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小麦花生玉米不同间套作模式产量品质效益比较
被引量:14
- 1
-
-
作者
王春丽
李增嘉
-
机构
山东农业大学
-
出处
《耕作与栽培》
2005年第5期11-12,18,共3页
-
文摘
研究了不同间套作模式对小麦花生玉米产量、品质、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小麦、花生和玉米间套作提高了小麦、玉米的产量,花生的产量有所降低,而且玉米的品质得到很大的改善,而对花生的品质没有显著的影响。综合全年作物的产量、品质及经济效益,花生和玉米6:2的间作种植模式最好,说明小麦玉米花生间套作增产的关键在于田间带距和行比的合理搭配。
-
关键词
间套作
小麦
玉米
花生
产量
品质
效益
间套作模式
产量品质
玉米产量
-
分类号
S562
[农业科学—作物学]
S141
-
-
题名不同作物与玉米间套作对玉米产量和生物量累积的影响
被引量:18
- 2
-
-
作者
赵建华
孙建好
陈伟
李伟绮
-
机构
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与节水农业研究所
-
出处
《作物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20-125,共6页
-
基金
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农作物最佳养分管理技术研究与应用"(201103003)
-
文摘
通过设置蒜苗、甘蓝、豌豆、大豆、胡麻、小麦与玉米间套作,研究不同作物与玉米间作对玉米产量及生物量累积的影响。结果表明:除大豆/玉米间作模式外,其他模式土地当量比(LER)均大于1,表现出明显的间作产量优势,不同作物与玉米的共生期越短,其模式的LER越大;相对于单作玉米,与蒜苗、甘蓝、豌豆间作的玉米穗粒数和百粒重均显著提高;与大豆间作的玉米百粒重虽显著提高,但穗粒数提高不显著,与胡麻和小麦间作的玉米各产量构成因素均有提高,但不显著。玉米的生物量累积符合logistic增长模型,相比单作玉米,与蒜苗、甘蓝间作的玉米在播后66~86d后生物量累积高于单作,与大豆间作,共生期玉米生物积累量始终低于单作;与豌豆、小麦、胡麻间作,间作玉米的生物积累量转折点分别为玉米播后106、86、75d。
-
关键词
玉米
间套作模式
产量
生物量
土地当量比
-
Keywords
Maize
Intercropping pattern
Yield
Biomass
Land equivalent ratio
-
分类号
S513
[农业科学—作物学]
-
-
题名甘肃河西地区玉米不同间套作模式效益研究
被引量:6
- 3
-
-
作者
赵建华
孙建好
陈伟
-
机构
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与节水农业研究所
-
出处
《甘肃农业科技》
2011年第3期13-15,共3页
-
基金
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甘肃间套作最佳养分管理技术研究与应用"(200803030)部分内容
-
文摘
对河西地区玉米不同间套作模式的效益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蒜苗/玉米模式的土地当量比(LER)最大、产值最高、经济效益最显著,可作为河西地区粮、经间套作最优模式;小麦/玉米模式在产量、产值及经济效益上综合表现较好,可作为粮、粮间套作的最优模式。
-
关键词
玉米
间套作模式
经济效益
河西地区
-
Keywords
Corn
Intercropping pattern
Economic benefits
Hexi area
-
分类号
S513
[农业科学—作物学]
S344.2
-
-
题名标记抗虫杂交棉——标杂A-1
被引量:4
- 4
-
-
作者
赵敬霞
王忠义
