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族群文化:闽南文化概念的重新界定 被引量:11
1
作者 钟建华 汤漳平 《泉州师范学院学报》 2008年第3期8-11,共4页
闽南文化的概念是模糊的,先有20世纪20年代厦门大学国学研究院对闽南文化的具体研究,直至20世纪80年代末才出现"闽南文化"一词。时下常见的闽南文化即区域文化或闽南方言区文化的这两种主要说法,都不足于全面规范闽南文化的概... 闽南文化的概念是模糊的,先有20世纪20年代厦门大学国学研究院对闽南文化的具体研究,直至20世纪80年代末才出现"闽南文化"一词。时下常见的闽南文化即区域文化或闽南方言区文化的这两种主要说法,都不足于全面规范闽南文化的概念;而第三种观点即闽南文化为民系或族群文化,如果充分运用族群理论进行分析,则可以比较妥贴地阐释闽南文化的内涵与外延,同时还展示了闽南文化作为一种族群文化,其具有独特的人情味与文化个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族群文化 闽南文化 区域文化 闽南方言 闽南族群
下载PDF
分蘖与聚合——闽南对中原文化的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 被引量:8
2
作者 郑镛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65-169,共5页
由河南光州固始分蘖出的闽南族群对中原文化有特殊的记忆。唐初陈元光随父"出镇泉潮间",平定"蛮獠"啸乱,并奏请建置漳州。中原文化开始在闽南大范围的传播。陈元光的开漳之功受到闽南民众的称颂,他本人则被神化,成... 由河南光州固始分蘖出的闽南族群对中原文化有特殊的记忆。唐初陈元光随父"出镇泉潮间",平定"蛮獠"啸乱,并奏请建置漳州。中原文化开始在闽南大范围的传播。陈元光的开漳之功受到闽南民众的称颂,他本人则被神化,成为闽台共仰的开漳圣王。陈氏及其他开漳将士族裔逐渐形成有地域特征的"族统"观。光州固始作为文化符码也被闽南族群所体认,成为文化聚合中的重要标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原文化 闽南族群 光州固始
下载PDF
闽南打城戏与域外闽南华人的族群互动和身份认同 被引量:1
3
作者 杨慧霞 王荟 《内蒙古艺术学院学报》 2023年第2期110-119,共10页
闽南打城戏,源于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今福建泉州(旧称刺桐)。打城戏是一个兼具福建地方特色的宗教剧种,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它逐渐向中国台湾地区及新加坡、马来西亚、菲律宾等南洋区域传播发展,打造出了一个域外地区内蕴多元的... 闽南打城戏,源于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今福建泉州(旧称刺桐)。打城戏是一个兼具福建地方特色的宗教剧种,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它逐渐向中国台湾地区及新加坡、马来西亚、菲律宾等南洋区域传播发展,打造出了一个域外地区内蕴多元的闽南族群文化的认同空间。这一文化空间的形成,反映出海内外闽南族群的历史互动与族群认同。本文即是以维系海内外闽南族群共生关系的文化窗口打城戏,来研究闽南华人的族群互动与身份认同,也同时展示出400年来域外闽南华人的文化书写与信仰叙事,对推动我国跨文化传播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笔者以为:恰是由于打城戏的兴盛与传播,才使得闽南文化得以跨地域传播,闽南族群的身份才得以认同,闽南族群才得以凝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闽南打城戏 闽南族群 身份认同 族群认同 闽南华人
下载PDF
从戏到影,戏影融合:闽南语戏曲与电影的关系
4
