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建立先进食品工业是闽西发展创汇农业的重要对策
1
作者 石小琼 《闽西科技》 1995年第1期4-6,共3页
本文通过介绍先进食品工业的前景及其对创汇农业尤其是闽西创汇农业的牵动作用,分析闽西食品工业的最薄弱环节,提出建立先进食品工业的几点意见。
关键词 食品工业 闽西发展 创汇农业 对策 工业发展
下载PDF
新发展理念下区域协同发展测度与时空演化研究——以闽西南协同发展区为例 被引量:10
2
作者 邱洪全 罗键 《华东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6-22,共7页
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区域协同与区域一体化已经成为驱动区域创新发展的新引擎和新动力,闽西南协同发展区是福建省委省政府在新形势下推动区域协同发展的“福建方案”。为了定量评价闽西南协同发展程度,文章从五大发展理念的视角构建闽西... 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区域协同与区域一体化已经成为驱动区域创新发展的新引擎和新动力,闽西南协同发展区是福建省委省政府在新形势下推动区域协同发展的“福建方案”。为了定量评价闽西南协同发展程度,文章从五大发展理念的视角构建闽西南协同发展评价指标,运用层次分析法和熵值法综合确定指标的权重,并基于复合系统协同度理论构建系统有序度与协同度模型。采用2009-2017年的数据对闽西南五市协同发展的有序度和协同度进行实证测算,测算结果显示:闽西南五市协同发展的有序度存在显著的空间差异性,厦门和泉州的协同程度远高于漳州、龙岩和三明的协同度;在时序演化特征方面,尽管闽西南五市的有序度和协同度都呈现出上升的趋势,但是整体协同程度偏低,区域发展不协调、不均衡的问题依然突出。研究结论为闽西南协同发展区的政策制定提供依据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展理念 闽西南协同发展 协同发展测度 时空演化
下载PDF
区域协同发展时代福建省两大协同发展区发展现状与策略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张利 《福建建筑》 2020年第3期15-20,共6页
在分析福建省两大协同发展区发展基础与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明确两大协同发展区发展思路,以问题为导向,分别从优化发展格局、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产业配套协作、社会事业便利共享、生态环境共保共治、区域市场互认互惠等方面提出系列应对策... 在分析福建省两大协同发展区发展基础与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明确两大协同发展区发展思路,以问题为导向,分别从优化发展格局、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产业配套协作、社会事业便利共享、生态环境共保共治、区域市场互认互惠等方面提出系列应对策略,以期为全省区域规划和相关政策制定提供参考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协同发展 闽东北协同发展 闽西南协同发展 策略 福建省
下载PDF
科技创新与山海协作协同发展评价--以闽东北、闽西南协同发展区为例 被引量:3
4
作者 关松立 林淑伟 《莆田学院学报》 2023年第1期38-44,共7页
分析科技创新和山海协作协同发展机理,构建科技创新和山海协作协同发展指标体系,运用协同发展模型测算2011年到2020年闽东北、闽西南协同发展区科技创新和山海协作的协同关系和协同发展度。将两大系统的协同关系分为4个阶段,协同发展度... 分析科技创新和山海协作协同发展机理,构建科技创新和山海协作协同发展指标体系,运用协同发展模型测算2011年到2020年闽东北、闽西南协同发展区科技创新和山海协作的协同关系和协同发展度。将两大系统的协同关系分为4个阶段,协同发展度分为5个阶段。提出科技创新与山海协作应当相辅相成,通过发挥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和区域联动作用实现共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闽东北协同发展 闽西南协同发展 科技创新 山海协作 协同发展
下载PDF
数字经济发展对区域科技创新资源配置效率影响研究——以福建省两大协同发展区为例
5
作者 刘京星 林高原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49-57,65,共10页
基于2012-2021年福建省9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采用Malmquist指数和DEA-Tobit两步法,综合评价福建省各地级市科技创新资源配置效率及效率损失原因,并探讨数字经济发展对区域科技创新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福建省各地级市科技创新... 基于2012-2021年福建省9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采用Malmquist指数和DEA-Tobit两步法,综合评价福建省各地级市科技创新资源配置效率及效率损失原因,并探讨数字经济发展对区域科技创新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福建省各地级市科技创新资源配置效率整体呈现上升趋势,但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存在显著的区域差异;数字经济发展对区域科技创新资源配置效率存在显著正向影响,但对不同城市和区域的影响存在差异。据此,建议以数字经济发展为抓手,打通科技创新资源要素流动壁垒;充分发挥协同发展区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实现区域科技创新协同发展;针对不同类型的城市和地区,设计差异化的科技创新资源优化配置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科技创新资源 配置效率 福建省 闽东北协同发展 闽西南协同发展
