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闭式体外循环下微创与经导管主动脉瓣膜置换术治疗主动脉瓣病变的疗效对比
1
作者 刘守印 吴晓 《现代医药卫生》 2024年第5期793-797,共5页
目的 对比分析闭式体外循环下微创主动脉瓣膜置换术(MIS-AVR)与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对主动脉瓣病变患者疗效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5月至2022年6在该院接受治疗的主动脉瓣病变患者108例,根据手术类型将其分为TAVR组(n=54,行TAV... 目的 对比分析闭式体外循环下微创主动脉瓣膜置换术(MIS-AVR)与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对主动脉瓣病变患者疗效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5月至2022年6在该院接受治疗的主动脉瓣病变患者108例,根据手术类型将其分为TAVR组(n=54,行TAVR治疗)和MIS-AVR组(n=54,行MIS-AVR治疗)。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围手术期指标、炎症因子水平、心功能指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MIS-AVR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8.15%(53/54),与TAVR组的96.30%(52/5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IS-AVR组患者伤口大小、手术时间、术中输血量、住院时间均显著高于TAVR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细胞间黏附分子1、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长正五聚蛋白3水平,左心室内径、肺动脉收缩压、室间隔厚度、二尖瓣环速度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MIS-AVR组低于TAVR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MIS-AVR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5.55%(3/54),与TAVR组的9.25%(5/5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IS-AVR与TAVR治疗主动脉瓣病变疗效均较好,TAVR操作简单,对围手术期患者创伤小,但MIS-AVR对患者炎症因子和心功能的改善较优,且并发症发生率略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闭式体外循环 微创主动脉瓣膜置换术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 主动脉瓣病变
下载PDF
小切口在成人心脏外科中的应用 被引量:6
2
作者 李进华 戴江 +2 位作者 韩博 郭鸿昌 来永强 《心肺血管病杂志》 2019年第4期395-398,共4页
目的:探讨小切口心脏外科手术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我科2017年7月至2018年 10月间,实施的小切口心脏手术的25例资料纳入本研究,平均年龄(42. 1±12. 5)岁,12例房间隔缺损修补术中有3例合并三尖瓣成形术,1例部分肺静脉畸形引流矫... 目的:探讨小切口心脏外科手术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我科2017年7月至2018年 10月间,实施的小切口心脏手术的25例资料纳入本研究,平均年龄(42. 1±12. 5)岁,12例房间隔缺损修补术中有3例合并三尖瓣成形术,1例部分肺静脉畸形引流矫正术,2例室间隔缺损修补术,2例二尖瓣置换术中有1例合并心房颤动行迷宫手术,2例二尖瓣成形术,2例心脏术后再次三尖瓣手术,4例左心房粘液瘤切除术,上述手术均于于右侧第四肋间小切口(4?5 cm)直视下完成,并与同期传统正中开胸心脏手术58例临床资料进行比较。结果:微创组体外循环时间及主动脉阻断时间均长于传统组[(113. 8±42. 6)vs.(84. 9± 19. 8) min,P<0. 05]和[(97. 2±34. 3)vs.(66. 7± 12. 5) min,P<0. 05 ];微创手术组术后胸腔引流量[(20.8±5.5)vs.(360.5±72.3)mL,P<0.01]、输悬红量[(零vs.(149.9±55.7)mL,P< 0. 01]及术后住院时间[((3. 8±2. 3)%(7. 9±3. 6)d,P<0.05]均少于传统组低于传统组;二次开胸、切口感染、脑血管意外发生率低于略低于传统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均无死亡病例。结论:直视微创手术保持了患者胸廓的完整性、美观且创伤小、术后输血量及住院时间明显减少,手术安全,效果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闭式体外循环 小切口心脏外科手术 传统开胸心脏手术 安全性
下载PDF
闭式体外循环下二次心脏手术的护理 被引量:4
3
作者 万珍 刘萍 《护士进修杂志》 2017年第9期822-824,共3页
