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阵列冲击冷却传热特性数值研究
1
作者
程闻笛
王娟平
《建模与仿真》
2020年第3期241-263,共23页
为了探索对热端部件的高效冷却方式,本文通过数值计算对阵列冷却结构的换热特性进行了研究。首先,对五种增强冲击靶面冷却换热效果的因素分别进行研究,其次,将这五种强化传热因素结合起来研究冲击靶面的换热强度。计算结果表明提高靶面...
为了探索对热端部件的高效冷却方式,本文通过数值计算对阵列冷却结构的换热特性进行了研究。首先,对五种增强冲击靶面冷却换热效果的因素分别进行研究,其次,将这五种强化传热因素结合起来研究冲击靶面的换热强度。计算结果表明提高靶面的冲击雷诺数,选择合理的冲击孔径及冲击间距,设定左右两侧出气方式,增加气膜出流孔结构都可以相应提升冲击靶面的换热强度,其中,以冲击雷诺数及冲击孔径影响最大;将高雷诺数、冲击孔径、冲击间距、左右两侧出气方式及气膜出流孔五种因素结合起来,可以实现整体大幅度提升靶面的冷却换热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值计算
阵列
冷却
换热特性
冲击靶面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微小扰流元件对阵列冲击冷却流动换热的影响
被引量:
4
2
作者
陆训丰
李威宏
+2 位作者
李雪英
任静
蒋洪德
《工程热物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447-1452,共6页
通过实验方法,开展了Re数,冲击高度Z/D,微小扰流元件高度对阵列冲击冷却流动换热特性影响的研究。微小扰流元件的形状为长方体,尺寸为0.4 mm×0.4 mm(长×宽)。冲击孔直径D=4mm,孔间距X/D=Y/D=4,冲击距离Z/D的范围为0.75和3,微...
通过实验方法,开展了Re数,冲击高度Z/D,微小扰流元件高度对阵列冲击冷却流动换热特性影响的研究。微小扰流元件的形状为长方体,尺寸为0.4 mm×0.4 mm(长×宽)。冲击孔直径D=4mm,孔间距X/D=Y/D=4,冲击距离Z/D的范围为0.75和3,微小扰流元件高度的范围为0.05D、0.2D、0.4D.对于冲击距离Z/D=0.75,Re数(基于冲击孔直径)的范围为2500~10000;对于冲击距离Z/D=3,Re数范围为5000~20000.结果显示,在微小扰流元件存在的情况下,换热系数显著增强,在本文实验工况下,换热增强达到30%~120%,同时,出流系数基本不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气轮机
阵列
冲击
冷却
微小扰流元件
原文传递
题名
阵列冲击冷却传热特性数值研究
1
作者
程闻笛
王娟平
机构
宝鸡文理学院机械工程学院
出处
《建模与仿真》
2020年第3期241-263,共23页
文摘
为了探索对热端部件的高效冷却方式,本文通过数值计算对阵列冷却结构的换热特性进行了研究。首先,对五种增强冲击靶面冷却换热效果的因素分别进行研究,其次,将这五种强化传热因素结合起来研究冲击靶面的换热强度。计算结果表明提高靶面的冲击雷诺数,选择合理的冲击孔径及冲击间距,设定左右两侧出气方式,增加气膜出流孔结构都可以相应提升冲击靶面的换热强度,其中,以冲击雷诺数及冲击孔径影响最大;将高雷诺数、冲击孔径、冲击间距、左右两侧出气方式及气膜出流孔五种因素结合起来,可以实现整体大幅度提升靶面的冷却换热效果。
关键词
数值计算
阵列
冷却
换热特性
冲击靶面
Keywords
Numerical Calculation
Array Cooling
Heat Transfer Characteristics
Impact Target Surface
分类号
G63 [文化科学—教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微小扰流元件对阵列冲击冷却流动换热的影响
被引量:
4
2
作者
陆训丰
李威宏
李雪英
任静
蒋洪德
机构
清华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系
出处
《工程热物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447-1452,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No.51706116
No.51676106)
文摘
通过实验方法,开展了Re数,冲击高度Z/D,微小扰流元件高度对阵列冲击冷却流动换热特性影响的研究。微小扰流元件的形状为长方体,尺寸为0.4 mm×0.4 mm(长×宽)。冲击孔直径D=4mm,孔间距X/D=Y/D=4,冲击距离Z/D的范围为0.75和3,微小扰流元件高度的范围为0.05D、0.2D、0.4D.对于冲击距离Z/D=0.75,Re数(基于冲击孔直径)的范围为2500~10000;对于冲击距离Z/D=3,Re数范围为5000~20000.结果显示,在微小扰流元件存在的情况下,换热系数显著增强,在本文实验工况下,换热增强达到30%~120%,同时,出流系数基本不变.
关键词
燃气轮机
阵列
冲击
冷却
微小扰流元件
Keywords
gas turbine
jet array impingement cooling
micro pin-fin
分类号
TK474.7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动力机械及工程]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阵列冲击冷却传热特性数值研究
程闻笛
王娟平
《建模与仿真》
2020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微小扰流元件对阵列冲击冷却流动换热的影响
陆训丰
李威宏
李雪英
任静
蒋洪德
《工程热物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
4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