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3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颈椎横突一点阻滞法在肩部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
作者 周晓艳 段加方 赵建生 《中国基层医药》 CAS 2012年第15期2334-2335,共2页
肩部手术麻醉方法有颈丛、臂丛及全身麻醉,全身麻醉因费用高,诱导及苏醒时间长,一般不作为首选麻醉方法,而单纯颈丛及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效果常常难以完善,多数需辅助镇静。颈丛联合臂丛神经阻滞用于肩部手术麻醉效果确切[1],但多次穿... 肩部手术麻醉方法有颈丛、臂丛及全身麻醉,全身麻醉因费用高,诱导及苏醒时间长,一般不作为首选麻醉方法,而单纯颈丛及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效果常常难以完善,多数需辅助镇静。颈丛联合臂丛神经阻滞用于肩部手术麻醉效果确切[1],但多次穿刺,操作相对繁琐。我们根据肩部神经分布的特点,选择第五颈椎横突作为穿刺点,局麻药可以在第五颈椎平面上下扩散,拟用此一点阻滞麻醉用于肩部手术中,旨在寻求肩部手术更简单易操作的麻醉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部手术 颈椎横突 手术中 阻滞 臂丛神经阻滞 应用 麻醉方 全身麻醉
原文传递
喙突上一针三点阻滞法治疗肩周炎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
2
作者 夏英松 《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 2006年第6期710-711,共2页
关键词 临床治疗 临床观察 一针三点 肩周炎 阻滞 喙突 肩胛上神经阻滞 慢性无菌性炎症
下载PDF
锁骨上臂丛神经体表投影交叉定位阻滞法临床应用体会
3
作者 王时勇 佟明馨 张苗 《辽宁医学杂志》 2008年第6期309-310,共2页
关键词 臂丛神经阻滞 交叉定位 体表投影 临床应用 阻滞 锁骨 上肢手术 穿刺
下载PDF
颈路臂丛阻滞法治疗前斜角肌综合征28例疗效观察
4
作者 屈献锋 陈淼 +1 位作者 冉启华 孙小琳 《贵州医药》 CAS 2007年第2期136-137,共2页
关键词 前斜角肌综合征 疗效观察 颈路臂丛 阻滞 治疗 麻醉科
下载PDF
臂丛麻醉肌间沟加腋路阻滞法用于肘关节及以下部位手术的临床效果观察
5
作者 肖敏 《医学信息》 2011年第23期661-662,共2页
臂丛麻醉肌间沟加腋路阻滞法用于肘关节及以下部位能够取得满意的手术麻醉效果,不需在麻醉过程中增加使用辅助用药,副作用相对较小,易于对患者的术中术后进行管理,而且费用相对较低,在患者和临床医生护士之中受到了欢迎。现将这种... 臂丛麻醉肌间沟加腋路阻滞法用于肘关节及以下部位能够取得满意的手术麻醉效果,不需在麻醉过程中增加使用辅助用药,副作用相对较小,易于对患者的术中术后进行管理,而且费用相对较低,在患者和临床医生护士之中受到了欢迎。现将这种方法进行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臂丛麻醉 肘关节 阻滞 肌间沟 临床效果 手术 腋路 麻醉效果
下载PDF
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下麦肯基手法松解术对肩周炎患者疼痛及肩关节活动度的影响 被引量:35
6
作者 常红侠 景桂霞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0年第3期108-110,114,共4页
目的探讨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下麦肯基手法松解术对肩周炎患者疼痛及肩关节活动度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80例肩周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按治疗方案分为2组各40例。对照组应用痛点阻滞法,研究组应用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下麦肯基手法松解术。比较... 目的探讨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下麦肯基手法松解术对肩周炎患者疼痛及肩关节活动度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80例肩周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按治疗方案分为2组各40例。对照组应用痛点阻滞法,研究组应用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下麦肯基手法松解术。比较2组患者疗效、治疗前后的肩关节活动度、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结果治疗1个疗程后,研究组近期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3个月后,研究组远期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后肩关节疼痛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肩关节活动度均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肩周炎患者,在痛点阻滞治疗基础上,辅以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下麦肯基手法松解术,可进一步增强镇痛效果,改善肩关节活动度,提高近期、远期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臂丛神经阻滞麻醉 麦肯基手松解术 肩周炎 肩关节活动度 疼痛 痛点阻滞
下载PDF
顽固性呃逆研究进展 被引量:29
7
作者 金晓仙 高旸 《河南中医》 2014年第5期987-989,共3页
呃逆的病因很多,涉及消化、呼吸、神经等系统,呃逆的治疗包括病因治疗与对症治疗,首先推荐非药物无创的治疗,膈神经阻滞治疗疗效较好但并发症也较多,中药及针灸治疗呃逆的疗效普遍受到肯定。
