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数字时代“新闻真实”的理念流变、阐释语簇与实践进路 被引量:25
1
作者 杨奇光 周楚珺 《新闻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2-20,共9页
在数字新闻生产与流通的生态中,"新闻真实"实现的方式与策略发生了结构性变革,数字时代对于"新闻真实"的探讨往往与新新闻样态的出现相伴生,学术界形成了若干围绕新闻真实的"××真实"类阐释语... 在数字新闻生产与流通的生态中,"新闻真实"实现的方式与策略发生了结构性变革,数字时代对于"新闻真实"的探讨往往与新新闻样态的出现相伴生,学术界形成了若干围绕新闻真实的"××真实"类阐释语簇。本文认为,媒介技术层面的"体验真实"、认知心理层面的"收受真实"以及权力关系层面的"协商真实"是数字时代"新闻真实"理念在流变中衍生出的阐释话语新构型。经典新闻学理论中的真实性理念因新闻主体及主体间关系差异而呈现不同面向,数字新闻生产实践的过程在承认"新闻真实"的相对性和可操作性的同时,对新闻真实性的追求也从作为新闻行业的一种专业准则转变为协同再造社会集体理性的积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闻真实 数字新闻 阐释话语
原文传递
话语冲突与边界失守——新技术时代“新闻民工”再思考 被引量:2
2
作者 赵颖竹 《今传媒》 2019年第8期55-59,共5页
作为理解中国媒体市场化改革以来一种重要的新闻职业话语机关,“新闻民工”并未随着新技术时代的到来而成为历史问题,反而呈现出更加丰富的“景观”。长期以来,围绕“新闻民工”的研究忽略了媒体从业者自身话语的阐释。本文通过直面中... 作为理解中国媒体市场化改革以来一种重要的新闻职业话语机关,“新闻民工”并未随着新技术时代的到来而成为历史问题,反而呈现出更加丰富的“景观”。长期以来,围绕“新闻民工”的研究忽略了媒体从业者自身话语的阐释。本文通过直面中国媒体从业者的深度访谈,探寻他们对新闻民工话语的“在地理解”。研究发现,媒体从业者内部对这一话语呈现较为明显的冲突,尚未形成共识。这一冲突恰恰反映了媒体转型时期媒体从业者复杂的内心状况、体制、市场、技术等多种社会力量交织造成的矛盾与内在张力和新技术冲击下“边界失守”所带来的种种精神困境以及为重塑边界所进行的种种努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闻民工” 媒体从业者 新媒体 阐释话语 边界工作
下载PDF
教材体系与阐释话语的范式转换——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为例
3
作者 丁匡一 《德州学院学报》 2016年第3期86-89,共4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教材体系从结构到论证都隐含着苏联阐释范式,也因之具有主体性弱化、批判性精神缺失等特征。应积极推进阐释话语的范式转化,从实践——辩证法的视角,重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教材体系及论证逻辑。
关键词 主体性 教材体系 阐释话语
下载PDF
“原理”阐释话语所存问题探析
4
作者 丁匡一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16年第6期80-81,共2页
本文分析了"原理"阐释话语的问题,揭示其根源在于,现有教材体系的阐释范式仍受制于苏联的马克思主义阐释范式,并指明了化解问题的方法在于范式转化。
关键词 主体性 教材体系 阐释话语
下载PDF
艺术阐释话语中的文学化表达
5
作者 凌晨光 《中国社会科学文摘》 2019年第1期62-63,共2页
艺术作品作用于人的感官,具体说,绘画对应于眼睛、音乐对应于耳朵。画家的意义就在于帮助人们“以思考的方式去看”,这是美国当代诗人霍华德·奈莫洛夫的观画心得。用这种方式看作品,画面上画家之手所描绘的形象就成为其内心所思所... 艺术作品作用于人的感官,具体说,绘画对应于眼睛、音乐对应于耳朵。画家的意义就在于帮助人们“以思考的方式去看”,这是美国当代诗人霍华德·奈莫洛夫的观画心得。用这种方式看作品,画面上画家之手所描绘的形象就成为其内心所思所想的必然表达。在欣赏画作的作家们眼中,画面上的描绘与画面之内的意蕴是一体两面、不容割裂的。因此画家对材料的选择和运用,对形象的刻画和塑造,是直接指向对象的精神和情感世界这些“背后的、隐藏的”东西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化 艺术作品 情感世界 一体两面 选择和运用 阐释话语 所思所想
原文传递
建构中国古典艺术理论之当代话语体系的价值与路径 被引量:5
6
作者 夏燕靖 《中国文艺评论》 2018年第2期33-45,共13页
建构中国古典艺术理论之当代阐释话语体系最为重要的目的就是,不让这一理论成为过去式,而是在传承中不断获得发展,被赋予其应有的价值。以此而论,中国古典艺术理论的阐释话语,一方面是和话语体系与学术自立有关,体现该学术话语体系与整... 建构中国古典艺术理论之当代阐释话语体系最为重要的目的就是,不让这一理论成为过去式,而是在传承中不断获得发展,被赋予其应有的价值。以此而论,中国古典艺术理论的阐释话语,一方面是和话语体系与学术自立有关,体现该学术话语体系与整个时代的学术面貌和走向的契合度;另一方面体现出其自身建构的历史脉络与创新,再有就是内在和外在的勾联与借鉴。进言之,学术反映的是一种思想,即学术是以一定的指导思想为其理论基础。归纳来说,探讨建构中国古典艺术理论之当代阐释话语体系的重要意义,就需要确立这样的建构基点,即明确中国特色的学术"话语体系"有一条清晰的发展脉络,从古至今有着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并逐步适应新时代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典艺术理论 当代阐释话语体系 传承与创新
下载PDF
