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部针刺法”间隔、短程治疗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案
1
作者 胡斌 马巧琳 +1 位作者 李艳慧 王心草 《中医临床研究》 2022年第19期64-65,共2页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作为越来越常见的慢性病,在妇女孕产期间较为高发,针刺疗法作为非药物治疗方法具有独特优势。观察针刺治疗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1例,通过把握“整体”与“局部”关系,分项部、腹部、下肢部三部选穴,采取间隔、短程治...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作为越来越常见的慢性病,在妇女孕产期间较为高发,针刺疗法作为非药物治疗方法具有独特优势。观察针刺治疗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1例,通过把握“整体”与“局部”关系,分项部、腹部、下肢部三部选穴,采取间隔、短程治疗以调和气血阴阳,改善痰气阻滞状态,进而取得良好疗效。文章试分析本案针刺治疗思路及疗程周期的选择,为临床探索多种方法取得最优疗效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针灸 三部针刺法 间隔治疗 短程治疗
下载PDF
CO2激光分次间隔治疗腋臭术的体会
2
作者 李富全 《中国激光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3期186-186,共1页
关键词 CO2激光 分次治疗 间隔治疗 腋臭 激光疗法 物理疗法
下载PDF
小儿经食管超声引导室间隔缺损镶嵌治疗的价值 被引量:16
3
作者 叶菁菁 蒋国平 +2 位作者 张泽伟 李建华 舒强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11-314,共4页
目的:探讨小儿经食管超声(TEE)引导室间隔缺损(VSD)镶嵌治疗的价值。方法:封堵器型号根据TEE所测的VSD大小(mm)+1-2 mm。在非体外循环下小切口入胸,经TEE全程监测,在跳动的右心室表面导入封堵器关闭VSD。结果:6例患儿VSD成功... 目的:探讨小儿经食管超声(TEE)引导室间隔缺损(VSD)镶嵌治疗的价值。方法:封堵器型号根据TEE所测的VSD大小(mm)+1-2 mm。在非体外循环下小切口入胸,经TEE全程监测,在跳动的右心室表面导入封堵器关闭VSD。结果:6例患儿VSD成功封堵,4例膜周部VSD,2例肌部VSD,缺损大小3-10 mm,其中1例伴肺动脉高压。1例多发性肌部VSD合并完全性大血管转位患儿,因封堵器影响二尖瓣开放改为直接手术修补;1例患儿术后出现束支传导阻滞,未经特殊治疗自行恢复正常,余未见其他手术并发症。平均手术时间30 min,术中出血5-20 ml,平均ICU住院时间24 h。患儿术后1-2 d出院,中期随访效果佳。结论:TEE在镶嵌治疗VSD中发挥重要价值,能全程监测和引导镶嵌治疗的进行及评价治疗效果。在TEE指导下,非体外循环镶嵌治疗肌部和膜周部VSD是安全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隔缺损/治疗 间隔缺损/超声检查 超声心动描记术 经食管 心脏导管插入术/仪器和设备
下载PDF
经食管超声心动图筛选房间隔缺损行封堵术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王亚君 郭方明 王莉 《中国超声诊断杂志》 2006年第2期129-130,共2页
目的 探讨经食道超声心动图(TEE)筛选评价介入封堵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ASD)的可行性。方法 33例确诊的ASD患者,术前行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检查,测量缺损大小、形态、位置及周边结构,所有病例均采用Amplatzer封堵器封堵。结果... 目的 探讨经食道超声心动图(TEE)筛选评价介入封堵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ASD)的可行性。方法 33例确诊的ASD患者,术前行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检查,测量缺损大小、形态、位置及周边结构,所有病例均采用Amplatzer封堵器封堵。结果 31例封堵成功,TEE测量ASD最大径32mm,最小和径5mm(16.3±5.8),选用封堵器大小10~36mm(20.9±6.1),二者呈直线相关(r=0.95),2例失败。对ASD边缘较软、较薄、摆动或飘动者,设为无效边缘,所测缺损孔直径更接近封堵器直径。结论 TEE是可对拟行封堵治疗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患者术前筛选,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描记术 经食管 间隔缺损/治疗 导管插入术
下载PDF
