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基于投入产出法的中国行业水资源消耗分析
被引量:16
- 1
-
-
作者
张宏伟
和夏冰
王媛
-
机构
天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
出处
《资源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218-1224,共7页
-
基金
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城市节水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编号:2009ZX07317-005-01)
-
文摘
基于投入产出分析方法,选取2007年相关数据进行整理分析,比较我国第一、二产业中各行业水资源的直接消耗、完全消耗和间接消耗,研究我国各行业间水资源消耗的间接拉动。分析结果显示:①农业、基础工业、轻工业、高科技产业、其他制造业直接用水系数为736.66m3/万元、21.69m3/万元、9.20m3/万元、0.84m3/万元和0.48m3/万元,当考虑产业供应链(supply-chain)网络,各个行业完全用水系数分别达到903.53m3/万元、87.77m3/万元、307.50m3/万元、53.47m3/万元和186.38m3/万元;②农业和基础工业是各行业完全用水的主要来源,占各行业完全用水量的95%以上,高科技工业和其他制造业对其他行业水资源消耗的间接拉动比较大,用水乘数分别为63.42和392.01,由于行业所处的产业链位置不同,从产业链上游到下游,间接拉动的行业组成由单一化趋向多样化;③在建设节水型经济结构过程中,由于行业间水资源消耗的关联性,需要考虑行业用水的间接拉动问题,降低农业生产比例,会减少直接用水系数,但从投入产出角度看很多行业都是依靠农业的投入,无论是本地生产还是区外调入,整个经济系统的水资源消耗还是不可避免。减少消费端的物质消费是减少资源消耗的最终途径,仅仅考虑调整产业结构只是将资源消耗大的行业进行了区位上的转移。
-
关键词
水资源
投入产出法
用水系数
间接拉动
-
Keywords
Water consumption
Input-output method
Water use coefficient
Indirect driving
-
分类号
F223
[经济管理—国民经济]
-
-
题名民族地区公路建设的效益分析
- 2
-
-
作者
郑更新
贾旭杰
-
机构
中央民族大学理学院
-
出处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
2008年第4期100-102,共3页
-
基金
国家民委重点项目(2001-11)
-
文摘
西部民族地区具有独特的资源优势,公路建设对西部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有重要作用。文章从三个方面论述了公路建设给民族地区带来的经济效益:(1)公路投资活动中的拉动效益;(2)对旅游业及民族工艺品拉动产生的经济效益;(3)促进购买力增长带来的效益。对民族地区公路建设经济效益的量化分析,将为当地公路规划提供理论依据。
-
关键词
民族地区公路规划
经济效益
直接拉动
间接拉动
投入产出法
-
分类号
F426.9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
-
题名数说新闻
- 3
-
-
-
出处
《中国电信业》
2020年第12期6-7,共2页
-
文摘
4190亿元2020年5G将间接拉动我国GDP超过4190亿元在11月23日举办的世界互联网大会·互联网发展论坛期间,《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2020》蓝皮书正式发布,从报告中可以看出,中国正不断加快网络基础设施建设,5G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发展迅速,网络信息技术自主可控技术能力逐渐增强。
-
关键词
网络信息技术
数据中心
自主可控
基础设施建设
蓝皮书
互联网
间接拉动
-
分类号
F623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
-
题名加大公路基础设施建设拉动内需
- 4
-
-
作者
张旭东
-
机构
河北冀星高速公路有限公司
-
出处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09年第3期66-67,共2页
-
文摘
本文通过公路基础设施建设对国民经济直接拉动效应和间接拉动效应的分析,阐述了公路基础设施建设对国民经济的拉动作用,指出了加大公路基础设施建设的必要性,相信通过国家一系列包括公路基础设施建设在内的拉动内需投资,我国一定快速走出经济危机的阴影。
-
关键词
公路建设
拉动效应
间接拉动效应
-
分类号
F542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
-
题名我国保险业就业效应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2
- 5
-
-
作者
王稳
李雪
-
机构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保险学院
-
出处
《保险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27-39,共13页
-
文摘
就业水平是一国经济发展中最重要的宏观指标之一。随着一国经济的增长,服务业将成为吸纳就业的主要产业。近年来,保险业作为我国现代服务业的重要支柱,其就业吸纳和拉动效应正逐渐显现。本文运用2000~2014年我国保险业发展的相关数据,通过就业弹性系数、结构偏离度方法,以及回归模型的研究方法,对保险业的直接和间接就业吸纳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我国保险业具有较高的就业弹性和较低的结构偏离度,表明保险业对就业有较强的直接吸纳效应;回归结果显示保费每增加l%,保险通过对国民经济的促进作用,将间接带动就业增加0.965%,表明保险业存在显著的间接就业拉动效应。分险种看,非寿险比寿险有更高的间接就业效应,说明非寿险类保险的风险管理功能较资金融通功能更为显著。依据实证结果预测,2020年我国保险业直接就业人数约为1450—1500万,保险业发展可间接带动就业人数约8000万人。
-
关键词
保险业就业效应
直接就业吸纳效应
间接就业拉动效应
-
Keywords
employment effect of insurance
direct employment effect
indirect employment effect
-
分类号
F842
[经济管理—保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