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40篇文章
< 1 2 12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城市化与生态环境的耦合度及其预测模型研究 被引量:170
1
作者 刘耀彬 宋学锋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91-96,共6页
在城市化与生态环境交互作用规律的基础上,利用协同论的观点,建立了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度及其预测模型.模型涉及了功效函数、耦合度函数、耦合协调度函数和城市化-生态环境耦合评价指标体系以及人工神经BP网络.根据建立的模型,结合城... 在城市化与生态环境交互作用规律的基础上,利用协同论的观点,建立了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度及其预测模型.模型涉及了功效函数、耦合度函数、耦合协调度函数和城市化-生态环境耦合评价指标体系以及人工神经BP网络.根据建立的模型,结合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的阶段特征,将对应的耦合度值和耦合协调度值分别划分为4个评判区间,作为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分析与预测的依据.最后,应用此模型,以徐州市为对象,对耦合度模型及其预测模型进行了实证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化 生态环境 实证研究 评价指标体系 预测模型 功效函数 协调分析 阶段特征 区间 观点
下载PDF
党建信息化的发展进程与“互联网+党建” 被引量:158
2
作者 刘红凛 《南京政治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34-40,140,共7页
信息网络发展对政党的影响,首先作用于技术层面。随着我国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党建信息化先后经历了推行电子党务、建立党建网站、党建信息化即时化时代等三个发展阶段。如今党建信息化的优势已经凸显,它有利于创新党建平台、拓展党建... 信息网络发展对政党的影响,首先作用于技术层面。随着我国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党建信息化先后经历了推行电子党务、建立党建网站、党建信息化即时化时代等三个发展阶段。如今党建信息化的优势已经凸显,它有利于创新党建平台、拓展党建空间、丰富党建形式、提高党建效率,为党务公开、理论宣传与理论学习等提供了便利条件,还有助于上情下达、下情上传、密切联系群众。同时,我国党建信息化面临着"重网站建立、轻管理""重形式、轻内容"等突出问题,党建信息化水平基本停留在Web 2.0时代。"互联网+党建"时代的到来,意味着党建信息化要实现从量变到质变的历史飞跃与拓展,迫切要求我们打造全国党建网络统一体,变传统"封闭式、命令式"党建模式为"开放式、民主化"党建模式,并以"互联网+党建"来破解党建难题、推进党建创新发展。值得注意的是,中外政党信息化具有一定共性,但各国政治逻辑与政党建设的中心任务不同,政党信息化的立足点、主要内容与价值目标也有所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建信息化 发展进程 阶段特征 互联网+党建 中外比较
原文传递
中国出境旅游发展的阶段特征与政策选择 被引量:80
3
作者 戴斌 蒋依依 +1 位作者 杨丽琼 马仪亮 《旅游学刊》 CSSCI 2013年第1期39-45,共7页
近年来,我国出境旅游增长快速,旅游服务贸易逆差持续扩大,引发政府与学界关于出境旅游发展是否超前的争议。对我国出境旅游发展状况及其影响的认识,已经不仅仅是一个单纯的学术问题,它将影响新时期旅游产业政策导向。文章对中国出境旅... 近年来,我国出境旅游增长快速,旅游服务贸易逆差持续扩大,引发政府与学界关于出境旅游发展是否超前的争议。对我国出境旅游发展状况及其影响的认识,已经不仅仅是一个单纯的学术问题,它将影响新时期旅游产业政策导向。文章对中国出境旅游的客源产出、空间流向、市场规模以及消费结构进行了全面而理性的分析。研究发现:中国出境旅游发展处于与国情相适应的初步阶段,宜采取有序引导和相机抉择的市场政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境旅游 阶段特征 政策选择
下载PDF
破解中国“三农”问题:成因与对策(专题讨论)--“三农”问题:政策目标与实现路径的历史回顾 被引量:44
4