下载PDF
闽西南协同发展区物流效率评价
6
作者 姚秋珍 晁呈亮 《技术与市场》 2024年第1期125-129,共5页
运用DEA-BCC模型和Malmquist指数模型,从静态和动态2个角度测评了闽西南协同发展区2015—2021年的物流效率。实证结果表明:从静态上看,闽西南协同发展区物流效率整体呈增长趋势,但还未全部达到DEA有效,并存在投入冗余和产出不足的情况;... 运用DEA-BCC模型和Malmquist指数模型,从静态和动态2个角度测评了闽西南协同发展区2015—2021年的物流效率。实证结果表明:从静态上看,闽西南协同发展区物流效率整体呈增长趋势,但还未全部达到DEA有效,并存在投入冗余和产出不足的情况;从动态上看,闽西南协同发展区物流全要素生产效率在大部分年份有所提升,且技术进步效率发挥关键作用。基于分析结果,为闽西南发展区实现物流高质量发展提供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闽西南协同发展 物流效率 DEA MALMQUIST指数
下载PDF
区域房地产业协同发展测度与时空演化研究——以闽西南协同发展区为例 被引量:3
7
作者 邱洪全 潘晶 《中国房地产》 2019年第24期29-37,共9页
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区域协同与区域一体化已经成为引领和推动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而区域房地产业的协同发展是区域协同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定量评价闽西南区域房地产业协同发展程度,从投资、市场、价格、环境四个维度构... 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区域协同与区域一体化已经成为引领和推动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而区域房地产业的协同发展是区域协同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定量评价闽西南区域房地产业协同发展程度,从投资、市场、价格、环境四个维度构建房地产业协同发展评价指标,运用层次分析法和熵值法综合确定指标的权重,并基于复合系统协同度理论构建房地产协同系统有序度与协同度模型.以闽西南五市2010-2018年的数据对其房地产业协同发展的有序度和协同度进行实证测算,对其空间分异与时序演化特征进行分析,并针对有序度与协同度的现状提出相应对策与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房地产业 协同发展测度 时空演化 闽西南协同发展
下载PDF
闽西南协同发展区视域下龙岩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发展路径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张赠富 应洪斌 《贵阳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1年第4期28-32,共5页
在建设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的道路上,龙岩仍面临较大的发展阻力,包括缺乏相关的发展经验、较弱的跨境物流运输能力,以及缺少行业内龙头企业和高端人才等方面。虽然闽西南协同发展区行业集聚度较高、进出口贸易经验丰富,但是其内部也... 在建设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的道路上,龙岩仍面临较大的发展阻力,包括缺乏相关的发展经验、较弱的跨境物流运输能力,以及缺少行业内龙头企业和高端人才等方面。虽然闽西南协同发展区行业集聚度较高、进出口贸易经验丰富,但是其内部也存在经济发展不均衡和跨境电商发展基础差异等问题,无法为龙岩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发展提供区域协同发展助力。鉴于此,建议从以下路径发挥区域协同优势推动龙岩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发展。包括发挥核心城市的带头作用和领先效应,建立厦门——龙岩产业发展协作区;优化闽西南协同发展区内的物流资源配置,加强闽西南协同发展区五市的交通互通;建立便捷和高效的沟通机制提高产业间的流通性和互补性推动经济发展;建设区域内跨境电子商务服务平台来推动龙岩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的快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闽西南协同发展 龙岩 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 发展路径
下载PDF
科技创新与碳排放效率耦合协调及空间演化——以闽东北、闽西南协同发展区为例 被引量:1
9
作者 林淑伟 关松立 《新余学院学报》 2023年第4期60-68,共9页
通过对科技创新和碳排放效率互动机理分析,构建科技创新和碳排放效率协同发展指标体系,运用耦合协调模型,测算2011—2020年闽东北、闽西南协同发展区科技创新和碳排放效率的耦合关系和耦合协调度,并对两大协同发展区的空间演化进行分析... 通过对科技创新和碳排放效率互动机理分析,构建科技创新和碳排放效率协同发展指标体系,运用耦合协调模型,测算2011—2020年闽东北、闽西南协同发展区科技创新和碳排放效率的耦合关系和耦合协调度,并对两大协同发展区的空间演化进行分析。研究发现:从耦合关系上看,两大协同发展区科技创新和碳排放效率水平基本呈上升趋势,二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两大系统的耦合关系可以分为五个阶段,二者相互交替上升,共同带动经济发展;两大系统的耦合协调度可以分为六个阶段,虽然中间有部分年份呈拮抗关系,但总体而言呈协调发展趋势;两大协同发展区应从空间上完善创新链条,走科技创新和区域产业协同的发展道路。研究结果表明,两大协同发展区应当立足新发展阶段,以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为引领,正确处理好发展和减排的关系,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创新 碳排放效率 闽东北协同发展 闽西南协同发展
