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提高采收率纤维暂堵人工裂缝动滤失实验研究 被引量:17
1
作者 周福建 伊向艺 +2 位作者 杨贤友 刘雄飞 汪道兵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83-86,6,共4页
可降解纤维是一种新型的暂堵转向剂,成功用于非均质碳酸盐岩油气藏的转向酸压和非常规气藏水平井(或长井段直井)的重复压裂改造中,理解纤维暂堵人工裂缝的物理过程是优化纤维暂堵转向压裂设计的关键参数的基础。利用地层条件动滤失分析... 可降解纤维是一种新型的暂堵转向剂,成功用于非均质碳酸盐岩油气藏的转向酸压和非常规气藏水平井(或长井段直井)的重复压裂改造中,理解纤维暂堵人工裂缝的物理过程是优化纤维暂堵转向压裂设计的关键参数的基础。利用地层条件动滤失分析仪,对纤维暂堵裂缝的滤失特征和封堵有效性进行了评价,得出纤维滤饼的渗透率为1 349.2 mD;利用实验模拟了不同缝宽下纤维滤饼长度的变化曲线,数值模拟表明黏度和注入排量对表皮因子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 转向压裂 数学模型 滤饼表皮因子 附加压差
下载PDF
周期注水实验研究及力学机理探讨 被引量:10
2
作者 张学刚 王秀宇 +1 位作者 代春明 马文龙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CAS 2015年第6期66-70,86,共6页
周期注水是提高纵向非均质性油藏采出程度的一种重要方法。由渗吸实验及周期注水物理模拟实验结果可知,岩心在经过一定程度水驱后,再进行渗吸,很难继续提高采收率。对纵向非均质性较强的油藏进行周期注水,采出程度有明显提高,但随周期... 周期注水是提高纵向非均质性油藏采出程度的一种重要方法。由渗吸实验及周期注水物理模拟实验结果可知,岩心在经过一定程度水驱后,再进行渗吸,很难继续提高采收率。对纵向非均质性较强的油藏进行周期注水,采出程度有明显提高,但随周期数的增加,采出程度的增幅呈递减趋势。通过毛管束模型对非均质油藏周期注水过程中的力学机理进行分析,可以得出,渗吸作用停止的条件是毛管中的流体达到受力平衡;连续注水采出程度趋于稳定后转为周期注水,此时周期注水的主要影响因素为毛管力的变化量,而与毛管力的大小无直接关系;高低渗层之间由于注水波动引起的附加压差是促使毛管力发生改变的诱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渗吸 周期注水 毛管力 附加压差
下载PDF
纤维暂堵人工裂缝附加压差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6
3
作者 汪道兵 周福建 +2 位作者 葛洪魁 卢渊 严星明 《科技导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2期73-77,共5页
地层温度条件下自动可降解纤维能有效暂堵已形成的人工裂缝或天然裂缝,大幅提高缝内净压力,从而迫使人工裂缝发生转向,从其他方向启裂与扩展,增加油气藏改造体积。此时纤维在裂缝内形成滤饼填充带,形成一附加压差。理解纤维暂堵人工裂... 地层温度条件下自动可降解纤维能有效暂堵已形成的人工裂缝或天然裂缝,大幅提高缝内净压力,从而迫使人工裂缝发生转向,从其他方向启裂与扩展,增加油气藏改造体积。此时纤维在裂缝内形成滤饼填充带,形成一附加压差。理解纤维暂堵人工裂缝附加压差的影响因素,是优化纤维暂堵转向压裂设计关键参数的基础。由于缝内纤维滤饼引起附加压差影响因素众多,纤维转向压裂关键参数优化难度较大,本研究以纤维暂堵人工裂缝的物理模型为基础,利用经典水力压裂理论,推导并求解纤维滤饼附加压差的数学模型,模拟计算其影响因素的变化规律。模拟结果表明,较低排量、较小裂缝宽度和较高黏度有利于增大附加压差,加强纤维封堵裂缝的效果。结合裂缝延伸准则,得出井底压力增量与附加纤维滤饼长度两者成线性增加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 转向压裂 数学模型 滤饼表皮因子 附加压差
