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阐释的边界”与阐释的文本之维
1
作者 庞弘 《云南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44-152,共9页
在文学理论中,“阐释的边界”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命题。20世纪以来,文本的重要性不断提升,成为了阐释边界建构中具有奠基性的维度。作为语言文字的造物,文本为阐释提供了真切可感的目标和路径,有助于跨越相对主义的藩篱,对意义的客观性、... 在文学理论中,“阐释的边界”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命题。20世纪以来,文本的重要性不断提升,成为了阐释边界建构中具有奠基性的维度。作为语言文字的造物,文本为阐释提供了真切可感的目标和路径,有助于跨越相对主义的藩篱,对意义的客观性、完整性和确定性加以重建。在理论中心的背景下,对文本的诉求将促使人文学者摆脱观念先行的虚妄状态,获得来自文本经验的佐证与支撑。当然,对文本的执着蕴含着阐释的独断论倾向,而文本的中性特征又很容易造成不同阐释话语的冲突。因此,如何以文本为契机,使文学阐释中的诸要素形成良性对话与动态平衡,将会是一个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阐释边界 文本 意义 确定性 文本中心论
下载PDF
阐释的边界:文本阐释的有效性问题探析 被引量:2
2
作者 张良丛 唐东霞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61-66,共6页
"强制阐释论"提出文本阐释的边界问题,指出了体现作者意图的文本阐释有效性是唯一的标准,体现出对"反意图论"的回应。这种观点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是把文本意义的阐释完全局限于作者意图,就排除了其他有效性的阐释... "强制阐释论"提出文本阐释的边界问题,指出了体现作者意图的文本阐释有效性是唯一的标准,体现出对"反意图论"的回应。这种观点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是把文本意义的阐释完全局限于作者意图,就排除了其他有效性的阐释意义。对文本意义的阐释,应该对意义的存在方式和阐释中心的流变作纵向考察,注意到开放文本观和阐释学的主客观统一的语境,综合考量文学阐释各种有效性因素,才更为合理。以文本为阐释的边界,但并不封闭文本和阐释活动,我们主张一切在文本中找到依据的阐释都是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制阐释 阐释边界 阐释有效性
下载PDF
“阐释的边界”与赫希的文艺阐释学思想 被引量:1
3
作者 庞弘 《国外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10,156,共11页
在文艺理论中,"阐释的边界"是一个聚讼纷纭的议题。对阐释边界的探讨,美国学者赫希有独到的贡献。在"外展"的向度上,赫希对阐释边界的追问依托"意义"/"意味"这对命题而展开;在"内聚"... 在文艺理论中,"阐释的边界"是一个聚讼纷纭的议题。对阐释边界的探讨,美国学者赫希有独到的贡献。在"外展"的向度上,赫希对阐释边界的追问依托"意义"/"意味"这对命题而展开;在"内聚"的向度上,赫希将阐释边界设定为兼具闭合性与开放性的"类型化"存在。藉此,赫希试图在捍卫阐释边界的同时,为文本意义的演绎与流变预留充足空间,进而在"同一/差异"、"客观/相对"、"本质/反本质"这类貌似冰炭不容的二元对立之间加以协调。在赫希的理论中,阐释边界不仅是文本意义的限定条件,亦包含来自"知识"与"道德"层面的深刻动因,并由此触及更意味深长的文化精神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赫希 阐释边界 意义/意味 意欲类型 确定性
原文传递
“阐释的边界”与阐释的伦理之维
4
作者 庞弘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64-171,共8页
在文学理论中,“阐释的边界”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命题,它不仅指认了意义的确定性状态,还将触及伦理学这一同人类生存紧密相关的领域。首先,对阐释边界的捍卫,意味着对创作者及其表意逻辑的尊重,同时有助于阐释者保持平等对话的尊严。其次... 在文学理论中,“阐释的边界”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命题,它不仅指认了意义的确定性状态,还将触及伦理学这一同人类生存紧密相关的领域。首先,对阐释边界的捍卫,意味着对创作者及其表意逻辑的尊重,同时有助于阐释者保持平等对话的尊严。其次,阐释边界涉及自由与限度的纠葛,它使人们直面自由泛滥所造成的精神困境,在一定程度上完成对规范和秩序的重建。再次,阐释边界还将唤醒阐释者的责任感,使之不再流连于感官化的愉悦,不断为人类寻找相对稳定的精神根基。伦理之维使阐释边界呈现出更复杂面向,同时也为研究者开辟了反思与追问的更丰富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阐释边界 伦理 尊重和自尊 自由和限度 快感和责任
原文传递
文本阐释的边界及有效性——以赫希《为作者辩护》和费什《什么使阐释可被接受?》为例
5
作者 贾莹 《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3期53-58,共6页
