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1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现代日本的阶级(阶层)与经济差距的关系 被引量:4
1
作者 崔健 《现代日本经济》 CSSCI 2007年第4期17-22,共6页
日本从"一亿中流"滑向"阶级社会",成为经济差距大国。阶级(阶层)与经济差距有着密切的关系:经济差距是划分阶级(阶层)的主要依据,阶级(阶层)又导致经济差距固定化。日本的经济差距问题有很多情况与中国相似,从对日... 日本从"一亿中流"滑向"阶级社会",成为经济差距大国。阶级(阶层)与经济差距有着密切的关系:经济差距是划分阶级(阶层)的主要依据,阶级(阶层)又导致经济差距固定化。日本的经济差距问题有很多情况与中国相似,从对日本的阶级(阶层)与经济差距关系的分析中可以带给我们一些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 阶级(阶层) 经济差距 固定化 教育机会不均等
下载PDF
“他者”的质地——从丁玲《阿毛姑娘》到21世纪“打工妹叙事” 被引量:2
2
作者 王宇 杨运来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95-101,共7页
对底层女性的关注是"五四"以来中国文学的一个持续性叙事点。以阶级/阶层与性别两个范畴之间复杂纠葛作为学理背景,选择丁玲《阿毛姑娘》和21世纪初年底层文学潮流中"打工妹叙事"的几个代表性文本,进行互文性的讨... 对底层女性的关注是"五四"以来中国文学的一个持续性叙事点。以阶级/阶层与性别两个范畴之间复杂纠葛作为学理背景,选择丁玲《阿毛姑娘》和21世纪初年底层文学潮流中"打工妹叙事"的几个代表性文本,进行互文性的讨论。不仅可以体知"五四"以来中国文学中底层女性形象的"前世今生",更探讨了底层女性形象作为一种"他者"形象,其中所包含的复杂文化权力机制:底层女性的主体位置源自阶级(阶层)、性别、族群、国族、城乡等等多重身份的交叉、协商,因而是复杂、多元的。对其中任何一种身份的过度强调,都必然造成对其他身份的遮蔽,从而将底层女性形象本质化、刻板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他者 底层女性 性别 阶级(阶层)
原文传递
后现代语境中西文理论术语的“汉译”及其界定——以布尔迪厄《区隔》中的classe、jugement和habitus为例
3
作者 贺昌盛 王涛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50-156,共7页
产生于后现代语境中的西方思想在进入当下的汉语语境时往往容易出现种种的误读,其中一个关键的原因就是,生成于现代性语境中的汉语语汇与西方后现代思想取向之间存在着某种"质"的差异。布尔迪厄的无价值倾向的"阶级/阶层... 产生于后现代语境中的西方思想在进入当下的汉语语境时往往容易出现种种的误读,其中一个关键的原因就是,生成于现代性语境中的汉语语汇与西方后现代思想取向之间存在着某种"质"的差异。布尔迪厄的无价值倾向的"阶级/阶层(classe)"被打上了明显意识形态的印迹,"趣味判断(jugement)"则被直接对应于康德的"判断力",而作为具有本体意味的"生存样态"出现的"habitus"也只是被定位在"习性/习得"的层面上。"新学语"的输入建构着全新的知识范型与思维结构,而既有的汉语语汇,特别是对关键性核心理论术语的表述却又潜在地误导我们对诸多原创性思想的理解。从这个意义上说,重新清理和界定汉语理论术语的基本内涵也许是"复活"中国思想所不可或缺的重要前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译” 阶级/阶层 趣味判断/判断力 习性/生存样态
下载PDF
文化视域中的阶级与阶层——布迪厄的阶级理论 被引量:18
4
作者 朱伟珏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83-88,共6页
在当今社会学领域内,布迪厄强调文化作用的阶级理论占据着重要且独特的位置,其观点超越了迄今为止任何阶级与阶层理论。与以经济及职业结构为主要依据的各种传统理论不同的是,他将阶级与阶层问题放在文化的视野下进行探究。他赋予文化... 在当今社会学领域内,布迪厄强调文化作用的阶级理论占据着重要且独特的位置,其观点超越了迄今为止任何阶级与阶层理论。与以经济及职业结构为主要依据的各种传统理论不同的是,他将阶级与阶层问题放在文化的视野下进行探究。他赋予文化以特殊的意义,认为它受到阶级的决定性影响并和经济资本一样,凝结着社会的不平等。布迪厄的文化阶级理论,不仅对社会学实现文化的转向做出了独特贡献,而且也对我们理解当代中国社会的阶级秩序、社会等级的形成机制,揭示经济转轨时期经济与文化等社会资源的不平等分配过程,进而制定相应的社会政策都具有深刻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迪厄 阶级阶层 文化资本 社会空间结构 生活方式