原文传递
分级砾石充填防砂可视化实验研究
4
作者 谷悦 梁全权 +1 位作者 江任开 孙常伟 《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 2023年第13期35-37,共3页
分级砾石充填是一项既防砂又防堵的完井工艺,理论方法难以准确描述其运移防堵机理。本文利用模型相似准则建立了可直接观测多孔介质孔道中地层砂动态分布规律的砾石充填层防砂可视化实验装置,并在该装置上进行分级砾石充填防砂实验。实... 分级砾石充填是一项既防砂又防堵的完井工艺,理论方法难以准确描述其运移防堵机理。本文利用模型相似准则建立了可直接观测多孔介质孔道中地层砂动态分布规律的砾石充填层防砂可视化实验装置,并在该装置上进行分级砾石充填防砂实验。实验考虑了Ⅰ级砾砂粒径中值比及Ⅰ级与Ⅱ级砾石粒径中值比的影响,结果表明:Ⅰ级砾石层充填粒径小于地层砂粒度中值的5倍,防砂、防堵效果较好;从降低附加压差的角度出发,应选择两级砾石粒径比为1.78时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砾石充填防砂 可视化实验 分级砾石充填 地层砂运移规律 附加压差
原文传递
自主式流量控制技术在低粘度强底水油藏中的应用
5
作者 刘成林 任杨 刘伟 《广东化工》 CAS 2021年第17期60-63,共4页
AICD(Autonomous Inflow Control Device)控水完井技术在国内外大量的应用表明,AICD技术能够有效抑制或延缓边底水锥进,实现油井增产以及提高油田采收率的目标。众所周知,对于未投产的新井,AICD控水的适用条件之一是要求地层原油粘度大... AICD(Autonomous Inflow Control Device)控水完井技术在国内外大量的应用表明,AICD技术能够有效抑制或延缓边底水锥进,实现油井增产以及提高油田采收率的目标。众所周知,对于未投产的新井,AICD控水的适用条件之一是要求地层原油粘度大于1.5 mPa·s。而对于地层原油粘度低于1.5 mPa·s的油藏,由于原油的流体性质跟地层水比较接近,对于AICD控水装置的灵敏性和精度提出了严峻的挑战,目前为止国内外还没有AICD控水在此粘度范围应用的公开记录。本文以中海油深圳分公司AA油田的地层原油粘度1.471 mPa·s的低粘度边底水油藏水平井作为AICD控水应用实例,充分验证了AICD控水在低粘度原油油藏中的控水效果。与常规意义上的AICD控水完井不同的是,本井是目前世界范围内成功实施AICD控水完井的地下原油粘度最低的油井,对于中海油南海油田低粘度原油的控水增油生产和开发具有开创性的历史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ICD控水 跟趾效应 低粘度强底水油藏 底水锥进 控水 附加压差
下载PDF
氮气在微米管中的微尺度流动端面效应
6
作者 方欣 廖海婴 岳湘安 《力学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375-1381,共7页
在压力为5~20 MPa、温度为25~60℃范围内,开展了氮气在直径31~100μm管中的流动实验。提出了用于量化微尺度流动端面效应附加压差Δ_(pend)的双管长压差计算法。利用该方法,基于实验结果发现:Δ_(pend)与管径d负相关,而与流速v正相关。... 在压力为5~20 MPa、温度为25~60℃范围内,开展了氮气在直径31~100μm管中的流动实验。提出了用于量化微尺度流动端面效应附加压差Δ_(pend)的双管长压差计算法。利用该方法,基于实验结果发现:Δ_(pend)与管径d负相关,而与流速v正相关。在低流速条件下压力对Δ_(pend)的影响不明显,而在高流速条件下Δ_(pend)随压力的升高而增大;在本文实验条件内,温度对Δ_(pend)的影响不明显。据此,建立了综合表征Δ_(pend)与d和v关系的微尺度流动端面附加压差的经验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尺度流动 端面效应 端面附加压差 石英微管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