作者 郑有贵 《河北学刊》 2003年第4期41-43,共3页
在当前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努力实现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的新形势下,中国的“三农”问题再一次成为改革与发展的重点和难点。破解中国“三农”问题比以往更迫切地需要作出战略调整、理论创新和新鲜经验的总结。这里选刊的几篇... 在当前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努力实现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的新形势下,中国的“三农”问题再一次成为改革与发展的重点和难点。破解中国“三农”问题比以往更迫切地需要作出战略调整、理论创新和新鲜经验的总结。这里选刊的几篇专家文章。综合、系统、全面地剖析了我国“三农”问题的来龙去脉,从不同角度提出解决方略。郑有贵从我国“三农”问题的纵向历史演进中,描述了“三农”问题的阶段性特征,归纳和评述了解决“三农”问题具有历史印迹的政策措施及路径。从分析“二元结构”的影响入手.牛若峰提出解决“三农”问题的战略选择和十条政策建议。夏英则立足于多元因素的作用,从不同侧面分析了“三农”问题的成因,提出解决“三农”问题的现实路径和基本手段。除了专家根植于中国国情的分析和讨论外,李成贵、徐志全通过中外对比研究.分别使读者了解到中国“三农”问题的“非典型”性结构特征和应遵循的一般发展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农”问题 阶段特征 战略选择 现实路径 对比研究
下载PDF
中国学生体质测试的演进历程及阶段特征 被引量:69
5
作者 于红妍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13-118,共6页
我国学生的体质健康问题一直得到了国家的高度重视。从1954年《准备劳动与卫国体育制度暂行条例》的颁布至今,中国学生体质测试的发展已有60 a的历史。采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归纳法等研究方法,以中国学生体质测试在不同时期的发展特征为... 我国学生的体质健康问题一直得到了国家的高度重视。从1954年《准备劳动与卫国体育制度暂行条例》的颁布至今,中国学生体质测试的发展已有60 a的历史。采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归纳法等研究方法,以中国学生体质测试在不同时期的发展特征为研究对象,对其60 a的演进历程和阶段特征进行系统地回顾和总结。认为:中国学生体质测试反映了不同时期国家政治、经济、社会的发展对学生体质健康的需求,它历经初步探索、停滞与恢复、快速发展、蓬勃发展、稳固发展等5个阶段,并在不同的发展阶段表现出:移植与模仿、军事化、达标化、"健康第一"以人为本、制度化和网络化、质量标准化和科学化等特征。2013年国家开始了新一轮的学生体质测试标准的修订工作,并于2014年7月7日公布了修订结果。重新修订的《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强化体质测试的激励、反馈以及引导锻炼的功能,结束了中国学生体质自《劳卫制》开始设有选测项目的历史,预示了未来中国学生体质测试高标准、严要求、全国一体化的发展格局。研究将为推动我国学生体质测试的快速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质测试 中国学生 演进历程 阶段特征 体质观 身体素质 《劳卫制》 《青少年体育锻炼标准》 《国家体育锻炼标准》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
原文传递
创新驱动过程的阶段特征及其对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启示 被引量:61
6
作者 夏天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24-129,共6页
实现创新驱动是我国城市发展长期面临的课题。借鉴世界创新型国家的发展历程,提出创新驱动阶段的进入条件,深入研究了创新驱动过程的规律,并就我国城市进入创新驱动阶段的战略路径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创新驱动 阶段特征 创新过程 创新战略
下载PDF
国内高校教师评价体系的变迁历程与阶段特征 被引量:47
7
作者 田静 生云龙 +1 位作者 杨长青 徐绍莉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58-61,68,共5页