关键词 物理治疗 针刺治疗 神经阻滞治疗
下载PDF
超声引导经皮穿刺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作用分析 被引量:18
8
作者 王克蓉 王冰洁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2013年第7期512-513,共2页
臂丛阻滞麻醉是上肢手术的常用麻醉方法,目前多在传统体表解剖学定位法下进行穿刺。近年来超声引导技术在临床应用日益广泛,具有无创、直观、成功率高及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点。本组通过超声引导行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并与传统解剖定位臂... 臂丛阻滞麻醉是上肢手术的常用麻醉方法,目前多在传统体表解剖学定位法下进行穿刺。近年来超声引导技术在临床应用日益广泛,具有无创、直观、成功率高及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点。本组通过超声引导行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并与传统解剖定位臂丛神经阻滞法对比分析,评价其麻醉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经皮穿刺 臂丛神经阻滞麻醉 臂丛神经阻滞 臂丛阻滞麻醉 并发症发生率 麻醉方 上肢手术 临床应用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闭孔神经阻滞的临床应用进展 被引量:11
9
作者 储靖 李宏 +1 位作者 周文昱 尹秀芳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10-411,共2页
闭孔神经阻滞在临床上用于处理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除术(transurethral resection of bladder tumor,TURBT)中的大腿抽动及髋部和膝部镇痛等问题。闭孔神经扁平纤细,没有蜂窝样图像,个体差异很大,不易辨识[1],阻滞难度大。闭孔神经阻滞... 闭孔神经阻滞在临床上用于处理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除术(transurethral resection of bladder tumor,TURBT)中的大腿抽动及髋部和膝部镇痛等问题。闭孔神经扁平纤细,没有蜂窝样图像,个体差异很大,不易辨识[1],阻滞难度大。闭孔神经阻滞经历了传统体表标志定位法、神经刺激器引导法、和超声引导下闭孔神经阻滞法多个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闭孔神经阻滞 临床应用 超声引导 尿道膀胱肿瘤电切除术 TURBT 神经刺激器 神经阻滞 个体差异
下载PDF
分娩镇痛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10
作者 谷守娟 《包头医学院学报》 CAS 2009年第3期102-105,共4页
关键词 分娩镇痛 神经阻滞 椎管内阻滞 非药物性 生活质量 医学模式 母婴安全 分娩过程
下载PDF
甲状腺手术两种颈浅丛阻滞麻醉临床效果观察 被引量:5
11
作者 许婷 黄晓波 +1 位作者 蔡兵 兰志勋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06年第6期59-60,共2页
目的探讨两种颈浅丛阻滞方法在甲状腺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择期行甲状腺手术患者54例,分为胸锁乳突肌后缘中点一点阻滞法(A组)27,胸锁乳突肌后缘中点扇形阻滞法(B组)27例,应用VAS评分法评定麻醉效果并观察麻醉操作时间、起效时间、术... 目的探讨两种颈浅丛阻滞方法在甲状腺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择期行甲状腺手术患者54例,分为胸锁乳突肌后缘中点一点阻滞法(A组)27,胸锁乳突肌后缘中点扇形阻滞法(B组)27例,应用VAS评分法评定麻醉效果并观察麻醉操作时间、起效时间、术中辅助药用量,并监测术中SBP、DBP、ECG、HR、SpO2及并发症。结果VAS评分、麻醉操作时间、起效时间、术中辅助药芬太尼使用A组明显低于B组(P<0.05)。结论胸锁乳突肌后缘中点一点阻滞法较传统扇形阻滞法操作简便,阻滞完全,更易于掌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浅丛神经阻滞麻醉 甲状腺手术 一点阻滞 扇形阻滞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股神经多点阻滞法用于单侧大隐静脉曲张手术的观察 被引量:7
12
作者 郑静 廖怀梁 +1 位作者 郑金丽 邓笔生 《江西医药》 CAS 2018年第4期332-334,共3页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股神经多点阻滞法用于单侧大隐静脉曲张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拟行单侧大隐静脉曲张高位结扎+分段抽剥术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股神经多点阻滞法组(N组)和腰硬联合麻醉组(C组),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麻醉维持...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股神经多点阻滞法用于单侧大隐静脉曲张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拟行单侧大隐静脉曲张高位结扎+分段抽剥术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股神经多点阻滞法组(N组)和腰硬联合麻醉组(C组),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麻醉维持时间、术中升压药使用情况、术后镇痛补救情况、围术期不良反应及感觉阻滞评分、运动阻滞评分。结果与C组比较,N组患者麻醉维持时间长,术中生命体征平稳,术后镇痛时间长;运动阻滞评分高;围术期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与C组患者对比感觉阻滞评分、手术时间、患者信息无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超声引导下股神经多点阻滞法用于单侧大隐静脉曲张手术患者术中生命体征平稳、围术期并发症少、术后镇痛时间长、麻醉效果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 股神经多点阻滞 腰硬联合麻醉 大隐静脉曲张
