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2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陇东地区长9沉积特征及湖岸线确定依据 被引量:7
1
作者 余威 罗安湘 +3 位作者 王峰 邓秀芹 刘哲 刘鑫 《断块油气田》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766-770,共5页
湖岸线位置的确定对于寻找优质储层非常重要。以鄂尔多斯盆地陇东地区延长组长9油层为例,在沉积环境标志分析的基础上,从地层厚度、砂体发育特征、砂地比、岩性及沉积构造、古生物特征、剖面结构、地球化学指标等多方面入手,明确了长9... 湖岸线位置的确定对于寻找优质储层非常重要。以鄂尔多斯盆地陇东地区延长组长9油层为例,在沉积环境标志分析的基础上,从地层厚度、砂体发育特征、砂地比、岩性及沉积构造、古生物特征、剖面结构、地球化学指标等多方面入手,明确了长9沉积时期的湖岸线位置。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湖岸线对储集砂体发育的控制作用,以期为长9油层组进一步勘探开发提供有益的指导和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特征 湖岸线 9油层 陇东地区 鄂尔多斯盆地
下载PDF
吴起油田楼坊坪油区深层含油层系开发井网密度研究
2
作者 赵阳 高胜利 +6 位作者 张小奇 马涛 双立娜 赵小春 齐博 冯全宏 张文奕 《非常规油气》 2024年第4期115-120,共6页
为了合理高效地开发未动用的长8和长9油层,需要确定1套合理的井网系统,以便积累经验,指导吴起油田其他深层含油区域进行高效合理开发。根据不同流度下井网密度与采收率的相关性,研究区长8和长9油层的井网密度为6.8口井/km^(2);实际上,... 为了合理高效地开发未动用的长8和长9油层,需要确定1套合理的井网系统,以便积累经验,指导吴起油田其他深层含油区域进行高效合理开发。根据不同流度下井网密度与采收率的相关性,研究区长8和长9油层的井网密度为6.8口井/km^(2);实际上,延长油田西部三叠系已开发油田的井网密度为9.2~18.0口井/km^(2)。考虑到新老井网的衔接,确定长8和长9油层开发井网密度宜在10~15口井/km^(2),以300 m井距部署井网密度较为适合;在分析研究区最大主应力与裂缝走向的基础上,尽可能在原有300 m×300 m正方形井网的基础上进行井网布置,以继承原有井网;采用300×300正方形反九点布井,采用反九点法注水。以上成果对整个吴起油田深层油藏开发具有一定的指导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井网密度 9油层 楼坊坪油区 吴起油田
下载PDF
吴起油田楼坊坪油区深层含油层系开发井网密度研究
3
作者 赵阳 张小奇 +6 位作者 马涛 双立娜 赵小春 齐博 马全宏 张文奕 高胜利 《地球科学前沿(汉斯)》 2023年第9期1087-1094,共8页
为了合理、高效地开发未动用的长8、长9油层,需要确定一套合理的井网系统,以便积累经验,指导吴起油田其他深层含油区域进行高效、合理开发;将研究区长8、长9油藏水驱采收率20%以及相关参数,依据不同流度下井网密度与采收率的关系,得出... 为了合理、高效地开发未动用的长8、长9油层,需要确定一套合理的井网系统,以便积累经验,指导吴起油田其他深层含油区域进行高效、合理开发;将研究区长8、长9油藏水驱采收率20%以及相关参数,依据不同流度下井网密度与采收率的关系,得出研究区井网密度分别为6.8口/km2;结合延长油田西部三叠系已开发油田的实际井网密度9.2~18口/km2,综合考虑新、老井网衔接,确定出长8、长9油藏开发井网密度宜在10~15口/km2、300 m井距部署的井网密度基本适合;在对研究区最大主应力与裂缝方位分析的基础上,井网方案部署在原部署的300 m~300 m近正方形井网的基础上尽量继承原井网形式,采用300 × 300正方形反九点布井,注水采用反九点法投注;该项研究结果对把本区乃至整个吴起油田深层油藏开发具有一定的指导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井网密度 9油层 楼坊坪油区 吴起油田
下载PDF
子长油田坪庄区长9油层勘探实践与认识
4
