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蒙药材阿给(小白蒿)基因组DNA的提取 被引量:7
1
作者 刘越 包白音通拉嘎 +4 位作者 潘丽霞 刘敬阁 张琳霞 刘立亚 崔箭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3期346-349,共4页
为获得能用于蒙药材阿给(小白蒿)RAPD分析及其他分子生物学研究的高质量DNA,选用经典的CTAB法、改进的CTAB法和高盐低pH法提取DNA,研究和改进几种DNA提取法。由于蒙药材含有大量的多糖和酚类物质,改进法对样品进行了预处理:先将样品与PV... 为获得能用于蒙药材阿给(小白蒿)RAPD分析及其他分子生物学研究的高质量DNA,选用经典的CTAB法、改进的CTAB法和高盐低pH法提取DNA,研究和改进几种DNA提取法。由于蒙药材含有大量的多糖和酚类物质,改进法对样品进行了预处理:先将样品与PVP和VitC共研碎,再用Tris-HCl缓冲液洗涤样品,离心的沉淀用于进行下一步操作。通过电泳、紫外吸收A260nm/A280nm和PCR扩增检测所得DNA的产量和质量。结果表明,改进的CTAB法和高盐低pH法都能获得高质量的DNA进行PCR扩增,其中以改进的CTAB法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药材 DNA提取
下载PDF
蒙药阿给炒炭前后亲脂性成分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解析 被引量:5
2
作者 朴香兰 谢坤 崔箭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848-1849,共2页
目的对阿给炒炭前后亲脂性成分的变化进行探讨。方法取用生阿给、阿给炭,分别加入醋酸乙酯,超声提取后经离心提取上清液进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分析,通过NIST标准质谱图库进行检索鉴定各化合物,按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化合物在挥... 目的对阿给炒炭前后亲脂性成分的变化进行探讨。方法取用生阿给、阿给炭,分别加入醋酸乙酯,超声提取后经离心提取上清液进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分析,通过NIST标准质谱图库进行检索鉴定各化合物,按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化合物在挥发油中的百分含量。结果从中鉴定出32个化合物,其中有24个峰有变化。阿给中共有11个阿给炭没有检测出的成分,包括桉油精、D-樟脑、冰片、(1R-c is)-1-甲基-2-(1-甲基乙烯基)环丁基乙醇、二戊烯、1-羟甲基-7,7-二甲基-双环[2.2.1]庚-2-酮、(-)-匙叶桉油烯醇、3,7,11,15-四甲基-2-十六碳烯-1-醇、异香茅醇、(E)-9-十八碳烯酸和廿一烷。阿给炭中共有11个阿给中没有检测出的成分,包括环己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1-十二碳烯、4-羟基-3-甲氧基苦杏仁酸、十二醛、碘代十八烷、2,4-二树丁基苯酚、2-甲基二十烷、十六碳酰胺、(Z)-9-十八烯酸酰胺、软脂酸,2-羟基-1-羟甲基乙酯和硬脂酸,2-羟基-1-羟甲基乙酯。结论阿给炒炭前后亲脂性成分种类和含量都有很大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质联用
下载PDF
蒙药材阿给的本草考证 被引量:5
3
作者 布日额 张金泉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1998年第6期28-29,共2页
对蒙医用阿给进行了基源考证,确定正品为菊科植物冷蒿Artemisia frigida Wild.。为正确使用该药材提供了科学依据。
关键词 蒙医 本草 考证 基源考证
下载PDF
蒙药材阿给有效成分的积累规律 被引量:5
4
作者 薛焱 王同智 +4 位作者 薛永志 刘欣媛 张东 李月玲 高洪波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319-1322,共4页
目的:比较不同采集期阿给茎和叶有效成分含量。方法:以索氏提取法提取总黄酮类成分,以硝酸铝-亚硝酸钠分光光度法测定总黄酮含量;采用酸碱提取法提取总碱,以硫酸阿托品为对照品,酸性染料比色法测定阿给地上部分总生物碱的含量。结果:不... 目的:比较不同采集期阿给茎和叶有效成分含量。方法:以索氏提取法提取总黄酮类成分,以硝酸铝-亚硝酸钠分光光度法测定总黄酮含量;采用酸碱提取法提取总碱,以硫酸阿托品为对照品,酸性染料比色法测定阿给地上部分总生物碱的含量。结果:不同采集期阿给叶总黄酮显著高于茎总黄酮的含量(P<0.05),其中茎和叶中均为7月总黄酮含量最高,6月次之,5月最低。不同采集期阿给叶总生物碱显著高于茎总生物碱的含量(P<0.05),6月阿给总生物碱含量最高,为0.437%,7月次之,5月阿给含量最低,为0.112%。结论:6月和7月是阿给的最佳采集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总黄酮 总生物碱 积累规律