马廷法
-
机构
河北省石家庄市农科院
山东省昌邑市棉办
-
出处
《中国棉花》
1999年第10期23-24,共2页
-
-
关键词
棉花
标杂A-1杂交棉
选育
间套作模式
-
分类号
S562.035
[农业科学—作物学]
-
-
题名大豆-玉米间套作种植模式及栽培技术探讨框架
- 5
-
-
作者
齐欢
-
机构
单县农业农村局
-
出处
《河北农机》
2023年第7期82-84,共3页
-
文摘
在农业生产中,大豆-玉米间套作模式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这种间套作模式有利于发挥大豆和玉米的互补作用,充分利用土地资源,提高土地利用率。近年来,在我国农业生产中,以大豆为主要种植作物的现象逐渐增加,尤其是大豆-玉米间套作种植模式日渐成为我国主要种植模式之一。本文在阐述大豆一玉米间套作优点的基础上,分析了大豆-玉米间套作的主要种植模式及栽培技术,并提出了大豆-玉米间套作发展策略,以供参考。
-
关键词
大豆一玉米
间套作模式
栽培技术
-
分类号
S51
[农业科学—作物学]
-
-
题名不同间套作模式对棉花产量和生物量累积、分配的影响
- 6
-
-
作者
王转玉
-
机构
内乡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
出处
《基层农技推广》
2023年第6期41-45,共5页
-
文摘
分析棉花产量和生物量积累、分配在不同间套作模式下的影响,以确定适宜的棉花间套作模式,促进棉花产量的不断提升。以河南省内乡县棉花作为主要试验对象,设置4种间套作种植模式,即棉花单作模式(C),小麦-棉花间套作模式(AC)、大蒜-棉花间套作模式(BC)、花生-棉花间套作模式(CC),并且设置3种根系分隔方式,即塑料分隔(S)、尼龙分隔(M)、不分隔(N),分析不同间套作模式下棉花产量和生物量累积、分配的具体表现。结果表明,在不同隔根处理下,间套作体系土地当量比>1时能够体现出间作优势,且小麦、大蒜、棉花在其套作体系当中为优势种。与其他棉花套作处理相比,单作棉处理在盛蕾期的干物质积累量较高,而在花铃期的干物质积累量较低。单作棉处理在盛蕾期和初花期的茎、叶器官分配率高于其他处理,而生殖器官干物质分配率与其相反。由此得出,不同间套作模式产量和生物量累积、分配在全生育期内表现出相应的差异。对此,在棉花种植过程中,可以选择适宜的间套作模式,进而促进间套作体系生产力的提升。
-
关键词
棉花
间套作模式
产量
生物量
积累
分配
-
分类号
S562
[农业科学—作物学]
-
-
题名马铃薯-甜玉米-伏豇豆-青花菜高效间套作模式初探
被引量:3
- 7
-
-
作者
潘玖琴
胡静
戴惠学
-
机构
南京市蔬菜科学研究所
-
出处
《蔬菜》
2010年第6期10-12,共3页
-
文摘
为了探索更科学的茬口布局,避免连作障碍,进一步提高保护地单位面积的利用效率,进而增加种植效益,笔者进行了马铃薯-甜玉米-伏豇豆-青花菜高效间套作模式的试验、示范,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现简要介绍如下:
-
关键词
间套作模式
青花菜
甜玉米
马铃薯
豇豆
茬口布局
连作障碍
利用效率
-
分类号
S532
[农业科学—作物学]
S513
S643.4
S635.3
-
-
题名三门峡市湖滨区农作物主要间套作模式及经济效益分析
被引量:3
- 8
-
-
作者
曹赞丽
周亚青
杜景刚
陈永华
-
机构
河南省三门峡市湖滨区农业技术推广站
三门峡市湖滨区种子管理站
三门峡市农业技术推广站
-
出处
《现代农业科技》
2012年第3期158-158,160,共2页
-
文摘
针对三门峡市湖滨区农业生产实际,总结形成了适合该区的几种农作物主要间套作模式,包括"小麦+菠菜—玉米+白菜"、"棉花—小麦+油葵"、"红薯—小麦+玉米"、"小麦—烤烟",以期提高复种指数,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
关键词
农作物
高效
间套作模式
经济效益