作者 徐瑞 史飞 《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CAS 2022年第2期7-10,共4页
子长油田坪庄区位于鄂尔多斯盆地东部,目前已完钻下组合探井5口,长9油层均有油气显示,但常规压裂试油效果差。通过区域地质研究、储层认识,分析认为该区长9属于典型的特低孔、特低渗储层,引用体积压裂储层改造技术,取得了良好的试油效果... 子长油田坪庄区位于鄂尔多斯盆地东部,目前已完钻下组合探井5口,长9油层均有油气显示,但常规压裂试油效果差。通过区域地质研究、储层认识,分析认为该区长9属于典型的特低孔、特低渗储层,引用体积压裂储层改造技术,取得了良好的试油效果,为下一步勘探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坪庄区 9油层 储层认识 体积压裂 勘探方向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延长组长9油藏分布规律
5
作者 杨亚娟 张才利 +1 位作者 张艳 张雷 《低渗透油气田》 2014年第1期8-13,5,共7页
从沉积、储层入手,分析了长9油藏成藏基本地质特征,归纳总结了油藏主控因素,认为盆地长9层主要发育三角洲相沉积,局部发育半深湖相沉积;储层物性总体较好,平面分区性明显,姬塬地区最好,洛川地区较差;油藏类型以岩性油藏为主,... 从沉积、储层入手,分析了长9油藏成藏基本地质特征,归纳总结了油藏主控因素,认为盆地长9层主要发育三角洲相沉积,局部发育半深湖相沉积;储层物性总体较好,平面分区性明显,姬塬地区最好,洛川地区较差;油藏类型以岩性油藏为主,发育上生下储和自生自储两种成藏组合,东部志丹地区油源以长9为主,属自生自储组合,其余地区油源来自长7烃源岩,属上生下储组合;油藏主要赋存于长9,上部砂体中,油水分布关系以油水共存型为主;油藏分布受控于烃源岩、沉积成岩相带、物性等条件。综合研究认为,长9油藏是下一步勘探的理想层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9油层 成藏特征 油水关系 分布规律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下组合油气来源及成藏模式 被引量:81
6
作者 李相博 刘显阳 +5 位作者 周世新 刘化清 陈启林 王菁 廖建波 黄军平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72-180,共9页
通过生物标志化合物对比、流体包裹体分析及盆地模拟研究,对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长9与长10油层组的油源、成藏期次及成藏模式进行了探讨。陇东与姬塬地区长9油层组的原油分为2种类型,第Ⅰ类来源于长7烃源岩,第Ⅱ类来源于长9烃源岩;陕北... 通过生物标志化合物对比、流体包裹体分析及盆地模拟研究,对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长9与长10油层组的油源、成藏期次及成藏模式进行了探讨。陇东与姬塬地区长9油层组的原油分为2种类型,第Ⅰ类来源于长7烃源岩,第Ⅱ类来源于长9烃源岩;陕北地区长10油层组的原油主要来源于长9烃源岩。陇东与姬塬地区长9油藏均发生过2期油气充注,但前者在第1期(中侏罗统直罗组沉积期)就达到了油气充注的高峰期,而后者在第2期(下白垩统志丹组沉积期)才达到油气充注高峰期;陕北长10油层组也存在2期成藏,但2期油气呈连续充注,大致从中侏罗统直罗组沉积早期一直持续到下白垩统志丹组沉积中后期。长9与长10油藏有"上生下储"、"侧生旁储"及"自生自储"3种成藏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源对比 成藏主控因素 成藏模式 9油层 10油层 鄂尔多斯盆地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长_9油层组勘探潜力分析 被引量:63
7
作者 周进高 姚根顺 +4 位作者 邓红婴 辛勇光 胡恒 郑兴平 宫清顺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89-293,共5页