目的总结闭式体外循环下行二次心脏手术的围术期护理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58例闭式体外循环下行二次心脏手术患者围术期的护理过程。结果 58例患者均采取正中开胸、闭式体外循环,1例术后第3天发生低心排综合症死亡,其余均康复出院。结... 目的总结闭式体外循环下行二次心脏手术的围术期护理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58例闭式体外循环下行二次心脏手术患者围术期的护理过程。结果 58例患者均采取正中开胸、闭式体外循环,1例术后第3天发生低心排综合症死亡,其余均康复出院。结论正确及时实施系统的、有预见性的优质护理,可舒缓患者心理压力,减轻疼痛,是保证二次心脏手术成功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闭式体外循环 二次心脏手术 围手术期 护理
下载PDF
闭式体外循环下直视微创手术与常规二尖瓣手术疗效的随机对照试验 被引量:4
4
作者 邱志兵 陈鑫 +6 位作者 杨婷 徐明 汪黎明 黄福华 蒋英硕 肖立琼 张杨波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2015年第1期4-8,共5页
目的对比分析微创二尖瓣手术与同期常规二尖瓣手术的早期疗效,评估微创手术治疗二尖瓣疾病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前瞻性分析南京市第一医院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选择性实施单纯二尖瓣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早期随访结果。共纳入120例患... 目的对比分析微创二尖瓣手术与同期常规二尖瓣手术的早期疗效,评估微创手术治疗二尖瓣疾病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前瞻性分析南京市第一医院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选择性实施单纯二尖瓣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早期随访结果。共纳入120例患者,其中男72例,女48例;年龄22~71(42.4±11.0)岁。采用随机表法将患者分为闭式体外循环下直视微创二尖瓣手术组(微创组,60例)和常规单纯二尖瓣手术组(常规组,60例)。微创组所有手术均经股动脉、股静脉、右颈内静脉插管建立闭式体外循环,取右前外侧第4肋间长5~6 cm的切口,用特制微创心脏外科手术器械完成二尖瓣修复或置换术。常规组手术经胸骨正中切口常规建立体外循环,完成二尖瓣修复或置换术。比较分析两组围术期临床资料、并发症和死亡率。结果全组无围术期及出院后近期死亡,微创组平均体外循环时间[(98.0±26.0)min vs.(63.0±21.0)min]和平均主动脉阻断时间[(68.0±9.0)min vs.(37.0±6.0)min]较常规组显著延长(P〈0.05);微创组术后平均机械通气时间[(6.0±3.9)h vs.(11.2±5.6)h]、住ICU时间[(18.5±3.0)h vs.(28.6±9.5)h]和术后平均住院时间[(8.0±2.0)d vs.(13.5±2.5)d]较常规组显著缩短(P〈0.05)。而微创组术后12 h平均胸腔引流量[(110.0±30.0)ml vs.(385.0±95.0)ml]、输血率[25.0%vs.58.3%]较常规组显著减少(P〈0.05)。术后随访1~24个月,随访率94.2%,两组早期并发症发生率和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右胸微创切口直视治疗二尖瓣疾病是安全、可行的。在达到与传统开胸手术相同效果的前提下,微创手术明显缩短患者术后住ICU时间和住院时间,减少血液制品使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 闭式体外循环 二尖瓣手术 小切口 随机对照试验
原文传递
闭式体外循环下微创主动脉瓣膜置换术治疗主动脉瓣病变疗效观察 被引量:2
5
作者 杨勇 魏东明 陈亚武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21年第10期970-976,共7页
目的探讨闭式体外循环下微创主动脉瓣膜置换术(AVR)治疗主动脉瓣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9年4月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18例主动脉瓣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9例。观察... 目的探讨闭式体外循环下微创主动脉瓣膜置换术(AVR)治疗主动脉瓣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9年4月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18例主动脉瓣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9例。观察组患者给予闭式体外循环下微创AVR,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胸骨正中切口AVR。记录并比较2组患者的体外循环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术后12 h引流量、术后辅助呼吸时间、重症监护室(ICU)住院时间及总住院时间;分别于术前及术后第3、7天检测2组患者血清心肌肌钙蛋白T(cTnT)、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氨基末端脑利钠肽前体(NT-proBNP)、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及晚期氧化蛋白产物(AOPP)水平。