河南三门峡
湖滨区
-
分类号
S344
[农业科学—作物栽培与耕作技术]
-
-
题名鄯善温室间套作常见栽培模式
被引量:2
- 9
-
-
作者
崔庆子
美丽开.阿不都热合曼
-
机构
新疆鄯善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
出处
《西北园艺(蔬菜)》
2014年第2期6-7,共2页
-
文摘
新疆鄯善县共种植蔬菜温室4500余座,其中进行套种的温室有1350座,面积5000余亩。鄯善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对全县温室间套作模式进行州查,总结出当地常见且效益较好的6种套种模式荚型。套种温室比不套种的温室经济效益高,因套种类型和作物的不同,高出单作温室2500~10000元不等。
-
关键词
蔬菜温室
间套作模式
栽培模式
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套种模式
经济效益
鄯善县
作物
-
分类号
S626
[农业科学—园艺学]
-
-
题名野菊生态种植技术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1
- 10
-
-
作者
马庆
许雷
李建领
池莲锋
魏民
韩正洲
-
机构
华润三九医药股份有限公司
-
出处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2年第9期49-53,共5页
-
基金
国家重大科技专项(2012ZX09201201-001)。
-
文摘
通过对野菊的种植模式研究,为野菊生态种植模式的推广应用提供技术支持。采用文献调研、实地考察、种植研究相结合的方式,对野菊的3种不同种植方式进行分析。综合分析生态优势、技术关键点、核心机理、效益评价因素,确定野菊-柑橘间套作生态种植技术为最佳生态种植模式。建议推广野菊-柑橘间套作生态种植模式,以获得较高的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
-
关键词
野菊花
间套作模式
生态种植
-
Keywords
Chrysanthemum indicum L.
Intercropping mode
Ecological planting
-
分类号
S682.11
[农业科学—观赏园艺]
-
-
题名间套作模式对宁南山区马铃薯农艺性状的影响
被引量:2
- 11
-
-
作者
何进勤
冯付军
吴晓彦
桂林国
尹志荣
王天宁
-
机构
宁夏农林科学院资源与环境研究所
宁夏西吉县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宁夏灵武市回民中学
-
出处
《宁夏农林科技》
2015年第3期1-3,7,共4页
-
基金
宁夏农林科学院科技创新先导资金项目-宁南山区马铃薯间套作复合种植模式及效应研究
宁夏自然基金项目-宁南山区马铃薯不同覆膜方式土壤氮素时空变化研究(NZ13107)
-
文摘
针对宁南山区马铃薯连作障碍、种植结构单一等问题,开展了马铃薯与一年生饲草间套作复合生态种植模式及效应研究,结果表明:马铃薯间套作饲草料种植模式与马铃薯连作种植相比较,前者马铃薯全生育期均延长、株高增加,但是2年错位倒茬后,马铃薯产量及商品薯率有了较大幅度的提升,且烂薯率明显下降,降幅高达16.4%~51.1%,尤其以马铃薯错位倒茬玉米表现最为显著。因此,实施马铃薯错位倒茬饲草料种植模式对改善当地马铃薯连作障碍、发展畜牧产业意义重大,不但保障了马铃薯的主导产业,同时也带动了第三产业的辐射发展。
-
关键词
间套作模式
宁南山区
马铃薯
错位倒茬
-
Keywords
Intercropping mode
Southern mountainous area of Ningxia
Potato
Dislocation and rotation
-
分类号
S532
[农业科学—作物学]
S344
-
-
题名四川丘陵山区优质南瓜的“3—6”早熟高效栽培模式
被引量:1
- 12
-
