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故宫学背景下的中国中古文物文献整理研究
1
作者 王素 《故宫博物院院刊》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4-46,149,150,共15页
2023年是故宫学提出和创立二十周年。故宫学是在特殊背景下形成的显学,不仅链接古今,而且贯通世界,具有典型意义。本文在故宫学背景下,疏理这二十年间,中国中古文物文献整理研究的若干热点,以见故宫学的广博内涵和发展轨迹,揭示故宫学... 2023年是故宫学提出和创立二十周年。故宫学是在特殊背景下形成的显学,不仅链接古今,而且贯通世界,具有典型意义。本文在故宫学背景下,疏理这二十年间,中国中古文物文献整理研究的若干热点,以见故宫学的广博内涵和发展轨迹,揭示故宫学对中国学术的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故宫学 石刻 石窟 长沙 长沙简牍 帝王像 《职贡图》
原文传递
东汉三国长沙临湘县的辖乡与分部——兼论县下分部的治理方式与县廷属吏构成 被引量:4
2
作者 徐畅 《中国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68-87,共20页
秦汉国家在地方统治中推行郡县制,而在县以下诉诸分部的治理手段。除由县(或郡)派出属吏驻于固有地域单元,形成诸如乡部、亭部等管理系统外,县廷事务的办理多采用在界内依方位派出直属吏巡行的模式。对县下分部,学界以往的认识停留在廷... 秦汉国家在地方统治中推行郡县制,而在县以下诉诸分部的治理手段。除由县(或郡)派出属吏驻于固有地域单元,形成诸如乡部、亭部等管理系统外,县廷事务的办理多采用在界内依方位派出直属吏巡行的模式。对县下分部,学界以往的认识停留在廷掾“监乡五部”的制度史层面,而固定片区简牍文献的密集发现,为解剖麻雀式观察县下治理场景提供可能。本文即依据出土汉、吴简牍对长沙郡首县临湘辖乡与分部情况进行的研究,先借助统计手段,考证东汉、三国临湘辖乡的数量和名称、乡部属吏的设置;继而考察县下方位部的划分:东汉临湘县置左、右(城中)、东、西、南、北(城外)六部,桑乡单为一部,以行监察诸务,部内大吏以劝农贼捕掾或邮亭掾为名,无固定治所,常以亭为“在所”;至三国,乡部及其属吏系统隐退,县内事务主要由县分部派出执役者办理;以嘉禾四年(235)八月为例,临湘侯国的辖乡组合为六部,各置劝农掾。在方位部执役之吏,服务于县的性质凸显,以往多被归于诸曹吏,实应属外部吏,与门下吏、诸曹吏构成分立的县廷属吏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汉三国 临湘县(侯国) 县下分部 长沙简牍
原文传递
三国孙吴临湘侯国辖乡的数量与名称再探 被引量:5
3
作者 徐畅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06-115,共10页
秦汉帝国为实现对辖域的管控,推行郡县-乡里制,其中乡是帝国行政体制的末梢。依据传世文献所能获取的有关县辖乡的资料较少,而出土简牍推动了近年来对秦汉-三国县乡基层行政的研究。本文即利用走马楼三国吴简对孙吴长沙郡临湘侯国(县)... 秦汉帝国为实现对辖域的管控,推行郡县-乡里制,其中乡是帝国行政体制的末梢。依据传世文献所能获取的有关县辖乡的资料较少,而出土简牍推动了近年来对秦汉-三国县乡基层行政的研究。本文即利用走马楼三国吴简对孙吴长沙郡临湘侯国(县)辖乡的研究,在对乡名简进行罗列与统计基础上,考证出确属临湘的乡;对孙吴至刘宋长沙城址与诸乡位置进行历时性分析,从而回应孙吴时本地是否有北乡的争议;最后得出黄武-嘉禾年间(222-238)本地辖平乡、广成乡、都乡、东乡、桑乡、中乡、小武陵乡、模乡、西乡、乐乡、南乡 11乡,临湘为江南大县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国孙吴 临湘侯国 乡(北乡) 长沙简牍
下载PDF
长沙出土东汉三国简牍札记二则
4
作者 刘玥 《中国文字研究》 2022年第2期85-90,共6页
20世纪90年代以来,长沙五一广场地区陆续出土东汉至三国时期简牍,包括走马楼、东牌楼、尚德街和五一广场等多宗,具有很强的关联性。本文通过跨文献综合研究,主要对以上简牍之中共现的“处”“创”“刑”等相关词语进行考辩,认为“处”... 20世纪90年代以来,长沙五一广场地区陆续出土东汉至三国时期简牍,包括走马楼、东牌楼、尚德街和五一广场等多宗,具有很强的关联性。本文通过跨文献综合研究,主要对以上简牍之中共现的“处”“创”“刑”等相关词语进行考辩,认为“处”表示“定”,五一广场东汉简牍中“创”指创伤,走马楼三国吴简之“刑”表示手足伤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沙简牍 汇证
