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联合整地机圆盘耙专用轴承开发 被引量:3
1
作者 冯志刚 《新疆农机化》 2008年第4期26-26,42,共2页
针对联合整地机圆盘耙轴承在使用中出现的问题,通过对密封结构的研究,开发设计了专用的轴承组合。介绍了带座轴承、间管和轴承组合密封的结构和特点。
关键词 圆盘耙轴承 密封结构 外球面轴承 迷宫密封
下载PDF
新型圆盘耙轴承组件 被引量:2
2
作者 冯志刚 《轴承》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8-9,共2页
对整地机圆盘耙轴承在使用中出现的密封问题进行了研究,开发了一种新型的圆盘耙轴承组件,该轴承组件采用了圆盘耙轴承和专用间管一体化的结构形式,利用自身结构的特点,实现了3级密封,有效地改善了密封性能,满足了联合整地机在恶劣条件... 对整地机圆盘耙轴承在使用中出现的密封问题进行了研究,开发了一种新型的圆盘耙轴承组件,该轴承组件采用了圆盘耙轴承和专用间管一体化的结构形式,利用自身结构的特点,实现了3级密封,有效地改善了密封性能,满足了联合整地机在恶劣条件下的工作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球面球轴承 整地机 圆盘耙轴承 密封结构
下载PDF
腰椎椎间管和椎间管外区应用解剖学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陶玉平 翁文杰 +1 位作者 朱亚文 王静成 《江苏临床医学杂志》 2001年第1期8-11,共4页
目的 :探讨不同节段腰椎椎间管和椎间管外区骨性结构特点。方法 :作者对 3 2具中国成人腰骶椎骨标本进行了形态研究。结果 :L1 ~L5 椎弓根水平宽、椎板峡部宽、下关节突最外侧缘至正中矢状面距离和L1 至S1 上关节突最外侧缘至正中矢状... 目的 :探讨不同节段腰椎椎间管和椎间管外区骨性结构特点。方法 :作者对 3 2具中国成人腰骶椎骨标本进行了形态研究。结果 :L1 ~L5 椎弓根水平宽、椎板峡部宽、下关节突最外侧缘至正中矢状面距离和L1 至S1 上关节突最外侧缘至正中矢状面距离逐渐增大 ,尤以L4、L5 增大显著 ;L4、L5 横突基部下缘较其它 3个椎骨横突基部下缘显著下移 ,因而L4/L5 、L5 /S1关节突关节显著上移。结论 :从后面观 ,L1 /L2 至L5 /S1 手术窗逐渐减小并显著向外侧移 ,尤以L4/L5 、L5 /S1 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维 外区 解剖学
下载PDF
泵间管气液两相流压力波传播速度数值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陈二锋 厉彦忠 应媛媛 《航空动力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754-760,共7页
采用ANSYS CFX热相变模型数值模拟了泵间管气氧和液氧的混合冷凝过程.并应用整体平均两流体模型建立了气液两相流压力波的色散方程,系统研究了泵间管两相压力波的传播速度特性.计算表明:泵间管气液两相波速随空泡份额的增加先减小而后... 采用ANSYS CFX热相变模型数值模拟了泵间管气氧和液氧的混合冷凝过程.并应用整体平均两流体模型建立了气液两相流压力波的色散方程,系统研究了泵间管两相压力波的传播速度特性.计算表明:泵间管气液两相波速随空泡份额的增加先减小而后在弹状流区域略微增大,且两相波速随扰动角频率增加而增大.增加液氧流量或降低进口气氧温度,气液的冷凝效果增强,沿管流的空泡份额减小,气液两相波速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凝 两相压力波 色散方程 传播速度
原文传递
小针刀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被引量:8
5
作者 尹成新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第7期632-634,共3页
目的通过临床研究,探讨小针刀松解椎间管(孔)外口、腰椎棘间韧带、横突间韧带、横突间肌和脊神经后支卡压处等的治疗机制。方法选取笔者自1991年至今亲自执刀并进行随访调查的患者1560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通过对椎间管... 目的通过临床研究,探讨小针刀松解椎间管(孔)外口、腰椎棘间韧带、横突间韧带、横突间肌和脊神经后支卡压处等的治疗机制。方法选取笔者自1991年至今亲自执刀并进行随访调查的患者1560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通过对椎间管精细解剖和生物力学的研究,作者认为,椎间管(孔)外口的针刀松解术,可以将固定在此处的神经根外膜松解,增加神经根的蠕变率,这是缓解或解除神经根受突出间盘压迫的关键;通过针刀将棘间韧带和横突间韧带以及横突间肌进行松解,以此消除椎间韧带的异常紧张度,以及损伤所致的挛缩;而且借助针刀对脊神经后支进行卡压,能缓解竖脊肌的痉挛,后两者结合可更有效的从整体上解除脊柱周围肌肉、韧带对脊柱、间盘和椎间管的压力,也就是横向松解,纵向减压。结论根据探究所示,针刀松解术与切除手术对腰突症均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且针刀松解术较手术疗法要简便、安全得多,又无切口及瘢痕粘连之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盘突出症 小针刀 松解术 (孔)神经根