-
作者
刘小俊
陈远友
李峰元
房超
刘独臣
李跃建
-
机构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
四川省南充市高坪区农业局
-
出处
《中国瓜菜》
CAS
2007年第4期32-33,共2页
-
文摘
通过选用早熟性好、耐低温性强的优质南瓜新品种,采取以南瓜为主.与玉米、小麦、蚕豆和蔬菜等作物间套作方式.在四川省的简阳、南充、江油以及成都周边的丘陵山区推广种植早熟南瓜.并形成独特的“3—6”模式。使原本全年种植小麦、玉米和红薯的丘陵坡地经济效益大幅提高。通过推广早熟南瓜的“3—6”栽培模式,种植区的农民在种植习惯上由原来全年的小麦、玉米和红薯的间套作模式,
-
关键词
高效栽培模式
丘陵山区
早熟性
四川省
南瓜
优质
间套作模式
推广种植
-
分类号
S642.1
[农业科学—蔬菜学]
-
-
题名大棚草莓间套作水果黄瓜栽培模式
被引量:1
- 13
-
-
作者
孟宝根
郁燕青
-
机构
江苏省常熟市梅李镇农技推广服务中心
常熟市支塘镇蒋巷村
-
出处
《上海蔬菜》
2013年第4期70-71,共2页
-
文摘
大棚草莓问套作水果黄瓜高效栽培模式在常熟市支塘镇蒋巷村生态园试种成功,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作物间套巧搭配,是根据作物之间生态相生和生化相生的原理,推广间套作模式,可以发挥作物的互补和互利作用,充分利用光照资源,从而提高土地产出率。草莓间套作水果黄瓜即采用高矮互补、阴阳互利的原理,茬口间衔接好,操作方便,实用性强,经济效益高。现将该模式主要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
关键词
高效栽培模式
间套作模式
水果黄瓜
大棚草莓
经济效益
土地产出率
光照资源
生态园
-
分类号
S668.4
[农业科学—果树学]
S642.2
[农业科学—园艺学]
-
-
题名稻茬稻草覆盖栽培秋马铃薯技术模式与效益研究
被引量:1
- 14
-
-
作者
郭凤
陈松柏
罗小敏
-
机构
重庆市农业技术推广总站
-
出处
《南方农业》
2013年第S1期126-129,共4页
-
文摘
试验和调查结果表明:(1)‘渝马铃薯1号’、‘中薯3号’、‘南中552’、‘川芋4号’等品种为稻草覆盖秋马铃薯优选品种。(2)秋马铃薯的最佳覆盖物为稻草,稻草全覆盖最佳用量为1000~1300kg/667m2。(3)稻草全覆盖栽培秋马铃薯,采用密度9000~11000窝/667m2、尿素10~15kg/667m2、氯化钾15kg/667m2的栽培组合可获得较高产量。(4)稻茬稻草覆盖栽培秋马铃薯以净作产量最高,667m2平均产量可达1236.9kg;不同间套作模式马铃薯产量高低顺序为"马铃薯/油菜">"马铃薯/秋菜">"马铃薯/榨菜"。(5)稻茬秋马铃薯纯收益间套作高于净作,高低顺序为"马铃薯/榨菜">"马铃薯/秋菜">"马铃薯/油菜">马铃薯净作,表明稻茬秋马铃薯间套作栽培十分有利于农民增收。
-
关键词
稻茬
稻草覆盖
秋马铃薯
间套作模式
效益
-
分类号
S532
[农业科学—作物学]
-
-
题名收青蚕豆高效立体间套作模式初探
- 15
-
-
作者
陆树平
梁宇锋
-
机构
江苏省海门市货隆镇农技站
江苏省海门市农林局
-
出处
《上海农业科技》
2007年第6期114-115,共2页
-
文摘
蚕豆是我镇主要夏熟作物之一,常年种植面积在1.3万亩左右,约占全镇耕地面积的1/3,其中每年约有9000亩收青鲜食上市,或通过速冻加工企业保鲜后销往周边大中城市,是我镇农业结构调整中的一大支柱产业。在长期生产实践中,我镇农民以蚕豆为主,在秋播时配置了一些高效多元多熟立体间套作模式,提高了全年种植效益,既调优农业种植结构,增加农民收入,又进一步推动和完善了农业耕作制度。现介绍3种我镇收青蚕豆高效立体种植模式。
-
关键词
立体种植模式
间套作模式
青蚕豆
农业结构调整
农业种植结构
农业耕作制度
农民收入
夏熟作物
-
分类号
S344
[农业科学—作物栽培与耕作技术]
F321