分别于术前及术后第7、30天采用GE Vivid 7心脏彩色超声诊断仪检测2组患者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DS)和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观察2组患者术后深部切口感染、低心排血量综合征、脑血管意外等并发症发生情况;2组患者术后随访1 a,观察患者生存状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体外循环时间和主动脉阻断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术后12 h引流量显著少于对照组,术后辅助呼吸时间、ICU住院时间和总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术前2组患者血清cTnT、NT-proBNP、H-FABP、CK-MB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后第3天血清cTnT、NT-proBNP、H-FABP、CK-MB水平显著高于术前(P<0.05),2组患者术后第7天血清cTnT、NT-proBNP、H-FABP、CK-MB水平显著低于术后第3天(P<0.05);术后第3、7天,观察组患者血清cTnT、NT-proBNP、H-FABP、CK-MB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前2组患者血清TNF-α、IL-1β、ICAM-1、SOD、MDA、AOP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瓣病变 主动脉瓣置换术 闭式体外循环 微创手术 心功能 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 肌钙蛋白T 超氧化物歧化酶 肿瘤坏死因子-Α
下载PDF
常规体外循环与闭式体外循环互换在心脏手术的应用 被引量:1
6
作者 段大为 李彤 +4 位作者 赵成秀 张文芳 胡晓旻 吴鹏 张强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CAS 2009年第6期472-474,共3页
目的介绍用体外膜式氧合(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ECMO)套包改装成常规体外循环管路与闭式体外循环相互转换管路在心脏手术中的应用方法和效果。方法2007年1月至2008年6月,我们采用Medtronic ECMO套包加装储血槽和动脉微... 目的介绍用体外膜式氧合(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ECMO)套包改装成常规体外循环管路与闭式体外循环相互转换管路在心脏手术中的应用方法和效果。方法2007年1月至2008年6月,我们采用Medtronic ECMO套包加装储血槽和动脉微栓过滤器改制成常规体外循环与闭式体外循环互换管路,通过股动脉-股静脉-上腔静脉插管或主动脉-右心耳插管,建立循环,对15例危重心脏病患者在心脏手术中进行体外循环支持及手术后的心功能支持。其中男10例,女5例;年龄65~82岁(74.0±9.3岁),体重63~89kg(69.0±11.4kg)。病种为陈旧性心肌梗死11例,急性心肌梗死1例,陈旧性心肌梗死合并二尖瓣狭窄和关闭不全1例,二次开胸行双瓣膜置换术2例。结果15例患者闭式循环时间为31~112min(77.3±21.5min),常规体外循环时间51~84min(69.7±9.8min);术后呼吸机辅助时间4~14h(8.3±2.9h);24h胸腔引流量110~360ml(227.3±80.4ml);均康复出院,心功能Ⅰ~Ⅱ级。随访13例,随访时间4~12个月,心功能均恢复良好,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应用该方法可为心脏手术患者开胸前、手术中及手术后提供有效的心肺支持,节约耗材成本;其肝素涂层可以减轻炎性反应,有利于患者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循环 闭式体外循环 体外膜式氧合 心脏手术
下载PDF
闭式体外循环下直视微创手术与常规二尖瓣手术疗效的临床对比 被引量:1
7
作者 魏冬 《中国社区医师》 2018年第7期65-66,共2页
目的:探讨闭式体外循环下直视微创手术与常规二尖瓣手术的疗效。方法:收治行二尖瓣手术患者8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采取常规二尖瓣手术治疗,观察组采取闭式体外循环下直视微创手术治疗。结果:观察组主动脉阻断时间... 目的:探讨闭式体外循环下直视微创手术与常规二尖瓣手术的疗效。方法:收治行二尖瓣手术患者8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采取常规二尖瓣手术治疗,观察组采取闭式体外循环下直视微创手术治疗。结果:观察组主动脉阻断时间长于对照组,CPB时间、术后辅助呼吸时间及ICU居住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12 h胸腔引流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相较于常规二尖瓣手术,闭式体外循环下直视微创手术临床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闭式体外循环 直视微创手术 常规二尖瓣手术
下载PDF
心脏外科微创技术的现状 被引量:1
8
作者 张永恒 向小勇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4年第3期263-264,共2页
关键词 心脏外科 微创技术 小切口 闭式体外循环 机器人
下载PDF
常规体外循环与闭式体外循环相互转换在心脏手术中的管理
9
作者 段大为 李彤 +4 位作者 赵成秀 张文芳 胡晓旻 吴鹏 张强 《中国体外循环杂志》 2009年第4期226-228,共3页