下载PDF
腰神经通道的解剖特点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4
6
作者 单云官 贺智 魏焕萍 《中华解剖与临床杂志》 2001年第1期54-55,共2页
关于腰神经通道一词各书刊描述不一致.腰神经通道即腰神经通行于包括上关节突旁沟、侧隐窝、盘黄间隙、椎间管、椎弓根下沟、骨纤维孔及骨纤维管等.通常将腰神经根穿出硬脊膜囊后,经行侧隐窝、盘黄间隙段称腰神经根管.在临床上常见侧隐... 关于腰神经通道一词各书刊描述不一致.腰神经通道即腰神经通行于包括上关节突旁沟、侧隐窝、盘黄间隙、椎间管、椎弓根下沟、骨纤维孔及骨纤维管等.通常将腰神经根穿出硬脊膜囊后,经行侧隐窝、盘黄间隙段称腰神经根管.在临床上常见侧隐窝狭窄,椎间盘突出可使盘黄间隙、椎间管狭窄.硬脊膜鞘粘连使鞘内腔狭窄.腰神经根的血供障碍,可致神经根水肿增粗等.由于压迫累及腰神经可引起腰腿痛.在腰神经通道结构上的任何改变均可导致压迫腰神经,现将国内、外有关文献综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神经通道 解剖学 侧隐窝 硬脊膜鞘
原文传递
椎板下棘的形态学特点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5
7
作者 张和平 刘尚礼 +4 位作者 董炘 黄东生 李春海 刘畅 黄志松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54-256,共3页
目的:观测椎板下棘的形态特点,探讨其在显微内窥镜腰椎间盘切除术(MED)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对42具成人干燥椎骨和10件脊柱腰骶段标本的椎板下棘进行观测,分析其对椎间管构成的影响;结合MED术式的通道和操作过程,分析其可能导致的并发症... 目的:观测椎板下棘的形态特点,探讨其在显微内窥镜腰椎间盘切除术(MED)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对42具成人干燥椎骨和10件脊柱腰骶段标本的椎板下棘进行观测,分析其对椎间管构成的影响;结合MED术式的通道和操作过程,分析其可能导致的并发症。结果:椎板下棘位于椎板下缘前外近椎弓根下切迹处。可出现于所有胸腰椎,出现率为83.3%;出现率最高在第12胸椎,为52.4%。椎板下棘分布不规则,出现在胸腰段较多。结论:椎板下棘是胸腰椎的骨性结构,有必要给予命名;椎板下棘参与构成神经根管的骨性后壁,可造成神经根受压;后路MED可引起椎板下棘断脱,造成神经根受压或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骨 椎板下棘 解剖学 命名
下载PDF
一种基于锁相环同步的高精度数字晶闸管触发器 被引量:1
8
作者 李爱国 龚尚福 +1 位作者 朱宇 王世卫 《煤矿自动化》 1998年第3期53-55,共3页
介绍一种高精度数学晶闸管触发器,它基于锁相环同步,适用于双反星形整流电路,并已成功地应用于晶闸管弧焊电流微机控制系统。
关键词 电源 可控硅元件 触发器 锁相控制
下载PDF
用后路减压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对老年腰椎管狭窄症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孟映福 郭礼跃 吴红 《当代医药论丛》 2018年第10期67-68,共2页
目的:探讨使用后路减压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对老年腰椎管狭窄症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8月至2017年9月期间贵阳中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30例老年腰椎管狭窄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均使用后路减压椎间植骨融合... 