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伤寒论》厥阴与脾胃关系之探析 被引量:14
1
作者 毛欣欣 纪立金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659-662,共4页
厥阴与脾胃关系密切。脾胃的状态如何,尤其其气化与枢转功能如何对厥阴中阳气(相火)的生发及阳气出、入于阴的枢转运行有着重要的影响;而同时厥阴"阴枢"转阳出阴的疏泄之力及厥阴相火对脾胃中枢的枢转运行及脾胃阳气也起到了... 厥阴与脾胃关系密切。脾胃的状态如何,尤其其气化与枢转功能如何对厥阴中阳气(相火)的生发及阳气出、入于阴的枢转运行有着重要的影响;而同时厥阴"阴枢"转阳出阴的疏泄之力及厥阴相火对脾胃中枢的枢转运行及脾胃阳气也起到了支持的作用,有辅助脾胃气机枢转,激发、温煦脾胃阳气的功能;因此脾胃虚弱可致厥阴病发,而厥阴病发又可反作用于脾胃,脾胃更虚则厥阴病更甚,二者互为影响,循环往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寒论 脾胃 枢机 气化 相火 出于
原文传递
王雪峰教授从“阳留于阴”与“阳出于阴”论治发作性睡病 被引量:3
2
作者 邵荣涛 王雪峰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7年第3期12-14,共3页
以阴阳理论为基础探讨分析发作性睡病的发病机制。通过研究阴阳理论与子午流注学说,探究阴阳理论、子午流注学说与睡眠的关系,进而从阳留与阴阐述发作性睡病的病因病机,从阳出于阴阐述发作性睡病的治疗。同时以子午流注学说为指导,阐述... 以阴阳理论为基础探讨分析发作性睡病的发病机制。通过研究阴阳理论与子午流注学说,探究阴阳理论、子午流注学说与睡眠的关系,进而从阳留与阴阐述发作性睡病的病因病机,从阳出于阴阐述发作性睡病的治疗。同时以子午流注学说为指导,阐述对发作性睡病患儿之睡眠的调护,从而构建以阴阳理论为指导的治疗儿童发作性睡病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留于 出于 发作性睡病
下载PDF
从阴阳平衡论失眠 被引量:13
3
作者 王建华 《河南中医》 2020年第5期688-690,共3页
正常的睡眠与阴阳的升降平衡有直接关系,阴阳升降出入正常,则人体可正常寐寤。阴阳升降平衡失常,则发为失眠。若阳偏亢,不能正常下潜入于阴,则发为失眠,多表现为入睡困难,可用栀子豉汤或酸枣仁汤加减,以滋阴清热,清心除烦,亦可依据不同... 正常的睡眠与阴阳的升降平衡有直接关系,阴阳升降出入正常,则人体可正常寐寤。阴阳升降平衡失常,则发为失眠。若阳偏亢,不能正常下潜入于阴,则发为失眠,多表现为入睡困难,可用栀子豉汤或酸枣仁汤加减,以滋阴清热,清心除烦,亦可依据不同病因采用龙胆泻肝汤加减、交泰丸加减、百合地黄汤加减等治疗。阳扰于阴,表现为入睡容易,但是多梦、易醒,此类失眠与三焦、肝、胆、胃关系密切,可采用保和丸或温胆汤加减治疗,如属血瘀证可选用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属心肝血虚证者可采用安神定志汤、逍遥丸或归脾汤等治疗。阳早出于阴,表现为入睡不难,但睡眠持续时间不长、醒后不易再入睡、早醒,此类失眠和三焦、胆、肺、大肠等关系密切,患者多为老年人或抑郁症患者。老年人失眠,可采用老人不寐丸、左归饮、桂枝龙骨牡蛎汤等加减治疗。抑郁症患者,可采用柴胡加桂枝龙骨牡蛎汤、柴桂温胆定志汤等治疗。治疗时要综合分析,找准病机,平衡阴阳,调畅气机,方能显效。同时,要适当调整作息时间,顺应阴阳变化,养阴养阳,使人体处于阴阳相对平衡的状态,则失眠自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眠 平衡 不入 扰于 出于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