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解码《伤寒论》六经之温病法度 被引量:14
1
作者 马萌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448-452,共5页
阳明为成温之薮,厥阴为温病之原,温病证治亦散见于其它六经。阴阳二旦为经方理法主线,既然有以桂枝汤为代表的阳旦法,就必然有以黄芩汤为代表的阴旦法。张仲景给予治疗温热性疾病的阴旦法度,突破了经方对于温热性疾病无法可依、无方可... 阳明为成温之薮,厥阴为温病之原,温病证治亦散见于其它六经。阴阳二旦为经方理法主线,既然有以桂枝汤为代表的阳旦法,就必然有以黄芩汤为代表的阴旦法。张仲景给予治疗温热性疾病的阴旦法度,突破了经方对于温热性疾病无法可依、无方可循之局面。伤寒六经之经方温病理法亦将打开临床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寒 六经 温病 黄芩汤 阳明 成温之薮 温病之源
原文传递
《伤寒论》六经病中风法度 被引量:3
2
作者 田同良 马萌 《中医学报》 CAS 2022年第11期2317-2321,共5页
阴阳二旦证治法度源于商伊尹之《汤液经法》,至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发展完备,分别蕴藏于经方黄芩汤与桂枝汤之中,揭示了伤寒六经病之阴阳两种不同的病解法度,是仲景伤寒六经证治之大成。《伤寒论》六经病皆可中风、皆可合阳明病证。中... 阴阳二旦证治法度源于商伊尹之《汤液经法》,至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发展完备,分别蕴藏于经方黄芩汤与桂枝汤之中,揭示了伤寒六经病之阴阳两种不同的病解法度,是仲景伤寒六经证治之大成。《伤寒论》六经病皆可中风、皆可合阳明病证。中风法度除了解决太阳病及里病兼表的问题,同时还揭示了六经病证治规律。桂枝汤中蕴含了阳法复脉、阴法解肌的经方表证治法,提示了仲景重视表里观、津液观、正邪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风 六经病 黄芩汤 桂枝汤 《伤寒论》 《汤液经法》 伊尹 张仲景
下载PDF
从阴旦与阳旦解构《伤寒论》 被引量:1
3
作者 庄长兴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242-1245,共4页
文章通过分析“阴旦”“阳旦”的方证和涵义,提出“阳旦证是表证即将传入三阳经前的特殊证候,阴旦证是表证即将传入三阴经前的特殊证候”,进一步阐明了伤寒六经的传变规律:阳旦证传入三阳经,阴旦证传入三阴经。通过综合《素问·热... 文章通过分析“阴旦”“阳旦”的方证和涵义,提出“阳旦证是表证即将传入三阳经前的特殊证候,阴旦证是表证即将传入三阴经前的特殊证候”,进一步阐明了伤寒六经的传变规律:阳旦证传入三阳经,阴旦证传入三阴经。通过综合《素问·热论》三阴三阳经络辨证体系和《伤寒论》六经辨证体系,重新解构《伤寒论》,形成新的“二旦六经辨证”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寒论 六经辨证
原文传递
漫谈阳旦与阴旦 被引量:1
4
作者 庄长兴 《中国民间疗法》 2021年第17期9-11,共3页
该文在传统伤寒六经辨证方证基础上,新增“阳旦”和“阴旦”两个方证,提出阳旦证是表证即将传入三阳经时的特殊证候,阴旦证是表证即将传入三阴经时的特殊证候,进一步阐明伤寒表证如何传入经络并内舍脏腑,从而形成新的伤寒“二旦六经辨... 该文在传统伤寒六经辨证方证基础上,新增“阳旦”和“阴旦”两个方证,提出阳旦证是表证即将传入三阳经时的特殊证候,阴旦证是表证即将传入三阴经时的特殊证候,进一步阐明伤寒表证如何传入经络并内舍脏腑,从而形成新的伤寒“二旦六经辨证”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寒论 六经辨证
下载PDF
不同术前胆道引流方式治疗肝门胆管癌疗效的Meta分析 被引量:6
5
作者 刘中 鲁正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681-686,共6页
目的系统评价术前经皮肝穿刺胆管引流(PTBD)与经内镜胆道引流(EBD)治疗肝门部胆管癌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检索Pubmed、Embass、Webof Scienc、CNKI、VIP、万方等数据库,以获取不同术前胆道引流方式治疗肝门部胆管癌的文献。检索... 目的系统评价术前经皮肝穿刺胆管引流(PTBD)与经内镜胆道引流(EBD)治疗肝门部胆管癌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检索Pubmed、Embass、Webof Scienc、CNKI、VIP、万方等数据库,以获取不同术前胆道引流方式治疗肝门部胆管癌的文献。检索时间为1998年1月至2017年12月。采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7个队列研究,其中PTBD组366例,EBD组400例。分析显示,与EBD相比,PTBD组胆管炎发生率更低(OR=0.31,95%CI0.20~0.48,P〈0.05);胰腺炎发生率更低(OR=0.11.95%CI0.04。0.34,P〈0.05);术前总并发症发生率更低(OR=O.48,95%CI0.3-~0.77,P〈0.05);改变引流方式的发生率更低。两组患者首次操作成功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患者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肝门部胆管癌患者术前行胆道引流,可首先考虑PTBD作为初始治疗,其并发胆管炎和胰腺炎较少,且术前总并发症少,需改变减黄方式的发生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肝穿刺胆管引流 内镜下胆道引流 术前胆道引流 肝门音管癌 META分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