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人类文明进程的尴尬、悲哀与无奈——与迟子建谈长篇新作《额尔古纳河右岸》 |
迟子建
胡殷红
|
《艺术广角》
|
2006 |
138
|
|
2
|
“宏大叙事”解体后如何进行“宏大的叙事”?——近年长篇创作的“史诗化”追求及其困境 |
邵燕君
|
《南方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78
|
|
3
|
风雨故人,交错彼岸——论张翎的长篇新作《交错的彼岸》 |
陈瑞琳
|
《华文文学》
|
2001 |
27
|
|
4
|
评尤凤伟的《泥鳅》兼谈“乡土文学”转变的可能性 |
郜元宝
|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2002 |
19
|
|
5
|
历史的挽歌与生命的绝唱──论莫言长篇新作《檀香刑》 |
韩琛
|
《小说评论》
北大核心
|
2002 |
21
|
|
6
|
一种孤独远行的尝试──《酒国》之于莫言小说的创新意义 |
黄善明
|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2001 |
18
|
|
7
|
李白与历史人物(上) |
裴斐
|
《文学遗产》
CSSCI
北大核心
|
1990 |
22
|
|
8
|
不够破碎——读阿来短篇近作想到的 |
郜元宝
|
《文艺争鸣》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21
|
|
9
|
期待现实重新“主义” |
曹征路
|
《文艺理论与批评》
北大核心
|
2005 |
19
|
|
10
|
梁庄与中国:无法终结的记忆——评梁鸿的长篇非虚构文学《出梁庄记》 |
房伟
|
《文艺争鸣》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16
|
|
11
|
《诺斯托罗莫》的空间解读 |
邓颖玲
|
《外国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14
|
|
12
|
创作个性与文学转型的误读——重读傅雷《论张爱玲的小说》 |
刘锋杰
|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0 |
14
|
|
13
|
"贴地"与"飞翔"--读贾平凹长篇新作《带灯》 |
吴义勤
|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16
|
|
14
|
乡村启蒙的赞歌与挽歌——论刘醒龙的长篇新作《天行者》 |
洪治纲
张婷婷
|
《文艺争鸣》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13
|
|
15
|
网络超长篇:商业化催生的注水写作 |
聂庆璞
|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14
|
|
16
|
试析《紫色》的语言策略 |
王成宇
王平
|
《外国文学研究》
北大核心
|
2002 |
7
|
|
17
|
具有“红楼”血缘的两部中国现代小说——《红楼梦》与《家》及《京华烟云》之比较 |
阎浩岗
|
《红楼梦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2 |
10
|
|
18
|
当代长篇小说作品封面的图像表达与功能变迁 |
刘巍
|
《文艺争鸣》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11
|
|
19
|
一次寻根,一曲挽歌 |
贾平凹
王彪
|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8
|
|
20
|
行走的影子及其他──李洱《花腔》论 |
王宏图
|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2002 |
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