原文传递
正交优化设计蒙药阿给ISSR-PCR反应体系 被引量:3
5
作者 王真 刘越 +10 位作者 孙辉 游光霞 孙洪波 申刚义 黄雪涛 毛珂 段福宇 谢龙生 蒋武霖 冯金朝 黄璐琦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5期7779-7781,共3页
[目的]建立适用于蒙药阿给(Artemisia frigidaWilld.)的ISSR反应体系,为ISSR标记技术在蒙药阿给遗传多样性研究中的应用奠定技术基础。[方法]利用正交试验设计,从Mg2+、dNTP、TaqDNA聚合酶和引物浓度4因素3水平,对蒙药阿给ISSR-PCR反应... [目的]建立适用于蒙药阿给(Artemisia frigidaWilld.)的ISSR反应体系,为ISSR标记技术在蒙药阿给遗传多样性研究中的应用奠定技术基础。[方法]利用正交试验设计,从Mg2+、dNTP、TaqDNA聚合酶和引物浓度4因素3水平,对蒙药阿给ISSR-PCR反应体系进行优化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PCR的循环次数及退火温度进行试验。[结果]在20μl反应体系中,Mg2+为1.5mmol/L,dNTP为0.25mmol/L,TaqDNA聚合酶为1.5U,引物为0.75μmol/L时,且ISSR最适的循环次数为40,最适退火温度为56.0℃,扩增效果最好。[结论]筛选出的反应体系适用于蒙药阿给的ISSR扩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交设计 ISSR-PCR 反应体系
下载PDF
蒙药嘎日迪-2药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3
6
作者 朱丹 裴玲燕 崔箭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年第4期63-68,共6页
本文总结了蒙药嘎日迪-2近年的研究进展,从其化学成分、提取分离方法、含量测定方法以及生药学研究等方面分别阐述,为嘎日迪-2的后续研究提供依据.
关键词 嘎日迪-2 野罂粟 黄酮 生物碱
下载PDF
正交试验法优选蒙古族药嘎日迪散有效部位提取工艺 被引量:2
7
作者 裴玲燕 崔箭 +5 位作者 刘伟志 秦阿娜 王汉淙 王萌萌 阿里穆斯 朱丹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1期31-34,共4页
目的:优选嘎日迪散有效部位的提取工艺,为后期中试生产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非水滴定法测定总生物碱含量;利用UV测定总黄酮含量,检测波长500 nm。以嘎日迪散中总生物碱和总黄酮质量分数为指标,通过正交试验考察乙醇体积分数、溶剂用... 目的:优选嘎日迪散有效部位的提取工艺,为后期中试生产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非水滴定法测定总生物碱含量;利用UV测定总黄酮含量,检测波长500 nm。以嘎日迪散中总生物碱和总黄酮质量分数为指标,通过正交试验考察乙醇体积分数、溶剂用量、回流时间及提取次数对提取工艺的影响,利用TLC和LC-MS/MS确定提取物中部分生物碱类成分。结果:影响总黄酮提取率的因素主次顺序为回流时间>溶剂用量>乙醇体积分数>提取次数,最佳提取条件组合为加22倍量70%乙醇提取5 h;影响总生物碱提取率的因素主次排序为乙醇体积分数>回流时间>溶剂用量>提取次数,最佳提取条件组合为加26倍量80%乙醇提取4 h;总生物碱和总黄酮质量分数分别为0.139%,0.465%。结论:根据生产实际条件和成本考虑,确定嘎日迪散最佳提取工艺为加22倍量70%乙醇回流提取5 h。野罂粟中主要生物碱类成分为野罂粟碱、黑龙辛甲醚、瑞芙热米定和黑龙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嘎日迪散 野罂粟 有效部位 溃疡性结肠炎
原文传递
蒙药嘎日迪散对大鼠溃疡性结肠炎的作用 被引量:1
8
作者 王琳 裴玲燕 +1 位作者 李树春 崔箭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04-109,共6页