下载PDF
20世纪学术背景下的陈寅恪、唐长孺、胡如雷(专题讨论)——唐长孺师与吐鲁番文书 被引量:10
5
作者 朱雷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80-82,共3页
朱雷通过回顾唐长孺领导敦煌吐鲁番文书整理出版的整个过程,介绍了古代文献资料整理的特点和规律。张国刚认为,在中国20世纪学术发展的宏观走向上,出现了一个从否定传统到呼唤回归本土化的历史演变过程,而在这一变化过程中,陈寅恪... 朱雷通过回顾唐长孺领导敦煌吐鲁番文书整理出版的整个过程,介绍了古代文献资料整理的特点和规律。张国刚认为,在中国20世纪学术发展的宏观走向上,出现了一个从否定传统到呼唤回归本土化的历史演变过程,而在这一变化过程中,陈寅恪、唐长孺、胡如雷都做出了各自的探索。冻国栋从社会经济史的角度,探讨了唐长孺在中古史研究方面的取得的突出成就,对唐长孺的治学理路和特点作出了准确概括。宁志新和黄正建侧重分析了胡如雷在历史研究中所运用的阶级与阶层分析方法,并对这一治学方法做出了客观和科学的评价。孙继民在20世纪学术史的背景下,从20世纪中国史学发展的四个阶段分析和确认了陈寅恪、唐长孺、胡如雷史学研究成就和他们在中国学术史上的地位。认为陈寅恪的特点是承旧启新,文化史观中国化;唐长孺是转旧趋新,唯物史观学术化;胡如雷是弃旧开新,古史形态理论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代文献资料整理 阶级阶层分析方法 文化史观中国化 唯物史观学术化
下载PDF
对社会主义社会阶级阶层结构是“两个阶级一个阶层”论的剖析 被引量:7
6
作者 陆学艺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88-92,共5页
近年来社会各界,尤其是社会科学界就当代我国社会阶级阶层结构问题的研究,讨论特别热烈,什么新阶层、新结构、新群体,真可以说是众说纷纭。但总体来说,认为自1956年到1978年前的社会阶级阶层结构是“两个阶级一个阶层”。那么这一说法... 近年来社会各界,尤其是社会科学界就当代我国社会阶级阶层结构问题的研究,讨论特别热烈,什么新阶层、新结构、新群体,真可以说是众说纷纭。但总体来说,认为自1956年到1978年前的社会阶级阶层结构是“两个阶级一个阶层”。那么这一说法源自哪里,有人说是从苏联搬来的,有人说这是不符合实际的。为了弄清这一理论问题,我们查阅了有关的文献资料,认识到“两个阶级一个阶层”论说法确实是不符合实际的,应当给予正本清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 社会阶级 阶层结构 “两个阶级一个阶层”论 社会科学 社会阶层 阶级结构
下载PDF
从电影《阿甘正传》的台词中解读美国文化 被引量:10
7
作者 王敏 《文教资料》 2009年第30期75-77,共3页
电影《阿甘正传》于1998年被评为美国最伟大的百部电影之一,它是对美国本土文化的全面展示。本文作者认为,从文化的角度解读《阿甘正传》,可以了解到美国人核心价值观,美国社会的阶级文化、宗教文化,以及美国的主流文化和边缘文化。
关键词 《阿甘正传》 个人主义文化 阶级阶层文化 宗教文化 边缘文化
下载PDF
中国城镇居民的阶层地位与消费偏好(2003-2013) 被引量:8
8
作者 王甫勤 章超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65-76,共12页
以往社会分层与消费研究重点关注消费如何体现不同社会阶层地位之间的区隔,或实现阶层地位的再生产,对社会分层与消费之间关系的链接机制缺乏系统的讨论。采用"中国综合社会调查"2003年和2013年两次截面重复调查数据,将不同... 以往社会分层与消费研究重点关注消费如何体现不同社会阶层地位之间的区隔,或实现阶层地位的再生产,对社会分层与消费之间关系的链接机制缺乏系统的讨论。采用"中国综合社会调查"2003年和2013年两次截面重复调查数据,将不同社会阶层群体之间消费偏好差异置于阶级/阶层分析和历史变迁的框架下予以考察,研究发现:与2003年相比,表面上人们在物质消费、文化消费和闲暇活动等方面的偏好都有明显的增加,但在控制其他因素的情况下,这种趋势并不明显,反而出现"明升暗降"。尽管如此,社会阶层与消费偏好之间的关系在两个年份间仍然持续而稳定,专业技术/管理人员、常规非体力人员的消费偏好明显优于工头/技术人员、个体户/小业主、非技术体力工人等阶层,形成了明显的边界或区隔。在中国社会转型中,社会分层仍然具有显著的解释力,而消费偏好的区隔可能进一步固化了社会阶层之间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分层 阶级/阶层分析 消费偏好 区隔
