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喷涂阻尼厚度对车轮振动声辐射的影响 被引量:5
1
作者 周信 肖新标 +3 位作者 王瑞乾 赵悦 温泽峰 金学松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2014年第4期48-51,55,共5页
在列车车轮表面喷涂阻尼材料可以降低车轮振动声辐射,通过试验调查喷涂阻尼厚度对其减振降噪性能的影响。在半消声室进行对比试验,测试了斜曲型辐板车轮在无阻尼、喷涂1 mm和2 mm情况下的振动声辐射,和双S型辐板车轮在无阻尼、喷涂1 mm... 在列车车轮表面喷涂阻尼材料可以降低车轮振动声辐射,通过试验调查喷涂阻尼厚度对其减振降噪性能的影响。在半消声室进行对比试验,测试了斜曲型辐板车轮在无阻尼、喷涂1 mm和2 mm情况下的振动声辐射,和双S型辐板车轮在无阻尼、喷涂1 mm和4 mm阻尼下的声辐射。测试结果表明:对于斜曲型辐板车轮,2 mm阻尼层对车轮的减振区域和减振量均优于1 mm阻尼层,在径向和轴向激励下,1mm阻尼层降噪量分别为2.0 dB(A)和1.0 dB(A);对于双S型辐板车轮,在径向和轴向激励下,1 mm阻尼层降噪量分别为1.9 dB(A)和1.1 dB(A)。对于这两种辐板形式车轮,阻尼层增厚,降噪效果均增加。对于斜曲型车轮,在径向激励下阻尼具有更好的降噪效果,对于双S型车轮,在径向激励和轴向激励下阻尼降噪效果近似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与波 喷涂式阻尼车轮 阻尼厚度 声辐射
下载PDF
阻尼对船舶舱室降噪效果分析研究
2
作者 于海杰 《广州航海学院学报》 2017年第4期30-32,共3页
通过VAONE软件建立噪声分析简化模型,分析阻尼类型、阻尼厚度和不同敷设位置下阻尼的降噪效果.在激励源舱室敷设阻尼对激励源舱室无明显降噪效果,在激励源舱室敷设阻尼材料可以降低非激励源舱室噪声量,并且约束阻尼效果要优于自由阻尼效... 通过VAONE软件建立噪声分析简化模型,分析阻尼类型、阻尼厚度和不同敷设位置下阻尼的降噪效果.在激励源舱室敷设阻尼对激励源舱室无明显降噪效果,在激励源舱室敷设阻尼材料可以降低非激励源舱室噪声量,并且约束阻尼效果要优于自由阻尼效果;在非激励源舱室敷设阻尼材料对激励源舱室噪声没有影响,在非激励源舱室敷设阻尼材料可以有效降低舱室噪音,并且阻尼型式对降噪效果影响不大;随着阻尼厚度增加,阻尼降噪效果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AONE 阻尼类型 阻尼厚度 敷设位置
下载PDF
冷轧无取向硅钢阻尼厚度波动成因分析及控制 被引量:1
3
作者 张金玲 钱京学 《热处理技术与装备》 2023年第2期42-46,58,共6页
通过分析热轧、冷轧全流程工艺参数,研究了冷轧无取向硅钢阻尼厚度波动的产生原因。结果表明,带钢酸洗不净,氧化铁皮残留带钢表面导致冷轧轧机打滑,是造成阻尼厚度波动的直接原因。通过优化热轧卷取温度以降低酸洗难度,优化冷轧拉轿工... 通过分析热轧、冷轧全流程工艺参数,研究了冷轧无取向硅钢阻尼厚度波动的产生原因。结果表明,带钢酸洗不净,氧化铁皮残留带钢表面导致冷轧轧机打滑,是造成阻尼厚度波动的直接原因。通过优化热轧卷取温度以降低酸洗难度,优化冷轧拉轿工艺、酸洗速度和轧辊粗糙度来提高酸洗质量,进而阻尼厚度波动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轧无取向硅钢 阻尼厚度波动 氧化铁皮 卷取温度 酸洗速度
下载PDF
嵌入式中温共固化复合材料阻尼结构制作工艺及层间结合性能 被引量:25
4
作者 张忠胜 梁森 《航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972-1979,共8页