下载PDF
出土秦汉三国区域资料统合研究的先行成果——评王子今《长沙简牍研究》
5
作者 徐畅 《史学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25-131,共7页
王子今《长沙简牍研究》一书综合利用长沙城市周边及市中心历年出土的简牍、文物等,讨论两汉三国长沙地方的自然、地理、交通、社会、文化等话题,史学观察的视角亦缩微至户口簿籍简所见普通民户,是秦汉区域社会史研究的一部力作。长沙... 王子今《长沙简牍研究》一书综合利用长沙城市周边及市中心历年出土的简牍、文物等,讨论两汉三国长沙地方的自然、地理、交通、社会、文化等话题,史学观察的视角亦缩微至户口簿籍简所见普通民户,是秦汉区域社会史研究的一部力作。长沙出土简牍数量巨大,从发掘、整理到刊布,历时漫长;作者是北京吴简研讨班的早期参与者,本书所收录的31篇专题研究,皆诞生于共同研讨中,包含对吴简中众多新名词、社会称谓、身份以及许迪割米案的先行解读,在吴简研究学术史上具有承上启下的意义。近年来,长沙吴简新资料刊布加速,东汉简牍大批新出,将其衔接起来,有望重构汉晋间长沙基层行政与地域社会图景,而研究却有所滞后;我们在认同本书保持"当时"学术地层原貌的同时,也期待作者能够"往而复来",在业已呈现的新学术地层中持续耕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沙简牍 区域史研究 吴简研讨班
原文传递
读长沙走马楼简牍札记之一 被引量:16
6
作者 高敏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0年第3期95-99,共5页
:长沙走马楼出土的简牍已部分整理发表。简牍内容涉及历史年号复杂 ,定名“长沙走马楼简牍”是合适的。简牍内容可证孙吴未奉魏国黄初年号。《三国志·魏书·文帝纪》的有关记载符合历史事实。走马楼简牍中的建安纪年与《建康实... :长沙走马楼出土的简牍已部分整理发表。简牍内容涉及历史年号复杂 ,定名“长沙走马楼简牍”是合适的。简牍内容可证孙吴未奉魏国黄初年号。《三国志·魏书·文帝纪》的有关记载符合历史事实。走马楼简牍中的建安纪年与《建康实录·太祖纪》的建安纪年完全符合。简牍还反映出孙吴有口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沙走马楼简牍 孙吴 口钱 算赋 建安纪条
下载PDF
长沙尚德街东汉简与东汉后期墨书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王晓光 《中国书法》 CSSCI 2019年第14期133-139,共7页
本文重点介绍新出土长沙尚德街东汉简牍,分书体分析该简墨书特征,将其与另外几例近年新发现的东汉简及吴、晋简略做比较,探讨这些简牍中多体并存、特别是新体(今草、今楷、行)居于书写主流的社会书写实况,考察它们所呈现的书写技术在后... 本文重点介绍新出土长沙尚德街东汉简牍,分书体分析该简墨书特征,将其与另外几例近年新发现的东汉简及吴、晋简略做比较,探讨这些简牍中多体并存、特别是新体(今草、今楷、行)居于书写主流的社会书写实况,考察它们所呈现的书写技术在后汉魏晋书法发展中的意义,并阐述东汉书刻在书史上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沙尚德街简牍东汉 简牍 墨迹 新体
原文传递
《建康实录》汉魏禅代纪年考伪 被引量:1
8
作者 连先用 李研 《黑龙江史志》 2014年第15期393-394,共2页
据唐人许嵩所撰的《建康实录》,曹丕代汉称魏在建安二十六年(221年),而吴、蜀之事皆随之推后一年;吴用建安年号一直到建安二十八年。这与《三国志》记载不合。陈寿亲历三国时期,所撰《三国志》可信性很强;《三国志》以降的史书记曹丕代... 据唐人许嵩所撰的《建康实录》,曹丕代汉称魏在建安二十六年(221年),而吴、蜀之事皆随之推后一年;吴用建安年号一直到建安二十八年。这与《三国志》记载不合。陈寿亲历三国时期,所撰《三国志》可信性很强;《三国志》以降的史书记曹丕代汉事亦皆在建安二十五年;文献与长沙走马楼简牍中也没有"建安廿八年"的出现。这表明《建康实录》的汉魏禅代纪年必误无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康实录 许嵩 建安二十八年 三国志 长沙走马楼简牍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