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应变能法的附加有效阻尼比时变计算方法研究 被引量:12
1
作者 周云 区彤 +1 位作者 徐昕 商城豪 《建筑结构》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03-108,76,共7页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及《建筑消能减震技术规程》(JGJ 297—2013)给出的消能减震结构设计中附加有效阻尼比取值计算方法为包络计算方法,使得计算结果偏于保守,计算精度相对较低。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基于应变能法的附...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及《建筑消能减震技术规程》(JGJ 297—2013)给出的消能减震结构设计中附加有效阻尼比取值计算方法为包络计算方法,使得计算结果偏于保守,计算精度相对较低。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基于应变能法的附加有效阻尼比时变计算方法(时变法),通过消能减震实际工程分析验证了该计算方法的合理性与精确性。结果表明,'时变法'计算所得附加有效阻尼比结果合理,更加吻合实际情况,具有更高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变能法 附加有效阻尼比 消能减震 时变计算方法
原文传递
BRB消能减震结构设计中附加有效阻尼比计算方法分析研究 被引量:10
2
作者 徐昕 区彤 +2 位作者 周云 孙作玉 段静 《建筑结构》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7期89-95,共7页
依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提出的消能减震结构设计中附加有效阻尼比的确定方法,结合实际BRB消能减震结构,采用包络法、时变法及综合法三种取值方法,分别计算BRB的附加有效阻尼比,将计算所得附加有效阻尼比叠加回原结... 依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提出的消能减震结构设计中附加有效阻尼比的确定方法,结合实际BRB消能减震结构,采用包络法、时变法及综合法三种取值方法,分别计算BRB的附加有效阻尼比,将计算所得附加有效阻尼比叠加回原结构,对叠加后结构进行弹塑性时程分析,对比其与BRB消能减震结构的响应。结果表明:包络法计算简捷、精度略低,计算结果较安全保守;时变法计算繁复、精度较高,较符合实际;综合法计算繁复程度和精度均介于包络法和时变法之间,此研究可为BRB消能减震结构计算附加有效阻尼比提供参考,亦可作为其他位移及速度型消能减震结构计算附加有效阻尼比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能减震结构 附加有效阻尼比 计算方法
原文传递
基于多层框架结构的楼层阻尼比修正的仿真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王卢萍 周佩 +1 位作者 王海峰 王玉山 《地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56-162,206,共8页
附加有效阻尼比的确定是消能减震结构设计的关键。为探究布置消能器楼层数的不同对结构设计安全性的影响,以新疆地区某多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为研究对象,采用非线性时程分析方法和等效结构模型的振型分解反应谱分析方法,基于各楼层剪... 附加有效阻尼比的确定是消能减震结构设计的关键。为探究布置消能器楼层数的不同对结构设计安全性的影响,以新疆地区某多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为研究对象,采用非线性时程分析方法和等效结构模型的振型分解反应谱分析方法,基于各楼层剪力计算结果,引入楼层阻尼比修正系数k mn,对等效结构模型的附加有效阻尼比进行迭代修正。结果表明:采用小震时程分析阻尼比的等效结构模型,其楼层阻尼比修正系数随着阻尼器布置楼层数的逐渐增加呈现出先增后减的趋势,当阻尼器布置层数为楼层总数的3/5时折减率最低;采用中震时程分析阻尼比的等效结构模型,当阻尼器布置楼层数不少于2/5时,可满足设防要求;对于多层框架结构,考虑综合成本,黏滞阻尼器的布置楼层数可不采用满布的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附加有效阻尼比 时程分析 振型分解反应谱法 楼层剪力 楼层阻尼修正