室间隔缺损介入治疗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3
5
作者 刘亚平 孙建辉 徐国林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12年第2期309-310,共2页
[目的]总结室间隔缺损(VsD)介入封堵治疗的临床疗效和随访结果。[方法]25例膜周部VSD患者,男7例,女18例,年龄3-47(32±10.3)岁,体重11~65(37±12.5)kg,左心室造影测缺损直径3~10mm,均经股静脉途径行封堵术,术... [目的]总结室间隔缺损(VsD)介入封堵治疗的临床疗效和随访结果。[方法]25例膜周部VSD患者,男7例,女18例,年龄3-47(32±10.3)岁,体重11~65(37±12.5)kg,左心室造影测缺损直径3~10mm,均经股静脉途径行封堵术,术后超声心动图随访。[结果]所有患者均成功封堵,置入的封堵器直径5~13mm,术后仅有1例出现短暂性右束支传导阻滞,随访期间无严重并发症。[结论]VSD介入封堵治疗是安全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隔缺损/治疗
下载PDF
超声测量封堵器伸展径和厚度在房间隔缺损介入治疗中的价值 被引量:3
6
作者 林水华 谢薇 +5 位作者 雷婷 邱银汝 万志敏 张士庆 贾国良 张源祥 《中国医药科学》 2016年第12期163-165,共3页
目的探讨超声测量封堵器伸展径和厚度在房间隔缺损(ASD)介入治疗中的价值,为临床提供另一种更直接、有效的评估手段。方法回顾性分析房间隔介入治疗的58例患者,在术中及术后翌日进行了封堵器伸展径及厚度的测量,按照封堵器的选择遵循... 目的探讨超声测量封堵器伸展径和厚度在房间隔缺损(ASD)介入治疗中的价值,为临床提供另一种更直接、有效的评估手段。方法回顾性分析房间隔介入治疗的58例患者,在术中及术后翌日进行了封堵器伸展径及厚度的测量,按照封堵器的选择遵循《常见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中国专家共识》,将病例分成标准组及非标准组,对封堵器释放后的伸展径及厚度与术前房间隔缺损最大径、封堵器的型号进行分析。结果标准组封堵器伸展径与缺损最大径测值相近,且与之高度相关(r=0.986),其相关性较非标准组高;在标准组封堵器型号≤15mm组封堵器厚度明显小于封堵器型号15~30mm组(P〈0.05)。结论在ASD缺损介入治疗中,匹配的封堵器其伸展径测值与术前房间隔缺损最大径相近,封堵器厚度值与封堵器的型号相关,对于封堵器型号≤15mm者,厚度值一般不超过10mm,封堵器型号15~30mm者,厚度值在10~15mm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封堵器 伸展径 厚度 间隔缺损介入治疗 超声心动图
下载PDF
经胸非体外循环封堵术与心脏直视手术治疗房间隔缺损的临床对比观察 被引量:2
7
作者 刘筠 阿依别克 +4 位作者 张总刚 唐和年 郭永忠 郭盛 马中原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7年第22期5259-5260,共2页
目的:比较经胸封堵术与心脏直视手术治疗继发孔型房间缺损(A SD)的疗效和并发症。方法:采用相同的入选标准,从2004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继发孔型A SD患者,选择符合条件的患者共78例:经胸封堵术组38例,外科手术组40例。经胸封堵术组年龄、A... 目的:比较经胸封堵术与心脏直视手术治疗继发孔型房间缺损(A SD)的疗效和并发症。方法:采用相同的入选标准,从2004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继发孔型A SD患者,选择符合条件的患者共78例:经胸封堵术组38例,外科手术组40例。经胸封堵术组年龄、A SD大小与外科手术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果:全组无死亡。经胸封堵术组和外科手术组的成功率分别为97.4%和100%(P>0.05)。两组治疗费用相似。经胸封堵组和外科手术组的输血量、住院天数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经胸封堵术痛苦小,恢复快、并发症更少且无需输血,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隔缺损/外科学 间隔缺损/治疗 麻醉 心脏外科手术
下载PDF
前列地尔联合西地那非在房缺重度肺动脉高压的临床应用(附2例病例报告) 被引量:1
8
作者 张红超 于鲁峰 +4 位作者 李一粟 李令珂 万士杰 杨玉红 张立莉 《空军总医院学报》 2004年第4期187-189,共3页