近年来,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石油勘探在战略接替层系长。获得了新发现,为此综合分析长。烃源岩条件、储集条件及成藏组合,探讨其勘探潜力。长。顶、底发育了2套优质烃源岩,有机质丰度较高(总有机碳含量平均值为4.36%),成熟度适... 近年来,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石油勘探在战略接替层系长。获得了新发现,为此综合分析长。烃源岩条件、储集条件及成藏组合,探讨其勘探潜力。长。顶、底发育了2套优质烃源岩,有机质丰度较高(总有机碳含量平均值为4.36%),成熟度适中(Ro值为0.66%~1.01%),正处于生油高峰阶段,总资源量约4.02×10^8,有较强的供烃能力;储集条件较好,存在以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和河口坝砂体为主的成片砂带,储集空间主要为残余原生孔隙,储集性能较好。长。发育了自生自储式、下生上储式和上生下储式3种成藏组合类型,其中,自生自储式成藏组合以长。暗色泥岩或油页岩为烃源岩,以长。自身的砂岩为储集层,勘探潜力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9油层 烃源岩条件 储集条件 成藏组合 勘探潜力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长9油层组石油运聚规律研究 被引量:57
8
作者 段毅 于文修 +4 位作者 刘显阳 郭正权 吴保祥 孙涛 王传远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855-860,共6页
鄂尔多斯盆地长9油层组是一个新发现的含油层。迄今为止,有关长9油层组石油运聚成藏机理尚不清楚,特别是对石油运聚规律缺乏认识。该问题的解决会进一步完善鄂尔多斯盆地中生界延长组石油成藏理论;同时,对长9油层组石油勘探开发具有重... 鄂尔多斯盆地长9油层组是一个新发现的含油层。迄今为止,有关长9油层组石油运聚成藏机理尚不清楚,特别是对石油运聚规律缺乏认识。该问题的解决会进一步完善鄂尔多斯盆地中生界延长组石油成藏理论;同时,对长9油层组石油勘探开发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我们对长9油层组石油来源、油气输导体系、油气运移路径和油气运移动力等油气运聚条件特征及其不同地区差异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长9油层组原油主要来自长7烃源岩,只有在志丹局部地区来自长7和长9烃源岩;长9油层组石油的纵向运移路径是由上向下运移;孔隙型输导体和断层、构造裂隙输导体是长9油层组石油运移的主要输导体;盆地长7油层组普遍存在高过剩压力带,长7与长9油层组之间存在较大的流体压力差,因此长7油层组生成的油气在高过剩压力驱动下可以向下运移,进入储层物性相对好的长9砂体聚集成藏。同时,建立了3种长9油层组油气运聚模式,讨论了长9油层组油气运聚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9油层 运聚条件 运聚机理
下载PDF
姬塬地区长9油层组油气运移规律及模式探讨 被引量:38
9
作者 刘显阳 邓秀芹 +2 位作者 赵彦德 张雪峰 韩天佑 《岩性油气藏》 CSCD 2011年第5期9-15,共7页
鄂尔多斯盆地姬塬地区长9油层组展示了较好的勘探前景,但对其成藏机制方面的研究却相对薄弱,成为制约勘探的难题。该文应用油藏地球化学、成藏地质学和沉积学等研究手段和方法,探讨了油气来源、运移、运移动力、运聚方式等问题。结果表... 鄂尔多斯盆地姬塬地区长9油层组展示了较好的勘探前景,但对其成藏机制方面的研究却相对薄弱,成为制约勘探的难题。该文应用油藏地球化学、成藏地质学和沉积学等研究手段和方法,探讨了油气来源、运移、运移动力、运聚方式等问题。结果表明:姬塬地区长9油层组原油来源于上部长7油层组的优质烃源岩;长7烃源岩生烃增压产生的异常高压、长7与长9油层组过剩压力差是长7烃类向长9储层运移的主要动力;纵向叠置、横向上连片的砂体和区域性构造活动形成的裂缝为沟通长7优质烃源岩和长9油层组储层的优势运移通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聚成藏 9油层 姬塬地区 鄂尔多斯盆地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长9油层组成藏地质条件 被引量:34