作者 郭玉琼 王思捷 《厦门理工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23-29,共7页
闽南语戏曲在闽南、台湾地区和东南亚的流传,助力整合闽南族群观众,推动了戏院的发展繁盛,建立起闽南族群文化网络,为闽南语电影的生产消费奠定了基础。共同的文化和艺术属性,促进了闽南语戏曲和电影的互通互鉴。一方面,闽南语戏曲被直... 闽南语戏曲在闽南、台湾地区和东南亚的流传,助力整合闽南族群观众,推动了戏院的发展繁盛,建立起闽南族群文化网络,为闽南语电影的生产消费奠定了基础。共同的文化和艺术属性,促进了闽南语戏曲和电影的互通互鉴。一方面,闽南语戏曲被直接拍摄或改编成电影,同时,其自身也改编闽南语电影作品;另一方面,闽南语电影则借鉴闽南语戏曲的叙事艺术,表现出突出的“影戏”特征,兼具悲情性和喜剧性,并大量吸收闽南语戏曲的演职人员。闽南语戏曲与电影为闽南族群提供了身份认同的重要载体,两者可通过基于并指向闽南族群身份认同的戏影协同并进,共享机遇和成果,促进闽南族群成员的持续联系、互动、交流、交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闽南 戏曲 电影 闽南族群
下载PDF
闽南传统道教打城仪式的文化阐释 被引量:5
5
作者 王荟 《玉林师范学院学报》 2021年第2期95-100,共6页
打城仪式是闽南地区传统丧葬仪式的重要环节。在打城仪式之前的起鼓、礼师、诵经、拜血盆到大放赦、进表,再到飞钹、解愿,均是为打城仪式做准备。打城仪式体现传统闽南族群对祖先超度、祭祀仪式的态度,表征闽南人传统的宗族伦理道德体系... 打城仪式是闽南地区传统丧葬仪式的重要环节。在打城仪式之前的起鼓、礼师、诵经、拜血盆到大放赦、进表,再到飞钹、解愿,均是为打城仪式做准备。打城仪式体现传统闽南族群对祖先超度、祭祀仪式的态度,表征闽南人传统的宗族伦理道德体系,同时仪式中也潜移默化地彰显闽南传统信仰的特征与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打城戏 打城仪式 闽南族群
下载PDF
保生大帝信仰与闽南族群认同 被引量:5
6
作者 郑镛 《闽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2期38-41,共4页
保生大帝信仰是闽南民众中时代传承、传播久远的民俗事象。从文化人类学的视角看,一个族群必定有自己的文化认同标识,这是区别“我们”与“他者”的重要分界。吴真人的事迹、神迹均与闽南有着密切的无可取代的关系,并具备了成为共同文... 保生大帝信仰是闽南民众中时代传承、传播久远的民俗事象。从文化人类学的视角看,一个族群必定有自己的文化认同标识,这是区别“我们”与“他者”的重要分界。吴真人的事迹、神迹均与闽南有着密切的无可取代的关系,并具备了成为共同文化认同的诸方面条件,至迟到明清时期便成为闽南族群的认同标识,成为两岸民众情感联系的纽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生大帝 闽南族群 文化认同
下载PDF
艺术的救赎:闽南打城戏空间的文化特征 被引量:5
7
作者 王荟 《安顺学院学报》 2021年第1期55-58,共4页
现今的福建泉州有这样一个群体,他们自称“打城人”,表演“打城戏”,有着“打城信仰”、传承“打城文化”,并且构筑了一个充满“打城文化符号”和“打城精神”的“打城空间”。闽南打城戏组织空间内有四个基本特征,分别是封闭性、凝聚... 现今的福建泉州有这样一个群体,他们自称“打城人”,表演“打城戏”,有着“打城信仰”、传承“打城文化”,并且构筑了一个充满“打城文化符号”和“打城精神”的“打城空间”。闽南打城戏组织空间内有四个基本特征,分别是封闭性、凝聚性、认同性和稳定性。这个空间内所呈现的文化特点,根植于闽南地域社会的民间信仰、风俗文化和社会环境。随着社会结构和闽南族群价值观念的衍化与发展,其空间的文化特征也不断地处于变化当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打城戏 打城仪式 闽南族群 空间组织 认同性
下载PDF
汉族闽南语族群乡村成人围度值及其年龄变化 被引量:2
8