美国当代学者E.D.赫希和斯坦利·费什从各不相同的角度出发,试图重新划定文本阐释的边界,规约其有效性,以纠英美新批评文本中心主义的理论偏颇。赫希从作者入手,坚持作者意图是文本意义的唯一来源,将阅读看作对作者本旨的还原;费什... 美国当代学者E.D.赫希和斯坦利·费什从各不相同的角度出发,试图重新划定文本阐释的边界,规约其有效性,以纠英美新批评文本中心主义的理论偏颇。赫希从作者入手,坚持作者意图是文本意义的唯一来源,将阅读看作对作者本旨的还原;费什从读者切入,聚焦读者的阅读经验,以"阐释共同体"等概念赋予阐释活动以新意,进一步开辟了阐释学的读者维度。二人的理论思想集中体现在《为作者辩护》和《什么使阐释可被接受?》两篇文章中,他们对阐释边界和有效性的探讨,拓展了文本阐释的多种可能,有助于遏制当下阐释空间过度膨胀的趋势。但二人的论说都是在文学内部进行,且只强调文本意义的单一来源,没有充分地将文学活动看成各因素相互联动的过程,其理论未免走向片面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阐释有效性 阐释边界 文本意义 阐释空间
下载PDF
阐释合法性的重建——评张江“公共阐释”理论
6
作者 李慧文 《中外文化与文论》 2019年第1期276-286,共11页
现代阐释学正面临着一场合法性危机,埋藏于这场危机深处的是一场哲学危机,其根源就是后现代主义思潮的泛滥。现代阐释学在后现代主义思潮的裹挟下沿着不确定性和随意性的道路越走越远,为此它付出的代价是阐释公度性和合法性的丧失。在... 现代阐释学正面临着一场合法性危机,埋藏于这场危机深处的是一场哲学危机,其根源就是后现代主义思潮的泛滥。现代阐释学在后现代主义思潮的裹挟下沿着不确定性和随意性的道路越走越远,为此它付出的代价是阐释公度性和合法性的丧失。在此语境下,张江提出的"公共阐释"理论从阐释学和哲学两个层面为这场危机提供了一个解决方案,同时也为我国阐释学基本框架确立了一个核心范畴。事实上,张江提出的"强制阐释""阐释的边界"等概念可以被看作同属于公共阐释理论的范畴体系。"强制阐释"是批判,"阐释的边界"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初步方案,到"公共阐释"理论则已经显现出一个较为完整的理论系统轮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阐释 强制阐释 阐释边界 合法性 后现代
原文传递
从海明威《印第安人营地》中印第安男人的死因看文本阐释的边界
7
作者 黄利华 《玉林师范学院学报》 2021年第2期67-71,共5页
《印第安人营地》是海明威的短篇小说集《在我们的时代里》中的开篇之作,小说自1925年出版以来一直引起读者的广泛关注,特别是小说中印第安男人割颈自刎的情节让读者们深感意外和震惊,引起了他们深深的疑惑和不解,也激起了学者们浓厚的... 《印第安人营地》是海明威的短篇小说集《在我们的时代里》中的开篇之作,小说自1925年出版以来一直引起读者的广泛关注,特别是小说中印第安男人割颈自刎的情节让读者们深感意外和震惊,引起了他们深深的疑惑和不解,也激起了学者们浓厚的研究兴趣和阐释的热情。迄今为止,学术界对于印第安男人的死因有多种阐释,海明威小说"冰山理论"的运用为文本的阐释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本文以海明威《印第安人营地》中印第安男人的死因为对象,主要运用强制阐释理论进一步探讨文本阐释的边界与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明威 《印第安人营地》 印第安男人 死因 阐释边界
下载PDF
阐释边界的实践之维——以赫希的文艺阐释学思想为中心
8
作者 庞弘 《外国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08-118,共11页
在人文社会科学中,"阐释的边界"是一个难以忽视的议题。美国学者赫希在捍卫确定性意义的同时,试图从经验层面践履对阐释边界的追问与探究。基于"或然性判断"与"有效性验定"这两种阐释的方法论策略,赫希表... 在人文社会科学中,"阐释的边界"是一个难以忽视的议题。美国学者赫希在捍卫确定性意义的同时,试图从经验层面践履对阐释边界的追问与探究。基于"或然性判断"与"有效性验定"这两种阐释的方法论策略,赫希表明,阐释边界的建构无须在"开放"与"封闭"之间纠结徘徊,亦无须因循"由浅表及深层"的传统模式,而应当是一个从相对粗疏走向更加精确的"猜想与反驳"的动态过程。在此过程中,意义或许无法被最终确认,但始终处于不断被趋近的"可能性"状态。在赫希的理论中,阐释边界不仅是文本意义的限定条件,同时也涉及对普遍律令与真理价值的执著守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阐释边界 赫希 或然性判断 有效性验定 真理价值
原文传递
阐释的边界:自由与限制--中国古代诗学阐释思想给出的解答
9
作者 董柯晗 《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1年第5期35-41,共7页
阐释的边界,从根本上说是对阐释的主体与客体关系的讨论。中国古代诗学阐释思想中“以意逆志”将阐释客体之“志”作为探求的根本目标,重视阐释客体的自在意义,而“诗无达诂”则在一定意义上破除了作品原意,强调阐释主体的开放理解。需... 阐释的边界,从根本上说是对阐释的主体与客体关系的讨论。中国古代诗学阐释思想中“以意逆志”将阐释客体之“志”作为探求的根本目标,重视阐释客体的自在意义,而“诗无达诂”则在一定意义上破除了作品原意,强调阐释主体的开放理解。需要注意的是,“以意逆志”和“诗无达诂”虽然在阐释的主体与客体方面各有侧重,但并不是将阐释的主客体推向绝对对立的两极,而是在内部呈现出了一种融合、贯通、交叉的态势。自在的意义不能替代开放的理解,理解的自由不能超越合理的约束。“从变从义”,自由与限制——中国古代的诗学阐释理论与批评实践已经对“阐释的边界”这一问题给出了解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阐释边界 以意逆志 诗无达诂 从变从义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