榆中县近42年降水突变及周期变化分析 被引量:3
15
作者 潘舟艳 闫丽娟 +1 位作者 李广 聂志刚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02-109,共8页
【目的】掌握黄土丘陵区降水特征、趋势变化和周期演变规律.【方法】利用榆中1971-2012年的日降水量资料,采用Mann-Kendall法和小波分析等方法,对榆中42a来的降水变化和突变现象进行了研究.【结果】近42a来区域年降水量变化在231.1~555... 【目的】掌握黄土丘陵区降水特征、趋势变化和周期演变规律.【方法】利用榆中1971-2012年的日降水量资料,采用Mann-Kendall法和小波分析等方法,对榆中42a来的降水变化和突变现象进行了研究.【结果】近42a来区域年降水量变化在231.1~555.5mm,整体呈现减少趋势,气候倾向率为-3.68mm/10a,1971-1979年属于降水最多的年代,榆中年降水量的突变不太明显.四季降水量变化呈现不同的趋势,其中春季和冬季降水量呈现增多的趋势,夏季和秋季降水量呈现减少的趋势.四季降水突变情况有所差异.夏季降水从2009年开始发生了由多到少的突变.秋季降水在20世纪80年代初发生了突变.春季和冬季降水量没有发生突变.区域年降水量存在21a的最强显著周期和28a、8a的尺度变化周期,且8a尺度是榆中最稳定的变化周期.【结论】黄土高原丘陵区降水呈下降变化趋势,具有一定的周期和规律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突 化周期 榆中县
下载PDF
末次冰消期内蒙古东部气候不稳定性:布日敦湖花粉记录 被引量:3
16
作者 张贵林 王建 +3 位作者 周新郢 赵克良 杨庆江 李小强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938-951,共14页
内蒙古东部植被是我国北方重要的生态系统屏障,东亚夏季风降水变化是影响当地水资源分布、植被演替、农牧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为了更好预测未来季风边缘带植被景观、降水变化趋势和评估干旱事件可能产生的影响,需要在该区域开展更多... 内蒙古东部植被是我国北方重要的生态系统屏障,东亚夏季风降水变化是影响当地水资源分布、植被演替、农牧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为了更好预测未来季风边缘带植被景观、降水变化趋势和评估干旱事件可能产生的影响,需要在该区域开展更多地质增温期历史相似型研究.本文选择生态系统脆弱、对夏季风变化响应敏感的内蒙古东部布日敦湖作为研究点,通过钻取长386 cm的湖泊沉积物并选取底部厚度176 cm(386~210 cm),分析其中的花粉指标,结合高精度AMS 14C测年,来重建该地区末次冰消期高分辨率植被演替过程和降水不稳定性特征.结果表明,布日敦湖岩芯386~210 cm沉积物年代跨度为14918~10693 a B. P..湖泊周围植被在14918~14167 a B. P.为以蒿属、禾本科等草本植物为主的草原景观;而在14167~12695 a B. P.,以桦属为代表的先锋树种出现在湖泊西部山地丘陵区,并逐渐发展成为以桦属为建群种的温带落叶阔叶林;12695~11505 a B. P.,桦属和其他阔叶乔木明显减少,湖泊西部地区植被迅速退化为开阔的疏林草原景观;11505~10693 a B. P.,植被逐渐恢复为与现今类似的森林草原交错生长群落.乔木/非乔木花粉含量比值( AP/NAP)和主要陆生植物花粉百分比主成分分析(PCA)结果说明,研究区植被演替主要受降水控制.将该结果与沉积相、沉积速率变化相结合,证明14512 a B. P.布日敦湖流域内降水突然增加,在14512~12695 a B. P.期间气候最为湿润,并伴随3次百年尺度降水波动事件.而12695 a B. P.时降水迅速减少,在12695~11505 a B. P.发生千年尺度干旱事件.布日敦湖地区降水变化总体趋势与北方季风边缘带其他高分辨率湖泊记录相似,但内部结构存在一定差异.在年代误差范围内,降水突变与北高纬博令-阿勒罗德(BA)间冰阶和新仙女木(YD)冰阶温度异常事件发生时间相一致.北半球夏季太阳辐射岁差周期变化、北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末次冰消期 季风边缘带 布日敦湖 花粉记录 水突
原文传递
1958—2013年永兴岛降水气候特征分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冯国富 刘怀明 杨勇 《贵州气象》 2014年第3期21-23,共3页