作者 宇克莉 郑连斌 +5 位作者 胡莹 王杨 薛虹 时蕊 邓维 程智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968-972,共5页
目的:研究闽南语族群汉族乡村成人围度特征。方法:应用人体测量法,对福建漳州闽南语族群366例(男173例,女193例)乡村成年人进行了12项围度(头围、颈围、胸围、吸气胸围、呼气胸围、腹围、臀围、大腿围、小腿围、上臂围、前臂围... 目的:研究闽南语族群汉族乡村成人围度特征。方法:应用人体测量法,对福建漳州闽南语族群366例(男173例,女193例)乡村成年人进行了12项围度(头围、颈围、胸围、吸气胸围、呼气胸围、腹围、臀围、大腿围、小腿围、上臂围、前臂围、上臂收缩围)值的测量,分析不同年龄组围度值的变化规律,并将其与中国其他族群的6项围度值进行比较。结果:闽南语族群男、女均表现为躯干部和上肢围度值与年龄呈正相关,头部和下肢围度值与年龄呈负相关。男性9项(颈围、腹围和小腿围除外)围度值、女性11项(颈围除外)围度值年龄组间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除大腿围和臀围外,其余10项围度值性别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且均表现为男性值明显高于女性值。结论:闽南语族群乡村成人围度值特征更接近中国北亚类型族群,但也具有一些南亚类型族群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度 年龄 汉族 闽南族群 聚类分析
下载PDF
你不知道的台湾:两岸应知道的台湾历史故事(四)
9
作者 熊子杰 《黄埔》 2021年第6期93-96,共4页
第四章台湾有些人以"番薯"代表他最本土,其实"番薯"是外来货,代表外省人的"芋仔"才是真正最本土的在台湾,有人喜欢用"芋仔"(以闽南语发音)表示外省人,指1949年随国民党当局迁来台湾的人及其后... 第四章台湾有些人以"番薯"代表他最本土,其实"番薯"是外来货,代表外省人的"芋仔"才是真正最本土的在台湾,有人喜欢用"芋仔"(以闽南语发音)表示外省人,指1949年随国民党当局迁来台湾的人及其后裔;用"番薯"表示所谓的本省人,指1949年前就在台湾的人及其后裔。其目的很简单,就是分化台湾族群以谋取个人政治利益。因为在台湾闽南人占大多数,如你能分化台湾族群让大多数闽南族群支持你,你就能谋取个人最大政治利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民党当局 闽南族群 闽南 闽南 番薯 本土 台湾
原文传递
论闽南医神崇拜的缘起与演变 被引量:1
10
作者 郑镛 《厦门理工学院学报》 2009年第3期22-26,共5页
闽南医神崇拜源自中原的医神信仰,闽南时常发生的瘴疠使闽南族群自唐代开始即寻求能解除苦厄的健康之神;其演变过程是佛道相争、相补直至相融的过程,也是神明的本地化过程。
关键词 医神 信仰 闽南族群 吴真人
下载PDF
福建闽南族群“月子”习俗在马来西亚的传承与社会功能
11
作者 胡娇阳 《大连大学学报》 2021年第5期21-26,共6页
华人自宋代下西洋,散居南海诸国港口各地,有文献可考者,大部分来自中国福建和广东一带,尤以闽南人居多。唐宋至明清时期南海交通贸易兴盛,福建沿海的舟子海商顺季风下南洋至马来西亚垦拓。随之而至的“月子”习俗作为闽南族群的乡族记忆... 华人自宋代下西洋,散居南海诸国港口各地,有文献可考者,大部分来自中国福建和广东一带,尤以闽南人居多。唐宋至明清时期南海交通贸易兴盛,福建沿海的舟子海商顺季风下南洋至马来西亚垦拓。随之而至的“月子”习俗作为闽南族群的乡族记忆,在马来西亚落地生根,成为生命礼俗的重要元素。福建闽南族群的饮食习俗、行为礼俗和习俗禁忌在当地传承与嬗变,彰显了传承中华传统文化与塑造身份认同、促进与其他族群交流与融合、彰显闽南家族社会血缘伦理的社会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闽南族群 “月子” 马来西亚 传承与嬗变
下载PDF
闽台闽南族群民间舞蹈文化的硬核共性探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黄明珠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1-27,共7页
