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小闹”到“胡闹”——由《闺塾》看春香的人物性格
1
作者 王艳红 《艺海》 2018年第7期25-27,共3页
《牡丹亭》是昆曲中的名剧,也是汤显祖的代表作。剧中主人公杜丽娘是深受历代观众喜爱的女性人物形象,本文从春香的角度,主要由《闺塾》一折,解析春香的人物特性以说明春香一角对全剧起到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 牡丹亭 春香 人物 艺术魅力
下载PDF
春香闹学
2
作者 金典 王微(图) 《红蜻蜓》 2024年第1期72-77,共6页
昆曲《牡丹亭》为明代汤显祖所作的传奇剧本,讲述了杜丽娘和柳梦梅超越生死的爱情故事。《春香闹学》便是其中之一折戏,讲的是老师陈最良给杜丽娘上课……
关键词 杜丽娘 《牡丹亭》 陈最良 柳梦梅 春香 汤显祖 传奇剧本 爱情故事
原文传递
《审音鉴古录》贴旦身段论——以《牡丹亭·学堂》《西厢记·佳期》为考察中心
3
作者 李阳 《艺术探索》 2024年第1期104-111,共8页
《审音鉴古录》中关于昆曲贴旦的身段记载,与后世舞台呈现相比,虽有细节、动作、表述习惯与称谓的不同,但已奠定后世昆曲表演的基础。贴旦的身段较之旦角其他家门有大开大合之处,在表演中把握精准与适度,是《审音鉴古录》在旁注中一以... 《审音鉴古录》中关于昆曲贴旦的身段记载,与后世舞台呈现相比,虽有细节、动作、表述习惯与称谓的不同,但已奠定后世昆曲表演的基础。贴旦的身段较之旦角其他家门有大开大合之处,在表演中把握精准与适度,是《审音鉴古录》在旁注中一以贯之的美学追求。贴旦身段的变化,亦要纳入舞台创作规律及戏剧史的进程中加以考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贴旦 身段 【十二红】 《春香
下载PDF
私塾反叛者:闹学图中的儿童形象
4
作者 徐昭媛 李召存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第4期29-38,共10页
闹学图描绘了中国传统社会中乡村儿童学习、游戏的场景,是私塾教育的一个侧面。以闹学图这一经典的儿童题材绘画为研究对象,搜集了十余幅闹学作品,聚焦私塾内外儿童的游戏行为和表现,分析其在游戏精神驱动下对私塾规训和教师权威的反抗... 闹学图描绘了中国传统社会中乡村儿童学习、游戏的场景,是私塾教育的一个侧面。以闹学图这一经典的儿童题材绘画为研究对象,搜集了十余幅闹学作品,聚焦私塾内外儿童的游戏行为和表现,分析其在游戏精神驱动下对私塾规训和教师权威的反抗行为。儿童是游戏的存在,儿童的游戏精神促使其逃离私塾规训,无视学规要求,把桌凳、文具和戒尺当作游戏材料,通过游戏抵制私塾教育对身体的规训,在对教师的戏弄和戏仿中消解其权威,呈现出私塾反叛者的儿童形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戏精神 反叛者 儿童形象
下载PDF
折子戏简论 被引量:4
5
作者 徐扶明 《戏曲艺术》 北大核心 1989年第2期62-68,共7页
(一) 长期以来,我国戏曲演出形式,呈现了多样化。有连台本戏,如《劝善金科》、《升平宝筏》之类;有全本戏,如《浣纱记》、《长生殿》之类;有小本戏,如《南楼传》、《呆中福》之类;有折子戏,如《春香闹学》、《醉打山门》之类;有叠头戏,... (一) 长期以来,我国戏曲演出形式,呈现了多样化。有连台本戏,如《劝善金科》、《升平宝筏》之类;有全本戏,如《浣纱记》、《长生殿》之类;有小本戏,如《南楼传》、《呆中福》之类;有折子戏,如《春香闹学》、《醉打山门》之类;有叠头戏,如“武十回”、“宋十回”之类;有短剧,如《罢宴》、《借靴》之类。这就在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本戏 劝善金科 醉打山门 春香 戏曲演出 升平宝筏 罢宴 《长生殿》 滚唱 呆中福