作为反“强制阐释”转向的“本体阐释”范式探骊
7
作者 姬志海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53-58,共6页
张江教授提出的"强制阐释论"这一断语,既指出了当代西方文论的重要表征和长期积弊,也为国内文学批评界、理论研究界反思中国古典、现当代文论和文学批评的研究方式、话语重建等提供了一个包容性极强的"问题阈"。关... 张江教授提出的"强制阐释论"这一断语,既指出了当代西方文论的重要表征和长期积弊,也为国内文学批评界、理论研究界反思中国古典、现当代文论和文学批评的研究方式、话语重建等提供了一个包容性极强的"问题阈"。关于当代文论的建设性出路,张江教授又进一步给出了"本体阐释"的前瞻性主张。本文是在这一新的阐释范式建构思路的触发下,从"本体阐释"的阐释策略、阐释话语和阐释者三个密切联系的维度对之所作的进一步探索,主要述及了这一新的阐释范式自身在具体的阐释策略方法论层面所具有的科学价值问题,作为本体阐释话语的民族性文学理论体系及其建设问题,以及阐释主体应有的批评学养和批评态度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制阐释 本体阐释 方法论 民族性阐释话语 阐释主体
下载PDF
“亲子之爱”:被遮蔽的民间阐释话语——兼论鲁迅《药》的阅读接受史 被引量:1
8
作者 郑鹏飞 《宁夏师范学院学报》 2014年第2期21-25,共5页
朱自清1941年提出《药》的正题旨是"亲子之爱",并正面解读华老栓夫妇形象。这一阐释话语的民间价值取向因建国后的不同时期主导意识形态语境的制约,长期被革命话语和启蒙话语所排斥和否定,故该观点长期处于被遮蔽状态。在《... 朱自清1941年提出《药》的正题旨是"亲子之爱",并正面解读华老栓夫妇形象。这一阐释话语的民间价值取向因建国后的不同时期主导意识形态语境的制约,长期被革命话语和启蒙话语所排斥和否定,故该观点长期处于被遮蔽状态。在《药》的阅读接受史中,华老栓夫妇形象"愚昧"等负面特征被放大,而其作为底层贫民的善良、爱子等正面特征被遮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自清 “亲子之爱” 民间阐释话语 《药》 阅读接受史
下载PDF
文艺学研究的多元方法论 被引量:1
9
作者 张艺声 《台州学院学报》 2005年第2期14-16,23,共4页
在文艺理论研究方面,许明、孙绍振的学理研究能把一般方法升华为哲学方法。许明的研究方法处处闪烁着辩证法的亮点,他采用改良的思维、手法,并取发现方法、溯因方法与实验方法的三元方法论。这便开阔了人本学、文化学的广阔时空。孙绍... 在文艺理论研究方面,许明、孙绍振的学理研究能把一般方法升华为哲学方法。许明的研究方法处处闪烁着辩证法的亮点,他采用改良的思维、手法,并取发现方法、溯因方法与实验方法的三元方法论。这便开阔了人本学、文化学的广阔时空。孙绍振娴熟巧妙地运作学理式文论话语、阐释法分析话语和细读法鉴赏话语,治学取得显著成效。他们关于方法论的运作对文艺学的研究有启迪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辩证方法论 发现方法论 溯因方法论 实验方法论 学理式文论话语 阐释法分析话语 细读法鉴赏话语
下载PDF
金钥匙:人文学理研究方法论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艺声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2期39-44,共6页
人文学理研究的方法论是一把金钥匙。凡是学有成者都颇为重视方法论的运作,高明的人文学理研究方法不仅处处闪烁着辩证法的亮点,而且还用改良的思维、手法,运用了发现方法、溯因方法与实验方法等三元方法论,开拓着人本学、文化学的广阔... 人文学理研究的方法论是一把金钥匙。凡是学有成者都颇为重视方法论的运作,高明的人文学理研究方法不仅处处闪烁着辩证法的亮点,而且还用改良的思维、手法,运用了发现方法、溯因方法与实验方法等三元方法论,开拓着人本学、文化学的广阔的时域空间。显然,运作一定的方法论,还需运作着相应的学理式文论话语、阐释法分析话语和细读法鉴赏话语。总之,关于方法论与学理话语的运作对人文学理的研究者特别是入门者都有启迪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辩证方法论 发现方法论 溯因方法论 实验方法论 学理式文论话语 阐释法分析话语 细读法鉴赏话语
下载PDF
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政治话语
11
作者 毛郭平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9年第1期99-105,共7页
文学批评话语表达着批评者的立场、态度和价值观念,而不同类型的政治话语会嵌入文学文本意义生产的过程中,形成对包括作者和读者在内的人群的激励与规训。文学批评政治话语能否达到其预设的效果,这与具体的语境和政治话语自身的特征有... 文学批评话语表达着批评者的立场、态度和价值观念,而不同类型的政治话语会嵌入文学文本意义生产的过程中,形成对包括作者和读者在内的人群的激励与规训。文学批评政治话语能否达到其预设的效果,这与具体的语境和政治话语自身的特征有关。在文学批评实践中,各种政治话语会相互交织乃至更替,与社会政治文化背景的变迁密不可分。政治话语在日常生活中的流行会促使人们形成一些政治话语的习惯,从而导致文学批评有变为"政治批评"的可能。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政治优先性品格,决定了政治话语在文学批评话语中占据较大的比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话语 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 复杂性 权威性政治话语 阐释性政治话语 个人性政治话语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