下载PDF
黏滞阻尼器在时程分析下的附加有效阻尼比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吴旭 周美容 +1 位作者 陈曦 张雪梅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258-262,257,共6页
为了研究消能减震结构中黏滞阻尼器在时程分析中所提供的附加有效阻尼比,从阻尼力做功(阻尼能)的角度出发,建立阻尼能与附加有效阻尼比在时程过程中的关系,提出附加有效阻尼比的理论计算公式,并建立有限元分析模型来验证该公式,对比消... 为了研究消能减震结构中黏滞阻尼器在时程分析中所提供的附加有效阻尼比,从阻尼力做功(阻尼能)的角度出发,建立阻尼能与附加有效阻尼比在时程过程中的关系,提出附加有效阻尼比的理论计算公式,并建立有限元分析模型来验证该公式,对比消能减震结构与等效结构的阻尼能。结果表明,该阻尼比计算公式比现有的其它公式具有更强的通用性及合理性,适用于计算黏滞阻尼器在任意时程分析过程中的附加有效阻尼比,且消能减震结构与等效结构具有相同的阻尼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滞阻尼 振型阻尼比 附加有效阻尼比 时程分析 阻尼
下载PDF
设置金属阻尼器的框架结构改造项目设计研究
5
作者 孔祥红 《建筑结构》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2期1591-1595,共5页
介绍某综合办公楼改造项目应用消能减震加固技术实例。通过在原结构的某些部位附加剪切型金属阻尼器消能部件,实现减震结构的各项指标符合抗震要求。重点针对剪切型金属抗震阻尼器的计算模拟取值、消能子结构抗震验算等内容进行了分析... 介绍某综合办公楼改造项目应用消能减震加固技术实例。通过在原结构的某些部位附加剪切型金属阻尼器消能部件,实现减震结构的各项指标符合抗震要求。重点针对剪切型金属抗震阻尼器的计算模拟取值、消能子结构抗震验算等内容进行了分析研究。总结的剪切型金属抗震阻尼器分析与设计的要点,可供今后类似加固改造项目参考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能减震结构 附加有效阻尼比 消能器附加刚度 金属消能器
下载PDF
全钢Tin-T防屈曲支撑抗震性能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沈小璞 胡元超 《建筑钢结构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28-36,85,共10页
全钢管套管(tube in tube,Tin-T)防屈曲支撑是一种重量轻、制作简单、安装方便的新型支撑构件,利用有限元软件Abaqus,针对该新型支撑构件进行低周往复循环加载模拟分析。设计6组不同形式的支撑构件模型,其中有5组为Tin-T防屈曲支撑构件,... 全钢管套管(tube in tube,Tin-T)防屈曲支撑是一种重量轻、制作简单、安装方便的新型支撑构件,利用有限元软件Abaqus,针对该新型支撑构件进行低周往复循环加载模拟分析。设计6组不同形式的支撑构件模型,其中有5组为Tin-T防屈曲支撑构件,1组为传统单管(Tube)支撑构件。研究不同形式支撑构件的内外管在层间位移比RSD为0.67%、1%、1.33%、2%的情况下,构件的应力应变、骨架曲线、滞回曲线、耗能等抗震性能的变化和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Tin-T防屈曲支撑的抗震性能指标均明显好于传统支撑,尤其是内管的受压承载力平均比传统支撑Tube构件提高了109%;2)为减轻重量和便于观察内管的受力变化,在外方管两侧做部分开洞处理,开孔率的变化对支撑构件的承载力和耗能影响并不显著,增减幅度均在5%以内;3)Tin-T防屈曲支撑增加内管厚度,虽然能提高支撑构件的耗能(附加有效阻尼比仅提高了5%),但附加有效阻尼比与增加构件重量相比,材料利用率并没有达到较佳的性能比。因此,以增加内管厚度来提高防屈曲支撑构件的耗能并不是最佳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n-T防屈曲支撑 滞回曲线 骨架曲线 附加有效阻尼比