嵌入式共固化复合材料阻尼结构层间易脱层问题的解决对这种新型阻尼结构的应用来说至关重要。本文根据中温固化玻璃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固化工艺参数,提出用正交实验法研究嵌入复合材料层中的粘弹性阻尼薄膜的组分,探索用刷涂工艺在... 嵌入式共固化复合材料阻尼结构层间易脱层问题的解决对这种新型阻尼结构的应用来说至关重要。本文根据中温固化玻璃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固化工艺参数,提出用正交实验法研究嵌入复合材料层中的粘弹性阻尼薄膜的组分,探索用刷涂工艺在预浸料表面刷涂不同厚度的阻尼薄膜,然后利用固化工艺制作嵌入式共固化复合材料试件,最后通过阻尼层剪切实验,获得阻尼薄膜厚度与层间最大剪切应力的变化曲线。失效界面分析说明刷涂工艺制成的阻尼薄膜与玻璃纤维/环氧树脂预浸料共固化反应后在层间形成互穿网络结构(IPN)和物理融合,这使得嵌入式共固化复合材料具有更好的层间结合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嵌入式共固化复合材料 阻尼 刷涂阻尼薄膜 阻尼厚度 层间剪切
原文传递
阻尼层厚度对结构阻尼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6
5
作者 吕平 盖盼盼 +1 位作者 伯仲维 黄舰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2013年第2期101-104,共4页
通过分析比较,选用基于模态应变能理论的有限元分析方法。首先验证了方法的精确性,对于算例,前五阶结构固有频率平均误差为0.020,模态损耗因子平均误差为0.112。进而以阻尼层厚度为变量,对被动振动控制结构的两种典型形式——自由阻尼... 通过分析比较,选用基于模态应变能理论的有限元分析方法。首先验证了方法的精确性,对于算例,前五阶结构固有频率平均误差为0.020,模态损耗因子平均误差为0.112。进而以阻尼层厚度为变量,对被动振动控制结构的两种典型形式——自由阻尼结构和约束阻尼结构,进行动态力学性能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阻尼层厚度从0.2 mm增加到1.5 mm,两种阻尼结构的固有频率降低,损耗因子提高;相比之下,自由阻尼结构的减振性能更为依赖阻尼层厚度,即对于较小的阻尼层厚,约束阻尼结构的减振性能更为优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与波 被动振动控制 自由阻尼结构 约束阻尼结构 模态应变能 阻尼厚度
下载PDF
约束阻尼结构板振动性能实验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黄微波 李华阳 +2 位作者 张志超 张锐 马衍轩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99-203,共5页
通过对约束阻尼结构试样进行单点锤击实验,研究了约束层厚度和阻尼层厚度对约束阻尼结构振动性能的影响。分析了各组结构的振动幅值、振动加速度、振动加速度总级值和结构复合损耗因子。研究发现,当结构约束层厚度从40 mm增加至60 mm时... 通过对约束阻尼结构试样进行单点锤击实验,研究了约束层厚度和阻尼层厚度对约束阻尼结构振动性能的影响。分析了各组结构的振动幅值、振动加速度、振动加速度总级值和结构复合损耗因子。研究发现,当结构约束层厚度从40 mm增加至60 mm时,试样减振性能改善最明显。当结构约束层为80 mm厚时,3 mm厚阻尼层结构减振效果最好且阻尼层阻尼效率最高。当结构约束层为20 mm、40 mm和60 mm时,2 mm厚阻尼层结构减振效果最好且阻尼层阻尼效率最高。综合考虑结构性能、减振效率和经济因素,60 mm厚约束层、2 mm厚阻尼层为所研究试样中的最优组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约束阻尼结构 锤击实验 约束层厚度 阻尼厚度 动态力学性能
下载PDF
中温共固化阻尼复合材料制备及层间结合性能 被引量:3
7
作者 郑长升 梁森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63-69,共7页