目的介绍用Medtronic ECMO套包改装成常规体外循环(CPB)管路与闭式体外循环(ECC)管路相互转换的管理方法及注意事项。方法15例重症心脏病患者,年龄6582(74±9.3)岁;采用Medtronic ECMO套包改装的常规CPB与闭式ECC管路。其中3... 目的介绍用Medtronic ECMO套包改装成常规体外循环(CPB)管路与闭式体外循环(ECC)管路相互转换的管理方法及注意事项。方法15例重症心脏病患者,年龄6582(74±9.3)岁;采用Medtronic ECMO套包改装的常规CPB与闭式ECC管路。其中3例患者开胸前和心内操作完成后采用了闭式ECC;12例患者在心内操作完成后采用闭式ECC。结果15例患者采用闭式ECC时间31112(84±24.1)min,常规CPB时间5184(67±10.1)min。手术后呼吸机辅助时间414(8±2.9)h;24 h胸腔引流量110360(252±62.9)ml。15例患者没有出现血栓栓塞和气体栓塞并均顺利康复出院。结论应用Medtronic ECMO套包改装的常规CPB与闭式ECC相互转换管路临床应用方便、安全、有效,但要注意防止在旁路接头处形成血栓,防止转换过程中管道内进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循环 闭式体外循环 心脏手术 管理
下载PDF
胎羊密闭式体外循环 被引量:1
10
作者 周成斌 庄建 +2 位作者 章晓华 张镜芳 龙村 《中国体外循环杂志》 2003年第4期223-225,233,共4页
目的探讨胎羊密闭式体外循环(CPB)的可行性。方法5头胎羊正中开胸,经主肺动脉插10F动脉管,右心房插12Fr~14Fr静脉管。离心泵连接动、静脉插管,形成密闭体外环路。CPB包括离心泵和膜式氧合器,静态预充量约100ml。转流开始后,阻断脐带血... 目的探讨胎羊密闭式体外循环(CPB)的可行性。方法5头胎羊正中开胸,经主肺动脉插10F动脉管,右心房插12Fr~14Fr静脉管。离心泵连接动、静脉插管,形成密闭体外环路。CPB包括离心泵和膜式氧合器,静态预充量约100ml。转流开始后,阻断脐带血流。常温转流30min,灌注流量(189±29)mL/(kg·min)。恢复脐带血流,逐渐停机。监测胎羊血压、心率、血气等数据。结果胎羊体重(1.90±0.42)kg。转流中胎羊血压、心率稳定,血气结果在生理范围内。转流后1h,pH值下降,二氧化碳分压增高,与转流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胎羊密闭式CPB方式减少CPB预充量,满足胎羊机体灌注。但是CPB对胎盘长期功能不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羊 闭式体外循环 胎儿外科 血流动力学 血气分析
下载PDF
离心泵驱动闭式体外循环系统的工作效率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闫姝洁 李勇男 +5 位作者 刘刚 滕媛 刘铭月 李景文 吉冰洋 楼松 《中国体外循环杂志》 2017年第4期236-240,共5页
目的建立离体离心泵驱动闭式体外循环系统实验研究模型,研究离心泵工作效率影响因素。比较ROTAFLOW(MAQUET)和Revolution 5(SORIN)离心泵的工作效率。方法建立离体离心泵驱动闭式体外循环系统实验研究模型,以生理盐水作为研究介质,于模... 目的建立离体离心泵驱动闭式体外循环系统实验研究模型,研究离心泵工作效率影响因素。比较ROTAFLOW(MAQUET)和Revolution 5(SORIN)离心泵的工作效率。方法建立离体离心泵驱动闭式体外循环系统实验研究模型,以生理盐水作为研究介质,于模拟不同静脉回流及泵后阻力条件下,分别采用ROTAFLOW和Revolution 5离心泵进行转流,记录离心泵转速、流量、工作效率(即流量转速比值)、泵前压力、泵后压力,并绘制上述变量相关曲线。结果离心泵流量与转速呈线性正相关,工作效率与转速正相关。ROTAFLOW工作效率低于Revolution 5。固定转速时,离心泵流量及工作效率与泵后压力呈负相关,与泵前负压值呈负相关。结论离心泵工作效率受离心泵结构、转速、离心泵前压力及泵后压力的影响。离体条件下,Revolution 5离心泵工作效率高于ROTAFLOW。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闭式体外循环系统 体外膜肺氧合 离心泵 离体研究
下载PDF
老年人微创心脏外科的应用现状
12
作者 王春生 《实用老年医学》 CAS 2003年第5期230-231,共2页
关键词 老年人 微创心脏外科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心脏瓣膜外科 闭式体外循环手术 机器人辅助手术
下载PDF
全密闭式管路在心肺转流中应用10例分析
13
作者 黄伟明 荣健 朱艳玲 《中国体外循环杂志》 2007年第3期166-168,共3页
目的探讨全密闭式管路在心脏手术心肺转流(cardiopulmonary bypass,CPB)中应用的效果。方法将常规CPB管路改为全密闭式管路,10例心脏手术在CPB中使用滚压式血泵,采用密闭式管路的管理方法,观察该方法在操作中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对手术... 目的探讨全密闭式管路在心脏手术心肺转流(cardiopulmonary bypass,CPB)中应用的效果。方法将常规CPB管路改为全密闭式管路,10例心脏手术在CPB中使用滚压式血泵,采用密闭式管路的管理方法,观察该方法在操作中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对手术配合的影响,以及能否简化机器的管理,增加安全性。结果全密闭式管路预充量少,血液稀释少,操作简单、安全,容易管理。与常规CPB方法相比较,本组病例在转流开始后血流动力学均较为稳定,表现为血压波动少,容易维持出入血平衡;转流中不同手术对该方法的影响较大,术中出血较少的4例冠状动脉搭桥术(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CABG),较易维持转流中的平稳,出入平衡,血压稳定,可简化机器的管理,无需一刻不停地注视氧合器血平面;而其他术中出血多,心内外回收血较多的二尖瓣瓣膜置换术(MVR)和主动脉瓣瓣膜置换术(AVR),则转流期间需经常补充体内失血量,增加机器管理的难度。结论全密闭式管路的管理方法可用于心脏手术的CPB,但较适应于出血少的CABG,对术中出血多,心内外回收血较多的手术仍以常规CPB管理方法为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闭式体外循环 心肺转流 滚压式血泵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