原文传递
仇英临宋人《村童闹学图》主题探析 被引量:4
6
作者 白军 《艺苑》 2017年第3期42-46,共5页
对于仇英临宋人《村童闹学图》,现有研究多以"闹学"为重点进行阐释,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画中母题对主题分析的作用。村夫子母题与孩童母题贯穿于明清乃至现代的同类题材作品中,但在宋人笔下,它们却承载着特定的文化内涵和社会... 对于仇英临宋人《村童闹学图》,现有研究多以"闹学"为重点进行阐释,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画中母题对主题分析的作用。村夫子母题与孩童母题贯穿于明清乃至现代的同类题材作品中,但在宋人笔下,它们却承载着特定的文化内涵和社会观念。通过对母题渊源及其意义指向的考察,可知该图的重点并不在于"闹学",而是孩童这一闹学主体,并由此确立以宜男为核心的主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村童图》 主题 村夫子 孩童
下载PDF
从潘诺夫斯基图像学视角解读“村童闹学图” 被引量:1
7
作者 刘颖 《艺术研究(哈尔滨师范大学艺术学报)》 2022年第6期8-10,共3页
以“村童闹学”为主题的风俗画有返璞归真、童心无瑕、多子多孙、重视教育之意。此题材兴于南宋,但无南宋真迹传世,真正有史料记载、传世最早的是明代仇英的《村童闹学图》。本文依据现代图像学研究理论,基于潘诺夫斯基图像学视角,先从... 以“村童闹学”为主题的风俗画有返璞归真、童心无瑕、多子多孙、重视教育之意。此题材兴于南宋,但无南宋真迹传世,真正有史料记载、传世最早的是明代仇英的《村童闹学图》。本文依据现代图像学研究理论,基于潘诺夫斯基图像学视角,先从前图像志分析层面对此作进行视觉浅读,又从图像志分析层面对此作进行识别解读,最后从图像学分析层面阐释“村童闹学”图像的文化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仇英 村童 潘诺夫斯基 图像
下载PDF
“村童闹学图”究竟反映了什么?——兼谈图像、谣谚、小说及传记材料在教育史研究中的运用 被引量:2
8
作者 张礼永 《教育史研究》 2020年第2期108-129,共22页
“村童闹学”是传统社会中一个深受喜爱的画作选题,千余年来诞生了不少作品,既有文人所绘,也有画店所印,都不乏佳作。它们展现了异样的私塾教育。或许是因为画面过于奇幻,后人对它们的解读,也一度陷入奇幻当中,甚至有截然相对的意见,如... “村童闹学”是传统社会中一个深受喜爱的画作选题,千余年来诞生了不少作品,既有文人所绘,也有画店所印,都不乏佳作。它们展现了异样的私塾教育。或许是因为画面过于奇幻,后人对它们的解读,也一度陷入奇幻当中,甚至有截然相对的意见,如有认为其为写实之作,亦有认为其乃虚拟之品;有认为其源于教育事实,亦有认为其源于戏剧创作,分歧颇多。本研究从浩瀚的画海中搜集了20余幅作品,发现其可分为“师寐生嬉”“师醒生嬉”和“师出生嬉”三类,而亲历者的记忆、亲见及亲闻者的描述及创作,即谣谚、诗词、小说及传记也能证明是项事实。不过,图像的材料与其他材料还是有所不同,视觉与知觉之间有个颠倒,但这并不妨碍“村童闹学图”乃是教育风俗的真实写照这一判断。由此,“村童闹学图”也间接揭示了私塾教育弊端之所在,儿童处于重压之下,故但遇机会便会尽情地宣泄心中蓄积已久的情绪,甚至不计后果,而这似乎由来已久,且一脉相承。此例也说明,图像证史并非易事,需要结合多种材料才有可能揭示其内涵之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证史 村童 私塾 儿童 教育风俗