下载PDF
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3
作者 李传禹 靳江波 《云南医药》 CAS 2017年第5期522-524,共3页
疾病会引起疼痛,患者长期处于疼痛之中,会导致患者机体功能失调、免疫力低下甚至危及生命[1]。对患者而言,缓解疼痛有时比治疗原发病更为迫切、更为重要。腰椎间盘突出症简称腰突症,是临床上引起腰腿部疼痛的常见疾病,是骨科的常见病。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改良腰椎旁神经阻滞 硬膜外滞 硬膜外腔注药 中西医结合物理疗 腰大肌肌沟阻滞治疗 骶管注药
下载PDF
神经根型颈椎病神经阻滞治疗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5
14
作者 庾俊雄 唐际存 蒋德斌 《广西医学》 CAS 2003年第10期1986-1987,共2页
关键词 神经根型颈椎病 神经阻滞治疗 颈椎椎旁阻滞 痛点注射
下载PDF
地塞米松对罗哌卡因TAP阻滞联合纳布啡PCIA用于剖宫产术后镇痛的影响 被引量:6
15
作者 兰云丽 魏义勇 王海英 《遵义医科大学学报》 2020年第3期338-342,共5页
目的探讨地塞米松对罗哌卡因腹横肌平面(TAP)阻滞联合纳布啡静脉自控镇痛(PCIA)用于剖宫产术后镇痛的影响。方法纳入20~36岁,无主要系统性疾病,ASAⅠ~Ⅱ级,选择腰硬联合麻醉下行剖宫产手术的患者150例,随机分为TAP阻滞组和TAP阻滞+地塞... 目的探讨地塞米松对罗哌卡因腹横肌平面(TAP)阻滞联合纳布啡静脉自控镇痛(PCIA)用于剖宫产术后镇痛的影响。方法纳入20~36岁,无主要系统性疾病,ASAⅠ~Ⅱ级,选择腰硬联合麻醉下行剖宫产手术的患者150例,随机分为TAP阻滞组和TAP阻滞+地塞米松组。TAP阻滞组(73例):手术结束经超声引导下行双侧TAP阻滞(0.33%罗哌卡因,共30 mL),纳布啡2 mg/kg+托烷司琼4 mg,共100 mL进行PCIA;TAP阻滞+地塞米松组(77例):手术结束经超声引导下行双侧TAP阻滞(0.33%罗哌卡因+地塞米松5 mg,共30 mL),余同TAP阻滞组。记录每组患者的年龄、ASA分级、体重指数(BMI)、入手术室的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于术前、术后4 h和24 h采集患者外周静脉血,离心提取血浆,ELISA法测定血浆中TNF-α、IL-6含量;记录患者术后4、24 h VAS疼痛评分、Ramsay镇静评分、MAP和HR;记录患者术后即刻至首次肛门排气活动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术后疼痛、恶心呕吐的发生例数以及处理情况等。结果TAP阻滞+地塞米松组术后4、24 h VAS疼痛评分、Ramsay镇静评分、MAP、HR、TNF-α、IL-6水平均低于TAP阻滞组(P<0.05);TAP+地塞米松组术后疼痛发生例数、镇痛药物使用剂量均少于TAP阻滞组(P<0.05);TAP+地塞米松组术后即刻至首次肛门排气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均短于TAP阻滞组(P<0.05)。结论地塞米松加入罗哌卡因中TAP阻滞联合纳布啡PCIA,改善了剖宫产术后镇痛的效果,有利于产妇术后恢复,提高了产妇术后的舒适度,是一种可供选择的剖宫产术后镇痛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塞米松 纳布啡 TAP阻滞 剖宫产 PCIA
下载PDF
银质针治疗腰神经后支综合征临床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甘恒益 薛会莲 《颈腰痛杂志》 2006年第1期53-55,共3页
目的研究银质针治疗腰神经后支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并与局部阻滞法相比较。方法本研究共统计病例100例,按随机双盲法分为两组,治疗组(50例)采用银质针治疗,20天治疗一次,三次为一个疗程;对照组(50例)采用局部阻滞法治疗,12天治疗一次,五次... 目的研究银质针治疗腰神经后支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并与局部阻滞法相比较。方法本研究共统计病例100例,按随机双盲法分为两组,治疗组(50例)采用银质针治疗,20天治疗一次,三次为一个疗程;对照组(50例)采用局部阻滞法治疗,12天治疗一次,五次为一疗程,两组病例都统计一疗程内的治疗结果。结果治疗组痊愈率76%,有效率94%,对照组治愈率42%,有效率78%。结论采用银质针治疗腰神经后支综合征疗效优于采用局部阻滞法,且治疗方法简便、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神经后支综合征 银质针 局部阻滞 临床治疗
下载PDF
基于胞质分裂阻滞法微核试验的细胞组学进展和应用 被引量:6
17
作者 段化伟 郑玉新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444-447,共4页
微核试验创建于20世纪70年代,根据不同的取材,体内试验、体外试验及不同的培养方法,现已有多种试验种类。外周血淋巴细胞和哺乳动物骨髓嗜多染红细胞是最常用的试验细胞。也有使用上皮组织脱落细胞、人发毛囊细胞、鱼红细胞、软体动... 微核试验创建于20世纪70年代,根据不同的取材,体内试验、体外试验及不同的培养方法,现已有多种试验种类。外周血淋巴细胞和哺乳动物骨髓嗜多染红细胞是最常用的试验细胞。也有使用上皮组织脱落细胞、人发毛囊细胞、鱼红细胞、软体动物细胞、蚕豆根尖、紫露草等微核试验报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核试验 细胞组学 胞质分裂阻滞 骨髓嗜多染红细胞 外周血淋巴细胞 体内试验 体外试验 哺乳动物