下载PDF
闽西南协同发展区职业教育面临的挑战与进路 被引量:1
10
作者 郭常斐 《厦门城市职业学院学报》 2019年第4期17-22,共6页
闽西南协同发展区建设是福建省落实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促进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的重要举措。职业教育为闽西南协同发展提供人才、信息资源,促进其产业转型升级,协同发展区为职业教育的交流发展拓展了渠道。目前,闽西南协同发展区职业教... 闽西南协同发展区建设是福建省落实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促进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的重要举措。职业教育为闽西南协同发展提供人才、信息资源,促进其产业转型升级,协同发展区为职业教育的交流发展拓展了渠道。目前,闽西南协同发展区职业教育的空间创新不足,职业教育对于区域产业转型升级的支撑度不够,职业院校之间的深度协作交流机制有待健全。实现闽西南职业教育的协同,需将产教融合纳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强化基础性人才供给,构建长学制人才培养模式,打造产学研信息化发展中心,并在此基础上形成通畅的院际交流体制,促进闽西南协同发展区的整体建设,进而形成开放、协调、共享的职业教育发展新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闽西南协同发展 职业教育 空间创新 区域产业链 高质量发展
下载PDF
三明市融入闽西南协同发展区的策略——基于创新驱动与绿色发展视角 被引量:1
11
作者 连兆大 《黑河学院学报》 2020年第4期19-22,25,共5页
在推进闽西南协同区建设背景下,分析三明市创新驱动和绿色发展状况及优势,确定三明市在闽西南协同发展区的定位.以区域产业和生态协作为平台,充分融合绿色发展和创新驱动的资源与要素,形成以绿色创新为源动力的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新模式,... 在推进闽西南协同区建设背景下,分析三明市创新驱动和绿色发展状况及优势,确定三明市在闽西南协同发展区的定位.以区域产业和生态协作为平台,充分融合绿色发展和创新驱动的资源与要素,形成以绿色创新为源动力的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新模式,促进闽西南区域绿色协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明市 闽西南协同发展 创新驱动 绿色发展
下载PDF
民营经济参与闽西南协同发展的障碍与对策研究
12
作者 雷宏 薛成虎 《产业创新研究》 2023年第9期30-32,共3页
本文以新形势下民营经济推动闽西南协同发展的作用为研究对象,深入分析厦门民营企业在闽西南协同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和所遇到的困难障碍,探讨发挥厦门的民营经济优势,借鉴国内外民营经济推动区域合作的经验,以民营经济带动闽西南协同发展... 本文以新形势下民营经济推动闽西南协同发展的作用为研究对象,深入分析厦门民营企业在闽西南协同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和所遇到的困难障碍,探讨发挥厦门的民营经济优势,借鉴国内外民营经济推动区域合作的经验,以民营经济带动闽西南协同发展区转型升级,催生闽西南协同发展区经济转型增长新动能,提出推动“闽西南协同发展区”实现高质量发展超越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闽西南协同发展 产业因素 空间因素 体制机制因素
下载PDF
闽西南协同发展区经济发展效率评价——以闽南湾区经济为背景 被引量:1
13
作者 雷宏 张炜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6期86-90,共5页
结合闽南湾区经济背景,通过评测闽西南五市的经济发展效率,以期为实现闽西南协同发展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对策建议。运用数据包络分析(DEA-CCR模型)和Malmquist指数从静态和动态两个角度评价闽西南五市的经济发展效率,重点分析湾区城... 结合闽南湾区经济背景,通过评测闽西南五市的经济发展效率,以期为实现闽西南协同发展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对策建议。运用数据包络分析(DEA-CCR模型)和Malmquist指数从静态和动态两个角度评价闽西南五市的经济发展效率,重点分析湾区城市的经济发展效率,同时评价山区城市的经济发展状况。从静态来看,经济发展效率整体呈增长趋势,但还未达到DEA有效,而且不同城市之间的效率存在较大差距。从动态来看,经济发展动态效率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V”字趋势。分析发现,技术效率提升是经济发展的主因,湾区城市与山区城市之间的经济发展差距正逐步减少。因此,闽西南协同区应积极整合湾区资源,推动厦漳泉同城化;进一步深化山海协作,实现优势互补;全方位重视人才培养引进,加大创新力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闽西南协同发展 DEA-MALMQUIST 湾区经济 效率评价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