下载PDF
“文化大革命”成因中苏联因素论析 被引量:4
9
作者 邢和明 《安徽教育学院学报》 2006年第4期31-36,共6页
针对苏共二十二大提出的“全民党”、“全民国家”的观点,中国共产党和毛泽东依据马克思主义关于过渡时期的有关论述,对此进行了批判,认为苏联出现了“资产阶级特权阶层”,它篡夺了苏联党和国家的领导权,是苏联“修正主义”的阶级基础,... 针对苏共二十二大提出的“全民党”、“全民国家”的观点,中国共产党和毛泽东依据马克思主义关于过渡时期的有关论述,对此进行了批判,认为苏联出现了“资产阶级特权阶层”,它篡夺了苏联党和国家的领导权,是苏联“修正主义”的阶级基础,同时又对照国内的情况,这种比照的结果,就是认为国内也出现了类似的问题,结果提出了“大过渡”的论断,使阶级斗争理论与实践进一步发展起来。此外,对苏联文化领域过分严重的估计又导致国内意识形态领域过火的批判。这些因素的综合效应,便是“文化大革命”的爆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大革命 成因 苏联 修正主义 资产阶级特权阶层
下载PDF
社会主义国家现阶段阶级结构问题研究概述
10
作者 卓汉容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9年第3期94-100,共7页
社会主义制度确立以后,社会的阶级结构发生了根本的变化.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改革的深入开展,各社会主义国家都对产业结构进行了重新调整,因而也导致了各国的社会阶级结构产生了深刻变化.认真研究和探讨在社会主义新的历史阶段中阶级... 社会主义制度确立以后,社会的阶级结构发生了根本的变化.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改革的深入开展,各社会主义国家都对产业结构进行了重新调整,因而也导致了各国的社会阶级结构产生了深刻变化.认真研究和探讨在社会主义新的历史阶段中阶级和阶层问题,成为各国党和理论工作者、实际工作者面临的共同问题.近年来,苏联、东欧及我国理论界都对此问题从多方面进行了广泛的探索,出版了一些专著,发表了不少文章,提出了许多引人思考的理论观点.现根据有关资料,将社会主义各国对现阶段社会阶级结构问题的研究情况概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阶级结构 阶级阶层 工人阶级 知识分子阶层 社会阶级 社会主义国家 农民阶级 问题研究 苏联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下载PDF
深圳新社会阶层与民营经济发展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晓玲 尹小莹 《特区实践与理论》 2008年第4期24-27,共4页
与绝大多数已经实现工业化或正在实现工业化的社会一样,在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的分化越来越趋向于职业的分化。在计划经济时期形成的两个阶级一个阶层的畸形社会结构(工人阶级。
关键词 新社会阶层 民营企业家 民营经济发展 深圳市 阶层 自主创新 中小企业 中介组织 私营企业主阶层 两个阶级一个阶层
原文传递
人的共同性和人的差别性与文学 被引量:1
12
作者 陆贵山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145-151,共7页
关键词 人性的共同性 差别性 人性论 阶级阶层 资产阶级 马克思恩格斯 阶级 人道主义 庸俗社会学 社会共同体
下载PDF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社会结构的特征
13
作者 吴国庆 《国际政治研究》 1997年第3期69-75,共7页
二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各个国家虽然在国民生产总值、工农业生产的绝对量方面差别很大,但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和职业结构都大体相同,从而使它们在社会结构方面逐步趋向一致,各阶级、阶层和社会集团在自立人口中所占的比例大体保持在同一水... 二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各个国家虽然在国民生产总值、工农业生产的绝对量方面差别很大,但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和职业结构都大体相同,从而使它们在社会结构方面逐步趋向一致,各阶级、阶层和社会集团在自立人口中所占的比例大体保持在同一水平线上,出现了许多共同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 知识分子 新中间阶层 发达资本主义社会 社会结构 二战后 现代资产阶级 工人阶级 边缘阶层 阶级阶层