教师评价体系是高等学校建设一支高水平教师队伍的重要影响因素,如何建立科学合理的教师评价体系一直是高校师资管理研究的重要课题,目前在这方面仍然缺乏科学系统的研究。作者根据改革开放以来高校教师评价体系的发展实践,通过系统的... 教师评价体系是高等学校建设一支高水平教师队伍的重要影响因素,如何建立科学合理的教师评价体系一直是高校师资管理研究的重要课题,目前在这方面仍然缺乏科学系统的研究。作者根据改革开放以来高校教师评价体系的发展实践,通过系统的分析梳理,提出将其发展历程划分为三个阶段,并对每个阶段的特征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总结,对于深入研究制定合理的高校教师评价体系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教师评价体系 发展阶段 变迁历程 阶段特征 教师队伍建设 师资管理
原文传递
论我国大众旅游发展阶段的运行特征与政策取向 被引量:47
8
作者 戴斌 夏少颜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3-17,共5页
中国旅游经济运行正在步入由国民旅游消费主导的大众旅游阶段。与改革开放初期以入境旅游接待为主体,团队观光、政府主导、创汇导向的发展阶段相比,旅游产业的市场基础和组织方式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由此要求相应的政策设计和制度环境... 中国旅游经济运行正在步入由国民旅游消费主导的大众旅游阶段。与改革开放初期以入境旅游接待为主体,团队观光、政府主导、创汇导向的发展阶段相比,旅游产业的市场基础和组织方式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由此要求相应的政策设计和制度环境也随之做出调整。本文提出中国旅游业进入大众旅游新阶段的重要判断以及这一阶段的基本特征和主要矛盾,并在此基础上对旅游政策可能的演化方向进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众旅游 阶段特征 基本矛盾 政策取向
下载PDF
湖北省农产品主产区耕地资源功能的时空演变 被引量:44
9
作者 罗成 蔡银莺 《经济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53-161,共9页
以湖北省农产品主产区为实证,运用熵权法和复相关系数方法组合赋权构建耕地资源功能评价体系,量化分析2000—2012年农产品主产区耕地资源国民经济贡献、粮食安全保障、社会就业承载和生态安全维护等4项功能演变的时序特征及空间异质性... 以湖北省农产品主产区为实证,运用熵权法和复相关系数方法组合赋权构建耕地资源功能评价体系,量化分析2000—2012年农产品主产区耕地资源国民经济贡献、粮食安全保障、社会就业承载和生态安全维护等4项功能演变的时序特征及空间异质性。研究表明:1湖北省农产品主产区的耕地资源功能由以社会就业承载单一功能为主导向以生态安全维护、国民经济贡献和粮食安全保障多功能协同发展演变,且2010年后耕地资源功能转型基本完成,耕地资源生态安全维护、国民经济贡献和粮食安全功能变化趋于稳定;2湖北省农产品主产区耕地资源的主导功能仍存在与其功能区定位相离趋势,耕地资源粮食安全保障功能并不突出,在耕地资源的4项功能中仅处于第3位,因此强化耕地资源的主导功能管理显得尤为重要;3湖北省农产品主产区耕地资源功能存在显著的空间异质性,社会就业承载功能和粮食安全保障功能区域分化增强,2012年社会就业承载功能变异系数高达0.92,而耕地资源在国民经济贡献和生态安全维护的功能空间格局相对稳定,变异系数保持在0.3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资源 功能演变 阶段特征 空间异质 农产品主产区 湖北省
原文传递
企业信息化阶段的发展模式及阶段特征分析 被引量:26
10
作者 刘英姿 吴昊 林伟 《科技管理研究》 CSSCI 2004年第2期101-103,共3页
技术日益显著的市场竞争优势,促进了企业与信息技术之间的链接;而信息技术的引入,势必影响到企业的各个领域。实践证明,这种影响随着信息技术运用的深入,会呈现出阶段发展的特点。本文在分析以往信息化发展的阶段模式理论的基础上,综合... 技术日益显著的市场竞争优势,促进了企业与信息技术之间的链接;而信息技术的引入,势必影响到企业的各个领域。实践证明,这种影响随着信息技术运用的深入,会呈现出阶段发展的特点。本文在分析以往信息化发展的阶段模式理论的基础上,综合选取信息化过程中具有标识性的阶段特征变量,将信息化过程分成四个连续的阶段,并具体描述了各个阶段特征的变化及其相应的组织设计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化 阶段理论 阶段特征