目的:探讨使用后路减压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对老年腰椎管狭窄症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8月至2017年9月期间贵阳中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30例老年腰椎管狭窄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均使用后路减压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进行治疗。然后在术前及术后不同时间段,使用日本骨科协会治疗分数评估法(JOA)评价患者治疗的效果,并使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价其腰腿疼痛的程度。结果:术后2周、术后3个月及术后6个月,这些患者的VAS评分均低于其术前的VAS评分(P<0.05),其JOA评分均高于其术前的JOA评分(P<0.05)。结论:使用后路减压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对老年腰椎管狭窄症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显著,可减轻其腰腿疼痛的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狭窄 内固定术 后路减压椎植骨
下载PDF
椎板下棘的影像学表现(附110例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梁俊生 谭晓明 +3 位作者 李兆勇 蔡越飞 钟胜 路婧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2年第8期1384-1387,共4页
目的观察椎板下棘CT、MRI的影像学表现特征,为椎板下棘的影像诊断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对脊椎64层MSCT扫描发现有椎板下棘的110例患者进行了CT冠状位三维重建,并测量其长度,其中51例进行了MRI扫描,观察椎板下棘的部位、形态及其与椎管... 目的观察椎板下棘CT、MRI的影像学表现特征,为椎板下棘的影像诊断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对脊椎64层MSCT扫描发现有椎板下棘的110例患者进行了CT冠状位三维重建,并测量其长度,其中51例进行了MRI扫描,观察椎板下棘的部位、形态及其与椎管、椎间管毗邻关系的影像学表现。结果椎板下棘出现于T2~L5,出现率较高段在T11、T12及L1、L5,达76.9%。侧别、性别及相邻节段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长度最大均值区间男性为T11、T12,女性为T11、T12和L5,最大均值均位于T12,分别为(4.67±1.2)mm和(5.02±2.11)mm。椎板下棘位置固定,形态特征鲜明,胸段及大部分上腰段的椎板下棘多为长条状,相对窄基底,位于黄韧带的外侧缘,尖端指向下方,一般只对硬膜囊形成压迫,压迫程度相对较重,对椎间管压迫较少。而下腰段的椎板下棘多为相对宽基底的锥状,尖端指向前外下方,常常超过黄韧带的范围,对硬膜囊和椎间管均可形成压迫,且对椎间管压迫相对明显。结论脊椎64层MSCT矢状位重建及冠状位三维重建能清楚显示椎板下棘的位置、大小、形态,及其与椎管、椎间管的毗邻关系,脊椎MRI扫描则能直观显示椎板下棘对硬膜囊的压迫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板下棘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硬膜囊
下载PDF
国产压接式电力电子模块的改良 被引量:1
11
作者 石道才 石道元 《重庆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2年第2期17-18,共2页
通过对压接式电力电子模块结构分析 ,并结合国外DBC直接键合技术而提出的模块生产改良方法 ,解决了国产模块“软特性”问题 ;并解决了国内电力电子模块实际生产过程中存在的成品率低、回收率高等实际问题 ,使得成品率由一般的 2 0 %左... 通过对压接式电力电子模块结构分析 ,并结合国外DBC直接键合技术而提出的模块生产改良方法 ,解决了国产模块“软特性”问题 ;并解决了国内电力电子模块实际生产过程中存在的成品率低、回收率高等实际问题 ,使得成品率由一般的 2 0 %左右提高到 95 %以上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电子模块 低温焊接 压接式 氮化铝 氧化铝 结构分析 封装 微电子
下载PDF
颈椎间管切开减压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27例
12
作者 孔抗美 齐伟力 刘黎军 《河南医科大学学报》 1996年第2期28-30,共3页