10
作者 时保宏 姚泾利 +3 位作者 张艳 张雷 杨亚娟 李慧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94-300,共7页
通过对鄂尔多斯盆地长9油层组成藏地质条件的分析,认为长9油藏的油源主要来自于上覆长7油层组和其本身两套烃源岩,但志丹地区长9油藏原油来源于长9烃源岩,无长7烃源岩的混入。长9油层组含油段主要集中在长91亚段,储集体主要发育于辫状... 通过对鄂尔多斯盆地长9油层组成藏地质条件的分析,认为长9油藏的油源主要来自于上覆长7油层组和其本身两套烃源岩,但志丹地区长9油藏原油来源于长9烃源岩,无长7烃源岩的混入。长9油层组含油段主要集中在长91亚段,储集体主要发育于辫状河三角洲平原相分流河道砂体及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砂体,部分为半深湖亚相浊积岩砂体。长9储层的岩石类型主要为岩屑长石砂岩,以粒间孔为主,孔隙度、渗透率总体较低。平面上储层物性分布差异性较大,姬塬地区砂岩粒度粗,粒间孔发育,物性最好;而发育碳酸盐胶结物的洛川地区孔隙不发育,物性最差。根据源-储关系,长9油层组主要发育上生下储、自生自储两种成藏组合类型。据综合分析,姬塬地区成藏条件较好,为下一步勘探的最有利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藏条件 9油层 鄂尔多斯盆地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长9油层组流体包裹体特征与油气成藏期次分析 被引量:34
11
作者 王传远 段毅 +1 位作者 杜建国 贺世杰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7-50,58,共5页
采用显微荧光技术以及流体包裹体显微测温技术,结合鄂尔多斯盆地长9段储层油气埋藏史及地热史演化过程模拟,确定了该区油气运移的主要期次。系统分析表明,鄂尔多斯盆地长9油层组油气主要经历了一期油气充注,只有峰2井存在较弱的二期油... 采用显微荧光技术以及流体包裹体显微测温技术,结合鄂尔多斯盆地长9段储层油气埋藏史及地热史演化过程模拟,确定了该区油气运移的主要期次。系统分析表明,鄂尔多斯盆地长9油层组油气主要经历了一期油气充注,只有峰2井存在较弱的二期油气充注;该油层组构造热事件主要发生在中生代晚期的早、中白垩世(130-100 M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体包裹体 9油层 埋藏史 油气充注期 鄂尔多斯盆地
下载PDF
吴起、定边地区上三叠统延长组长7—长9储层特征研究 被引量:27
12
作者 于波 《岩性油气藏》 CSCD 2011年第5期16-20,共5页
为研究鄂尔多斯盆地吴起、定边地区延长组长7—长9油层组的储层特征,利用薄片、粒度、压汞、物性等资料,对储层的岩石学、孔隙结构、物性等特征进行了分析,并分析了沉积作用、成岩作用对储层物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吴起、定边地区上... 为研究鄂尔多斯盆地吴起、定边地区延长组长7—长9油层组的储层特征,利用薄片、粒度、压汞、物性等资料,对储层的岩石学、孔隙结构、物性等特征进行了分析,并分析了沉积作用、成岩作用对储层物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吴起、定边地区上三叠统延长组长7—长9油层组的储层主要发育岩屑长石砂岩;孔隙以溶蚀粒间孔为主,孔隙度主要为8%~12%,渗透率主要为0.1~1mD。压实作用使储集层的原始孔隙空间损失;胶结作用不仅破坏了部分原生孔隙,而且使部分次生溶孔也遭到了破坏;溶解作用使储层物性得到了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层特征 7—9油层 吴起、定边地区 鄂尔多斯盆地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安塞地区长9致密油成藏机理与主控因素 被引量:22
13
作者 白玉彬 赵子龙 +2 位作者 赵靖舟 刘鹏 李树垚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3127-3136,共10页