下载PDF
重庆市2000~2015年土地利用变化时空特征分析 被引量:37
11
作者 童小容 杨庆媛 毕国华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2481-2495,共15页
研究区域土地利用变化及其时空特征,可以为将来的区域土地利用规划和管理提供基础。基于2000年、2005年、2010年和2015年4期土地利用遥感影像解译数据,结合GIS空间分析方法,从土地利用变化速度、转移方向、利用程度3个方面定量分析了重... 研究区域土地利用变化及其时空特征,可以为将来的区域土地利用规划和管理提供基础。基于2000年、2005年、2010年和2015年4期土地利用遥感影像解译数据,结合GIS空间分析方法,从土地利用变化速度、转移方向、利用程度3个方面定量分析了重庆市2000~2015年土地利用变化的时空特征。结果表明:(1)研究期内,耕地、草地和未利用土地持续减少,且耕地减少速度呈增大趋势,主要减少区域分布在主城及周边区县;林地、水域和城乡建设用地面积增加。(2)区县之间各类土地利用变化的相对速率差异较大,其中草地的相对变化率相差最大,其次为水域、耕地和林地。耕地变化最大的区域主要集中在主城区,城乡建设用地在各区县均有较大变化;水域发生较大变化的区县均与大型水利工程的修建有关。(3)重庆市在2000~2005年土地利用变化最剧烈,随后朝着越来越稳定的方向发展;区县间土地利用变化剧烈程度差异明显,但这种差异朝着缩小的方向发展。(4)渝东北、东南区域耕地、林地、草地之间转换活跃,但活跃度随时间后移递减;耕地一直是其他地类最主要的转入来源之一,城乡建设用地越来越成为其他地类的主要转出方向。(5)重庆市土地利用水平总体上处于发展期,土地利用程度的区域分布格局基本上保持不变,但差异明显,越往东北、东南区域,土地利用程度越低;全市土地利用程度变化量的分布格局呈现为以渝中区为核心从内到外依次为"弱变化——剧烈变化——较强变化——较弱变化"的圈层扩展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变化 阶段特征 空间差异 重庆市
原文传递
煤自燃灾害气体指标的阶段特征试验研究 被引量:37
12
作者 谭波 胡瑞丽 +1 位作者 高鹏 李凯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51-57,共7页
为分析煤自燃早期气体指标变化特征规律,更好地解决煤矿现场灭火救灾决策问题,通过煤自燃程序升温试验,首先得到煤样气氛中O2,CO,CO2,CH4,C2H4和C2H6气体的体积分数随温度的变化规律。根据煤体温度,将煤自燃前期划分为5个阶段(潜伏、储... 为分析煤自燃早期气体指标变化特征规律,更好地解决煤矿现场灭火救灾决策问题,通过煤自燃程序升温试验,首先得到煤样气氛中O2,CO,CO2,CH4,C2H4和C2H6气体的体积分数随温度的变化规律。根据煤体温度,将煤自燃前期划分为5个阶段(潜伏、储热、蒸发、活跃和乏氧)。分析3种不同变质程度的煤样的气体指标在各阶段的变化特征。建立煤自燃气体指标与特征温度阶段区间的对应关系。结果表明:在自燃潜伏阶段,煤的变质程度越低,早期越易产生CO,越难产生CH4;在储热阶段,煤的变质程度越低,早期越易且越快产生C2H6;在蒸发阶段,煤内外在水分脱附,低变质煤的C2H4也随之产生;在活跃阶段,各种气体体积分数均有剧烈增高的趋势,较高变质煤的C2H4也随之产生;在乏氧阶段,O2体积分数低于15%,与O2体积分数相关指标(CO/ΔO2,CO/CO2等)趋势有所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自燃 气体指标 阶段特征 预警 决策
下载PDF
煤的绝热氧化阶段特征及自燃临界点预测模型 被引量:36
13
作者 谭波 朱红青 +2 位作者 王海燕 郝玉泽 贾国伟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38-43,共6页
为建立煤的绝热氧化阶段特征和自燃临界点的预测模型,基于绝热氧化实验、元素分析实验以及工业分析实验,首先得到了8个煤样的绝热氧化实验数据,据此计算出煤的绝热氧化阶段升温速率;然后运用热动力参数计算方法,定义并获取了各煤样的自... 为建立煤的绝热氧化阶段特征和自燃临界点的预测模型,基于绝热氧化实验、元素分析实验以及工业分析实验,首先得到了8个煤样的绝热氧化实验数据,据此计算出煤的绝热氧化阶段升温速率;然后运用热动力参数计算方法,定义并获取了各煤样的自燃临界点Tr0.05和TΔmax;最后应用Levenberg-Marquardt法计算拟合得出了煤元素含量、挥发分与绝热氧化阶段升温速率、Tr0.05的关系。结果表明:N,S元素含量与Tr0.05呈正相关,O,C,H元素含量与Tr0.05呈负相关,而各元素与阶段升温速率关系恰好相反;上述规律也表明Tr0.05越低,阶段升温速率越快,则煤越易自燃;煤的挥发分越大,煤的Tr0.05越低,煤越易自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自燃 绝热氧化 阶段特征 升温速率 临界点