目的:探讨嘎日迪散对大鼠溃疡性结肠炎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法复合TNBS诱导法制作溃疡性结肠炎模型,从宏观和微观评价嘎日迪散对大鼠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效果.结果:动物疾病活动指数、结肠粘膜损伤指数、结肠粘膜镜下评分的结果显示,各... 目的:探讨嘎日迪散对大鼠溃疡性结肠炎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法复合TNBS诱导法制作溃疡性结肠炎模型,从宏观和微观评价嘎日迪散对大鼠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效果.结果:动物疾病活动指数、结肠粘膜损伤指数、结肠粘膜镜下评分的结果显示,各给药组和模型组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HE结果显示,模型组还存在典型的溃疡,各给药组粘膜修复良好.结论:嘎日迪散能有效治疗大鼠溃疡性结肠炎,其作用和阳性药柳氮磺吡啶及补脾益肠丸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药嘎日迪散 溃疡性结肠炎 野罂粟
下载PDF
淡水小镇 恬淡如水
9
作者 孙宇 《两岸关系》 2004年第7期57-59,共3页
黄昏时分,夕阳映照,搭乘老渡船,迎着徐徐的微风,落日染红河面,摇晃着淡水河海特有的景致。这早已被无数个艺术家咏叹,淡水的暮色之美激发了台湾音乐人叶俊麟先生的灵感,他创作了歌谣“淡水暮色”……
关键词 鱼丸 鱼圆 鱼糜制品 红毛城 淡水河 小镇 渡船头
原文传递
蒙药阿给炭治疗支气管扩张咯血临床观察 被引量:19
10
作者 崔箭 唐丽 +1 位作者 蓝蓉 宝音达来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年第2期149-151,155,共4页
本文探讨了阿给炭治疗支气管扩张咯血的疗效.采用阿给炭对支气管扩张咯血患者治疗,并与对照组进行疗效对比观察.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64.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4%,对比结果表明对照组总有效率优于治疗组总有效率,但经统计学处理后,发... 本文探讨了阿给炭治疗支气管扩张咯血的疗效.采用阿给炭对支气管扩张咯血患者治疗,并与对照组进行疗效对比观察.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64.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4%,对比结果表明对照组总有效率优于治疗组总有效率,但经统计学处理后,发现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由此说明阿给炭具有治疗支气管扩张咯血的确切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扩张 咯血 疗效观察
下载PDF
磷钼钨酸/干酪素法测定蒙药阿给炮制前后的鞣质含量 被引量:18
11
作者 谢坤 唐丽 +3 位作者 张婉 朴香兰 楼彩霞 崔箭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517-1519,共3页
目的:初步建立蒙药阿给中鞣质的含量测定方法,并对阿给炮制前后生药与炭药中的鞣质含量进行测定。方法:采用分光光度法,以磷钼钨酸与多酚类物质的显色反应进行到90~120min时,于760nm波长处,分别测定阿给炮制前后供试品溶液中的... 目的:初步建立蒙药阿给中鞣质的含量测定方法,并对阿给炮制前后生药与炭药中的鞣质含量进行测定。方法:采用分光光度法,以磷钼钨酸与多酚类物质的显色反应进行到90~120min时,于760nm波长处,分别测定阿给炮制前后供试品溶液中的总酚和不被吸附的多酚的光密度,用标准曲线法计算鞣质含量。结果:生药与炭药中的鞣质含量分别为0.2716%和0.0885%。本法具有较高的灵敏度与选择性,精密度和重复性均较好,其RSD值分别为0.67%和5.6%.加样回收率在86.2%~106.4%之间,RSD值为8.1%。结论:炮制工艺对阿给中鞣质含量有明显的影响。炮制后,阿给中鞣质含量明显降低。磷钼钨酸/干酪素法简单、准确,适用于阿给鞣质含量的测定。本文研究结果可为阿给生药及炮制品的质量控制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药 炮制 鞣质 含量测定
下载PDF
蒙药阿给制炭工艺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4
12
作者 张婉 唐丽 +1 位作者 谢坤 崔箭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2587-2588,共2页
目的优选蒙药阿给炭的炮制工艺。方法以阿给炭性状、阿给炭的止血时间、浸出物含量为指标,采用正交实验法,优选阿给炭的最佳炮制工艺。结果阿给炭的最佳炮制工艺温度为210℃炒制20 min。结论不同炮制工艺对阿给炭止血作用的影响较大,最... 目的优选蒙药阿给炭的炮制工艺。方法以阿给炭性状、阿给炭的止血时间、浸出物含量为指标,采用正交实验法,优选阿给炭的最佳炮制工艺。结果阿给炭的最佳炮制工艺温度为210℃炒制20 min。结论不同炮制工艺对阿给炭止血作用的影响较大,最佳炮制工艺的优化为阿给的临床应用及制订饮片的质量标准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药 炮制工艺 正交设计
下载PDF