采用颈椎间管切开减压治疗症状严重的神经根型颈椎病27例32侧。随访10个月~3.3a,按Odom标准评定疗效。结果:优15例,良9例,改进3例,优良率89%。提示:非手术疗法久治无效,后外侧型颈椎间盘脱出有明显单根神... 采用颈椎间管切开减压治疗症状严重的神经根型颈椎病27例32侧。随访10个月~3.3a,按Odom标准评定疗效。结果:优15例,良9例,改进3例,优良率89%。提示:非手术疗法久治无效,后外侧型颈椎间盘脱出有明显单根神经根功能障碍者,适合于颈椎间管切开减压术;手术减压范围以切除关节突内侧5~6mm的椎板,暴露神经根长度6~7mm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根型 颈椎病 颈椎 切开减压术 外科手术
下载PDF
薄煤层支架新型架间管布置方式的探讨 被引量:1
13
作者 朱永战 《煤矿机械》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231-232,共2页
在综合机械化采煤工作面,薄及偏薄煤层液压支架架间管的布置一直是个难题,介绍了一种新型液压支架架间管的布置方式,可以避免由于支架太低,降架时侧护板与架间管干涉造成损坏频繁,值得在薄及偏薄煤层支架系统布置中推广使用。
关键词 薄煤层 布置
下载PDF
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
14
作者 张宝书 王选东 《青岛医药卫生》 2002年第4期34-36,共3页
椎间孔与椎间孔外腰椎间盘突出症,称为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是指椎间盘突出或脱出位于椎弓根内、外缘之间或椎弓根外缘以外,压迫相应的神经根而引起的一系列症状和体征。
关键词 极外侧型腰椎盘突出症 神经根 椎弓根 孔外型 孔型 脊髓造影术 盘造影 突出椎盘组织 股神经牵拉试验
下载PDF
管廊安全距离标准适用性的讨论——基于对某石化厂厂间管廊隐患排查情况的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兴全 《职业卫生与应急救援》 2017年第6期554-557,共4页
[目的]探讨厂间管廊与周边设施恰当的安全距离,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方法]结合某石化厂间管廊的现状,在8个相关标准中选择适用的标准,对厂间管廊安全隐患进行排查,并提出整改建议。[结果]该石化厂管廊存在如下不符合内容:1)管廊距混凝土... [目的]探讨厂间管廊与周边设施恰当的安全距离,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方法]结合某石化厂间管廊的现状,在8个相关标准中选择适用的标准,对厂间管廊安全隐患进行排查,并提出整改建议。[结果]该石化厂管廊存在如下不符合内容:1)管廊距混凝土搅拌站配电间间距不足;2)距混凝土搅拌站碎石厂房间距不足;3)距混凝土搅拌站居住建筑间距不足。[结论]《石油化工工厂布置设计规范》(GB 50984-2014)对厂间管廊做出了相应的规定,宜作为厂间管廊设计及隐患排查的主要依据。同时需结合其他标准,全面排查厂间管廊事故隐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距离 石油化工 布置设计 输油 总平面设计
原文传递
腰神经根管注药治疗中老年腰腿痛
16
作者 张立克 钱抚生 +1 位作者 李刚 于大中 《现代医药卫生》 1996年第3期5-6,共2页
中老年人腰腿痛,是指随着年龄的增长,腰部出现解剖与生理的病理性改变,使由腰部发出的脊神经根受压而引起腰与腿的疼痛。这是发生在中老年人中的常见病与多发病。患者在发病前的短时间内找不到明显的诱因,病情发作时疼痛难忍,严重者影... 中老年人腰腿痛,是指随着年龄的增长,腰部出现解剖与生理的病理性改变,使由腰部发出的脊神经根受压而引起腰与腿的疼痛。这是发生在中老年人中的常见病与多发病。患者在发病前的短时间内找不到明显的诱因,病情发作时疼痛难忍,严重者影响工作,日常生活也不能自理。为了解除这些患者的痛苦,我们做了大量的工作。在理论上,认识到了腰神经根通道的病理性改变是中老年人腰腿痛的主要原因这一新的观点。在临床治疗上,改变以往的痛点封闭疗法,采用新的腰神经根管注药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神经根 腰腿痛 中老年人 注药法 药治疗 去炎松A 腰部 闪电样 病理性改变
下载PDF
颈椎间管切开减压术的应用解剖研究
17
作者 孔抗美 王卫东 +1 位作者 吴爱群 李明 《河南医科大学学报》 1996年第2期1-4,共4页