原文传递
中国近代爱国主义思想比较研究
14
作者 毛建群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95年第2期8-12,共5页
中国近代爱国主义思想比较研究毛建群本文试将鸦片战争时期地主阶级改革派的爱国主义思想、太平天国农民阶级的爱国主义思想、戊戌变法时期资产阶级改良派的爱国主义思想和辛亥革命时期资产阶级革命派的爱国主义思想,从几个方面作一比... 中国近代爱国主义思想比较研究毛建群本文试将鸦片战争时期地主阶级改革派的爱国主义思想、太平天国农民阶级的爱国主义思想、戊戌变法时期资产阶级改良派的爱国主义思想和辛亥革命时期资产阶级革命派的爱国主义思想,从几个方面作一比较研究,以加深认识,更好地继承和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爱国主义思想 中国近代爱国主义 地主阶级改革派 阶级阶层 资产阶级革命派 资产阶级改良派 向西方学习 思想比较 林则徐 爱国救亡
下载PDF
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执政基础
15
作者 张领珍 《中共石家庄市委党校学报》 2004年第6期11-14,共4页
新形势下坚持党的阶级性,保持党的先进性是增强执政基础的根本。坚持党的阶级性,保持党的先进性要弄清党的性质,党的先进性与党员社会成分的关系,要弄清人们的政治上先进与落后的标准,要弄清吸收其他阶层的人入党会不会改变党的工人阶... 新形势下坚持党的阶级性,保持党的先进性是增强执政基础的根本。坚持党的阶级性,保持党的先进性要弄清党的性质,党的先进性与党员社会成分的关系,要弄清人们的政治上先进与落后的标准,要弄清吸收其他阶层的人入党会不会改变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的性质,要弄清我们党与"全民党"的界限。新形势下在阶级、阶层问题上的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是增强执政基础的关键。研究阶级、阶层变化的基本态势与基本趋势的核心是:在社会阶层结构发生重大变化时,及时调整政策,以巩固原来的阶级基础,拓展新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更好地实践"三个代表",使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阶级性、先进性 阶级阶层、新阶层 基本态势
下载PDF
二十年来中国工人阶级内部结构的重大变化——兼论工人阶级的先进性不容质疑和如何维护普通工人阶层的生存就业权利
16
作者 万学华 范春松 《工会论坛(山东省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2年第5期15-18,共4页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完善 ,促使我国工人阶级内部结构演化成不同的阶层 ,但由此不能否定工人阶级的先进性 ,中国工人阶级始终是推动先进生产力的基本力量。工人阶级中普通工人阶层是弱势群体 ,落实与维护自身的生存权和劳动权是他...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完善 ,促使我国工人阶级内部结构演化成不同的阶层 ,但由此不能否定工人阶级的先进性 ,中国工人阶级始终是推动先进生产力的基本力量。工人阶级中普通工人阶层是弱势群体 ,落实与维护自身的生存权和劳动权是他们的最低要求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人阶级阶层 工人阶级先进性 普通工人阶层
下载PDF
关于“人民内部的阶级斗争”的一点理解
17
作者 俸万恒 《河北学刊》 1982年第4期103-104,共2页