目的本研究总结了前列地尔联合西地那非控制两例房缺合并严重肺动脉高压(PAH)的疗效. 方法两例患者均为青年女性,有心功能不全及劳力性紫绀,心导管检查(PAP)几乎与动脉压相等,前列腺素降压实验无反应,影像学检查肺动脉及右心系统均表现... 目的本研究总结了前列地尔联合西地那非控制两例房缺合并严重肺动脉高压(PAH)的疗效. 方法两例患者均为青年女性,有心功能不全及劳力性紫绀,心导管检查(PAP)几乎与动脉压相等,前列腺素降压实验无反应,影像学检查肺动脉及右心系统均表现扩张与肥厚,由于考虑患者年龄及静息状态血气,在充分准备下进行了手术处里,术前巯甲丙脯酸6.25 mg口服2/d,西地那非12.5 mg口服2/d,前列地尔[前列腺素E1脂微球制剂(Lipo-PGE1),北京泰德公司]40 μg,静滴1次/d,半月后于全麻体外循环(ECC)心脏不停跳下行房缺修补术,术中前列地尔持续泵入.术后持续Lipo-PGE1 1~3 ng/(kg·min)、硝普钠0.01~0.3 μg/(kg·min),术后第4天开始服用西地那非12.5 mg 2/d,巯甲丙脯酸12.5 mg 2/d,前列地尔20 μg VD 1/d. 结果出院后停前列地尔,口服西地那非依次12.5 mg 3/d,25 mg 2/d,25 mg 3/d,50 mg 2/d,各1周.最后Lipo-PGE1 20 μg 静滴,1/d,共10 d,用药期间多次出现头痛,随访5~10个月心功能Ⅰ级(NYHA)已经恢复原办公室工作. 结论 Lipo-PGE1和西地那非联合应用是控制先心病合并严重PAH的理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地尔/治疗应用 哌嗪类/治疗应用 间隔缺损/治疗 高血压 肺性/治疗
下载PDF
经胸超声心动图监测下用Amplatzer封堵器治疗房间隔缺损12例 被引量:2
9
作者 王秦安 方慧玲 《陕西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51-252,共2页
关键词 间隔缺损/治疗 超声心动图 @Amplatzer封堵器
下载PDF
室间隔缺损介入治疗的进展 被引量:2
10
作者 何学华(综述) 高伟(审校) 李筠(审校) 《中国医师杂志》 CAS 2007年第2期284-286,共3页
室间隔缺损(VSD)是最常见的先先天性心脏病占儿童先天性心脏病的25%~50%。室间隔的解剖结构较复杂,牵涉主动脉瓣和房室瓣,以及房室传导束等重要解剖部位,加上以往的介入产品还不够完善,VSD的介入治疗一直进展较缓慢。Lock等最... 室间隔缺损(VSD)是最常见的先先天性心脏病占儿童先天性心脏病的25%~50%。室间隔的解剖结构较复杂,牵涉主动脉瓣和房室瓣,以及房室传导束等重要解剖部位,加上以往的介入产品还不够完善,VSD的介入治疗一直进展较缓慢。Lock等最早于1988年应用Rashkind双面伞封堵器成功封堵了肌部室间隔缺损。其后几年又先后应用弹簧圈技术、Cadio SEAL双面伞封堵器、1994年Sideris纽扣式补片关闭技术关闭肌部VSD和部分膜部室缺获得成功,但均存在输送装置过大、术后残余分流发生率较高、操作复杂、易移位脱落以及并发症多等缺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隔缺损/治疗 放射学 介入性 综述[文献类型]
原文传递
经胸超声指引下经导管关闭儿童膜周部室间隔缺损 被引量:1
11
作者 解春红 夏呈森 +4 位作者 周银宝 龚方戚 蒋国平 朱卫华 赵正言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2006年第6期662-667,共6页
目的:探讨儿童膜周部室间隔缺损(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s,VSD)经导管介入治疗的安全性和临床疗效。方法:2002年9月至2005年12月,共89例膜周部室间隔缺损患儿接受了经导管介入治疗。男47例,女42例;平均年龄(6.4±3.9... 目的:探讨儿童膜周部室间隔缺损(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s,VSD)经导管介入治疗的安全性和临床疗效。方法:2002年9月至2005年12月,共89例膜周部室间隔缺损患儿接受了经导管介入治疗。男47例,女42例;平均年龄(6.4±3.9)岁(1~18岁),体重(22±11)kg(9~78kg)。其中1例合并动脉导管未闭,6例为外科术后VSD残余瘘(3例为法洛四联症术后VSD残余瘘,3例为VSD术后残余瘘)。经胸超声心动图(transthoracic echocardiography,TTE)提示,VSD的平均直径(4.3±1.5)mm(2~8.5mm)。所有患儿在X线透视及经胸超声监测下通过建立股动静脉轨道,经右心系统释放封堵器,并分别于术后1、3、6、12个月进行超声心动图、心电图、X线片随访评价。结果:85例患儿封堵器置入成功,技术成功率为95.5%。无死亡病例。术后即刻超声及造影显示,微量残余分流12例,9例微量残余分流于术后24h复查超声时消失,3例微量残余分流于术后6个月复查超声时消失。1例发生严重心律失常致抽搐,2例发生溶血,2例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1例左前分支传导阻滞,3例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经激素治疗3~7d后均恢复正常。患儿接受了平均9个月的随访(1~36个月),随访中无封堵器移位,无瓣膜损伤等并发症。结论:经导管介入方法关闭儿童膜周部室间隔缺损具有较高的安全性,近期效果良好。经胸超声心动图在指引小儿VSD介入封堵中可避免全身麻醉和气管插管,缩短手术时间,是完全可行和安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隔缺损/治疗 心脏导管插入术 动脉导管未闭/治疗 膜周部室间隔缺损 封堵器
下载PDF
先天性房间隔缺损介入治疗的护理 被引量:1