闽台闽南族群民间舞蹈文化表达包含显型式样和隐型式样,相较于显型式样,隐型式样是相对稳定的式样,具有文化硬核的特征。虽然两岸闽南人在民间舞蹈的表层上有一些差异,但隐藏在两岸民众以身体实践的"七响"舞蹈动作和"七... 闽台闽南族群民间舞蹈文化表达包含显型式样和隐型式样,相较于显型式样,隐型式样是相对稳定的式样,具有文化硬核的特征。虽然两岸闽南人在民间舞蹈的表层上有一些差异,但隐藏在两岸民众以身体实践的"七响"舞蹈动作和"七字一句"歌词所表现出的文化观念的硬核部分则有着很强的共同性。这种硬核共同性不仅是两岸闽南民间舞蹈传承发展的基础,更是维系两岸民众文化认同感的心理基础和精神支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闽台闽南族群 民间舞蹈 硬核共性 探析
下载PDF
闽南方言跨境传播与族群认同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曦 《泉州师范学院学报》 2020年第5期17-21,共5页
闽南族群海外迁移的历史就是闽南方言跨境传播的历史。在闽南族群海外迁移过程中,始终没有离开闽南方言的身影,过去如此,今天亦如此。这不仅是闽南方言自身的魅力决定,也是以闽南方言为纽带的闽南文化决定的。随着东盟华族政治认同的在... 闽南族群海外迁移的历史就是闽南方言跨境传播的历史。在闽南族群海外迁移过程中,始终没有离开闽南方言的身影,过去如此,今天亦如此。这不仅是闽南方言自身的魅力决定,也是以闽南方言为纽带的闽南文化决定的。随着东盟华族政治认同的在地化,文化认同势必成为华族民族认同核心,同时族群混血和异域文化的冲击,也将导致华族文化认同的多元化,而作为地缘分支之一的闽南族群,在经济、文化等领域仍能坚持和传承闽南方言,维护闽南文化的传承和传播。因而挖掘闽南方言资源,保护和传承闽南方言是传播闽南文化,凝聚闽南族群认同以及形成中华民族向心力的重要辅助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闽南方言 跨境传播 闽南族群认同
下载PDF
闽南语族群头面部9项遗传指标的人类学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程智 郑连斌 +5 位作者 宇克莉 胡莹 王杨 薛虹 邓维 时蕊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3年第2期89-93,共5页
对福建漳州地区闽南语族群的头面部9项遗传指标进行调查,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对总计382例中学生(男212例、女170例)进行9项遗传学指标(内眦褶、上眼睑皱褶、门齿类型、鼻梁类型、鼻孔形状、下颏类型、耳垂类型、额头发际、头发类型)的研... 对福建漳州地区闽南语族群的头面部9项遗传指标进行调查,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对总计382例中学生(男212例、女170例)进行9项遗传学指标(内眦褶、上眼睑皱褶、门齿类型、鼻梁类型、鼻孔形状、下颏类型、耳垂类型、额头发际、头发类型)的研究,分析了这些遗传学指标相互间的关系,并与我国部分省份群体的9项遗传学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闽南语族群的上眼睑褶皱出现率与鼻梁类型方面的性别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在与我国各族群的比较中,闽南语族群的有内眦褶率、上眼睑褶皱率、有耳垂率、额头发际有尖率处于中等水平,凸鼻梁率、突下颏率和卷发率处于较高水平,铲形门齿率和窄鼻孔率处于较低水平;9对性状的两两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下颏类型-内眦褶、鼻孔形状-上眼睑褶皱、头发类型-门齿类型、下颏类型-鼻孔形状间的相关性具有统计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面部 遗传指标 闽南族群 人类群体遗传学
