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覆膜血管内支架置入治疗降主动脉穿通性溃疡
被引量:9
- 1
-
-
作者
金敬琳
黄连军
俞飞成
吕建华
蒋世良
-
机构
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阜外心血管病医院放射科
-
出处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6期1115-1117,共3页
-
文摘
目的总结覆膜血管内支架置入治疗降主动脉穿通性溃疡的临床经验和疗效。方法2002年8月至2006年2月,14例降主动脉穿通性溃疡,均为男性,平均年龄60·2岁(34~79岁)。临床除1例无症状外,其余病例均有不同程度的胸腹痛;3例伴有咯血;11例有高血压病史。术前行CT增强或MRI扫描确诊。局麻下切开一侧股动脉,在DSA监测下行覆膜血管内支架置入治疗。结果共置入16枚支架,全部成功,2例患者分别用2枚支架。Talent支架11枚,Aegis支架5枚。支架直径32mm^38mm,较近端正常主动脉直径大10%~20%。即刻造影示12例封堵完全,2例少量造影剂外溢。平均随访17·2月(1~42月),复查CT示:溃疡及假性动脉瘤消失,2例壁内血肿基本吸收。1例术后1个月支架远端形成假性动脉瘤破裂死亡。结论降主动脉穿通性溃疡可发展为壁内血肿、局部夹层、假性动脉瘤及破裂,临床需积极治疗。覆膜血管内支架置入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尤其是对外科手术风险大、死亡率高的患者意义更大。
-
关键词
覆膜血管内支架
覆膜血管内支架置入
降主动脉穿通性溃疡
-
Keywords
Stents
Penetrating atherosclerotic ulcer
Descending aorta
-
分类号
R543
[医药卫生—心血管疾病]
-
-
题名同期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和腹主动脉腔内修复术
- 2
-
-
作者
孔博
于存涛
常谦
罗明尧
张良
-
机构
北京协和医学院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血管外科中心
-
出处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CSCD
2017年第6期338-342,共5页
-
文摘
目的 总结重症冠心病(CAD)合并肾下型腹主动脉瘤(AAA)及腹主动脉贯通性溃疡(PAU)患者一期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及腹主动脉腔内修复术(EVAR)的治疗经验.方法 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13例重症CAD合并肾下型AAA及PAU患者行CABG同期EVAR治疗,其中男12例(92.3%),女1例(7.7%),年龄(63.7±7.3)岁.11例以冠心病相关症状就诊,2例以腹主动脉瘤/穿通性溃疡相关症状就诊,腹主动脉病变:AAA 3例,PAU 10例;2例患者合并胸主动脉PAU.CABG手术和AAA腔内治疗均按常规操作规范进行,合并胸主动脉PAU患者,同期行胸主动脉覆膜支架腔内置入术(TEVAR).结果 先行EVAR,再行CABG7例;先行CABG,再行EVAR 6例;2例同期行TEVAR.全组行体外循环下CABG(ON-PUMP)11例,非体外CABG(OFF-PUMP)2例,平均旁路移植(2.5±0.7)支.ON-PUMP患者主动脉阻断(50.7 ±16.5) min,体外循环(58.0±11.2) min.13例共置入胸主动脉及腹主动脉覆膜支架30枚.全组术后呼吸机辅助(17.8±7.0)h,ICU(2.7±1.9)天,术后住院(8.1±2.4)天,均顺利出院.1例出院后伤口愈合不良、胸骨后感染,再次人院行胸大肌皮瓣转移术,二次术后29天突发心搏骤停死亡.12例生存,术后随访1个月~3年,患者旁路血管均通畅,支架位置及形态均良好,病变隔绝完全,无内漏.结论 对于存在适应证的患者,由一组外科团队完成手术及血管腔内操作,同期行CABG和EVAR治疗是安全、可行的.与传统的多科室会诊治后、同期或分期外科修复相比,手术创伤更小,手术时间更短,围术期并发症风险更低,效率更高,更有利于患者整体管理.
-
关键词
冠心病
腹主动脉瘤
主动脉穿通性溃疡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腹主动脉腔内修复术
-
Keywords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Abdominal aortic aneurysm
Penetrating aortic ulcer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
Endovascular aneurysm repair
-
分类号
R654.2
[医药卫生—外科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