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亚洲-太平洋季风区的遥相关研究
被引量:38
- 1
-
-
作者
丁一汇
刘芸芸
-
机构
国家气候中心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
出处
《气象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670-682,共13页
-
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37计划)亚洲季风区水分循环和变异机制(2006CB403604)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全球环境变化应对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01课题“气候变化的检测和预测技术研究”(2007BAC03A01)
国家攀登A计划“南海季风试验”(SCSMEX)
-
文摘
亚洲—太平洋季风区各季风子系统间的相互作用对季风区甚至全球的气候变化都有非常显著的影响。文中根据国内外相关研究,重点分析和评述了在亚洲—太平洋季风区中4种季节内时间尺度的遥相关关系,清楚地揭示了印度夏季风、东亚夏季风和西北太平洋夏季风之间的相互作用。研究发现:(1)在亚洲季风爆发初期,印度夏季风的爆发相对于中国长江流域梅雨的开始存在相差大约两周的超前关系,形成从印度西南部经孟加拉湾到达中国长江流域及日本南部的遥相关型,即"南支"遥相关型。(2)在季风盛行期间,长江流域降水明显受热带西北太平洋夏季风的影响,与西北太平洋夏季风降水呈反相关关系,即当季风减弱时,长江流域夏季降水偏多。(3)与长江流域降水相反,华北雨季(7月第4候—8月第3候)则与西北太平洋夏季风降水呈正相关关系,当西北太平洋夏季风强时,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异常偏北偏东,副高西南侧的异常东南水汽输送在中国华北地区上空辐合,给该地区降水偏多提供了充足的水汽条件。(4)华北夏季降水同时还与印度夏季风呈正相关关系,在夏季风盛行期间,形成由印度西北部经青藏高原到中国华北地区的西南—东北走向的遥相关型,即"北支"遥相关型。上述4种遥相关关系,反映了亚洲夏季风季节北推过程中,印度夏季风、东亚夏季风和西北太平洋夏季风子系统之间的关联。
-
关键词
亚洲-太平洋季风区
印度夏季风
西北太平洋夏季风
长江流域梅雨
华北雨季
遥相关型
-
Keywords
Asian-Pacificmonsoon region, Indian summer monsoon (ISM), Western North Pacific summer monsoon (WNPSM), Meiyu over the Yangtze River Basin, Northern China rainy season, Teleconnection mode
-
分类号
P434.4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
-
题名印度夏季风的爆发与中国长江流域梅雨的遥相关分析
被引量:25
- 2
-
-
作者
刘芸芸
丁一汇
-
机构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国家气候中心
-
出处
《中国科学(D辑)》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763-775,共13页
-
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编号:2006CB403604)资助
-
文摘
利用印度和中国地区的降水资料及NCEP/NCAR再分析环流资料,通过相关分析和合成分析,详细讨论了印度夏季风的爆发与中国长江流域梅雨的遥相关关系.结果发现:印度西南部的克拉拉邦地区夏季风爆发后两周左右,中国长江流域梅雨开始.印度夏季风爆发后,形成从印度西海岸经孟加拉湾到达中国长江流域及日本南部地区的遥相关型,它在时间和空间上都不同于盛夏期间印度夏季风经青藏高原影响中国华北降水的遥相关型.前者可称为亚洲夏季风的"南支"遥相关型,主要发生在季风爆发初期;后者可称为"北支"遥相关型,主要形成于亚洲季风盛期.在"南支"遥相关型形成的过程中,亚洲季风环流发生了一系列重要变化,印度夏季风爆发、南亚高压北进、中层爆发性涡旋出现、低层热带西风带不断加强东传及西太平洋副高北跳东退.结果,在印度夏季风爆发后两周左右,高层南亚高压控制了整个亚洲地区,而在中低层,则形成一条从阿拉伯海经印度南部、孟加拉湾和南海,再沿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西边界到达中国长江流域及日本南部的强西风带;由于副热带急流的北跳,在东亚地区上空形成相互耦合的高、低空西风急流,而长江流域则正好位于高、低空急流之间,高空急流入口区右侧和低空急流左侧的上升运动区,因此触发了长江流域梅雨的发生.
-
关键词
印度夏季风
长江流域梅雨
“南支”遥相关型
-
分类号
P425.42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