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95篇文章
< 1 2 3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陋室里的生趣与温暖
1
作者 曾昔(文/图) 《茶道》 2018年第7期58-63,共6页
来到厦门的这间茶铺,让人想到《陋室铭》里的一句:“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一共三层楼,室内和室外都有位置。一楼室外是茅庐,喝起茶来感觉比较有意境。闲来无事的人喜欢来这泡泡茶,吃吃点心。茶叶的种类也有挺多... 来到厦门的这间茶铺,让人想到《陋室铭》里的一句:“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一共三层楼,室内和室外都有位置。一楼室外是茅庐,喝起茶来感觉比较有意境。闲来无事的人喜欢来这泡泡茶,吃吃点心。茶叶的种类也有挺多,白茶、红茶、乌龙茶、武夷岩茶……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陋室 室外 茶铺 茶来 草色
原文传递
宫室名物词拾诂
2
作者 王强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328-330,共3页
根据较确凿的文献语言材料,运用名物学、训诂学与音韵学的方法,对“陋室”、“家巷”等五例宫室名物词的流行解释提出了不同的看法。如唐刘禹锡文的“陋室”应是“隐僻的居室”,其或可简陋,亦或可奢华;屈赋“家巷”据上古文献可释为“... 根据较确凿的文献语言材料,运用名物学、训诂学与音韵学的方法,对“陋室”、“家巷”等五例宫室名物词的流行解释提出了不同的看法。如唐刘禹锡文的“陋室”应是“隐僻的居室”,其或可简陋,亦或可奢华;屈赋“家巷”据上古文献可释为“家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室名物词 陋室 家巷 祖帐 外寝 正寝
原文传递
作答要领之道德与法治
3
作者 郭巍 《招生考试通讯(中考版)》 2018年第12期24-26,共3页
答题技巧单项选择题例1.某中学举办以“学习十九大,争创新业绩”为主题的演讲比赛,小刚在演讲稿中写道:“改革开放前,我家五代居陋室,收入只够解决温饱,而今住进宽敞房,冰箱、电脑样样全。”下列最适合他演讲的标题是()A.改革开放为中心... 答题技巧单项选择题例1.某中学举办以“学习十九大,争创新业绩”为主题的演讲比赛,小刚在演讲稿中写道:“改革开放前,我家五代居陋室,收入只够解决温饱,而今住进宽敞房,冰箱、电脑样样全。”下列最适合他演讲的标题是()A.改革开放为中心,人民生活真幸福B.综合国力大提高,人民生活现代化C.改革开放强国路,党的恩情永不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演讲比赛 选择题 答题 演讲稿 主题 陋室 人民 生活
原文传递
先富帮后富 同奔小康路——学习《习近平扶贫论述摘编》有感
4
作者 周善红 《中国扶贫》 2018年第24期11-13,共3页
扶贫,是习近平总书记最大的牵挂.“善为国者,遇民如父母之爱子,兄之爱弟,闻其饥寒为之哀,见其劳苦为之悲.”党的十八大以来,从天寒地冻的太行山区,到荒凉偏远的陇西荒原;从巍峨险峭的大山深处,到透风漏雨的棚户陋室,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到... 扶贫,是习近平总书记最大的牵挂.“善为国者,遇民如父母之爱子,兄之爱弟,闻其饥寒为之哀,见其劳苦为之悲.”党的十八大以来,从天寒地冻的太行山区,到荒凉偏远的陇西荒原;从巍峨险峭的大山深处,到透风漏雨的棚户陋室,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到我国最贫困、最落后的地区体察民情,他的爱民之心深深感染着我,而《习近平扶贫论述摘编》一书,更是增强了我作为一名民营企业家参与脱贫攻坚事业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察民情 爱弟 棚户 责任感 总书记 事业 陋室 父母
原文传递
“首创性”房改圆百姓安居梦
5
作者 赖淑英 《潮商》 2019年第1期21-22,共2页
20世纪80年代初,汕头市委、市政府经过深入调查研究,反复论证,提出用“三三四”“二二六”“二八”的方式解决城市居民居住困难问题,率先在全国创造了独一无二的住房商品化新模式。从1984年开始至1992年,汕头市共建成补贴出售住宅32200... 20世纪80年代初,汕头市委、市政府经过深入调查研究,反复论证,提出用“三三四”“二二六”“二八”的方式解决城市居民居住困难问题,率先在全国创造了独一无二的住房商品化新模式。从1984年开始至1992年,汕头市共建成补贴出售住宅32200套,总建筑面积228.7万平方米,解决了11万多人的住房问题。汕头“首创性”的住房改革政策,让许多市民家庭告别了蜗居陋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住房 市政府 问题 汕头市 首创 城市居民 汕头 陋室