[农业科学—农艺学]
-
-
题名辽东地区林果树与中药材间套作模式特点与技术
- 16
-
-
作者
邓福生
-
机构
辽宁省宽甸满族自治县虎山镇林业工作站
-
出处
《特种经济动植物》
2018年第9期47-48,共2页
-
文摘
近几年来,位于辽宁省东部地区的丹东市,果林产业得到了长足快速的发展,广大果农、林农发展林果的积极性空前高涨,栽植林果面积越来越多。但是,由于林果业的种植结构比较单一,加之生长周期较长,所以前期经济效益较低。如何科学系统地利用林果行间的土地优势,实施林果中药材的间套作立体开发,可以解决单一发展林果业的不足,实现用短促长、扬短避长、优势互补,立体发展的可持续产业效益。
-
关键词
间套作模式
中药材
辽东地区
技术
果树
立体开发
优势互补
林果业
-
分类号
S562
[农业科学—作物学]
-
-
题名魔芋丰产栽培技术
- 17
-
-
作者
高波
-
机构
云南省科委农村科技服务中心
-
出处
《农村实用技术》
1998年第1期14-17,共4页
-
-
关键词
丰产栽培技术
魔芋
根状茎
种植密度
施肥方法
间套作模式
玉米
种植地
农用链霉素
气候特征
-
分类号
S632.3
[农业科学—蔬菜学]
-
-
题名一种北方粮食、蔬菜、中药的间套作的种植模式
- 18
-
-
作者
白廷堂
宋竹风
毕建杰
-
机构
沂南县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沂水县沂城街道办事处农业综合中心
山东农业大学农学院
-
出处
《农家科技(理论版)》
2021年第6期5-6,共2页
-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课题"林果水旱灾害及其演变规律研究"(编号:2017YFC1502801)。
-
文摘
农业生产怎样实现既高产,又高效,一直是一个困扰农业科技工作者的问题。冬小麦、葱和桔梗是我国北方地区常年种植的作物,农作物时间套作种植模式是解决这个问题的途径之一,但是农作物、蔬菜、中药材的种植过程中,往往存在着连作障碍的困境,造成作物产量和胡质的下降。本文作者在冬小麦、葱和桔梗间套作方面进行了尝试,冬小麦收获后,再种植葱或桔梗,或者葱和桔梗的农田互换,可以很好地解决冬小麦生长发育过程中遇到的气象灾害,葱和桔梗田的微生物结构发生改变,实现三者的都健康生长发育,667 m2经济效益显著,为我国北方地区的农业增产、增收提供科学依据。
-
关键词
冬小麦
葱
桔梗
间套作模式
微生物
-
分类号
S51
[农业科学—作物学]
-
-
题名高效益粮蔬间套作模式
- 19
-
-
作者
张启迪
-
机构
阜阳地区柴湖良种繁殖场
-
出处
《农林科学实验》
1994年第10期32-33,共2页
-
文摘
一、以小麦为主的间套作模式1、麦田套种芫荽(菠菜) 种麦时,按70厘米的畦背,140厘米畦面整地,畦面种小麦,畦背在种完小麦后,浅耕施肥,浇水湿墒,撒播芫荽种子,用小铁耙覆土。出苗后及时疏苗浇水施肥,并搭小拱棚御寒,一般2月初可上市,亩产在800公斤以上。3月底再套种2行玉米.
-
关键词
小麦
玉米
套作
间套作模式
-
分类号
S344.3
[农业科学—作物栽培与耕作技术]
S512.1
[农业科学—农艺学]
-
-
题名姜堰市杨树林下间套作模式总结
被引量:1
- 20
-
-
作者
夏祥
丁奎
曹锦明
张胜
杨晓娟
俞蓉
翟秋红
-
机构
江苏省姜堰市林业局
-
出处
《现代园艺》
2012年第9期38-39,33,共3页
-
文摘
杨树是姜堰市的主要绿化树种,广泛用于用材林和绿色通道建设。由于杨树人工纯林面积大,林间害虫天敌种类少,森林生态系统自我调控能力差,杨树病虫害特别是食叶害虫发生尤为严重。
-
关键词
姜堰市
杨树
林下间套作模式
森林生态系统
-
分类号
S792.11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S759.7
[农业科学—林学]
S759.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