原文传递
用改良的腰椎旁神经阻滞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所致腰腿痛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5
18
作者 刘作楷 《当代医药论丛》 2018年第15期59-60,共2页
目的 :探讨用改良的腰椎旁神经阻滞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所致腰腿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12月期间岳池县中医医院收治的8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所致腰腿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86例患者随机平均分为甲组和乙组。对甲组患者... 目的 :探讨用改良的腰椎旁神经阻滞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所致腰腿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12月期间岳池县中医医院收治的8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所致腰腿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86例患者随机平均分为甲组和乙组。对甲组患者进行硬膜外神经阻滞治疗,对乙组患者进行改良的腰椎旁神经阻滞治疗。然后,比较两组患者的疼痛评分、治疗效果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经过治疗,与甲组患者相比,乙组患者的疼痛评分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均更低,其治疗的总有效率更高。结论 :用改良的腰椎旁神经阻滞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所致腰腿痛的效果显著,可有效地减轻患者的疼痛感,降低其并发症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的腰椎旁神经阻滞 硬膜外神经阻滞 腰椎间盘突出症
下载PDF
臂丛神经两点阻滞法用于上肢长时间手术120例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4
19
作者 董发团 杨云丽 +1 位作者 李棋 张承华 《昆明医学院学报》 2010年第2期64-66,75,共4页
目的比较臂丛神经两点阻滞法和单点阻滞法用于上肢及手部长时间手术的阻滞效果和不良反应.方法120例急诊断指(3~5指)、断腕和断臂(前臂)手术患者,ASAⅠ~Ⅱ级,手术时间8~12h,按随机双育法抽取三种手术中的1/3病例分为三组,每组40例.A... 目的比较臂丛神经两点阻滞法和单点阻滞法用于上肢及手部长时间手术的阻滞效果和不良反应.方法120例急诊断指(3~5指)、断腕和断臂(前臂)手术患者,ASAⅠ~Ⅱ级,手术时间8~12h,按随机双育法抽取三种手术中的1/3病例分为三组,每组40例.A组:同侧肌间沟(0.5%罗哌卡因20mL)联合腋路(0.5%罗哌卡因16mL)阻滞.B组:肌间沟阻滞组.C组:腋路阻滞组,均单次注射5%罗哌卡因36mL,比较三组间阻滞效果,阻滞持续时间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两点阻滞法对尺和桡侧感觉和运动的阻滞均较完善(P<0.05),阻滞时间显著延长(P<0.05),能较好地满足显微手术无痛、安静不动、血管不痉挛、时间长的需要.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不增加(P>0.05).结论相同浓度和剂量罗哌卡因行同侧臂丛神经两点阻滞克服单点阻滞法尺侧或桡侧阻滞不全的不足,不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适合用于上肢长时间的精细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哌卡因 臂丛神经阻滞 两点阻滞 上肢长时间手术
下载PDF
小针刀联合三点阻滞法治疗肩周炎疗效观察 被引量:4
20
作者 阮平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6年第14期50-51,共2页
目的:研究肩周炎运用小针刀联合三点阻滞法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云浮市中医院2012年10月至2015年10月收治的肩周炎患者82例为研究对象,按临床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1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小针刀剥离法治疗,辅以常规护理;观... 目的:研究肩周炎运用小针刀联合三点阻滞法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云浮市中医院2012年10月至2015年10月收治的肩周炎患者82例为研究对象,按临床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1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小针刀剥离法治疗,辅以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小针刀联合三点阻滞法治疗,辅以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7.6%,对照组为78.0%,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小针刀联合三点阻滞法治疗肩周炎的效果非常明显,可以减轻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缩短患者的治疗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周炎 小针刀剥离 三点阻滞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