下载PDF
如沐春风,胜似伯仲——与胡珠生先生交往回顾
6
作者 陈继达 《温州文物》 2015年第2期20-23,共4页
甘居陋室,编撰华章百种,遍誉东瓯称翘楚;辞别红尘,经历苦难一生,终将宏愿现人间。著名的温州地方史专家胡珠生先生走了,完成《温州文献丛书》不到七年走了。我怀着非常悲痛的心情写下这幅挽联。在我有生之年,和胡珠生先生发生密切的交往... 甘居陋室,编撰华章百种,遍誉东瓯称翘楚;辞别红尘,经历苦难一生,终将宏愿现人间。著名的温州地方史专家胡珠生先生走了,完成《温州文献丛书》不到七年走了。我怀着非常悲痛的心情写下这幅挽联。在我有生之年,和胡珠生先生发生密切的交往,算是今生一大幸事。他读北大历史,我念杭大中文;他是温州史学界泰斗,我是一名普普通通中学语文教师,怎样走在一起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陋室 永嘉县 地方史 先生 温州 翘楚 红尘
原文传递
身处“陋室”,心却可以远航
7
作者 夏烈 《传奇天下(职教新航线)》 2019年第1期50-51,共2页
迷茫的小狐狸我曾听过一句话:“人生就是你驾着一艘新船,在一条陌生的航线上航行,手里的航图模糊不清。”我对自己未来的规划是:思想独立,经济自由,虽不苛求能成为女强人,但也想闯出自己的一方天地。可惜我身处环境落后的小山村,未来规... 迷茫的小狐狸我曾听过一句话:“人生就是你驾着一艘新船,在一条陌生的航线上航行,手里的航图模糊不清。”我对自己未来的规划是:思想独立,经济自由,虽不苛求能成为女强人,但也想闯出自己的一方天地。可惜我身处环境落后的小山村,未来规划似乎很难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陌生 航线 思想 规划 女强人 狐狸 航图 陋室 航行
原文传递
先生
8
作者 李帙翰 《语文世界(中旬刊)》 2021年第7期71-72,共2页
先生的陋室坐南朝北立在古淮河的边上,再往远处是一川江水。石城鲜有的几座丘峰恰恰成了这一幢砖瓦小房一抹遥遥的、翠色的底衬。每每在夜幕将至时,江河两岸橘黄色的灯火穿透暮霭与暗流,在山野间流萤般地熠煜闪烁,使周遭澄明的以太仿佛... 先生的陋室坐南朝北立在古淮河的边上,再往远处是一川江水。石城鲜有的几座丘峰恰恰成了这一幢砖瓦小房一抹遥遥的、翠色的底衬。每每在夜幕将至时,江河两岸橘黄色的灯火穿透暮霭与暗流,在山野间流萤般地熠煜闪烁,使周遭澄明的以太仿佛回荡着黄钟大吕之声。这一方陋室,视野虽不及江上高阁,但春朝秋夕、风雨明晦的样子,也极雅兴。陋室前三径遍植灌木,阶前常有一人闲坐,二指间执烟,悠然抽吸,消磨掉一整个下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坐南朝北 橘黄色 陋室 灯火
下载PDF
陋室夜谈
9
作者 揚帆 《上海鲁迅研究》 2002年第1期333-334,共2页
(一)作品与作家这年头儿文艺真是消沉得很,除了什么第三种人,自由人,和左翼文坛的论争还有一部份人肯关心之外,像什么赵景深钱杏村一流所作的《作品与作家》那样的东西,就根本没有人来领教的了。然而我的《作品与作家》的内容是和他们... (一)作品与作家这年头儿文艺真是消沉得很,除了什么第三种人,自由人,和左翼文坛的论争还有一部份人肯关心之外,像什么赵景深钱杏村一流所作的《作品与作家》那样的东西,就根本没有人来领教的了。然而我的《作品与作家》的内容是和他们两样的。——自然这并不是说我的便值得一看,而仅只是说两者之间有点差异而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陋室 作家 关心 份人 作品 自由人 年头儿
原文传递
长路有梦,以乐为灯
10
作者 何心悦 《作文与考试(高中版)》 2021年第19期48-49,共2页
"万物皆有裂痕,那是光照进来的地方。"莱昂纳德·科恩睿智而富有哲蕴的阐释,激励我们面对生命中的挫折时,以乐为灯,长路有梦。纵观古今,虽然中国文人们从不间断地遭受了黑色政治旋风的袭卷,但总遮不住他们朗照在大地上空... "万物皆有裂痕,那是光照进来的地方。"莱昂纳德·科恩睿智而富有哲蕴的阐释,激励我们面对生命中的挫折时,以乐为灯,长路有梦。纵观古今,虽然中国文人们从不间断地遭受了黑色政治旋风的袭卷,但总遮不住他们朗照在大地上空的光亮。在坎坷的仕途中,他们总以乐观向上的心态面对人生。唐代诗豪刘禹锡在官场屡遭排挤,郁郁不得志,身居陋室却只言"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乐观向上 郁郁不得志 刘禹锡 陋室