基于鄂尔多斯盆地安塞地区三叠系延长组长9致密油为近年来新发现的含油层位,认为其不具备形成大面积分布的准连续型致密砂岩油藏的形成条件,为此,以陕北斜坡中东部安塞地区长9油藏为例,探讨这种非准连续型致密砂岩油藏的形成机理与主控... 基于鄂尔多斯盆地安塞地区三叠系延长组长9致密油为近年来新发现的含油层位,认为其不具备形成大面积分布的准连续型致密砂岩油藏的形成条件,为此,以陕北斜坡中东部安塞地区长9油藏为例,探讨这种非准连续型致密砂岩油藏的形成机理与主控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安塞地区长9油藏烃源岩质量较好、大面积分布但厚度较小,储层广泛分布,与烃源岩互层接触但非常致密,综合认为其成藏条件为较好—中等;早白垩世(120-100 Ma)时,长9暗色泥岩达到成熟阶段,油气生成并充注到长9致密砂岩储层中,近源运移并形成非常规油气聚集;长9油藏分布主要受控于烃源岩、储层和鼻状隆起背景控制,其中有效烃源岩分布范围控制油藏分布范围,储层展布及非均质性控制油气富集地区及含油层段,鼻状隆起背景对油气的富集高产具有重要的控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安塞地区 9油层 致密油 成藏机理 主控因素
下载PDF
陇东地区长9油层组砂岩储层成岩作用精细研究 被引量:22
14
作者 郑荣才 王海红 +2 位作者 侯长冰 王昌勇 吴艳艳 《岩性油气藏》 CSCD 2014年第1期1-9,131,共9页
长9油层组是鄂尔多斯盆地陇东地区最具石油勘探潜力的地层单元之一,而有关该地层单元的储层特征研究非常薄弱,成为制约该区长9油层组高效勘探开发的难点。在薄片鉴定、扫描电镜、镜质体反射率和物性分析的基础上,对陇东地区长9油层组砂... 长9油层组是鄂尔多斯盆地陇东地区最具石油勘探潜力的地层单元之一,而有关该地层单元的储层特征研究非常薄弱,成为制约该区长9油层组高效勘探开发的难点。在薄片鉴定、扫描电镜、镜质体反射率和物性分析的基础上,对陇东地区长9油层组砂岩储层特征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表明:有利储层发育的岩性主要为水下分流河道微相的中—细粒岩屑长石砂岩和长石砂岩,是储层发育的物质基础;机械压实和方解石、石英及伊/蒙混层、伊利石、高岭石和浊沸石等次生矿物的胶结作用对孔喉具有不同程度的封堵,是储层孔隙缩减、渗透率降低的主要原因;早期次生绿泥石环边和伊/蒙混层环边胶结物虽然占据了部分孔隙和降低了储层的孔隙度与渗透率,但同时也增强了砂岩的抗压实能力和抑制了次生石英沉淀,是部分原生粒间孔隙得以保存和有利储层发育的重要条件;深部有机酸热液对不稳定组分的溶蚀作用有利于各类次生孔隙的发育,对改善储层的孔渗性贡献最大,是形成优质储层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岩储层 成岩作用 9油层 上三叠统延 陇东地区 鄂尔多斯盆地
下载PDF
基于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的泥岩沉积环境及物源分析——以鄂尔多斯盆地陇东地区长9油层组泥岩为例 被引量:21
15
作者 王欣欣 郑荣才 +2 位作者 闫国强 王昌勇 陈浩如 《天然气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387-1394,共8页
通过对鄂尔多斯盆地陇东地区长9油层组19件泥岩样品的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地区样品稀土元素总量(∑REE)较高,LREE/HREE值、(La/Yb)N值及REE配分模式均显示富集轻稀土元素,重稀土相对亏损,表现为明显"右倾"... 通过对鄂尔多斯盆地陇东地区长9油层组19件泥岩样品的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地区样品稀土元素总量(∑REE)较高,LREE/HREE值、(La/Yb)N值及REE配分模式均显示富集轻稀土元素,重稀土相对亏损,表现为明显"右倾"。分布曲线在轻稀土段斜率较大,而在重稀土段则呈平缓,Eu处出现一个较明显"V"形,存在Eu负异常,Ce处全部为基本正常或轻微负异常。样品Ceanom值总体反映了泥岩沉积时水体为缺氧的还原环境。(La/Yb)N值反映西南部沉积物的沉积速率较北东部和北西部高。结果还显示泥岩母岩物质源自上地壳,北东地区主要物质来源为太古代花岗岩与元古代变质杂岩体,北西地区物源区母岩为鄂尔多斯盆地东北缘—北缘的太古代花岗岩与元古代变质杂岩体组合,西南地区物源区为陇西古陆及南部的祁连—秦岭古陆的沉积岩母岩区。在La/Yb-∑REEE图解中所有样品点均更倾向于沉积岩区,很好地指示了长9油层组接受西南部主物源区沉积岩母岩的沉积物质较多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9油层 稀土元素地球化学 物源分析 沉积环境