下载PDF
我国草地鼠害防治与研究的发展阶段及特征 被引量:34
14
作者 苏军虎 刘荣堂 +3 位作者 纪维红 焦婷 蔡卓山 花立民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116-1123,共8页
本研究基于教学、科研、管理及生产管理的实践,分析了我国草地鼠害防治与研究的发展历史,将我国草地鼠害防治与研究史划分为5个发展阶段,分别是自然生态调控阶段、基于预防医学的鼠害防治阶段、以化学药物为主的草地害鼠防治阶段、草地... 本研究基于教学、科研、管理及生产管理的实践,分析了我国草地鼠害防治与研究的发展历史,将我国草地鼠害防治与研究史划分为5个发展阶段,分别是自然生态调控阶段、基于预防医学的鼠害防治阶段、以化学药物为主的草地害鼠防治阶段、草地鼠害的综合防治(IPM)阶段及草地鼠害的精确性可持续控制阶段,并界定了各个阶段的标志性时间段,概述了每个阶段的重大事件、对策和防控技术、具有标志性意义的学术活动及重要论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地鼠害 鼠害防治 鼠害研究 发展历史 阶段特征
下载PDF
护士职业生涯规划 被引量:26
15
作者 王娟 朱念琼 《护理研究(中旬版)》 2007年第1期162-163,共2页
引用职业生涯管理理论,结合我国护士发展的实际情况,将护士职业生涯分为3个阶段,描述我国护士职业生涯的阶段性特征,并对不同时期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提供相应的对策,指出职业生涯规划在护士职业生涯发展中的重要意义,提出在护理管理中加... 引用职业生涯管理理论,结合我国护士发展的实际情况,将护士职业生涯分为3个阶段,描述我国护士职业生涯的阶段性特征,并对不同时期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提供相应的对策,指出职业生涯规划在护士职业生涯发展中的重要意义,提出在护理管理中加强护士职业生涯规划将是我国医院管理的一个重要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生涯规划 阶段特征 主要问题 应对策略 完成标志
下载PDF
我国微生物肥料的发展阶段及第三代产品特征探讨 被引量:30
16
作者 周法永 卢布 +2 位作者 顾金刚 张晓霞 李建国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2-17,共6页
概要回顾了我国微生物肥料产品发展历程,并以产品有效菌的菌种种类、菌种组成和肥料功能为主线将之归纳为3个发展阶段;对各发展阶段的研发热点和典型特征进行了总结。在此基础上,结合食品安全的重大需求,讨论了第三代微生物肥料创新中... 概要回顾了我国微生物肥料产品发展历程,并以产品有效菌的菌种种类、菌种组成和肥料功能为主线将之归纳为3个发展阶段;对各发展阶段的研发热点和典型特征进行了总结。在此基础上,结合食品安全的重大需求,讨论了第三代微生物肥料创新中的重要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肥料 发展历程 阶段特征 第三代微生物肥料 肥药兼效型 创新
下载PDF
花岗岩破裂的声发射阶段特征及裂纹不稳定扩展状态识别 被引量:26
17
作者 董陇军 张义涵 +2 位作者 孙道元 陈永超 唐正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20-131,共12页
岩石内部微破裂累积演化过程中关键信息的获取和辨识可为岩石破坏失稳状态识别提供依据,对于岩体工程灾害预警防控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开展花岗岩失稳破裂的声发射试验,分析声发射能级频次分布和波形频谱变化两类指标在岩石破坏过程中表... 岩石内部微破裂累积演化过程中关键信息的获取和辨识可为岩石破坏失稳状态识别提供依据,对于岩体工程灾害预警防控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开展花岗岩失稳破裂的声发射试验,分析声发射能级频次分布和波形频谱变化两类指标在岩石破坏过程中表现出的阶段性特征,给出基于多元声发射指标的岩石失稳评估预警建议,并利用集成机器学习模型构建岩体塑性阶段裂纹扩展状态的辨识方法。