该文利用永兴岛1958—2013年降水资料,对其年降水量的年代和年代际变化特征、突变情况和周期特征进行气候分析,结果表明,永兴岛年降水的年际和年代际变化特征明显,经历过多个偏少和偏多年;其降水分配不均,主要集中在6—11月,以9月份最甚... 该文利用永兴岛1958—2013年降水资料,对其年降水量的年代和年代际变化特征、突变情况和周期特征进行气候分析,结果表明,永兴岛年降水的年际和年代际变化特征明显,经历过多个偏少和偏多年;其降水分配不均,主要集中在6—11月,以9月份最甚;初步认为其年降水的突变时间在1984年;其年降水周期主要有2~4 a和5~6 a,且近期处于降水周期特征不显著的偏少年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特征 水周期 水突
下载PDF
1954—2012年石漫滩水库降水变化特征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杨孟豪 余勇泰 夏帆 《水资源开发与管理》 2018年第12期28-32,共5页
为了解石漫滩水库降水动态特征,利用石漫滩水库1954—2012年的月降水量观测资料,结合气候倾向率法、Morlet小波分析法、Mann-Kendall检验法和滑动T检验法等对降水量的趋势变化、周期性特征及突变状况进行研究,其研究结果可为石漫滩流域... 为了解石漫滩水库降水动态特征,利用石漫滩水库1954—2012年的月降水量观测资料,结合气候倾向率法、Morlet小波分析法、Mann-Kendall检验法和滑动T检验法等对降水量的趋势变化、周期性特征及突变状况进行研究,其研究结果可为石漫滩流域防洪抗旱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量 趋势 周期特征 水突 石漫滩水库
下载PDF
1960-2015年岷江上游松潘县降水变化与旱涝灾害 被引量:1
19
作者 侯雨乐 赵景波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1年第5期685-693,共9页
利用岷江上游松潘县等站点的降水观测资料,分析1960—2015年间松潘县的降水变化特征,并基于SPI指数及其旱涝等级划分标准,采用M-K突变检验、功率谱及小波分析、R/S趋势分析等方法,探究岷江上游区降水规律、旱涝灾害及成因等问题.结果表... 利用岷江上游松潘县等站点的降水观测资料,分析1960—2015年间松潘县的降水变化特征,并基于SPI指数及其旱涝等级划分标准,采用M-K突变检验、功率谱及小波分析、R/S趋势分析等方法,探究岷江上游区降水规律、旱涝灾害及成因等问题.结果表明:1960—2015年松潘县降水序列的气候变化倾向率是1.09 mm/Da,年降水量总体上呈现不显著的增加趋势,存在约5.75、8.5和10~15 a的震荡变化周期.2013年松潘县降水发生突变,转为增多趋势.近55 a松潘地区旱涝频繁发生,1960—1969年、1984—2012年是少雨干旱期,但是1990年以后旱涝频率增大.1970—1983年是多雨洪灾多发期.2013年以来洪灾多发.夏季风活动强弱是引发旱涝灾害的主要成因,在年降水距平值变化显著的年份都有较大旱涝灾害发生,降水过度集中时也会出现洪灾.未来几年本区降水仍是增多趋势,加上极端气候事件多发等多重因素叠加影响,洪灾发生概率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潘县 水突 标准化水指数 旱涝灾害
下载PDF
不同降水资料在我国降水变异研究中的对比 被引量:1
20
作者 孟猛 宗美娟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3期45-49,共5页
基于中国气象站点和高分辨率地表气候变量数据集CRU中的降水数据,利用变异系数、持续时间和突变3个指标,分别表征变异性在变异量、时间结构和跳跃式的变化,研究了1982~2000年我国各月份降水的变异性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月降水量变化幅... 基于中国气象站点和高分辨率地表气候变量数据集CRU中的降水数据,利用变异系数、持续时间和突变3个指标,分别表征变异性在变异量、时间结构和跳跃式的变化,研究了1982~2000年我国各月份降水的变异性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月降水量变化幅度较大,冬季降水量变化幅度大于夏季;各月份降水均无长期持续的变化趋势,变异较显著;降水突变现象主要出现在7月和9月,11月降水突变最少,1983年因为El Nino现象是降水突变现象最多年份。2份降水数据在不同的变异指标使用中结果略有差异,站点数据在降水量的变异研究中信号清晰,而CRU数据在降水突变现象中更能体现全国范围的实际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 水突 异系数 持续时间 EL Nino现象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