原文传递
陇东地区长9油层组浅水三角洲沉积特征及成藏条件研究 被引量:19
16
作者 王昌勇 郑荣才 +3 位作者 田永强 梁晓伟 李庭艳 辛红刚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1-15,6,共5页
根据岩心中沉积构造的特征及其分布规律,认为鄂尔多斯盆地陇东地区长9油层组为典型的浅水三角洲沉积,其湖平面频繁的升降导致湖岸线在研究区内大幅度的往复摆动。由于湖泊水体较浅,湖平面的变化引起湖域间歇性的频繁暴露和淹没,有利于... 根据岩心中沉积构造的特征及其分布规律,认为鄂尔多斯盆地陇东地区长9油层组为典型的浅水三角洲沉积,其湖平面频繁的升降导致湖岸线在研究区内大幅度的往复摆动。由于湖泊水体较浅,湖平面的变化引起湖域间歇性的频繁暴露和淹没,有利于陆生植物的繁衍而不利于优质烃源岩的发育,其油源主要来自邻近长7、长8油层组烃源岩。湖平面上升期砂体叠置呈连片的板状,主要发育岩性-构造复合型油藏;湖平面下降期砂体多呈孤立的长条状,有利于岩性油藏的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陇东地区 9油层 浅水三角洲 岩性油藏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陇东地区长9油层组古盐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17
17
作者 王昌勇 郑荣才 +4 位作者 刘哲 梁晓伟 李廷艳 张建伍 李雅楠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59-165,共7页
利用黏土矿物X衍射分析和微量元素分析结果,采用Couch公式和Adams公式对鄂尔多斯盆地陇东地区长9油层组沉积期湖盆古盐度进行恢复,确定由于受到成岩作用影响,由Couch公式计算出的古盐度值比实际值低,而由Adams公式计算结果反映的水体古... 利用黏土矿物X衍射分析和微量元素分析结果,采用Couch公式和Adams公式对鄂尔多斯盆地陇东地区长9油层组沉积期湖盆古盐度进行恢复,确定由于受到成岩作用影响,由Couch公式计算出的古盐度值比实际值低,而由Adams公式计算结果反映的水体古盐度性质更可靠。研究表明:①鄂尔多斯盆地长9油层组沉积期湖盆水体具微咸水—半咸水性质,盐度从北东、北西及西南3个方向往湖盆中央呈逐渐升高,晚期的盐度低于早期盐度,反映湖平面上升的湖进过程。盐度高值区为相对闭塞的湖湾和湖盆中心的半深湖区。平面上,古盐度向河流入注湖盆的河口方向降低。由古盐度变化为古地理恢复提供了依据;②湖泊水体盐度与储层关系密切,较高盐度的水体有利于早成岩阶段绿泥石环边胶结和浊沸石的形成,前者有利于原生粒间孔隙的保存,后者更容易被溶蚀而形成丰富的次生溶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陇东地区 9油层 古盐度 绿泥石环边胶结物 浊沸石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中西部长9储层差异化成岩与烃类充注过程研究 被引量:16
18
作者 胡才志 罗晓容 +3 位作者 张立宽 邱桂强 雷裕红 程明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141-1157,共17页