下载PDF
基于功率的附加有效阻尼比计算方法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周云 商城豪 《建筑结构》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09-114,共6页
消能减震结构附加有效阻尼比计算一般采用基于能量的应变能法。相比能量,功率反映能量的耗散效率,具有瞬时特性,对于速度相关型消能器,风振设计时经常要求计算功率,使用功率计算附加有效阻尼比将更加合理直接。推导了基于功率的附加有... 消能减震结构附加有效阻尼比计算一般采用基于能量的应变能法。相比能量,功率反映能量的耗散效率,具有瞬时特性,对于速度相关型消能器,风振设计时经常要求计算功率,使用功率计算附加有效阻尼比将更加合理直接。推导了基于功率的附加有效阻尼比计算方法(功率计算方法),比较功率计算方法与应变能法的差异性,通过一个多层与一个超高层工程实例对功率计算方法与应变能法的计算效果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应变能法计算结果较为保守,功率计算方法计算结果更符合实际。建议计算速度相关型消能器附加有效阻尼比时优先采用功率计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能减震结构 附加有效阻尼比 功率计算方法 应变能法
原文传递
双阶屈服屈曲约束支撑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性能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张哲 周童童 +2 位作者 邓恩峰 卜刚 李汇锋 《建筑结构》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8期106-111,共6页
结合实际工程项目,提出将新型双阶屈服屈曲约束支撑应用于传统混凝土框架结构。设计一榀缩尺单层单跨双阶屈服屈曲约束支撑混凝土框架结构试件,采用低周往复试验,对双阶屈服屈曲约束支撑在混凝土框架结构中的抗震性能以及二者的协同工... 结合实际工程项目,提出将新型双阶屈服屈曲约束支撑应用于传统混凝土框架结构。设计一榀缩尺单层单跨双阶屈服屈曲约束支撑混凝土框架结构试件,采用低周往复试验,对双阶屈服屈曲约束支撑在混凝土框架结构中的抗震性能以及二者的协同工作性能进行试验验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双阶屈服屈曲约束支撑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体系中的抗震性能,对双阶屈服屈曲约束支撑框架结构体系进行弹塑性时程分析,并与单阶屈服屈曲约束支撑框架结构体系对比。结果表明,双阶屈服屈曲约束支撑在小震作用下实现第一阶屈服并保持刚度,为结构提供附加阻尼,参与耗能;在中震与大震作用下发生第二阶屈服,持续耗能。与单阶屈服屈曲约束支撑相比,双阶屈服屈曲约束支撑具有更优的抗震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阶屈服屈曲约束支撑 阻尼 滞回性能 弹塑性时程分析 附加有效阻尼比
下载PDF
基于Bouc-Wen模型的阻尼器附加有效阻尼比解析解及应用 被引量:2
9
作者 吴山 何浩祥 +1 位作者 王宝顺 陈建伟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6期10-18,共9页
附加有效阻尼比是评价减震结构性能的重要参数,现有的建筑消能减震技术规程规定应采用双线性模型模拟位移相关型阻尼器恢复力性能,但该模型仅能在拟合位移下准确量化阻尼器耗能能力和附加有效阻尼比。Bouc-Wen模型能够在各级位移下准确... 附加有效阻尼比是评价减震结构性能的重要参数,现有的建筑消能减震技术规程规定应采用双线性模型模拟位移相关型阻尼器恢复力性能,但该模型仅能在拟合位移下准确量化阻尼器耗能能力和附加有效阻尼比。Bouc-Wen模型能够在各级位移下准确量化阻尼器耗能,但目前缺乏基于该模型的附加有效阻尼比计算公式。对Bouc-Wen模型进行显式化解析,推导出基于该模型的阻尼器附加有效阻尼比计算公式。结合试验数据,对采用不同模型表征阻尼器耗能能力的精度进行了数值分析和对比,证明了所提方法的精确性。对基于Bouc-Wen模型的附加有效阻尼比进行参数分析,给出了其变化规律和各性能参数影响。基于有限元分析,对采用不同模型计算结构动力响应和附加有效阻尼比的差异进行了对比,进一步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减震结构 附加有效阻尼比 BOUC-WEN模型 双线性模型 滞回耗能
