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触摸生活
- 1
-
-
作者
杨欣媛
-
机构
不详
-
出处
《少年月刊》
2024年第18期16-17,共2页
-
文摘
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这样写道:“春秋代序,阴阳惨舒,物色之动,心亦摇焉。”说的是四季更替,景物变换,人亦随之或悲或喜,心生涟漪。我想,作家可以随时发现生活中的细节变化并因之心旌摇曳。
-
关键词
阴阳惨舒
《文心雕龙》
物色
心旌摇曳
刘勰
-
分类号
I20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触摸灵性
- 2
-
-
作者
杨欣媛
-
机构
浙江省新昌中学
-
出处
《做人与处世》
2023年第23期60-61,共2页
-
文摘
刘勰在《文心雕龙》中写道:“春秋代序,阴阳惨舒,物色之动,心亦摇焉。”说的是四季更替,景物变换,人亦随之或悲或喜,心生涟漪。我想,作家能随时发现生活中的细节变化并因之心旌摇曳,正是因为他始终怀着一颗敏感的心去与世界对视。
-
关键词
阴阳惨舒
《文心雕龙》
物色
心旌摇曳
刘勰
对视
-
分类号
I20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触摸生活
- 3
-
-
作者
杨欣媛
张晗(指导)
-
机构
浙江省新昌中学
不详
-
出处
《作文与考试(高中版)》
2023年第1期48-49,共2页
-
文摘
刘巍曾在《文心雕龙》中这样写道:“春秋代序,阴阳惨舒,物色之动,心亦摇爲。”说的是四季更替,景物变换,人亦随之或悲或喜,心生涟漪。我想,作家之所以能随时发现生活中的细节变化并因之心摇电,是因为他始终怀着一颗敏感的心去对视这个世界抚今思昔,不由让人感概系之。干年之后的这个世界,各种繁芜的信息纷至查来,让人应接不暇,可是即便我们比古人了解更多,真正能读懂生活、悟透生命的人却是少之又少。
-
关键词
阴阳惨舒
抚今思昔
触摸生活
《文心雕龙》
-
分类号
G63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论我国古代咏春诗的哲理
被引量:1
- 4
-
-
作者
陈宏硕
-
出处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1994年第1期75-78,共4页
-
文摘
“春秋代序,阴阳惨舒,物色之动,心亦摇焉。”(《文心雕龙·物色篇》)四时物色的变动,摇撼着诗人的心灵,激发起他们的创作热情。姹紫嫣红的春天,更能以盎然的生机、繁丽的物象,吸引诗人们去体验,去思考,去描摹。我国古代咏春诗不仅展现了动人的春色,孕含着丰富的人生经验,也显示出广泛的社会内容和深刻的哲理内蕴。本文拟就古代咏春诗的哲理启示、哲理存在的各种形式及其富于哲理联想的原因,进行一些具体剖析,希望能有助于我们对占诗哲理研究的一般方法和规律的探讨。
-
关键词
阴阳惨舒
原诗
社会内容
人生感受
杨巨源
杜审言
叹花
人生经验
刘商
刘长卿
-
分类号
I207.22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诗歌的气象
- 5
-
-
作者
振甫
-
出处
《文史知识》
1984年第12期29-33,共5页
-
文摘
在讲诗歌的气象前,先看一下'气象'这个词的意义。《梁书·徐勉传》引《答客喻》:'仆闻古往今来,理运之常数;春荣秋落,气象之定期。'这个'气象'指自然界的景色。《文心雕龙·物色》:'春秋代序,阴阳惨舒,物色之动,心亦摇焉。'这个'物色'相当于上文所引的'气象'。《物色》里又称'写气图貌,既随物以宛转'。
-
关键词
春荣秋落
阴阳惨舒
徐勉
宋诗
梁书
建安诗
沧浪诗话
明诗
古诗十九首
七哀诗
-
分类号
I207.22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刘勰论文学与自然和社会
- 6
-
-
作者
周绍恒
-
出处
《怀化学院学报》
1986年第4期80-83,共4页
-
文摘
文学与自然和社会的关系怎样?刘勰在《文心雕龙》的《物色》、《时序》等篇中着重阐述了自己对这个问题的看法。他不仅正确地认识到文学是自然和社会的反映,而且还探讨了文学反映自然和社会的规律。 首先,刘勰考察了文学与自然的关系,提出了“情以物兴”、“物以情观”、“辞以情发”的观点,明确地表述了“物”、“情”、“辞”三者的关系。
-
关键词
论文学
随物宛转
与世推移
阴阳惨舒
文章合为时而著
《典论·论文》
时移世改
文变染乎世情
政治教化
质文代变
-
分类号
I2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文心雕龙》创作论