储层非均质性极大地影响储层内流体的流动和分布,在油气运移成藏和提高采收率研究中广受关注。储层内发生的差异化成岩作用是层内非均质性的重要成因,与烃类充注事件的相互关系也是致密砂岩油气成藏机理研究的核心内容。本文以鄂尔多斯... 储层非均质性极大地影响储层内流体的流动和分布,在油气运移成藏和提高采收率研究中广受关注。储层内发生的差异化成岩作用是层内非均质性的重要成因,与烃类充注事件的相互关系也是致密砂岩油气成藏机理研究的核心内容。本文以鄂尔多斯盆地中西部上三叠统延长组长9储层为例,研究储层内砂岩所表现出的差异化成岩作用及其影响下的流体活动过程。系统的显微观察发现,长9储层主要由机械压实致密型砂岩、钙质胶结致密型砂岩、含水砂岩和含油砂岩等四类岩石组成。利用显微岩相学、紫外荧光光谱、包裹体均一温度测试、盆地模拟等技术综合分析表明,机械压实致密型砂岩在早成岩期即在压实作用影响下强烈塑性变形致密化;钙质胶结致密型砂岩在早成岩期就发生强烈的碳酸盐胶结作用而致密化。这两类砂岩在成岩中后期基本不能为流体活动提供孔隙空间。含水砂岩和含油砂岩均经历了复杂的差异化成岩过程,含油砂岩内可以辨识出至少三期沥青,含水砂岩则未见沥青残留。以含油砂岩中沥青质所对应的烃类充注为标志,重建了长9储层的成岩序列,划分出三期流体流动过程,烃类充注与成岩作用交替进行。含水砂岩大致可划分出相似的成岩过程,但未发生烃类充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差异化成岩作用 烃类充注 致密砂岩 9油层 鄂尔多斯盆地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长9砂体的垂向结构及主控因素分析 被引量:16
19
作者 赵云翔 陈景山 +4 位作者 王建峰 丁熊 姚泾利 李士祥 李宁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77-88,共12页
近年来随着对鄂尔多斯盆地油气地质条件的重新认识,在上三叠统延长组下部的长9油层组中获得了新发现、新突破,该油层组成为油气勘探重要的战略接替层系。通过露头剖面、钻井、岩芯、测井及分析化验等资料的综合研究,结合沉积古地理背景... 近年来随着对鄂尔多斯盆地油气地质条件的重新认识,在上三叠统延长组下部的长9油层组中获得了新发现、新突破,该油层组成为油气勘探重要的战略接替层系。通过露头剖面、钻井、岩芯、测井及分析化验等资料的综合研究,结合沉积古地理背景分析,以沉积特征和指相标志的识别为依据,认为盆地内长9砂体的成因类型主要包括三角洲环境与牵引流作用有关的陆上与水下的分流河道、天然堤、决口扇、三角洲前缘的河口坝、远砂坝、席状砂等砂体,滨浅湖环境与湖浪和湖流改造作用有关的砂质滩坝、席状砂等砂体。根据岩芯剖面精细描述及沉积微相分析,结合测井曲线解释,指出长9单砂体主要发育B、C、I、F、D五种基本垂向结构类型,多层砂体的垂向叠加样式复杂多变,常见的有BB、CC、CB、II、CI、BC、BI、FF等类型。砂体垂向结构的主控因素分析表明,沉积环境、沉积相以及基准面升降旋回是控制单砂体垂向结构、多层砂体垂向叠加样式及分布的主要地质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向结构 叠加样式 砂体 三角洲 9油层 鄂尔多斯盆地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华庆地区长9储层微观孔隙结构特征 被引量:15
20
作者 李百强 邱雅洁 +3 位作者 李洋 张涛 郭艳琴 王勇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0-15,6,共6页
为了查明鄂尔多斯盆地华庆地区长9油层组的微观特征,利用铸体薄片、扫描电镜、毛细管压力曲线等资料对储层微观孔隙结构进行深入研究。研究认为:华庆地区长9油层组以长石砂岩和岩屑长石砂岩为主,填隙物主要为胶结物,其中以铁方解石、浊... 为了查明鄂尔多斯盆地华庆地区长9油层组的微观特征,利用铸体薄片、扫描电镜、毛细管压力曲线等资料对储层微观孔隙结构进行深入研究。研究认为:华庆地区长9油层组以长石砂岩和岩屑长石砂岩为主,填隙物主要为胶结物,其中以铁方解石、浊沸石、伊利石和绿泥石为主;孔隙类型主要为原生残余粒间孔、溶蚀粒间孔、溶蚀粒内孔和自生矿物晶间微孔隙。依据毛细管压力曲线及孔隙特征将孔隙结构划分为5种类型:Ⅰ类(低门槛压力-中细喉型)、Ⅱ类(较低槛压力-细喉型)、Ⅲ类(较高门槛压力-微细喉型)、Ⅳ类(较高门槛压力-微喉型)、Ⅴ类(高门槛压力-微喉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隙结构 9油层 华庆地区 鄂尔多斯盆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