原文传递
华秋蘋资料闻见录 被引量:9
11
作者 杨荫浏 《中国音乐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5-6,共2页
华秋蘋资料闻见录杨荫浏遗稿编者按今年恰逢杰出中国音乐学家杨荫浏先生诞生(1899年11月10日)95周年、逝世(1984年2月25日)10周年,本期特发表冯洁轩珍存的先生遗稿《华秋资料闻见录》一文,谨为纪念。无锡华秋... 华秋蘋资料闻见录杨荫浏遗稿编者按今年恰逢杰出中国音乐学家杨荫浏先生诞生(1899年11月10日)95周年、逝世(1984年2月25日)10周年,本期特发表冯洁轩珍存的先生遗稿《华秋资料闻见录》一文,谨为纪念。无锡华秋氏对琵琶音乐曾有相当贡献,允宜考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荫浏 音乐研究 琵琶 《弦索备考》 减字谱 抗战前 指法符号 陋室铭》 音乐艺术 人之精神
原文传递
《陋室铭》的主旨新解
12
作者 马骏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2024年第43期66-67,共2页
对刘禹锡“陋室不陋”之说进行辨析,指出《陋室铭》中刘禹锡开篇以“仙”“龙”自比,结尾以“君子”自居,全篇真正的主旨应是“惟吾德馨”,其间虽含有“居陋而不以为陋”这一层意思,但并非文章论述重点,更非文章创作旨归之所在。
关键词 陋室铭》 陋室不陋 刘禹锡
原文传递
《陋室铭》中的“陋室”与“人”
13
作者 蒋海霞 《中学语文》 2024年第11期94-95,共2页
紧扣《陋室铭》中的“陋室”与“人”,可以发现环境与人的和谐关系,其实就是一个人的馨德与环境相结合的最佳结果呈现;作者所期待相交的是鸿儒,只有鸿儒才可以让其开心境去谈笑,没有鸿儒与之谈笑的时候,自己则一个人调素琴、阅金经,这... 紧扣《陋室铭》中的“陋室”与“人”,可以发现环境与人的和谐关系,其实就是一个人的馨德与环境相结合的最佳结果呈现;作者所期待相交的是鸿儒,只有鸿儒才可以让其开心境去谈笑,没有鸿儒与之谈笑的时候,自己则一个人调素琴、阅金经,这是应有的心境。走入文本所描写的意境,能够认识到作者所期待的就是对一个人品质世界的塑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中语文 教材分析 陋室铭》 陋室”与“人”
下载PDF
初中语文古诗文的大单元教学策略——以《观沧海》与《陋室铭》为例 被引量:1
14
作者 吴超蓝 《中学语文》 2024年第21期15-17,共3页
在初中语文古诗文的教学中,以大单元作为组织和呈现课程教学内容的主要形式,有助于唤醒学生深度学习的意识,提升古诗文教学的质效,还有助于打造古诗文教学的特色化品牌。初中语文古诗文大单元教学的策略包括统合教材内容、精研学习任务... 在初中语文古诗文的教学中,以大单元作为组织和呈现课程教学内容的主要形式,有助于唤醒学生深度学习的意识,提升古诗文教学的质效,还有助于打造古诗文教学的特色化品牌。初中语文古诗文大单元教学的策略包括统合教材内容、精研学习任务、搭建思维支架及组织探究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中语文 古诗文 大单元教学 《观沧海》 陋室铭》
下载PDF
刘禹锡的心灵世界探幽——《陋室铭》《爱莲说》整合教学实录片段 被引量:5
15
作者 王君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25-31,共7页
在语文教学中,我一直追求“青春之语文”。所谓“青春之语文”,其本质就是通过激活汉语言文学的生命力等手段使语文教学保持青春状态,为教师和学生创造、保持、享受人生的青春状态(即幸福人生)做准备。
关键词 《爱莲说》 陋室铭》 教学实录 心灵世界 刘禹锡 语文教学 汉语言文学 青春
下载PDF
陋室可铭 德者居之——读刘禹锡《陋室铭》有感 被引量:2
16
作者 夏海 《党员干部之友》 2020年第2期54-55,共2页
陋室铭刘禹锡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刘禹... 陋室铭刘禹锡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刘禹锡是唐朝中期杰出的政治家、散文家和诗人。《陋室铭》为刘禹锡散文代表作,是一篇思想性和艺术性俱佳的名作,称得上古代散文的精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禹锡 古代散文 陋室铭》 有龙则灵 山不在高 子云亭 阅金经 陋室
原文传递
“陋室”不陋志高远 汇聚侨心报桑梓
17