12
作者 方树菊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6年第20期4033-4034,共2页
关键词 间隔缺损/治疗 间隔缺损/护理
下载PDF
封堵器介入治疗室间隔缺损452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垒 行海舰 +4 位作者 蹇强 王涛 李丹 孙敏 杨华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12年第9期1129-1131,共3页
目的:探讨国产封堵器介入治疗室间隔缺损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对452例室间隔缺损患儿应用国产对称双盘封堵器经导管介入治疗,并进行术中、术后第1、3、6、12、18、24、36个月随访,包括12导心电图及超声心动图检查,观察并发症情况(有... 目的:探讨国产封堵器介入治疗室间隔缺损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对452例室间隔缺损患儿应用国产对称双盘封堵器经导管介入治疗,并进行术中、术后第1、3、6、12、18、24、36个月随访,包括12导心电图及超声心动图检查,观察并发症情况(有无房室传导阻滞、封堵器形态、主动脉瓣及三尖瓣返流情况及有无残余分流等),评估该治疗方法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结果:本组452例中,治疗成功445例,总有效率为98.9%。因1例术后脑出血做开颅手术,2例术后1周出现III度房室传导阻滞经治疗1月后恢复,2例半年后出现三尖瓣中-重度关闭不全转外科手术治疗,2例手术失败转外科手术治疗。其余随访期间未出现明显的并发症。结论:应用国产双盘对称封堵器经导管介入治疗室间隔缺损后并发症发生率低,具有很强的安全性和可操作性,应成为室间隔缺损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案,但同时应掌握好适应证,注意三尖瓣关闭不全的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隔缺损/治疗 @国产封堵器介入治疗
下载PDF
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评价房间隔缺损封堵后右心形态及功能的变化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雪翔 汪太平 +4 位作者 徐岩 史学功 朱红军 程自平 许邦龙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56-458,共3页
目的利用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评价房间隔缺损(ASD)封堵后右心形态及功能的变化。方法对41例Ⅱ孔型房缺患者术后2d、3个月和6个月行TTE检查。应用AQ技术测量右室收缩末期容积、舒张末期容积,每搏量,射血分数,峰值充盈率和峰值排空率;同时测... 目的利用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评价房间隔缺损(ASD)封堵后右心形态及功能的变化。方法对41例Ⅱ孔型房缺患者术后2d、3个月和6个月行TTE检查。应用AQ技术测量右室收缩末期容积、舒张末期容积,每搏量,射血分数,峰值充盈率和峰值排空率;同时测量右房面积和面积变化率;利用多普勒频谱分析肺动脉瓣口血流频谱。结果术后2d,除峰值排空率外右室各指标均减小,右房指标未见显著变化。3个月随访上述指标除射血分数外均进一步减小,右房面积缩小,差异有显著性(P<0.05)。与3个月相比,6个月时右心房室各指标均差异无显著性(P>0.05)。肺动脉频谱指标也提示右心室收缩功能的减弱。结论封堵后右心的形态及功能较术前恢复正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隔缺损/治疗 心脏导管插入术 超声心动图描记术 多普勒
下载PDF
介入治疗双孔房间隔缺损伴右冠状动脉重度狭窄一例
15
作者 王振利 张云涛 +1 位作者 郭立新 于献勇 《中国医师杂志》 CAS 2014年第8期1151-1152,共2页
患者,女,59岁,因"活动后心慌、气短3个月"于2013年7月2日入院.查体:心率65次/min,律齐,胸骨左缘第二、三肋间可闻及Γ/6收缩期吹风样杂音,P2亢进.心脏彩超示:右房室腔增大,Γ孔中央型房间隔缺损(atrial septaldefect,ASD)大小为19... 患者,女,59岁,因"活动后心慌、气短3个月"于2013年7月2日入院.查体:心率65次/min,律齐,胸骨左缘第二、三肋间可闻及Γ/6收缩期吹风样杂音,P2亢进.心脏彩超示:右房室腔增大,Γ孔中央型房间隔缺损(atrial septaldefect,ASD)大小为19 mm.术前诊断:先天性心脏病ASD(中央型),在局麻下行冠状动脉造影术+ ASD介入封堵术.消毒、铺巾,穿刺右股静脉、股动脉,分别留置6F鞘管,先行冠状动脉造影,显示右冠状动脉中段局限性重度狭窄(图1),选择华医A 30mm ASD封堵器,行ASD封堵术,封堵器打开后,X线示封堵器腰部偏细(图2),彩超胸骨旁四腔切面示封堵器上缘有残余分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隔缺损/并发症 冠状动脉狭窄/并发症 间隔缺损/治疗 冠状动脉狭窄/治疗 病例报告