- 7
-
-
作者
吴景和
-
出处
《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3年第1期39-43,共5页
-
文摘
§4—3—1物与心问题物与心的关系,是艺术理论中的重大课题。从现存的文献资料上考查,早在《易经》、《诗经》和《礼记》中就有关于这个问题的讨论。不过那些议论还都是点悟式的语录,还不是自觉的理论,直到陆机的《文赋》,才系统地讨论'意称物'和'文逮意'的问题。刘勰关于创作活动的主客体关系的理论,是对陆机《文赋》'物'与'意'理论的继承和发展。首先,刘勰运用了一个唯物主义命题,《物色》说: '春秋代序,阴阳惨舒。
-
关键词
创作论
《文赋》
阴阳惨舒
创作活动
艺术构思
三准
还都
轻靡
情采
主客体关系
-
分类号
I2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悲秋情结与悲秋诗词鉴赏
- 8
-
-
作者
刘来法
-
机构
云南曲靖市富源县第一中学
-
出处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下旬)》
2015年第1期110-111,共2页
-
文摘
一、中国古代文人的悲秋情结
钟嵘《诗品序》"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形诸舞咏",陆机《文赋》"遵四时以叹逝,瞻万物而思纷;悲落叶于劲秋,喜柔条于芳春",刘勰《文心雕龙·物色篇》"物春秋代序,阴阳惨舒;物色之动,心亦摇焉"。这里钟嵘、陆机和刘勰都阐明了气候、景物的变化与文学情感之发生的关系。四季轮回、气温变化导致万物消长,进而触动人的内心情感。
-
关键词
中国古代文人
四季轮回
《文赋》
劲秋
诗词鉴赏
阴阳惨舒
气温变化
人生感悟
柔条
百花凋零
-
分类号
I207.2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天涯旅人的情思曲——析冯去非《所思》
- 9
-
-
作者
李敏
-
出处
《文史知识》
1988年第12期30-31,共2页
-
文摘
雁自飞飞水自流,西风不寄小银钩。斜阳何处横孤簟?十二阑干一样愁.秋风萧飒,北雁南回。节候迁移,景物变换,最容易引起旅人的情思。《文心雕龙·物色》中说:'春秋代序,阴阳惨舒,物色之动,心亦摇焉。'作者客居异乡,秋日凄清的景象,触发了他在羁旅中的孤寂之感,兴起了对闺中人的无限思念。于是以景托情。
-
关键词
冯去非
阴阳惨舒
中说
宋诗
妆楼
西洲曲
少年游
离思
离绪
托物
-
分类号
I207.22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感发”在古代诗词鉴赏中的运用
- 10
-
-
作者
冯谊
-
机构
云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
出处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教育研究)》
2014年第3期55-56,共2页
-
文摘
在中国古典诗词鉴赏教学中,教师如何教,学生如何学,历来是个困扰人的问题。我认为:在采用传统教学方法之余,充分认识并利用"感发"来体悟作品,应是鉴赏之正道。这里涉及两个方面的理论认识,一是古典诗词的功用;二是何为"感发",又为何要"感发"。一、古典诗词自身的功用简而言之,古典诗词不是单纯用来教别人什么道理的,诗词重在抒情。刘勰《文心雕龙·物色》中说"春秋代序,阴阳惨舒,物色之动,心亦摇焉"。
-
关键词
感发
古典诗词
诗词鉴赏
阴阳惨舒
中说
理论认识
教学方法
李煜词
《声声慢》
女词人
-
分类号
G633.3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造化的节律:山水画论中的“四时”
- 11
-
-
作者
张晶
-
机构
中国传媒大学
中国传媒大学图书馆
-
出处
《中国书画》
2014年第8期73-73,共1页
-
文摘
春夏秋冬,四季轮回,本是大自然永无停息的运转。在中国古代的文艺理论中,关于"四时"景象描述,斑斑可见。然而,有关"四时"的论述并非仅仅是一种自然景象的模写,而是人的心灵在自然物象召唤下的情感曲线的呈现。正如刘勰在《文心雕龙》的《物色》一篇中所说:"春秋代序,阴阳惨舒,物色之动,心亦摇焉。岁有其物,物有其容;情以物迁,辞以情发。""物色"是刘勰所凝聚炼成的一个审美范畴,指由于四时变化而带来的自然物象。
-
关键词
情感曲线
自然物象
四季轮回
阴阳惨舒
文艺理论
情以物迁
画论
审美范畴
萧绎
韩拙
-
分类号
J212
[艺术—美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