作者 许玉璇 林少然 《潮商》 2023年第2期73-76,共4页
侨宅探寻唐朝诗人刘禹锡曾写过一篇脍炙人口的名篇《陋室铭》,描述其简陋的居室,每天“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将之喻为“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并借孔子之语发出“何陋之有”的感叹。在潮阳区谷饶镇仙波村,有一处建于1928年的侨宅... 侨宅探寻唐朝诗人刘禹锡曾写过一篇脍炙人口的名篇《陋室铭》,描述其简陋的居室,每天“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将之喻为“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并借孔子之语发出“何陋之有”的感叹。在潮阳区谷饶镇仙波村,有一处建于1928年的侨宅,也被主人命名为“陋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陋室铭》 刘禹锡 潮阳区 子云亭 陋室
下载PDF
千万年前苔藓绿 琥珀述古水仙乡
18
作者 王姿晰(文/图) 宋向博(文/图) 顾镜吾(文/图) 《生物进化》 2024年第1期22-29,共8页
提到“苔藓植物”,或许人们往往比较容易想到的词句是刘禹锡在《陋室铭》中写到的“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然而,这里台阶上的“绿”不仅包括苔藓植物,其实还夹杂着地衣。乍一看,它们非常相似,其实它们完全不同。地衣不是植物,而是... 提到“苔藓植物”,或许人们往往比较容易想到的词句是刘禹锡在《陋室铭》中写到的“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然而,这里台阶上的“绿”不仅包括苔藓植物,其实还夹杂着地衣。乍一看,它们非常相似,其实它们完全不同。地衣不是植物,而是真菌和藻类组成的复合体。苔藓是古老的多细胞陆生植物,属于高等植物的一类,是陆地生态系统的拓荒者之一,对地质历史时期古生态系统的形成和碳循环具有重要影响。苔藓植物化石是研究苔藓起源和演化的直接证据,更是探索植物界演化发展、重建古生态不可缺少的重要组分。近期,我们在福建省漳州市漳浦县境内发现了距今约1500万年、保存在琥珀中的苔藓植物化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苔藓植物 植物界 福建省漳州市 地衣 陋室铭》 古生态 地质历史时期 陆生植物
原文传递
《陋室铭》修辞现象探析
19
作者 陈建军 王淑春 《语文教学之友》 2024年第5期35-37,共3页
选入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的《陋室铭》是唐代文学家刘禹锡的骈文名篇。这篇文章在描写“陋室”环境、功能的基础上,阐述了“陋室”命名的内涵。为了让读者更全面地理解篇章的主旨,可以从语言文字角度入手,进行文本细读,探析其“平实修... 选入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的《陋室铭》是唐代文学家刘禹锡的骈文名篇。这篇文章在描写“陋室”环境、功能的基础上,阐述了“陋室”命名的内涵。为了让读者更全面地理解篇章的主旨,可以从语言文字角度入手,进行文本细读,探析其“平实修辞”手法的运用,真正实现“语言”与“文学”的牵手,体会文学创作中语言修辞的表达效果,进而领悟古人高超的构思行文技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陋室铭》 倒反 借代 藏词
下载PDF
评级作品点评选登
20
《青少年书法(少年版)》 2024年第2期62-72,共11页
六级作品点评刘浩琰小书友这幅小篆作品的内容为《陋室铭》全文,尺幅大,字数多,在章法上别出心裁。小书友借鉴国展的形式,在作品的最后两行加一深色距条线,避免了整张白纸的单调,增强了作品的视觉效果。在书法取法上,此作多用清人邓石... 六级作品点评刘浩琰小书友这幅小篆作品的内容为《陋室铭》全文,尺幅大,字数多,在章法上别出心裁。小书友借鉴国展的形式,在作品的最后两行加一深色距条线,避免了整张白纸的单调,增强了作品的视觉效果。在书法取法上,此作多用清人邓石如的小篆风格,字形整体细长,结体开张,上紧下松,垂脚伸展。章法.上的竖有行横成列,使作品显.得整饬而庄重。线条婉转,行笔流畅,藏头护尾,笔画圆劲有力,显示出小书友良好的篆书功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品点评 邓石如 结体 陋室铭》 上紧下松 视觉效果 国展 小篆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