原文传递
浅低温体外循环下不停跳心内直视术治疗房、室间隔缺损223例
16
作者 解洪涛 张顺 +1 位作者 田永仓 柏本健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12年第4期454-455,共2页
目的:探讨浅低温体外循环下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的临床优缺点,总结在浅低温体外循环下不停跳心内直视术治疗房、室间隔缺损手术的经验。方法:在鼻咽温32±1℃下不阻断升主动脉,不灌停跳液,保持心脏跳动下完成畸形矫正。结果:所... 目的:探讨浅低温体外循环下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的临床优缺点,总结在浅低温体外循环下不停跳心内直视术治疗房、室间隔缺损手术的经验。方法:在鼻咽温32±1℃下不阻断升主动脉,不灌停跳液,保持心脏跳动下完成畸形矫正。结果:所有病例均成功完成手术,无栓塞等并发症。结论:对房、室缺病人,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操作简便,手术时间短,心肌损伤轻,优于常规停跳心内直视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隔缺损/治疗 间隔缺损/治疗 @体外循环 心内直视术
下载PDF
经胸二维超声与左室造影对室间隔缺损介入治疗中的应用对照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海燕 《中国医药指南》 2012年第2期161-162,共2页
目的比较二维经胸超声,左室造影对室间隔缺损介入治疗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3例先心患者,比较二者独立诊断及应用诊断对室间隔缺损介入治疗的指导准确性。结果二维经胸超声及左室造影指导准确性分别为71.4%和93.6%,差异存在统计... 目的比较二维经胸超声,左室造影对室间隔缺损介入治疗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3例先心患者,比较二者独立诊断及应用诊断对室间隔缺损介入治疗的指导准确性。结果二维经胸超声及左室造影指导准确性分别为71.4%和93.6%,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二维经胸超声对脊内型室间隔缺损以及瓣膜情况优于造影,造影显示对多孔室间隔缺损,以缺损的大小,毗邻关系优于二维超声,左室造影诊断符合率明显优于二维经胸超声。结论二维超声诊断室间隔缺损,指导介入手术方便、经济且较准确,可作为首选筛查检查方法,左室造影对于手术指导更为准确,二者结合更有利于室间隔缺损介入手术的开展,对预后的分析更具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隔缺损介入治疗 二维经胸超声 左室造影
下载PDF
3例室间隔缺损介入治疗后并发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的护理 被引量:1
18
作者 曾艳 《当代护士(中旬刊)》 2007年第3期40-41,共2页
总结3例室间隔缺损介入治疗后并发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的护理经验,重点强调术后密切观察心电示波的变化,以及在并发症发生后,积极常规处理外,予以安置临时心内膜起搏器治疗非常关键,同时做好病人心理护理,保持情绪稳定,促进康复。在膜周... 总结3例室间隔缺损介入治疗后并发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的护理经验,重点强调术后密切观察心电示波的变化,以及在并发症发生后,积极常规处理外,予以安置临时心内膜起搏器治疗非常关键,同时做好病人心理护理,保持情绪稳定,促进康复。在膜周部室间隔缺损介入术后的护理工作中,必须高度重视并发症的发生,及时发现,正确处理,避免严重事件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病 间隔缺损介入治疗 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 护理
下载PDF
室间隔缺损封堵术的护理
19
作者 朱敏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5年第10期1951-1952,共2页
关键词 间隔缺损/护理 间隔缺损/治疗
下载PDF
中央型继发孔房间隔缺损介入治疗及护理
20
作者 张晶 《临床护理杂志》 2006年第4期31-32,共2页
目的探讨中央型继发孔房间隔缺损介入治疗的护理。方法对16例中央型继发孔房间隔缺损介入治疗的病人围手术期护理方法进行总结。结果经精心护理,仅1例术后2h出现Ⅱ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结论围手术期护理是保证介入治疗成功的关键。
关键词 间隔缺损/治疗 间隔缺损/护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