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民法的渊源
1
作者 袁德华 《时代文学》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76-177,共2页
  一、法律渊源的内涵   渊源一词主要指事物的来源、根源、本源."法律渊源"一词在英国法学家沃克所著的<牛津法律大辞典>中有五种含义:①指法的历史来源,指产生特定法律的原则和规则的过去的行为和事件;②指影响...   一、法律渊源的内涵   渊源一词主要指事物的来源、根源、本源."法律渊源"一词在英国法学家沃克所著的<牛津法律大辞典>中有五种含义:①指法的历史来源,指产生特定法律的原则和规则的过去的行为和事件;②指影响法律、促进立法及推动法律变革的理论或哲学原则;③指法律的形式渊源;④指文件渊源;⑤指文字渊源.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的渊源 法的形式 制定法 法的效力 法的理论 成文法 法律渊源 民法渊源 法律规范 民法规范 民事法律规范 法律效力 形式渊源 法源 间接渊源 判例法 国家机关 法理 实质渊源
原文传递
行政法渊源新论——基于黑格尔式三段论的分析
2
作者 毛玮 《法治社会》 2020年第4期91-104,共14页
法律渊源有实质与形式两种含义。实质意义的渊源是指法律的产生来源,形式意义之渊源则是指法律的储藏形式,即找法意义的来源。法律有三个独立的产生来源:作为调整对象的质料渊源或历史渊源、作为立法者的主权渊源、作为形而上者的反思渊... 法律渊源有实质与形式两种含义。实质意义的渊源是指法律的产生来源,形式意义之渊源则是指法律的储藏形式,即找法意义的来源。法律有三个独立的产生来源:作为调整对象的质料渊源或历史渊源、作为立法者的主权渊源、作为形而上者的反思渊源;三种渊源都需要有自己的外在表现形式。司法语境中的法律渊源主要是指形式渊源。其中可以作为裁判依据的渊源形式是直接渊源;不能援引,但可以用来解释直接渊源或指导直接渊源之适用的,为间接渊源。间接渊源对于行政法而言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律渊源 实质渊源 形式渊源 直接渊源 间接渊源
下载PDF
中国古代民事法律调整的独到之处 被引量:2
3
作者 李显冬 《晋阳学刊》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111-116,共6页
近年来法律史研究中对中国古代有无民法的考证,都肯定中国固有民法强调禁与罚而非正面地肯定权利,其通过对公权力的规定相对界定出私权活动范围;古代法典是在实定性的私法体系外设想和构筑民事法律秩序的,正律正典仅仅是一种作为民事活... 近年来法律史研究中对中国古代有无民法的考证,都肯定中国固有民法强调禁与罚而非正面地肯定权利,其通过对公权力的规定相对界定出私权活动范围;古代法典是在实定性的私法体系外设想和构筑民事法律秩序的,正律正典仅仅是一种作为民事活动底线的最基本的要求;既然中国古代调整商品交换关系的大量的行为规则和裁判规则的存在不容置疑,那么,以成文法为表现形式的民法的直接渊源之外的民法的间接渊源,是理解中国固有民法的关键,从广义的实质意义上的法律渊源多元结构的角度,不但可以发现中国古代固有民法的实在体系,而且能够概括出其特有的调整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有民法 负面调整 实定法 间接渊源
下载PDF
认真对待习惯法——以罪刑法定论视野进行观察
4
作者 陈泉鑫 《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0年第1期11-18,共8页
罪刑法定原则作为刑法的基本原则,排斥习惯法的适用。然而司法实践中,习惯法却大量地被援引和适用。理论与实践间的落差,实际上反映了罪刑法定原则在当今面临的困境,因而我们不得不重新从根本意义上来思考罪刑法定原则及其与习惯法的关... 罪刑法定原则作为刑法的基本原则,排斥习惯法的适用。然而司法实践中,习惯法却大量地被援引和适用。理论与实践间的落差,实际上反映了罪刑法定原则在当今面临的困境,因而我们不得不重新从根本意义上来思考罪刑法定原则及其与习惯法的关系。实际上,在后现代语境中,习惯法不应当被一味的排斥,而是应当作为一种重要的刑事立法间接渊源而认真对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惯法 罪刑法定原则 刑事立法 间接渊源
下载PDF
试论中国古代固有民法的开放性体系 被引量:4
5
作者 李显冬 《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5期31-40,共10页
近年来法律史研究中对正律以外的大量史料的考证足以说明:既然中国古代曾有辉煌的国际和国内贸易是不争的事实,且调整这些社会关系的大量的行为规则和裁判规则的存在亦不容置疑,那么,只要转换思路,从实质意义上的民法渊源的角度来看问题... 近年来法律史研究中对正律以外的大量史料的考证足以说明:既然中国古代曾有辉煌的国际和国内贸易是不争的事实,且调整这些社会关系的大量的行为规则和裁判规则的存在亦不容置疑,那么,只要转换思路,从实质意义上的民法渊源的角度来看问题,就不但可以发现中国古代固有民法的实在体系,而且能够概括出其特有的调整模式。这无疑对目前我国民法典的编纂同样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有民法 实质意义的民法 间接法律渊源 法律规范系统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