研究表明:(1)在花岗岩破坏的压密、弹性、稳定扩展和不稳定扩展4个阶段中,b值、S值、RA值、AF值、频率重心等声发射参量的变化趋势表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和时序相关性,各参量分别从损伤整体程度、破裂尺度变化和微破裂类型多角度解读了岩石内部破裂演化行为。(2) b值低位持续性下降、S值高位平稳波动、AF值高位降低、RA值低位攀升以及AFG值突然下降对应了花岗岩裂纹不稳定扩展阶段,可作为花岗岩的失稳前兆。(3)集合能级频次分布和波形频谱变化的多元声发射前兆指标体系和风险识别预警判据,克服一般特征参数和单指标的缺陷,可为岩体工程失稳预警提供参考建议。(4)在上述参量基础上,引入A(b)和主频带宽(W)分别扩充两类指标以补充数据集,通过AdaBoost和Random Forest构建的2种岩石裂纹稳定扩展和不稳定扩展阶段识别模型,分类准确率分别达到了94.0%和95.1%。该研究的分析方法和思路不仅实现了实验室尺度下岩体破坏阶段的有效辨识,而且可为岩体工程灾害预警或类似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力学 声发射 阶段特征 机器学习
原文传递
我国城市化阶段性演进特征及省际差异 被引量:23
18
作者 程开明 《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79-85,共7页
随着城市化快速推进,现阶段我国城市化出现一些新特征与不同认识。基于最新统计数据。利用 S曲线模型、空间自相关、比较分析等方法对城市化时空特征与主要论争进行再考察。结果显示,我国城市化正处于 S 型曲线的中期阶段,空间上呈现出... 随着城市化快速推进,现阶段我国城市化出现一些新特征与不同认识。基于最新统计数据。利用 S曲线模型、空间自相关、比较分析等方法对城市化时空特征与主要论争进行再考察。结果显示,我国城市化正处于 S 型曲线的中期阶段,空间上呈现出聚集特征,空间自相关明显。近几年城市化速度并非过快,但粗放型增长模式突出;区域间城市化水平差距不断拉大,但省际间的差异在缩小;大城市发展快于中小城市,初步体现出大城市优先发展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化 阶段特征 S曲线 空间自相关
下载PDF
长三角区域更高质量一体化:阶段特征、发展困境与行动框架 被引量:24
19
作者 高丽娜 蒋伏心 《经济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66-74,共9页
长三角发展进入新阶段,驱动一体化发展的动力要素升级,需要在更高起点上实现发展路径重构,为实现高质量发展目标创造良好的合作生态。长三角地区在新的发展阶段,要素、技术及在此基灿上的区域分工、政府与市场作用边界的演化特征促使一... 长三角发展进入新阶段,驱动一体化发展的动力要素升级,需要在更高起点上实现发展路径重构,为实现高质量发展目标创造良好的合作生态。长三角地区在新的发展阶段,要素、技术及在此基灿上的区域分工、政府与市场作用边界的演化特征促使一体化发展目标重构,需要突破由政府主导、偏向性政策、以经济合作为主线、中心化导向的发展路径依赖。“新一体化时代”应以协调发展为目标导向,构建普惠型政策体系,完善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行动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阶段特征 更高起点 路径重构 更高质量一体化 长三角区域
原文传递
精准扶贫的运行过程与“内卷化”困境——以湖北省W村的扶贫工作为例 被引量:23
20
作者 刘磊 《云南行政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5-12,共8页
以湖北省E州W村的精准扶贫为例,考察精准扶贫的运作过程及存在的困境。在精准扶贫中,"贫困村""贫困户"的认定和识别存在很大偏误,没有准确把握当前农村贫困问题的主要问题,扶贫资源的配置和利用陷入"内卷化&qu... 以湖北省E州W村的精准扶贫为例,考察精准扶贫的运作过程及存在的困境。在精准扶贫中,"贫困村""贫困户"的认定和识别存在很大偏误,没有准确把握当前农村贫困问题的主要问题,扶贫资源的配置和利用陷入"内卷化"困境。正确把握发展型扶贫与保障型扶贫之间的平衡点,是进一步推进精准扶贫工作中需要面对的重要问题。改进精准扶贫效果,需要从准确认识当前我国贫困问题的阶段性特征入手,以此为基础正确把握特定地区致贫的主要问题,重视完善个体性保障体系的治理机制和公共性保障体系的资源配置模式,提升精准扶贫的实际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准扶贫 内卷化 阶段特征 保障型扶贫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