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选派书记:有效治理问题村的实践与机制 被引量:8
1
作者 冷波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97-102,163,共7页
当前中国农村存在一些问题村,给基层治理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基于治理问题村的现实需求,华北A县创造了"选派书记"制度,并且取得了不错的实践效果。在县委组织部的多方协调下,县乡共建了农村人才后备库,然后再向问题村选派合适... 当前中国农村存在一些问题村,给基层治理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基于治理问题村的现实需求,华北A县创造了"选派书记"制度,并且取得了不错的实践效果。在县委组织部的多方协调下,县乡共建了农村人才后备库,然后再向问题村选派合适的干部任职村书记,实现人才与村庄的精准对接。选派书记在实际的治理过程中,通过建构村庄权力的整合机制、治理资源的调动机制以及应对琐碎事务的扁平化治理机制,实现了对问题村的有效治理。"选派书记"制度是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重要举措,为基层治理能力建设提供了重要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派书记 问题 有效治理 党建引领 振兴
下载PDF
权威协商:农村秩序如何制度化建构?——以一个老牌“问题村”的治理为例 被引量:2
2
作者 陈晓运 张文杰 《中国公共政策评论》 CSSCI 2018年第1期162-177,共16页
农村秩序的制度化建构关系基层社会稳定,是中国基层治理现代化的重要议题。描述广州市下围村以基层协商化解派系斗争的实践过程,指出权威协商是制度化建构农村秩序的一种治理方式,体现为县乡干部在维稳方式选择上解放认知,并通过党政镶... 农村秩序的制度化建构关系基层社会稳定,是中国基层治理现代化的重要议题。描述广州市下围村以基层协商化解派系斗争的实践过程,指出权威协商是制度化建构农村秩序的一种治理方式,体现为县乡干部在维稳方式选择上解放认知,并通过党政镶嵌的规则自治、基于营销的政策创制推进基层协商制度化。这在理论上深化了权威协商和中国协商民主的相关研究,实践上提供了一个党的领导和村民自治在农村治理中有机统一的范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秩序 问题 民自治 协商民主 权威协商
原文传递
乡土信任的双视角考察——以“问题村”为对象的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满永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 2005年第1期59-62,共4页
文章以“问题村”为分析对象,从村干部与村民间的信任、乡土社会普通村民间的信任两个层面深入考察了乡土社会中的信任现状,并简要分析了乡土信任与村民自治间的关系。旨在探讨“问题村”秩序恢复的前景及乡土社会权威与秩序重建的可能性。
关键词 乡土信任 民自治 问题
下载PDF
群体越轨行为释因理路——基于“问题村”形成机制之实证调查 被引量:1
4
作者 佘杰新 《刑法论丛》 CSSCI 2017年第2期554-573,共20页
以广东省博社村、江西省团林村等"问题村"为实证分析对象,发现其形成路径为越轨肇始者的首次涉足→早期越轨追随者的零星出现→后期越轨追随者的大量涌入三个阶段。越轨肇始者的前期铺路为早期越轨追随者的越轨行为提供了便利。而特... 以广东省博社村、江西省团林村等"问题村"为实证分析对象,发现其形成路径为越轨肇始者的首次涉足→早期越轨追随者的零星出现→后期越轨追随者的大量涌入三个阶段。越轨肇始者的前期铺路为早期越轨追随者的越轨行为提供了便利。而特殊的宗族文化关系网,村干部和公务人员无法守住一方净土,亚文化挤压主流文化的"发言权",以及法不责众的群体心理,是村民犹如被"魔力"拉进越轨泥潭的多元因素。越轨原因静态解释进路忽视了"问题村"等群体越轨行为形成机制的渐进性、阶段性、交互性和复杂性,原因剖析缺乏全面性和具体性,防控措施缺乏预防性和针对性,职是之故,有必要构建越轨原因动态解释进路,通过对越轨过程划分阶段,寻找各阶段的个性和联系。越轨原因动态解释进路实际上是对唯物辩证思维的贯彻,因此,唯物辩证法可以为分析群体越轨行为提供思维指导:运用质量互变规律划分越轨现象的阶段;运用普遍联系观寻找前后阶段间的关系;运用矛盾特殊性原理分析各阶段的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群体越轨 问题 形成机制 动态解释进路 静态解释进路
原文传递
“问题村”中越轨者的刑事法规制
5
作者 佘杰新 《法治论坛》 CSSCI 2017年第2期206-216,共11页
在对“问题村”中越轨者的刑事法规制上应观照此类越轨行为的特殊性。在法律责任认定上,“问题村”中各越轨者的客观危害性和人身危险性各不相同,适法机关应该区分不同越轨者的法律责任形式,对不同越轨者采取不同的打击态度;而在刑事责... 在对“问题村”中越轨者的刑事法规制上应观照此类越轨行为的特殊性。在法律责任认定上,“问题村”中各越轨者的客观危害性和人身危险性各不相同,适法机关应该区分不同越轨者的法律责任形式,对不同越轨者采取不同的打击态度;而在刑事责任分配上,适法机关要特别注重考察行为人在共犯中的地位和行为人的主观恶性大小,合理分配涉罪人员的刑事责任;从而落实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树立刑法人文和惩恶的双重形象。在法律适用上,“问题村”的形成背后存在着特殊的社会背景、复杂的社会关系和异样的行动逻辑,司法机关可以借助具有灵活性、时效性、针对性的刑事软法来指导案件处理,实现社会效果和法律效果的统一。在司法审判上,矫治犯罪和防止再犯罪是规制“越轨者”的重要目标,司法机关要创设多种便利渠道,实现公众参与审判,同时注重审判过程的各个细节,以达到明刑弼教的良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问题 越轨者 刑事法规制 越轨预防
原文传递
乡村征地场域中的权力、权利与秩序──基于浙东南某“问题化”村集体上访事件的个案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陈鼎 《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 2008年第1期55-58,共4页
浙东南S村是当地出了名的上访村。多年来,由于政府公权力在征地过程中对村民私权利的漠视,导致失土农民上访不断,自治组织瘫痪,村庄治理困难。本文通过对S村农民集体上访事件的过程分析,旨在考察乡村征地场域中权力与权利失衡的现状,进... 浙东南S村是当地出了名的上访村。多年来,由于政府公权力在征地过程中对村民私权利的漠视,导致失土农民上访不断,自治组织瘫痪,村庄治理困难。本文通过对S村农民集体上访事件的过程分析,旨在考察乡村征地场域中权力与权利失衡的现状,进而探讨在乡村征地过程中达到权力与权利平衡的途径以及乡村秩序重建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权力 权利 秩序 征地场域 集体上访 问题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