为确定颈后路椎间管切开减压术中神经根的减压范围,进一步探讨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发病机理,在17具成人颈椎标本上,测量了椎间管长度及内径,神经根与脊髓的夹角,神经根与椎间管上下径与前后径乘积之比值;钩突的高、宽、厚度,并摹... 为确定颈后路椎间管切开减压术中神经根的减压范围,进一步探讨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发病机理,在17具成人颈椎标本上,测量了椎间管长度及内径,神经根与脊髓的夹角,神经根与椎间管上下径与前后径乘积之比值;钩突的高、宽、厚度,并摹拟手术。结果:椎间管长度平均为5.74mm,上下径平均为9.01mm,前后径平均为6.13mm,神经根与脊髓矢状面平均夹角为58.16°,水平面为9°~38°,神经根与相应椎间管上下径与前后径乘积之比为1:3.68~1:6.96。钩突平均高度为5.47mm,平均宽度为11.21mm,平均厚度为4.76mm。提示:颈椎间关节的最佳切除范围为由内侧向外侧切除约6mm,小于该范围,易造成减压不充分,大于该范围,对减压无太大改善;过多切除椎间关节,将破坏颈椎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 关节切除术 颈椎病
下载PDF
硬膜外腔盘黄间隙穿刺注液的解剖学入路
18
作者 姚前尹 董炘 《解剖学研究》 CAS 2015年第4期279-280,共2页
目的设计一种新进路,使消炎镇痛液更集中地作用于病变神经根,或将胶原酶直接注射到突出的椎间盘而摆脱大型X线机的限制,更简便有效地治疗腰腿痛。方法通过解剖学研究、腰椎X线摄片,设计出经椎板外切迹进路到达硬膜外腔盘黄间隙并将其应... 目的设计一种新进路,使消炎镇痛液更集中地作用于病变神经根,或将胶原酶直接注射到突出的椎间盘而摆脱大型X线机的限制,更简便有效地治疗腰腿痛。方法通过解剖学研究、腰椎X线摄片,设计出经椎板外切迹进路到达硬膜外腔盘黄间隙并将其应用于临床。结果经椎板外切迹进路,可准确地到达硬膜外腔盘黄间隙,更有效地发挥治疗作用。结论该进路应用于溶盘术可免除大型X线机的限制,避免X线对医患双方的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棘突 椎板外切迹 盘黄
下载PDF
联合阻滞麻醉下穿刺无脑脊液流出=例
19
作者 魏丽 《医药世界》 2006年第11期106-107,共2页
联合阻滞麻醉穿刺应用较为普遍,操作者常会遇到解剖层次清晰或较肯定地认为穿刺针已进入蛛网膜下腔,但并无脑脊液流出,此时,很难确定穿刺是否成功。我们对二例这样的患者进行影像学诊断,发现均有腰椎间管狭窄症存在并认为可能是蛛... 联合阻滞麻醉穿刺应用较为普遍,操作者常会遇到解剖层次清晰或较肯定地认为穿刺针已进入蛛网膜下腔,但并无脑脊液流出,此时,很难确定穿刺是否成功。我们对二例这样的患者进行影像学诊断,发现均有腰椎间管狭窄症存在并认为可能是蛛网膜下腔阻滞无脑脊液流出的原因之一,现将两例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脑脊液流出 联合阻滞麻醉 穿刺针 蛛网膜下腔阻滞 影像学诊断 解剖层次 腰椎 操作者
下载PDF
椎板下棘64层CT三维重组和MRI的影像学研究
20
作者 梁俊生 谭晓明 +3 位作者 李兆勇 蔡越飞 钟胜 路婧 《放射学实践》 2012年第7期789-792,共4页
目的:观察椎板下棘在MSCT三维重组图像及MRI图像上的形态特点和影像学表现,为椎板下棘的影像学诊断和手术治疗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对脊椎64层MSCT扫描发现有椎板下棘的211例患者进行CT三维图像重组,并测量其长度,其中57例行MRI扫描,... 目的:观察椎板下棘在MSCT三维重组图像及MRI图像上的形态特点和影像学表现,为椎板下棘的影像学诊断和手术治疗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对脊椎64层MSCT扫描发现有椎板下棘的211例患者进行CT三维图像重组,并测量其长度,其中57例行MRI扫描,观察椎板下棘的部位、形态及其与硬膜囊和椎间管的关系等。结果:椎板下棘出现于Th2~L5,出现率较高的椎体有Th11、Th12及L1、L5,达78.7%。侧别、性别及相邻节段间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长度均值较大的节段男性为Th11、Th12,女性为Th11、Th12、L1和L5,最大均值均位于Th12,分别为(4.64±1.18)mm和(4.94±1.96)mm。胸段及部分上腰段的椎板下棘95%为长条状,相对窄基底,位于黄韧带的外侧缘,尖端指向下方,有275个(89%)椎板下棘压迫硬膜囊,有15个(5%)椎板下棘压迫椎间管。下腰段的椎板下棘87%为较宽基底的锥状,尖端指向前外下方,常常超过黄韧带的范围,有122个(91%)椎板下棘压迫椎间管,有12个(9%)椎板下棘压迫硬膜囊。结论:脊椎64层MSCT矢状面、冠状面三维重组能清楚显示椎板下棘的位置、大小、形态及其与椎管、椎间管的毗邻关系;脊椎MRI扫描则能显示椎板下棘对硬膜囊的压迫情况,将两者结合起来,对椎板下棘的正确诊断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板下棘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硬膜囊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