蒙古族药阿给炭对胃溃疡大鼠溃疡组织VEGF,bFGF及其受体mRN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2
13
作者 刘伟志 张纯芳 +2 位作者 裴玲燕 柯愈诗 崔箭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08-112,共5页
目的:研究蒙古族药阿给炭对应激型胃溃疡模型大鼠溃疡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 FGF)及其受体mRNA表达的变化,探讨阿给炭促进胃溃疡愈合的分子机制。方法:84只SD大鼠分为7组,即正常组,模型组,阳性药云南白药... 目的:研究蒙古族药阿给炭对应激型胃溃疡模型大鼠溃疡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 FGF)及其受体mRNA表达的变化,探讨阿给炭促进胃溃疡愈合的分子机制。方法:84只SD大鼠分为7组,即正常组,模型组,阳性药云南白药组(0.18 g·kg-1),阿给生药组(1.35 g·kg-1),阿给炭药低、中、高剂量组(0.9,1.35,1.8 g·kg-1),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采用水浸束缚应激方法复制急性胃溃疡大鼠模型。连续给药1周后,常规处死动物,剪取胃部溃疡组织,采用Western blot及RT-PCR技术检测VEGF及VEGF受体(VEGFR),b FGF及b FGF受体(b FGFR)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急性应激性溃疡导致大鼠溃疡组织b FGF(P<0.01)和b FGFR(P<0.05)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与模型组比较阿给炭低剂量组明显升高了大鼠溃疡组织VEGF mRNA(P<0.05)以及VEGF和VEGFR蛋白表达(P<0.05),但无剂量相关性;其他各组与模型组无差异;中剂量、高剂量阿给炭和云南白药显著升高b FGF的蛋白表达(P<0.01),高剂量阿给炭同时也升高了b FGF和b FGFR mRNA(P<0.01)和b FGFR蛋白表达(P<0.05)。结论:阿给炭促进胃溃疡愈合的分子机制可能与上调VEGF及其受体蛋白,b FGF及其受体蛋白有关,对VEGF,b FGF和b FGFR的调控是在转录水平,对VEGFR的调控是在后转录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溃疡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原文传递
蒙药阿给生药及炭药中总黄酮的含量测定 被引量:11
14
作者 张婉 唐丽 +1 位作者 谢坤 崔箭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2952-2953,3034,共3页
目的对蒙药阿给生药及炭药中的黄酮类成分进行初步的定性、定量分析。方法采用显色反应进行定性检识,并以芦丁为对照品,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总黄酮含量。结果阿给生药及炭药均含有黄酮类成分,但两者所含主要黄酮类成分的类型有所差异... 目的对蒙药阿给生药及炭药中的黄酮类成分进行初步的定性、定量分析。方法采用显色反应进行定性检识,并以芦丁为对照品,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总黄酮含量。结果阿给生药及炭药均含有黄酮类成分,但两者所含主要黄酮类成分的类型有所差异;生药与炭药的总黄酮含量分别为4.78%,2.26%,生药总黄酮含量约为炭药的2倍。结论炮制对阿给药材中黄酮类成分类型及总黄酮含量有一定的影响。分光光度法简便灵敏,重现性良好,适用于阿给总黄酮的含量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药 总黄酮 定性检识 含量测定
下载PDF
蒙药阿给炒炭前后的止血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被引量:10
15
作者 钟伯雄 张婉 +2 位作者 刘伟志 庞宗然 崔箭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872-876,共5页