下载PDF
时代·作家·观众——刘怀叙及其时装川剧的启示 被引量:1
9
作者 黄平 《四川戏剧》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52-54,共3页
在近代戏曲作家中,川剧作家刘怀叙以其独树一帜的“时装川剧’在剧坛雄据一席,令人瞩目。刘怀叙先生是一位学识渊博,社会经历丰富,善于思考,多才多艺的川剧作家.他青年时期活跃于川剧舞台,以演诸葛亮而出名,曾博得“活孔明”之美誉。他... 在近代戏曲作家中,川剧作家刘怀叙以其独树一帜的“时装川剧’在剧坛雄据一席,令人瞩目。刘怀叙先生是一位学识渊博,社会经历丰富,善于思考,多才多艺的川剧作家.他青年时期活跃于川剧舞台,以演诸葛亮而出名,曾博得“活孔明”之美誉。他通音律,善弹唱,在现存剧作《汉奸血》的手稿上,还附有其所创作的《雨过天晴》、《美丽的青春》词曲谱。他为人谦恭豁达,颇具学者风度。平日常深入社会广交朋友,观察生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怀叙 川剧艺术 时装戏 创作思想 李明璋 戏曲改革 观察生活 黄吉安 久演不衰 春香
下载PDF
昆剧武旦王芝泉
10
作者 许寅 《上海戏剧》 1986年第3期23-24,共2页
上海昆剧团王芝泉、陈同申演出的《挡马》,在一九八五年全国戏曲观摩演出中再次崭露头角。不仅入选,而且被列为开幕演出的大轴,大为上海昆剧争光。由此,记者想起了最近一次对王芝泉的访问。在今年上海昆剧精英演出期间,有一个人,一出戏... 上海昆剧团王芝泉、陈同申演出的《挡马》,在一九八五年全国戏曲观摩演出中再次崭露头角。不仅入选,而且被列为开幕演出的大轴,大为上海昆剧争光。由此,记者想起了最近一次对王芝泉的访问。在今年上海昆剧精英演出期间,有一个人,一出戏,十分引人注目。这个人就是著名昆剧武旦王芝泉;这出戏,就是她同张铭荣合演的《扈家庄》。前年,上海昆剧团赴京演出,出出折子戏,都受到广大观众和戏剧界同行的高度评价。此人此戏当时就曾为众瞩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芝泉 上海昆剧团 扈家庄 一出戏 观摩演出 沈传芷 春香 杨门女将 张铭 陈同
下载PDF
“徐志摩”学唱“陈最良”
11
作者 姚蓉萍 《上海戏剧》 2000年第7期40-25,共2页
平时,常听到来家里找女儿串门的小同学们一起津津乐道地议论歌坛的一些趣闻轶事,还说最近内地又出了一位青春派强劲新歌手叫黄磊。不但歌唱得好,而且影视表演上富有灵气与才气,是颇有小名气的学者型演员。他在短短几年里就拍过什么《夜... 平时,常听到来家里找女儿串门的小同学们一起津津乐道地议论歌坛的一些趣闻轶事,还说最近内地又出了一位青春派强劲新歌手叫黄磊。不但歌唱得好,而且影视表演上富有灵气与才气,是颇有小名气的学者型演员。他在短短几年里就拍过什么《夜半歌声》,《风雪夜归人》,《半生缘》,《爱情命运号》等多部影视剧,还出过歌唱专辑《边走边唱》《我想我是海》……的确有很深的文化修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演系 陈最良 徐志摩 黄磊 昆曲 昆剧 戏曲 春香 伊能静 道白 丁亚民 导演
下载PDF
怀念我的姑父——萧连芳先生