基于树脂基体的固化工艺与阻尼材料的硫化特性,利用正交试验法研制了一种能够与酚醛树脂在165℃发生共固化的黏弹性阻尼材料。然后将阻尼材料制成阻尼胶浆,探索使用刷涂工艺将中间层制成带有阻尼薄膜的预浸料,最终按照设计的铺层顺序根... 基于树脂基体的固化工艺与阻尼材料的硫化特性,利用正交试验法研制了一种能够与酚醛树脂在165℃发生共固化的黏弹性阻尼材料。然后将阻尼材料制成阻尼胶浆,探索使用刷涂工艺将中间层制成带有阻尼薄膜的预浸料,最终按照设计的铺层顺序根据共固化工艺制成玻璃纤维增强酚醛树脂基复合材料阻尼结构。通过层间剪切实验研究该复合材料结构的层间剪切性能,获得了层间剪切强度随阻尼层厚度的变化曲线。当阻尼层仅为0.1 mm时,其最大剪切力为4647 N,层间剪切强度达到7.435 MPa。随着阻尼层厚度的增大,共固化阻尼复合材料结构的层间剪切强度逐渐降低,实验研究表明,阻尼层与约束层间具有优异的层间结合性能。模态实验结果表明,共固化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阻尼层能。利用扫描电镜对其剪切失效面进行微观分析,结果表明树脂基体与阻尼材料具有良好的相容性。这为共固化阻尼复合材料的进一步应用提供了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温共固化 阻尼复合材料 阻尼薄膜 阻尼厚度 层间剪切性能
下载PDF
贴敷新型阻尼材料对油底壳减振降噪规律效果的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闫超群 王韶枫 +3 位作者 王志刚 曲佳辉 范国栋 马炳杰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2019年第5期218-222,共5页
热气机作为特种船舶使用的发动机,对其振动噪声性能具有严格的要求。在对某型热气机油底壳进行模 态、振动特性的测量和分析的基础上,针对贴敷自由阻尼层结构,进行整体复合层减振效果的分析和试验研究。得出 宽频域载荷激励下,新型阻尼... 热气机作为特种船舶使用的发动机,对其振动噪声性能具有严格的要求。在对某型热气机油底壳进行模 态、振动特性的测量和分析的基础上,针对贴敷自由阻尼层结构,进行整体复合层减振效果的分析和试验研究。得出 宽频域载荷激励下,新型阻尼材料对油底壳振动响应衰减的规律。通过对比不同阻尼层厚度和不同阻尼材料的弹性 模量,发现:阻尼层厚度越大,复合结构的损耗因子越大;阻尼材料弹性模量越大,复合结构的损耗因子也越大,阻尼特 性越好。又对新型阻尼材料在复合层中的阻尼特性开展研究,分析阻尼材料对油底壳减振的规律,提出利用其大弹性 模量来进一步提高复合结构的损耗因子,减小阻尼层厚度也能达到减振效果的结构设计思路,成果已应用于某型大功 率热气机的整机低噪声设计,具有一定的工程实用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与波 热气机 油底壳 振动响应衰减 阻尼厚度 损耗因子 大弹性模量
下载PDF
粘弹性非约束阻尼层结构的阻尼层厚度与降噪量的关系 被引量:1
9
作者 吴鑫 何晓玲 《洛阳工学院学报》 1997年第1期89-92,共4页
本文导出了粘弹性非约束阻尼层结构的阻尼层厚度与降噪量的关系,并进行了试验验证。指出在以降噪为目的对结构进行阻尼处理时,不能以结构损耗因子作为设计指标确定其厚度参数,而应以降噪量为指标。
关键词 粘弹性 减振 阻尼厚度 阻尼层结构 降噪量
下载PDF
环形阻尼结构设计及其阻尼层厚度的优化研究
10
作者 吕平 陈凯华 +2 位作者 黄微波 何鑫 何筱姗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90-294,共5页
模拟地铁盾构隧道结构,设计了环形自由阻尼结构和环形约束阻尼结构。通过自由梁单点激振实验,探讨了阻尼层厚度对两种结构的复合损耗因子、振动加速度级等阻尼性能的影响规律,继而优化阻尼层厚度。环形自由阻尼结构实验结果显示:当阻... 模拟地铁盾构隧道结构,设计了环形自由阻尼结构和环形约束阻尼结构。通过自由梁单点激振实验,探讨了阻尼层厚度对两种结构的复合损耗因子、振动加速度级等阻尼性能的影响规律,继而优化阻尼层厚度。环形自由阻尼结构实验结果显示:当阻尼层厚度在1~7 mm范围增加时,结构振动加速度幅值比无阻尼结构分别降低了1.1%~65.6%;同时,各阶复合损耗因子及增幅均逐渐增加,振动加速度级逐渐降低。环形约束阻尼结构实验结果显示:当结构无阻尼、阻尼层厚度为1、3mm时,后者的复合损耗因子相对前者分别增加了18.75%、8.91%,而当阻尼层厚度增至3mm以上时,结构复合损耗因子变化不大。研究结果显示:环形自由阻尼结构的阻尼性能随阻尼层厚度的增加而增强,环形约束阻尼结构在阻尼层厚度为3mm时具有较好的阻尼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形阻尼结构 自由梁激振实验 阻尼厚度 复合损耗因子 振动加速度级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