目的:观察阿给炒炭前后对止血作用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止血作用的部分机理。方法:采用家兔外伤出血实验及试管凝血实验,观察阿给炮制前后对家兔出、凝血时间的影响。采用凝固法、比浊法、试管法测定家兔给药前后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 目的:观察阿给炒炭前后对止血作用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止血作用的部分机理。方法:采用家兔外伤出血实验及试管凝血实验,观察阿给炮制前后对家兔出、凝血时间的影响。采用凝固法、比浊法、试管法测定家兔给药前后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含量(FIB)、血浆复钙时间(PRT)、优球蛋白溶解时间(ELT)、血小板最大聚集率(MPAR),分析阿给炮制前后对家兔凝血、纤溶系统及血小板功能的影响。结果:阿给生药中、高剂量组和炭药各剂量组均能明显缩短家兔凝血时间(P<0.01或P<0.05);生药和炭药各剂量组均能明显缩短家兔出血时间(P<0.01或P<0.05)。阿给生药及炭药各剂量组对PT均无显著影响(P>0.05);生药高剂量组和炭药各剂量组能明显缩短APTT(P<0.01或P<0.05)、延长ELT(P<0.01或P<0.05);生药高剂量组和炭药高剂量组均能明显缩短TT(P<0.01或P<0.05);炭药中、高剂量组能明显增加FIB(P<0.01或P<0.05);炭药高剂量组能显著缩短PRT(P<0.05)、增加MPAR(P<0.01)。结论:阿给生药能通过影响内源性凝血途径、纤溶系统来发挥其止血促凝作用,炮制后作用效果有增强的趋势,且炭药能显著增大FIB和MPAR,更有利于促进血液的凝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药 炒炭 止血作用 作用机制
下载PDF
蒙药材阿给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9
16
作者 刘越 刘敬阁 +4 位作者 唐丽 张婉 张琳霞 崔箭 杨若明 《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 CAS 2008年第2期55-57,共3页
对蒙药材阿给(冷蒿)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介绍了阿给的本草考证、原植物的地理分布、生药学特征、炮制方法、成分研究、现代临床研究、分子生物学水平研究等方面的进展,总结了存在的问题并进行了展望。为蒙药材阿给的进一步研究提供... 对蒙药材阿给(冷蒿)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介绍了阿给的本草考证、原植物的地理分布、生药学特征、炮制方法、成分研究、现代临床研究、分子生物学水平研究等方面的进展,总结了存在的问题并进行了展望。为蒙药材阿给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蒿) 生药学 成分 临床研究
下载PDF
蒙药阿给水提物的抗炎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被引量:8
17
作者 薛焱 刘欣媛 +1 位作者 高洪波 薛永志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425-1429,共5页
目的:研究蒙药阿给(即冷蒿地上部分)水提物对小鼠的抗炎作用,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取小鼠60只,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水)、阿司匹林组(阳性对照,0.4 g/kg)和阿给水提物高、中、低剂量组(60.0、30.0、15.0 g/kg,以生药量计),每组12... 目的:研究蒙药阿给(即冷蒿地上部分)水提物对小鼠的抗炎作用,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取小鼠60只,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水)、阿司匹林组(阳性对照,0.4 g/kg)和阿给水提物高、中、低剂量组(60.0、30.0、15.0 g/kg,以生药量计),每组12只。连续灌胃给药5 d后,采用2,4-二硝基氯苯诱导小鼠耳肿胀;另取小鼠60只,同法分组并给药后,采用角叉菜胶诱导小鼠足肿胀;计算小鼠耳肿胀度、肿胀抑制率以及足肿胀率,评价阿给水提物的抗炎作用。取小鼠角叉菜胶致炎足跖组织,分别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前列腺素E2(PGE2)的含量,采用硫代巴比妥酸微量法测定丙二醛(MDA)含量,采用硝酸还原酶法测定一氧化氮(NO)含量。结果:与模型对照组比较,阿司匹林组和阿给水提物高、中、低剂量组小鼠耳肿胀度均显著降低(P<0.05或P<0.01),肿胀抑制率分别为72.3%、71.1%、52.6%、36.8%;阿司匹林组和阿给水提物高、中剂量组小鼠在致炎后各时间点的足肿胀率以及阿给水提物低剂量组小鼠在致炎后0.5、4.0 h时的足肿胀率均显著降低(P<0.05或P<0.01);阿司匹林组和阿给水提物高、中剂量组小鼠足跖炎性组织中TNF-α、IL-1β、PGE2、NO和MDA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或P<0.01)。结论:蒙药阿给水提物对2,4-二硝基氯苯致耳肿胀、角叉菜胶致足肿胀模型小鼠均具有显著的抗炎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TNF-α、IL-1β和PGE2生成,减少炎性组织中NO和MDA的过量释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药 冷蒿 水提物 抗炎作用 机制 小鼠