12
作者 李元玉 《戏曲艺术》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73-74,共2页
原中国戏曲学校京剧科教师萧连芳是我的姑父,更是我的老师。
关键词 戏曲 双合印 甩发 富连成社 绒花计 春香 叶少兰 镇潭州 萧长华 世来
原文传递
渗透于筋节髓窍的喜剧气氛——《牡丹亭·闺墪》赏析
13
作者 黄天骥 《文史知识》 1986年第8期37-41,共5页
《闺塾》是《牡丹亭》中的一场重头戏。人们常激赏汤显祖文词的清丽细腻,其实,他的艺术成就远不止此。《闺塾》一出,在戏剧冲突的处理、人物说白、细节描写等方面,就使人拍案叫绝。1.《闺塾》,后被称为《春香闹学》。这'闹'字,... 《闺塾》是《牡丹亭》中的一场重头戏。人们常激赏汤显祖文词的清丽细腻,其实,他的艺术成就远不止此。《闺塾》一出,在戏剧冲突的处理、人物说白、细节描写等方面,就使人拍案叫绝。1.《闺塾》,后被称为《春香闹学》。这'闹'字,颇能道出戏的喜剧气氛。帷幕开时,作者设置了一个非常独特的场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香 牡丹亭 戏剧冲突 杜丽娘 陈最良 艺术成就 细节描写 古代戏曲 在河之洲 玉茗堂
原文传递
尺短寸长,物各独具其殊——侯玉山谈主角与配角
14
作者 刘东升 《戏曲艺术》 1988年第2期52-54,共3页
我去看望96岁高龄的著名昆弋大净演员侯玉山先生时,老人正给弟子们传艺。为了不打断他的思路,我悄悄搬了把椅子坐在一旁聆听,边听边作了如下记录。回家后含英咀华,觉得颇堪玩味。
关键词 侯玉山 陈荣会 钟馗嫁妹 陶显庭 春香 唱念 马连良 唱功戏 一戳 富连成
原文传递
20世纪中期英国对中国古典戏剧的杂合翻译
15
作者 蒋秀云 《琼州学院学报》 2011年第1期95-97,共3页
20世纪中期中国古典戏剧英译者们开始从文学审美的角度出发,注重对原文语言、文化、文学成分的保留,译文中汉语成分开始增多,中国文化互文性增强,杂合度明显升高。
关键词 杂合翻译 中国古典戏剧翻译 阿克顿 春香
下载PDF
韵出于“圆”与提气、沉气——《张云溪谈艺录》之十一
16
作者 张云溪 《中国戏剧》 北大核心 1990年第7期58-59,共2页
韵昧出于“圆”字同样的唱段、念白,同样的身段动作,由于演员们的条件、功力不同,流派与运用方法不同,每人演出的实际效果差别很大。但是,博得广大观众喜爱的演员不论派别、不分文武,他们的表演都有较浓的艺术韵昧,而这都同出于一个“... 韵昧出于“圆”字同样的唱段、念白,同样的身段动作,由于演员们的条件、功力不同,流派与运用方法不同,每人演出的实际效果差别很大。但是,博得广大观众喜爱的演员不论派别、不分文武,他们的表演都有较浓的艺术韵昧,而这都同出于一个“圆”字的运用之妙。我认为“圆”是表演中美的基本因素,在唱、念、做、打各项表演形式中又是必要的精致装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谈艺录 抖袖 春香 长坂坡 武家坡 四功 唱念 狮子楼 艺高胆大 阳刚之美
原文传递
中国电影最初的特写镜头考
17
作者 杨卫平 秦晓琳 《西北美术》 2009年第1期9-11,共3页