“人民内部的阶级斗争”是毛泽东同志提出来的一个有着特定内涵的概念.只能在特定的条件下使用。我们知道,在不同的对抗性的阶级社会中,都存在着由占统治地位的生产方式所产生,表现着该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的两个基本阶级。在基本阶级之... “人民内部的阶级斗争”是毛泽东同志提出来的一个有着特定内涵的概念.只能在特定的条件下使用。我们知道,在不同的对抗性的阶级社会中,都存在着由占统治地位的生产方式所产生,表现着该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的两个基本阶级。在基本阶级之外,通常还存在着非基本阶级。基本阶级之间的矛盾和斗争,构成了该社会阶级斗争的主要方面。但是,不同历史时期的阶级斗争,又是非常复杂的,有时几个基本阶级之间的斗争交错在一起,使本来是利益根本对立的两个阶级的矛盾和斗争,服从了一定历史阶段上的主要矛盾和斗争,使两个以上的基本阶级同属人民的范围。例如,在我国的抗日战争时期,我们不仅同民族资产阶级建立了统一战线,也曾和亲英美派大资产阶级和国民党蒋介石集团建立过统一战线。这时,在共同抗日的条件下,抗日的各阶级、阶层和社会集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民内部 阶级斗争 民族资产阶级 基本阶 阶级阶层 工人阶级 矛盾和斗争 对抗性 统一战线 亲英美派
下载PDF
社会分层:结构性和功能性的区分
18
作者 聂元飞 《天津社会科学》 CSSCI 1990年第3期64-65,52,共3页
“社会分层”(Social stratification),这一社会学研究中的重要概念至少应当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第一是指社会是由许多相互重叠并且排列有序的不同层面构成的,社会中的所有成员,都会以其不同的社会特征而分属这些层面;第二是指社会中特... “社会分层”(Social stratification),这一社会学研究中的重要概念至少应当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第一是指社会是由许多相互重叠并且排列有序的不同层面构成的,社会中的所有成员,都会以其不同的社会特征而分属这些层面;第二是指社会中特定的人依据一定的标准把人们划分为各种不同的社会集团(阶级或阶层)的过程。第一个含义是一个静态范畴,它指出了社会成员存在着普遍的等级式的社会分化这一客观事实,不涉及人们对这种分化或不平等的认识,也没有指出社会到底是由哪些不同层面构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分层研究 分层划分 功能性 阶层结构 结构性 阶级阶层 阶层关系 社会学研究 多元标准 职业分层
原文传递
您是哪个阶层的?
19
《今日科苑》 2002年第Z1期18-19,共2页
“阶层”分类以职业为基础中国社会科学院重大研究项目——“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课题,经过数十位社会学学者历时3年的调查研究,已取得了重大研究成果,调查报告最近已成书,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公开出版。专家们通过大量的调查数据。
关键词 两个阶级一个阶层 社会学 社会科学文献 中国社会科学院 当代中国社会阶层 社会阶层结构 社会等级 现代社会 橄榄型 调查报告
下载PDF
阶层分析理论在我国的实践与创新
20
作者 于贵明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38-139,共2页
阶级观点和阶级分析方法是马克思主义研究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出发点。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社会阶级和阶层关系发生了一系列演变。党的十六大对我国社会阶层状况的分析,对新社会阶层地位与作用的判断,把对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的认识发... 阶级观点和阶级分析方法是马克思主义研究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出发点。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社会阶级和阶层关系发生了一系列演变。党的十六大对我国社会阶层状况的分析,对新社会阶层地位与作用的判断,把对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的认识发展到一个新阶段,对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阶层分析理论 社会阶级阶层关系 新社会阶层 理论创新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