下载PDF
蒙药“阿给”不同居群遗传多样性的ISSR分析 被引量:3
18
作者 刘越 王真 +11 位作者 孙洪波 游光霞 申刚义 黄雪涛 毛轲 段福宇 谢龙生 蒋武霖 邢晓晓 徐艳红 冯金朝 黄璐琦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2009-2011,共3页
目的研究内蒙古地区草甸草原、典型草原及森林草原中蒙药阿给的遗传多样性。方法利用12条ISSR引物对3个阿给居群进行扩增,用PopGen 32进行数据计算与聚类分析。结果 ①12条引物共扩增出184个位点,其中多态性位点为180,多态位点百分率为... 目的研究内蒙古地区草甸草原、典型草原及森林草原中蒙药阿给的遗传多样性。方法利用12条ISSR引物对3个阿给居群进行扩增,用PopGen 32进行数据计算与聚类分析。结果 ①12条引物共扩增出184个位点,其中多态性位点为180,多态位点百分率为97.83%。②3个居群Gst=0.043 0,基因流Nm=11.135 5。③通过UPGMA分析,典型草原与森林草原阿给居群聚为一类,草甸草原阿给居群单独聚为一类。结论 ①阿给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②阿给居群总的遗传多样性大部分存在于居群内,各居群间有基因交流。③典型草原居群与森林草原居群的遗传距离最小,草甸草原居群与典型草原居群的遗传距离最大,这可能与其地理位置的远近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药 冷蒿 简单重复系列 遗传多样性
下载PDF
蒙药阿给(小白蒿)炒炭前后止血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刘伟志 张婉 +2 位作者 钟伯雄 庞宗然 崔箭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2282-2284,共3页
目的:观察阿给炒炭前后对止血作用的影响。方法:采用小鼠断尾实验测定出血时间,毛细管实验测定凝血时间。结果:阿给炭药中、高剂量组能明显缩短小鼠出血时间,且作用效果与云南白药无明显差异;生药高剂量组,炭药中、高剂量组均能明显缩... 目的:观察阿给炒炭前后对止血作用的影响。方法:采用小鼠断尾实验测定出血时间,毛细管实验测定凝血时间。结果:阿给炭药中、高剂量组能明显缩短小鼠出血时间,且作用效果与云南白药无明显差异;生药高剂量组,炭药中、高剂量组均能明显缩短小鼠凝血时间,且炭药高剂量作用效果与云南白药无明显差异;阿给生药组和炭药组均能明显缩短肝素抗凝小鼠的出、凝血时间,且炭药组对肝素化小鼠凝血时间的影响与云南白药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阿给生药和炭药均具有止血和促凝的作用,炭药作用效果较强,阿给炒炭止血的传统用药理论具有一定的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药 炒炭 止血作用
原文传递
蒙药阿给炭中挥发油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 被引量:3
20
作者 谢坤 朴香兰 崔箭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037-1038,共2页
目的分析蒙药阿给炭挥发油中的化学成分。方法在阿给炭中加入醋酸乙酯进行超声提取,经离心后,提取上清液进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分析。结果通过NIST标准质谱图库进行检索鉴定各化合物,按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化合物在挥发油中的... 目的分析蒙药阿给炭挥发油中的化学成分。方法在阿给炭中加入醋酸乙酯进行超声提取,经离心后,提取上清液进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分析。结果通过NIST标准质谱图库进行检索鉴定各化合物,按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化合物在挥发油中的百分含量,共鉴定出21个化合物。结论阿给炭挥发油的主要成分为2,4-二树丁基苯酚(4.4%)、十四酸(6.96%)、n-十六酸(7.69%)、(Z,Z)-9,12-十八碳二烯酸(6.37%)、软脂酸-2-羟基-1-羟甲基乙酯(4.79%)、硬脂酸-2-羟基-1-羟甲基乙酯(4.7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挥发油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