1905年,由中国人自己拍摄的第一部影片《定军山》诞生了,这是一部戏曲纪录片,以《定军山》为代表的首批国产片实际上是对戏曲演出的原始记录,摄影机位置不变,景别固定,技术幼稚原始,与真正意义上的电影艺术还有着相当的距离。然而,随着... 1905年,由中国人自己拍摄的第一部影片《定军山》诞生了,这是一部戏曲纪录片,以《定军山》为代表的首批国产片实际上是对戏曲演出的原始记录,摄影机位置不变,景别固定,技术幼稚原始,与真正意义上的电影艺术还有着相当的距离。然而,随着欧美电影的不断传入和中国人自己的拍片实践,从1913年张石川拍摄的一系列滑稽短片到中国第一批长故事片中,张石川,任彭年,但杜宇等人逐渐认识到电影的特性,在拍摄中运用了特写镜头,他们是中国电影最早的探索者,他们对特写镜头的使用从某种意义上彰显了中国人在电影艺术表现中最初的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写镜头 张石川 摄影机 摄影设备 戏曲纪录片 戏曲片 景别 影片 故事片 艺术片 《定军山》 春香 中华人民共和国
原文传递
徐志摩的“粉墨”生涯
18
作者 王鹏程 《新文学史料》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86-95,共10页
徐志摩自小喜欢看戏赏曲,对京剧和昆曲都颇为懂行。但他喜欢而不沉溺,止于消遣娱乐。他对京昆后来"上瘾",泰半是为陆小曼的缘故。他们相识生情即缘于演《春香闹学》:陆小曼饰春香,徐志摩饰陈最良。陆小曼喜欢唱京戏,喜欢捧昆... 徐志摩自小喜欢看戏赏曲,对京剧和昆曲都颇为懂行。但他喜欢而不沉溺,止于消遣娱乐。他对京昆后来"上瘾",泰半是为陆小曼的缘故。他们相识生情即缘于演《春香闹学》:陆小曼饰春香,徐志摩饰陈最良。陆小曼喜欢唱京戏,喜欢捧昆角儿。徐志摩"妇唱夫随",以此为乐。不过还有点为难:一来毕竟缺乏专业训练,台上功夫有限;二来他清楚自己戴高度近视镜,扮相不佳,台步不稳。然而为了爱情,他还是粉墨登场,凤凰于飞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徐志摩 陈最良 陆小曼 春香 消遣娱乐 凤凰于飞 专业训练
原文传递
另一种写实:梅兰芳在电影《木兰从军》中的跨媒介表现
19
作者 蒋含韵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3期88-92,共5页
一、由戏入影的身体表演梅兰芳以《春香闹学》(梅兰芳,1920)开始涉足电影艺术,是从戏曲艺术转向电影艺术最早的一批从业者。在他看来,电影和戏曲都是综合性的艺术,但它们表现手法上的不同主要体现在写实和写意程度的差异。影戏最初倾向... 一、由戏入影的身体表演梅兰芳以《春香闹学》(梅兰芳,1920)开始涉足电影艺术,是从戏曲艺术转向电影艺术最早的一批从业者。在他看来,电影和戏曲都是综合性的艺术,但它们表现手法上的不同主要体现在写实和写意程度的差异。影戏最初倾向于选取戏曲艺术的舞蹈片段进行改编,以肢体语言取代唱词表现故事情节,从而适应早期无声片的技术限制。在梅兰芳看来,《木兰从军》(1926)中“走边”舞蹈揭露了电影置景与戏曲动作的矛盾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香 梅兰芳 《木兰从军》 跨媒介 影戏 肢体语言 戏曲艺术 无声片
下载PDF
漫谈戏曲表演中的程式动作
20
作者 洪雪飞 《戏曲艺术》 1983年第3期52-56,共5页
戏曲艺术,载歌载舞,绚丽多采。以它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浓厚的民族色彩而在世界艺林中散发着沁人心脾的芳香——这就是中国戏曲艺术的魅力——它不仅是我国人民的宝贵文化遗产,也是世界人民的精神财富。
关键词 戏曲表演 中国戏曲艺术 艺术风格 形体动作 虚拟动作 生活真实 春香 贵妃醉酒 梅兰芳先生 戏曲剧种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