下载PDF
基于减震控制目标的黏滞消能设计实用方法 被引量:2
10
作者 苏毅 杨帆 谭宁平 《建筑结构》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74-77,共4页
提出了一种黏滞流体消能器减震设计的实用设计方法:即由设定的性能目标确定地震作用的降低程度,再确定原结构所需要的消能器附加有限阻尼比,再根据消能器耗散的能量与消能结构的总应变能两者的比值,估算出结构所需消能器的数量,最后进... 提出了一种黏滞流体消能器减震设计的实用设计方法:即由设定的性能目标确定地震作用的降低程度,再确定原结构所需要的消能器附加有限阻尼比,再根据消能器耗散的能量与消能结构的总应变能两者的比值,估算出结构所需消能器的数量,最后进行消能器的优化设计。采用本文实用设计方法对一栋框架-剪力墙结构进行消能器布置。对该减震结构在多遇地震和罕遇地震作用下的减震效果分析表明,利用本文实用方法得到的消能器布置达到了预期减震效果。本文实用方法简便准确,是快速估算黏滞流体消能器数量和选择消能器优化参数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能减震设计 附加有效阻尼比 黏滞流体消能器
原文传递
面向时变阻尼比-位移双目标的防屈曲支撑减震体系设计方法
11
作者 吴山 何浩祥 陈易飞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663-673,共11页
附加阻尼比是消能减震体系设计中的重要性能参数,传统方法采用阻尼器滞回耗能和减震体系总应变能的比值作为量化结果,并通常采用双线性模型计算防屈曲支撑滞回耗能,计算精度较低。采用积分方法推导能够精确反映阻尼器滞回性能的Bouc-We... 附加阻尼比是消能减震体系设计中的重要性能参数,传统方法采用阻尼器滞回耗能和减震体系总应变能的比值作为量化结果,并通常采用双线性模型计算防屈曲支撑滞回耗能,计算精度较低。采用积分方法推导能够精确反映阻尼器滞回性能的Bouc-Wen模型的滞回能量显式化解析表达式,并提出分别基于应变能法和模态阻尼耗能法的时变附加阻尼比计算方法。为了准确控制减震体系的阻尼比,将减震体系层间位移角不超限和附加有效阻尼比作为控制目标,阻尼器的布置方案和阻尼力的大小作为设计变量,提出面向阻尼比-位移双目标的减震体系设计方法和流程。对一钢混框架减震体系进行迭代设计和分析,确定计算时变滞回能量的合理时段长度,并对不同的时变阻尼比计算方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基于应变能法的附加阻尼比偏大,不利于结构安全,建议采用模态阻尼耗能法的平均值表征附加有效阻尼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耗能减震 附加有效阻尼比 应变能法 模态阻尼耗能法 防屈曲支撑
下载PDF
消能减震结构中附加有效阻尼比计算的程序实现和计算实例
12
作者 杨新 区彤 +1 位作者 徐昕 林家豪 《建筑结构》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S1期620-624,共5页
消能减震构件的布置能有效增强结构的抗震性能,但在实际计算其附加有效阻尼比时,会遇到弹塑性时程分析结果的处理流程繁琐、数据量庞大、地震波选择、计算结果适用性判断、耗能构件布置合理性判断等问题。根据三种计算方法进行逻辑流程... 消能减震构件的布置能有效增强结构的抗震性能,但在实际计算其附加有效阻尼比时,会遇到弹塑性时程分析结果的处理流程繁琐、数据量庞大、地震波选择、计算结果适用性判断、耗能构件布置合理性判断等问题。根据三种计算方法进行逻辑流程的梳理和程序化的编制,求解其附加有效阻尼比,并通过可视化界面进行结构响应的各类指标曲线显示,为工程分析结果的自动化后处理和工程判断提供有效指导。对布置有屈曲约束支撑的三种不同体系的项目选择二十余条地震波进行弹塑性时程分析及自动化计算。结果表明,在几种体系中,不同计算方法的附加有效阻尼比求解结果基本一致,而对短周期结构需结合时程应变能曲线等指标综合判断取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能减震 附加有效阻尼比 时程分析 计算程序开发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