下载PDF
闽南语族群成人城市汉族体型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邓维 郑连斌 +5 位作者 宇克莉 胡莹 时蕊 程智 薛虹 王杨 《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91-95,103,共6页
探讨闽南语族群成人城市汉族的体型特征.应用Heath-Carter人体测量法对福建省闽南地区城市汉族成人20~80周岁,总计313例(男149人,女164人)进行了体型评定,并与我国其他城市汉族族群进行比较.闽南语族群成人城市汉族男性的平均体型值为5... 探讨闽南语族群成人城市汉族的体型特征.应用Heath-Carter人体测量法对福建省闽南地区城市汉族成人20~80周岁,总计313例(男149人,女164人)进行了体型评定,并与我国其他城市汉族族群进行比较.闽南语族群成人城市汉族男性的平均体型值为5.5-4.4-1.9;女性的平均体型值为6.1-3.9-1.7.闽南语族群成人城市汉族男性和女性的体型均属于偏中胚层的内胚层体型;随年龄增长,男、女体型值呈相同变化:内因子值和中因子值均先上升后下降,外因子值先下降后上升;闽南语族群成人城市汉族性别间存在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与国内其他城市汉族族群比较,闽南语族群成人城市汉族男性体型与陕西汉族比较接近,女性体型与安徽汉族比较接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闽南族群 体型 活体测量 Heath—Carter体型法 福建省
下载PDF
文学叙事在“厦语电影”中的表现及作用 被引量:2
16
作者 黄宁 《厦门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6年第2期76-80,共5页
文学与电影是彼此互动的两种叙事艺术。厦语电影作为华语电影发展历史中特殊的一种方言电影,它的身上体现了众多的传统文化属性,在影像叙事上更加体现了传统文学叙事的特性。同时,在另一方面,这种文学叙事又进一步推动了厦语电影的制播... 文学与电影是彼此互动的两种叙事艺术。厦语电影作为华语电影发展历史中特殊的一种方言电影,它的身上体现了众多的传统文化属性,在影像叙事上更加体现了传统文学叙事的特性。同时,在另一方面,这种文学叙事又进一步推动了厦语电影的制播,特别是在东南亚及台湾市场中的传播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叙事 厦语电影 闽南族群
下载PDF
马来西亚华人传统宗教认同的差序性——以吉隆坡一场道教化中元普度为中心的考察
17
作者 刘守政 《世界宗教文化》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35-41,共7页
马来西亚的道教仪式专家经常参与各地社区的中元普度仪式,但有简化处理和深度参与两种面向。通过对2019年吉隆坡某次为期三日的道教化的中元普度仪式进行分析,发现在遵循原乡道教仪式传统程序的基础上,本场普度仪式突出了闽南道教传统... 马来西亚的道教仪式专家经常参与各地社区的中元普度仪式,但有简化处理和深度参与两种面向。通过对2019年吉隆坡某次为期三日的道教化的中元普度仪式进行分析,发现在遵循原乡道教仪式传统程序的基础上,本场普度仪式突出了闽南道教传统深度参与族群宗教认同与构建的特色。与槟城地区中元普度相比,一个突出小族群原乡宗教传统认同取向,一个淡化传统佛、道地位且走向社区宫庙联合,展现为华校、华教等公益事业服务新特点。槟城中元普度的联合宫庙,甚至开始融入到更大规模的以正一派和全真道为认同取向的华人“道教化”运动。可见,马来西亚华人传统宗教认同呈现出一种差序性特征,至少可分三层格局,其中族群宗教认同是基础,民间宫庙的联合次之,最后是全国性的道教化运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隆坡 闽南族群 中元普度 道教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